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史蒂芬·霍金(1942-2018)是繼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
牛津,先後就讀於
牛津大學和
劍橋大學,學習數學、物理學和
宇宙學。1963年,霍金經診斷得了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這種病會引起肌肉萎縮,導致癱瘓;說話會越來越困難,直至完全喪失語言能力;患者通常因並發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過,患者的思維能力包括記憶能力不受影響。醫生告訴霍金他最多只能活兩年。在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失望和沮喪後,霍金又開始了他的宇宙學研究。霍金後來在相對論、“大爆炸”和
黑洞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學著作《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暢銷書。
霍金被確診患病已40多年,但他仍孜孜於
宇宙起源的理論研究,仍在為
大統一理論而耕耘不已。霍金生前任
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這也是
牛頓爵士曾擔任過的職位。
原文欣賞
這篇講演的主題是宇宙的未來,或者不如說,科學家認為將來是什麼樣子的。預言將來當然是非常困難的。我曾經起過一個念頭,要寫一本題為《昨天之明天:未來歷史》的書。它會是一部對未來預言的歷史,幾乎所有這些預言都是大錯特錯的。但是儘管有這些失敗,科學家仍然認為他們能預言未來。(儘管預言宇宙的未來有困難,但科學家仍未失去信心。)
在非常早的時代,預言未來是先知或者
女巫的職責。這些通常是被毒藥或火山隙溢出的氣體弄得精神恍惚的女人。周圍的牧師把她們的咒語翻譯出來,而真正的技巧在於解釋。
古希臘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師以模稜兩可而臭名昭著。當這些
斯巴達人問道,在波斯人攻擊希臘時會發生什麼時,這巫師回答道:要么
斯巴達會被消滅,(古代巫師的預言,訣竅在於可以隨意作出解釋。)要么其國王會被殺害。我想這些牧師盤算,如果這些最終都沒有發生,則斯巴達就會對阿波羅太陽神如此之感恩戴德,以致忽視其巫師作錯預言的這個事實。事實上,國王在捍衛特莫皮拉隘道〔特莫皮拉隘道〕一般譯作“
溫泉關”的一次拯救斯巴達並最終擊敗波斯人的行動中喪生了。。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
薛西斯一世率領大軍五十多萬、戰艦千艘,越過
達達尼爾海峽,水陸兩路進犯希臘。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率領300名斯巴達士兵在溫泉關頑強抵抗波斯軍,全部戰死。波斯軍隊占領雅典,大肆焚掠。希波戰爭是希臘諸城邦反抗波斯侵略和壓迫的戰爭,最後以希臘的勝利而結束。
另一次事件,利迪亞〔利迪亞〕一般譯作“
呂底亞”,
小亞細亞西部的
奴隸制國家,在現在的土耳其境內。的國王
克羅修斯〔克羅修斯〕一般譯作“
克羅伊斯”,呂底亞的末代國王(約前560—前546年在位)。公元前546年,波斯國王
居魯士攻破其首都薩狄斯,被俘。據說他是古代的巨富之一,他的名字已成為“富豪”的同義語。,這位世界上最富裕的人有一次問道:如果他侵略波斯的話會發生什麼。其回答是:一個偉大的王國將會崩潰。克羅修斯以為這是指
波斯帝國,殊不知正是他自己的王國要陷落,而他自己的下場是活活地在柴堆上受火刑。
近代的末日預言者為了避免尷尬,不為世界的末日設定日期。這些日期使股票市場下瀉。雖然它使我百思不解,為何世界的終結會使人願意用股票來換錢,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麼也帶不走的話。
迄今為止,所有為
世界末日設定的日期都無聲無息地過去了。但是這些預言家經常為他們顯然的失敗找藉口解釋。例如,第七日回歸的創建者威廉·米勒〔威廉·米勒〕(1782—1849)美國
紐約州農民,近代
基督復臨運動的創始人。從1831年起開始傳道,根據《
但以理書》的某些章節推算出基督將於1843年或1844年3月21日第二次降臨,贏得了成千上萬的追隨者。預言雖然失敗,但該派仍堅持教義,並於1863年成立了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預言,耶穌的第二次到來會在1843年3月21日至1844年3月21日間發生。在沒有發生這件事後,這個日期就修正為1844年10月22日。當這個日期通過又沒有發生什麼事後,又提出了一種新的解釋。據說,1844年是第二次回歸的開始,但是首先要數出獲救者名單。只有數完了名單,審判日才降臨到那些不列在名單上的人。幸運的是,數人名看來要花很長的時間。
