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地方政區
- 宗旨:加強中央集權,取消節鎮兼領支郡
- 機構:全國地方分府、州、軍、監
州、府、軍、監級,州,府,軍,監,地方政區數量,
州、府、軍、監級
州、府、軍、監均為宋朝的一級政區。
州
府
宋與州級相等的還有府、軍、監。“知州事、通判州事各一人,府、軍、監如州。”設府者體制較尊,“州郡之名,莫重於府”。府有京府、次府之分。京府為首都或陪都所在地。宋初建首都開封府為東京,以陪都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為西京,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為南京,慶曆二年(1042),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為北京,遂有四京府,其餘則為次府。南宋臨安府稱行在(見北宋四京與南宋行在)。
府率以州升,多緣皇帝未即位時所封或任官之故,如宋太祖以歸德軍節度使代周,景德三年(1006),升歸德軍所在之宋州為應天府。宋太宗趙靈以晉王嗣位,又嘗領泰寧軍節度使,政和六年(1116)升晉州(今山西臨汾)為平陽府,八年升泰寧軍所在之兗州為襲慶府。宋真宗趙恆曾封襄王,而由壽王立為皇太子,政和六年,升壽州(今安徽鳳台)為壽春府,宣和元年(1119)升襄州(今湖北襄樊)為襄陽府。宋仁宗趙禎曾封慶國公,宣和元年,升慶州(今甘肅慶陽)為慶陽府。宋英宗曾為齊州防禦使,政和六年,升齊州(今山東濟南)為濟南府。宋神宗趙頊初領安州觀察使,繼加忠武軍節度使,進封淮陽郡王,元豐三年(1080),升忠武軍所在之許州(今河南許昌)為潁昌府,宣和元年,升郡名淮陽之陳州(今河南淮陽)為淮寧府,升安州(今湖北安陸)為德安府。宋哲宗曾授天平軍節度使,封延安郡王,元■四年(1089)升郡名延安之延州(今陝西延安)為延安府,宣和元年,升天平軍所在之鄆州(今山東東平)為東平府。宋徽宗趙佶曾封端王,政和八年,升端州(今廣東肇慶)為肇慶府。宋欽宗趙恆曾封定王,政和三年,升定州(今河北定縣)為中山府。宋高宗趙構曾授靜江軍節度使,進封康王,紹興元年(1131),升康州(今廣東德慶)為德慶府,三年,升靜江軍所在之桂州(今廣西桂林)為靜江府。宋孝宗趙■生於秀州(今浙江嘉興),慶元元年(1195),升秀州為嘉興府。宋光宗以恭王立為皇太子,紹熙元年(1190),升恭州(今四川重慶)為重慶府。宋寧宗初封英國公,進封嘉王,慶元元年,升英州(今廣東英德)為英德府,二年,升嘉州(今四川樂山)為嘉定府。宋理宗趙昀以成國公登位,寶慶元年(1225),升成州(今甘肅成縣)為同慶府。宋度宗以忠王繼位,鹹淳元年(1265)升忠州(今四川忠縣)為鹹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