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熱帶氣旋為颱風或颶風。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颱風災害
- 外文名:The typhoon disaster
- 隸屬:自然災害的一種
- 分級:以風速大小分五級
基本概念
颱風分類
以風速大小分類
- 熱帶低壓(風速為118-153千米/小時)
- 熱帶氣旋(風速為154-177千米/小時)
- 熱帶風暴(風速為178-210千米/小時,中心最大風力為8-9級)
- 強熱帶風暴(風速為211-249千米/小時,中心最大風力為10-11級)
- 颱風或颶風(風速大於249千米/小時,中心最大風力為12級)
以風力大小分類
- 超強颱風(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51.0米/秒,也即16級或以上)
- 強颱風(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41.5-50.9米/秒,也即14-15級或以上)
- 颱風(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32.7-41.4米/秒,也即12-13級或以上)
- 強熱帶風暴(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24.5-32.6米/秒,也即10-11級或以上)
- 熱帶風暴(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17.2-24.4米/秒,即8-9級或以上)
- 熱帶低壓(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10.8-17.1米/秒,即6-7級或以上)
颱風形成的條件
造成颱風災害的主要因素
颱風大風引發災情
颱風降水引發災情
風暴潮引發災情
關於颱風災害的預防措施的建議
加強領導、各部門密切協作
加強防颱風知識的宣傳教育
加快海堤建設,提高防禦能力
加強氣象、水文監測預警通信建設
遇颱風時如何避險
防範颱風的措施
- 氣象台根據颱風可能產生的影響,在預報時採用“訊息”、“警報”和“緊急警報”三種形式向社會發布;同時,按颱風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從輕到重向社會發布藍、黃、橙、紅四色颱風預警信號。公眾應密切關注媒體有關颱風的報導,及時採取預防措施。
- 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築物、高空設施,造成人員傷亡。居住在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的民眾,在颱風來臨前,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不要在臨時建築(如圍牆等)、廣告牌、鐵塔等附近避風避雨。車輛儘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域行駛。
- 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時搬移屋頂、視窗、陽台處的花盆、懸吊物等;在颱風來臨前,最好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檢查門窗、室外空調、保籠、太陽能熱水器的安全,並及時進行加固。
- 準備手電、食物及時飲用水,檢查電路,注意爐火、煤氣,防範火災。
- 在做好以上防風工作的同時,要做好防暴雨工作。
- 颱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 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取下懸掛的東西;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 將養在室外的動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內,特別是要將樓頂的雜物搬進來;室外易被吹動的東西要加固。
- 不要去颱風經過的地區旅遊,更不要在颱風影響期間到海灘游泳或駕船出海。
- 住在低洼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
- 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 有關部門要做好戶外廣告牌的加固;建築工地要做好臨時用房的加固,並整理、堆放好建築器材和工具;園林部門要加固城區的行道樹。
- 遇到危險時,請撥打當地go-vern-ment的防災電話求救。
- 要及時回港、固錨,船上的人員必須上岸避風。
颱風期間的防範措施
- 颱風期間,儘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時,應彎腰將身體緊縮成一團,一定要穿上輕便防水的鞋子和顏色鮮艷、緊身合體的衣褲,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帶子紮緊,以減少受風面積,並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繫緊帽帶,或者戴上頭盔。 行走時,應廠步一步地慢慢走穩,順風時絕對不能跑,否則就會停不下來,甚至有被颳走的危險;要儘可能抓住牆角、柵欄、柱子或其他穩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築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時,要特別注意落下物或飛來物,以免砸傷;走到拐彎處,要停下來觀察一下再走,貿然行走很可能被颳起的飛來物擊傷;經過狹窄的橋或高處時,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則極易被颳倒或落水。如果颱風期間夾著暴雨,要注意路上水深,10歲以下兒童切不可在水中行走,套用盆或桶之類東西載著幼兒渡過水灘。萬一不慎被刮人大海,應千方百計游回岸邊,無法游回時也要儘可能尋找漂浮物,以待救援。
- 野外旅遊時,聽到氣象台發出颱風預報後,能離開颱風經過地區的要儘早離開,否則應貯足罐頭、餅乾等食物和飲用水,併購足蠟燭、手電簡等照明用品。由於颱風經過島嶼和海岸時破壞力最大,所以要儘可能遠離海洋;在海邊和河口低洼地區旅遊時,應儘可能到遠離海岸的堅固賓館及颱風庇護站躲避。
- 船舶在航行中遭遇颱風襲擊,應主動採取應急措施,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繫,弄清船隻與颱風的相對位置。還應儘快動員船員將船隻駛入避風港,封住船艙,如是帆船,要儘早放下船帆;如果你是開車旅遊,則應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如果你住在帳篷里,則應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如果你已經在結實房屋裡,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 強颱風過後不久,一定要在房子裡或原先的藏身處呆著不動。因為颱風的“風眼”在上空掠過後,地面會風平浪靜一段時間,但絕不能以為風暴已經結束。通常,這種平靜持續不到1個小時,風就會從相反的方向以雷霆萬鈞之勢再度橫掃過來,如果你是在戶外躲避,那么此時就要轉移到原來避風地的對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