當然,科學預言也許並不比那些巫師或預言家的更可靠些。人們只要想到天氣預報就可以了。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我們認為可以做可靠的預言。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來,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我們在過去的三百年間發現了制約在所有正常情形下物體的科學定律。我們仍然不知道制約在極端條件下物體的精確的定律。那些定律在理解宇宙如何起始方面很重要,但是它不影響宇宙的未來演化,除非直到宇宙坍縮成一種高密度的狀態。事實上,我們必須花費大量金錢建造巨大粒子加速器去檢驗這些高能定律,便是這些定律對現在宇宙的影響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個標誌。
即便我們知道了制約宇宙的有關定律,我們仍然不能利用它們去預言遙遠的未來。這是因為物理
方程的解會呈現出一種稱作混沌的性質。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穩定的:在某一時刻對系統作非常微小的改變,系統的未來行為很快會變得完全不同。例如,如果你稍微改變一下你旋轉輪賭盤的方式,就會改變出來的數字。你在實際上不可能預言出來的數字,否則的話,物理學家就會在賭場發財。
在不穩定或混沌的系統中,一般地存在一個
時間尺度,初始狀態下的小改變在這個時間尺度將增長到兩倍。在
地球大氣的情形下,這個時間尺度是五天的數量級,大約為空氣繞地球吹一圈的時間。人們可以在五天之內作相當準確的天氣預報,但是要做更長遠得多的天氣預報,就既需要大氣現狀的準確知識,又需要一種不可逾越的複雜計算。我們除了給出季度平均值以外,沒有辦法對六個月以後作具體的天氣預報。
我們還知道制約化學和生物的基本定律,這樣在原則上,我們應能確定大腦如何工作。但是制約大腦的方程幾乎肯定具有混沌行為,初始態的非常小的改變會導致非常不同的結果。這樣,儘管我們知道制約人類行為的方程,但在實際上我們不能預言它。科學不能預言人類社會的未來或者甚至它有沒有未來。其危險在於,我們毀壞或消滅環境的能力的增長比利用這種能力的智慧的增長快得太多了。
宇宙的其他地方對於地球上發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繞著太陽公轉的行星的運動似乎最終會變成混沌,儘管其
時間尺度很長。這表明隨著時間流逝,任何預言的誤差將越來越大。在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可能預言運動的細節。我們能相當地肯定,地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和金星相撞。但是我們不能肯定,在軌道上的微小擾動會不會積累起來,引起在十幾億年後發生這種碰撞。太陽和其他恆星繞著銀河系的運動,以及銀河系繞著其局部星系團的運動也是混沌的。我們觀測到,其他星系正離開我們運動而去,而且它們離開我們越遠,就離開得越快。這意味著我們周圍的宇宙正在
膨脹:不同星系間的距離隨時間而增加。
我們觀察到的從外空間來的
微波輻射〔微波輻射〕指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即來自
宇宙空間背景上的各個方向同性的微波輻射,是宇宙之初“大爆炸”的餘熱,溫度比開氏絕對零度高2.7度,習慣上稱為3K輻射。1965年美國科學家
彭齊亞斯和
威爾遜因共同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獲1978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背景給出這種膨脹是平滑而非混沌的證據。你只要把你的電視調到一個空的頻道就能實際觀測到這個輻射。你在螢幕上看到的斑點的小部分是由太陽系外的微波引起的。這就是從微波爐得到的同類的輻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它只能把食物加熱到絕對溫度〔絕對溫度〕即開氏溫度,1848年由英國物理學家
開爾文(1824—1907)提出,1960年第十一屆
國際計量大會規定
熱力學溫度以開爾文為單位。開氏的零度稱為“
絕對零度”,等於零下攝氏273.15度。③〔
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太陽中心說的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的2.7度,所以不能用來溫熱你的外賣皮薩〔皮薩〕一種義大利式的餡餅。。人們認為這種輻射是熱的早期宇宙的殘餘。但是它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從任何方向來的輻射量幾乎完全相同。宇宙背景探索者衛星已經非常精確地測量了這種輻射。從這些觀測繪出的天空圖可以顯示輻射的不同溫度。在不同方向上這些溫度不同,但是差別非常微小,只有十萬分之一。因為宇宙不是完全光滑的,存在諸如恆星、星系和星系團的局部無規性,所以從不同方向來的微波必須有些不同。但是,要和我們觀測到的局部無規性相協調,微波背景的變化不可能再小了。微波背景在所有方向上能夠相等到100 000分之99 999。
上古時代,人們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任何方向上背景都一樣的事實,對於他們而言毫不足怪。然而,從哥白尼③時代開始,我們就被降級為繞著一顆非常平凡的恆星公轉的一顆行星,而該恆星又是繞著我們看得見的不過是一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個典型星系的外邊緣公轉。我們現在是如此之謙和,我們不能聲稱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所以我們必須假定,在圍繞任何其他星系的任何方向的背景也是相同的。這隻有在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以及膨脹率處處相同時才有可能。平均密度或膨脹率的大區域的任何變化都會使微波背景在不同方向上不同。這表明,宇宙的行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簡單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們可以預言宇宙遙遠的未來。
因為宇宙的膨脹是如此之均勻,所以人們可按照一個單獨的數,即兩個星系間的距離來描述它。現在這個距離在增大,但是人們預料不同星系之間的引力吸引正在降低這個膨脹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於某個
臨界值,引力吸引將最終使膨脹停止並使宇宙開始重新收縮。宇宙就會坍縮到一個大擠壓。這和起始宇宙的大爆炸相當相似。大擠壓是被稱作奇性的一個東西,是具有無限密度的狀態,物理定律在這種狀態下失效。這就表明即便在大擠壓之後存在事件,它們要發生什麼也是不能預言的。但是若在事件之間不存在因果的連線,就沒有合理的方法說一個事件發生於另一個事件之後。也許人們可以說,我們的宇宙在大擠壓處終結,而任何發生在“之後”的事件都是另一個相分離的宇宙的部分。這有一點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聲稱一個新生的嬰兒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該嬰兒沒從他的以前的生命遺傳到任何特徵或記憶,這種聲稱有什麼意義呢?人們可以同樣地講,它是完全不同的個體。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於該臨界值,它將不會坍縮,而會繼續永遠膨脹下去。其密度在一段時間後會變得如此之低,引力吸引對於減緩膨脹沒有任何顯著的效應。星系們會繼續以恆常速度相互離開。
這樣,對於宇宙的未來其關鍵問題在於: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
臨界值小,宇宙就將永遠膨脹。但是如果它比臨界值大,宇宙就會坍縮,而時間本身就會在大擠壓處終結。然而,我比其他的末日預言者更占便宜。即便宇宙將要坍縮,我可以滿懷信心地預言,它至少在一百億年內不會停止膨脹。我預料那時自己不會留在世上被證明是錯的。
我們可以從觀測來估計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我們計算能看得見的恆星並把它們的質量相加,我們得到的,不到臨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即使我們加上在宇宙中觀測到的
氣體雲的質量,它仍然只把總數加到臨界值的百分之一。然而,我們知道,宇宙還應該包含所謂的
暗物質,即是我們不能直接觀測到的東西。暗物質的一個證據來自於螺旋星系。存在恆星和氣體的巨大的餅狀聚合體。我們觀測到它們圍繞著自己的中心旋轉。但是如果它們只包含我們觀測到的恆星和氣體,則旋轉速率就高到足以把它們甩開。必須存在某種看不見的物質形式,其引力吸引足以把這些旋轉的星系牢牢抓住。
暗物質的另一個證據來自於星系團。我們觀測到星系在整個空間中分布得不均勻,它們成團地集中在一起,其範圍從幾個星系直至幾百個星系。假定這些星系互相吸引成一組從而形成這些星系團。然而,我們可以測量這些星系團中的個別星系的
運動速度。我們發現其速度是如此之高,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系抓到一起,這些星系團就會飛散開去。所需要的質量比所有星系總質量都要大很多。這是在這種情形下估算的,即我們認為星系已具有在它們旋轉時把自己抓在一起的所需的質量。所以,在星系團中我們觀測到的星系以外必須存在額外的暗物質。
人們可以對我們具有確定證據的那些星系和星系團中的暗物質的量作一個相當可靠的估算。但是這個估算值仍然只達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縮的
臨界質量的百分之十左右。這樣,如果我們僅僅依據觀測證據,則可預言宇宙會繼續無限地膨脹下去。再過五十億年左右,太陽將耗盡它的核燃料。它會腫脹成一顆所謂的紅巨星〔紅巨星〕光譜呈橙色、紅色的巨星稱為紅巨星。其形成是因為在恆星演化過程中,由於內部核燃料的耗盡,熱核反應的速率減弱,打破了引力與輻射壓之間的平衡,恆星的外殼開始燃燒膨脹。,直到它把地球和其他更鄰近的行星都吞沒。它最後會穩定成一顆只有幾千英里尺度的白矮星白矮星〕一類低光度、高溫度、高密度的
簡併態恆星,是恆星演化的一種歸宿。當恆星經過紅巨星階段損失大量質量後,剩下的質量若小於1.44個太陽質量,這顆恆星就演化成白矮星。。我正在預言世界的結局,但這還不是。這個預言還不至於使股票市場過於沮喪。前面還有一兩個更緊迫的問題。無論如何,假定在太陽爆炸的時刻,我們還沒有把自己毀滅的話,我們應該已經掌握了恆星際旅行的技術。
在大約一百億年以後,宇宙中大多數恆星都已把燃料耗盡。大約具有太陽質量的恆星不是變成白矮星就是變成中子星〔中子星〕恆星在
核能耗盡後,經過
引力坍縮,依靠
簡併中子的壓力與引力平衡形成的星體。,中子星比白矮星更小更緊緻。具有更大質量的恆星會變成
黑洞〔黑洞〕一種特殊的天體,是時間—空間的一個區域。它的基本特徵是有一個封閉的視界。由於引力強大,就連光也不能從中逃逸出來,所以黑洞是看不見的。。黑洞還更小,並且具有強到使光線都不能逃逸的引力場。然而,這些殘留物仍然繼續繞著銀河系中心每一億年轉一圈。這些殘餘物的相撞會使一些被拋到星系外面去。餘下的會漸漸地在中心附近更近的軌道上穩定下來,並且最終會集中在一起,在星系的中心形成一顆巨大的黑洞。不管星系或星系團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可以預料它們也會落進這些非常巨大的黑洞中去。
因此可以假定,星系或星系團中的大部分物體最後在黑洞裡終結。然而,我在若干年以前發現,黑洞並不像被描繪的那樣黑。量子力學的
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即德國物理學家
海森伯(1901—1976)提出的測不準原理。它的量子力學意義是不能在同一個態中同時準確測量出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講,粒子不可能同時具有定義很好的位置和定義很好的速度。粒子位置定義得越精確,則其速度就只能定義得越不精確,反之亦然。如果在一顆
黑洞中有一顆粒子,它的位置在黑洞中被很好地定義,這意味著它的速度不能被精確地定義。所以粒子的速度就有可能超過
光速,這就使得它能從黑洞逃逸出來,粒子和輻射就這么緩慢地從黑洞中泄漏出來。在一顆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可有幾百萬英里的尺度。這樣,在它之內的粒子的位置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粒子速度的不確定性就很小,這表明一顆粒子要花非常長的時間才能逃離黑洞。但是它最終是要逃離的。在一個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可能花10(九十次方)年的時間蒸發掉並完全消失,也就是“1”後面跟90個“0”。這比宇宙現在的年齡要長得多,它是1010年,也就是“1”後面跟10個“0”。如果宇宙要永遠膨脹下去的話,仍然有大量的時間可供
黑洞蒸發。
永遠膨脹下去的宇宙的未來相當乏味。但是一點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會永遠膨脹。我們只有大約為使宇宙坍縮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確定證據。然而,可能還有其他種類的暗物質,還未被我們探測到,它會使宇宙的平均密度達到或超過臨界值。這種附加的暗物質必須位於星系或星系團之外。否則的話,我們就應覺察到了它對星系旋轉或星系團中星系運動的效應。
為什麼我們應該認為,也許存在足夠的暗物質,使宇宙最終坍縮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只相信我們已有確定證據的物質呢?其理由在於,哪怕宇宙現在只具有十分之一的臨界密度,都需要不可思議地仔細選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脹率。如果在大爆炸後一秒鐘宇宙的密度大了一萬億分之一,宇宙就會在十年後坍縮。另一方面,如果那時宇宙的密度小了同一個量,宇宙在大約十年後就變成基本上空無一物。
宇宙的初始密度為什麼被這么仔細地選取呢?也許存在某種原因,使得宇宙必須剛好具有
臨界密度。看來可能存在兩種解釋。一種是所謂的
人擇原理,它可被重述如下:宇宙之所以是這種樣子,是因為否則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觀測它。其思想是,可能存在許多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同宇宙。只有那些非常接近臨界密度的能存活得足夠久並包含足夠形成恆星和行星的物質。只有在那些宇宙中才有智慧生物去詰問這樣的問題:密度為什麼這么接近於臨界密度?如果這就是宇宙現在密度的解釋,則沒有理由去相信宇宙包含有比我們已探測到的更多物質。十分之一的臨界密度對於星系和恆星的形成已經足夠。
然而,許多人不喜歡人擇原理,因為它似乎太倚重於我們自身的存在。這樣就有人對為何密度應這么接近於
臨界值尋求另外可能的解釋。這種探索導致極早期宇宙的
暴漲理論。其思想是宇宙的尺度曾經不斷地加倍過,正如在遭受極端通貨膨脹的國家每隔幾個月價格就加倍一樣。然而,宇宙的暴漲更迅猛更極端得多:在一個微小的暴漲中尺度的至少一千億億億倍的增加,會使宇宙這么接近於準確的
臨界密度,以至於現在仍然非常接近於臨界密度。這樣,如果暴漲理論是正確的,宇宙就應包含足夠的
暗物質,使得密度達到臨界值。這意味著,宇宙最終可能會坍縮,但是這個時間不會比迄今已經膨脹過的一百五十億年左右長太多。
現在小結如下:科學家相信宇宙受定義很好的定律制約,這些定律在原則上允許人們去預言將來。但是定律給出的運動通常是混沌的。這意味著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化會導致後續行為的快速增大的改變。這樣,人們在實際上經常只能對未來相當短的時間作準確的預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為似乎是簡單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們可以預言,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呢,還是最終將會坍縮。這要按照宇宙的現有密度而定。事實上,現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於把坍縮和無限膨脹區分開來的臨界密度。如果暴漲理論是正確的,則宇宙實際上是處在刀鋒上。所以我正是繼承那些巫師或預言者的良好傳統,兩方下賭注,以保萬無一失。〖〗宇宙局部運動的混沌狀態,不妨礙對它的巨觀預測。但宇宙的未來是膨脹還是坍縮,尚難定論。
背景知識
中國是最早進行天文觀測的國家之一,在
殷商甲骨文里,就有許多天文觀測記錄。漢語“宇宙”一詞出現較早。戰國時期的尸佼在他的著作《尸子》中就說:“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東漢的高誘在《淮南子·原道訓》注中也說:“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中國古代的宇宙學說,有渾天說、蓋天說、
宣夜說等。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張衡渾儀注》)蓋天說認為,“天似蓋笠,地法覆盤”(《晉書·天文志》),天地都是穹形的,如同一個同心的球穹,相距八萬里。宣夜說認為,“天了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
精絕,故蒼蒼然也。”(《晉書·天文志》)就是說“天”不是一個固體的“天穹”,不過充滿了無邊無際的氣體,日月星辰都在這氣體中浮動。
在西方,
古希臘人也有多種宇宙學說。公元前600年左右,住在米利都的古希臘哲學家
泰利斯認為地球是一個圓盤,漂浮在一片汪洋中。他的弟子
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天空是包圍地球的一個球層,恆星在內層,太陽和月亮在外層。畢達哥拉斯認為,地球、月亮、太陽、行星和恆星都在一個同心球上圍繞中央火旋轉。
托勒密總結了古希臘的天文學成就,著《
天文學大成》,認為地為球形,靜止不動,處於宇宙的中心,其他天體圍繞地球運行,創立了“
地心說”,統治西方天文學界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6世紀發表《
天體運行論》,創立
日心說。17世紀,義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伽利略親手製造天文望遠鏡,開拓了人們的天文視野。德國天文學家
克卜勒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英國物理學家
牛頓用力學的引力原理解釋克卜勒的
行星運動定律,創立了天體力學。
現代宇宙學最有影響的學說是
大爆炸宇宙學。大爆炸宇宙學認為,宇宙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極大。在那裡,物質被壓縮成一個
奇點,時間和空間都毫無意義。大約200億年前,發生“爆炸”,溫度逐漸冷卻,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能觀測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
學說是逐漸形成的。20世紀初,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改變了科學家研究宇宙的方法。1927年,
比利時天文學家
勒梅特第一個提出了動態
宇宙模型,認為宇宙是從一種“
原始原子”不斷分裂、膨脹形成的。他推測:如果宇宙中物質的質量小於某個臨界值,宇宙就會繼續膨脹下去,成為“開放的宇宙”;反之,就會坍縮,成為“閉合的宇宙”。1948年,出生在俄國的美籍物理學家
伽莫夫發展了這一理論,提出了“大爆炸”學說。
大爆炸學說得到了以下天文觀測的支持。(1)河外星系有系統地
譜線紅移(課文中涉及到)。1917年,美國天文學家斯里弗發現河外星系譜線有系統地向紅端移動,表明這些遙遠的天體正在離我們遠去。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
哈勃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系都有
紅移現象。星系距離越遠,紅移越大。這種紅移與距離之間的
線性關係,稱為
哈勃定律。(2)在各種不同的天體上,氦的
豐度相近,大都是30%。根據大爆炸理論,早期宇宙溫度很高,所以產生氦的效率也很高。(3)測定各種天體的年齡,均小於200億年。(4)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課文中涉及到)。
內容理解
在講演的開頭,作者就指出,預言將來是非常困難的,預言宇宙的將來尤其困難。但科學家仍然有信心。
提到預言,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代的巫術。女巫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過是為了增加點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於解釋”。近代宗教預言也是這樣,不斷用新的解釋來掩飾預言的失敗。也許,科學預言並不比巫師或宗教預言家的預言更可靠,但預言宇宙的未來,還是可能的。
當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一些極端條件下的物理定律,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宇宙未來演化的預測,因為這些定律的物理方程是不穩定的,不會有確切的解──就像我們用手旋轉賭盤,你感覺不到用力的微小變化,但指針卻停留在不同的地方。同樣道理,對五天以外的天氣情況作預報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複雜得難以計算;即使我們知道了制約大腦的所有方程,也不能對人類的行為作出預測,因為小小的改變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宇宙中的局部運動也許會出現混沌狀態,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可以預測的。宇宙正在膨脹,其他星系正在離我們遠去。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證明了宇宙的膨脹大體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反過來說,如果宇宙的膨脹率和平均密度不是“處處相同”,各個方向上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不會如此一致。“這表明,宇宙的行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簡單的,而不是混沌的。”
現在,宇宙中星系之間的距離在增大,“但是人們預料星系之間的引力吸引正在降低這個膨脹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於某個臨界值,引力吸引將最終使膨脹停止並使宇宙開始重新收縮。宇宙就會坍縮到一個大擠壓。”“大擠壓”和“大爆炸”前的狀態一樣,“是具有無限密度的狀態,物理定律在這種狀態下失效。”
預言宇宙的未來,“關鍵問題在於: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臨界值小,宇宙就將永遠膨脹。但是如果它比臨界值大,宇宙就會坍縮,而時間本身就會在大擠壓處終結。”
計算宇宙的平均密度並不容易。“如果我們計算能看得見的恆星並把它們的質量相加,我們得到的,不到臨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即使加上“
氣體雲的質量”,臨界值最多是百分之一。但是,我們能不能據此得出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的結論呢?還不能。因為宇宙中還有許多暗物質。根據現在的觀測研究,將這些暗物質估算在內,“仍然只達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縮的臨界質量的百分之十左右。這樣,如果我們僅僅依據觀測證據,則可預言宇宙會繼續無限地膨脹下去。”這樣,“在大約一百億年以後,宇宙中大多數恆星都已把燃料耗盡”,走向滅亡。因它們的質量的不同,或者變成白矮星,或者變成中子星,或者變成黑洞。
霍金對
黑洞的解釋是:“空間—時間的一個區域,因為那兒的引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任何東西,甚至光都不能從該處逃逸出來。”(《
時間簡史》一書所附《小辭典》)但是,也許“黑洞並不像被描繪的那樣黑”,根據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如果黑洞中有一顆
粒子的位置是確定的,那么它的速度就有可能超過光速“逃離黑洞”。
我們不能相信已有的確定證據,是因為還有別的理論在探討宇宙的奧秘。
人擇原理和暴漲理論就是其中的兩種。
宇宙是繼續膨脹還是可能收縮,這取決於宇宙現有密度。在對這個問題沒研究清楚之前,科學家也不得不認為“宇宙實際上是處在刀鋒上”,所以要繼承巫師或預言家的傳統,“兩方下賭注,以保萬無一失。”
演講特點
1.生動的導引
這篇科技論文是演講辭,具有演講的特點。預言宇宙的未來,雖然是一個嚴肅的科學話題。但如果就事論事,很容易枯燥乏味。演講需要激起聽眾的興趣。演講者從古代的巫術和近代的宗教預言談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深化了講演的主題──在與巫術的對比中,更顯出了科學的求實精神。
2.嚴謹的推理
作為一篇科學演講,其最終目的是讓人信服。本文嚴謹的推理,增強了說服力。宇宙雖然複雜,但它在大尺度上又是可以描述的。宇宙的密度是決定其命運的關鍵,然而,確定這一點非常不易。演講者從可見物質談到
暗物質,從成熟的理論談到
科學假說,把問題講得透徹明白。沒有作出一個明確的預言,也說明了演講者嚴謹的科學態度。
3.幽默的語言
演講是面對面的交流,這種交流是單向的,如果不注意演講的語言藝術,就達不到最佳的表達效果。這篇演講語言幽默,創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使所論述的問題更易於為聽眾接受。如,文中有一段話說:“我比其他的末日預言者更占便宜。即使宇宙將要坍縮,我可以滿懷信心地預言,它至少在一百億年內不會停止膨脹。我預料那時自己不會留在世上被證明是錯的。”以揭示自己“自私”的心理表示幽默,同時傳達出重要的信息:宇宙“至少在一百億年內不會停止膨脹”。
有關資料
20世紀的天文學,由於觀測手段更為先進,將人類的視野擴展到了150億光年的
空間距離。除了傳統的光學望遠鏡隨光學材料的改進和加工能力的提高,出現了空前大的口徑外,無線電接收技術的發展,導致了可見光之外各波段的天文觀測,射電望遠鏡衝破了銀河系內星雲塵埃等設定的光學屏障,把目光射向了河外星系。天文學進入了全波時代。
天體物理學在20世紀發展成了天文學的主流,它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誕生了將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的現代宇宙學。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理論基礎,以大尺度的天文觀測特別是河外星系的普遍紅移和
宇宙背景輻射為事實依據,宇宙學展示了宇宙整體的物理特徵。
在浩瀚的太空中,除了有無數發光的星星外,還有彌散狀的星雲。關於星雲的本質長時期存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星雲是銀河系內的星際物質,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星雲實際上是像銀河系一樣巨大的恆星集團,只是因為太遠而看起來像“雲”,由於觀測手段的限制,這兩種觀點孰是孰非無法得到最後的判明。
到了20世紀,觀測手段有了較大的發展,美國在
威爾遜山上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2.5米口徑的反射望遠鏡,確定
空間距離的
天體物理方法也發展了起來。人們可以對星雲的本質有所說明了。
宇宙空間的尺度是太大了,不同的尺度範圍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因為在某個範圍有效的方法進一步擴展就失效了。對於較鄰近的天體,可以用三角法測距。三角法也就是傳統的
視差法,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即半人馬座α星,我國古代稱之為南門二)就是通過視差法測出的,距離為4.3光年。使用三角法已經測定了500光年的空間距離,但更大的距離三角法就無能為力了。
更大的距離往往採用
光度方法確定,我們知道,恆星的
視亮度、距離與本身的光度三者之間存在某種確定的關係,視亮度是可以在地球上測定的,因此只要知道了某恆星的光度就可以知道它的距離。天體物理學已經得知,從光譜分布可以相對地確定恆星的光度。因此,光度方法可以用來大致地確定更遠的
空間距離。使用主序星作為標準,天文學家測出了10萬光年的空間距離,大致搞清楚了銀河系的空間結構。
超出10萬光年之外,主序星的光度就顯得太小而不為我們所見,天文學家又找到了造父變星作為標準,利用這個新的光度標準,可以確定星雲的本質了。
1924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1889—1953)利用威爾遜山的大望遠鏡觀察
仙女座大星雲,第一次發現它實際上由許多恆星組成,而且其中有造父變星,這樣就可以運用光度方法來確定它的距離了。計算的結果是,仙女座星雲位於70萬光年之外,遠遠超出了銀河系的範圍,這就最終證明了某些星雲確實是遙遠的星系。哈勃一鼓作氣,此後十年致力於觀測
河外星雲,並找到了測定更遠距離的新的光度標準,將人類的視野擴展到了5億光年的範圍。
與此同時,美國另一位天文學家
斯萊弗(1875—1969)正致力於恆星光譜的研究。從1912年開始,他將視線對準了河外星雲,發現它們的
光譜線普遍存在著向紅端移動的現象。隨著觀測的進展,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除個別例外,幾乎所有的河外星系(此時哈勃已經表明這些星雲確實是河外星系)的光譜都有
紅移現象。如果按照
都卜勒效應解釋,這就意味著這些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去,而且退移的速度相當大,比如室女座星雲的速度達到了每秒1000公里,這樣大的速度是令人稱奇的。
1929年,哈勃考察了斯萊弗的工作,並結合自己對河外星系距離的測定,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紅移量與它們離地球的距離成正比。這一定律被隨後的進一步觀測所證實。哈勃定律指出了河外星系的系統性紅移,反映了整個宇宙的整體特徵,特別是當紅移作都卜勒效應解釋時,哈勃定律就展示了一幅宇宙整體退移也就是整體膨脹的圖景:從宇宙中任何一點看,觀察者四周的天體均在四處逃散,這就像是一個正在脹大的氣球,氣球上的每兩點之間的距離均在變大。
紅移帶來了
宇宙學研究的勃興,但現代宇宙學的源頭還得從
牛頓宇宙學講起。在牛頓世界裡,
空間和時間都是無限的。但空間的無限性卻帶來了許多
佯謬,首先一個佯謬是所謂夜黑佯謬,它是由德國天文學家
奧爾伯斯(1758—1840)於1820年提出的,有時也稱
奧爾伯斯佯謬。它指出,如果太空中均勻地分布著無窮多個恆星,那么宇宙中任一點將會感受到無窮大的亮度,考慮到恆星之間的相互遮光之後,這一亮度可以變成一個有限值,但相當恆定,這就是說,夜空也將有一個均勻的亮度,而不是黑的。這一推論顯然與事實不符,因此構成了
佯謬。奧爾伯斯本人提出了解釋佯謬的一種方法,即
星際塵埃遮住了大部分星光。但這一解釋是不夠的,無限宇宙在物理上面臨困難。
1917年,也就是
廣義相對論提出的次年,
愛因斯坦發表了《根據廣義相對論對
宇宙學所作的考查》一文,將廣義相對論用於宇宙學問題,並建立了一個有限無邊的靜態
宇宙模型。這個模型有兩大特徵,第一,它是有限無邊的,第二,它是靜態的。前一特徵來源於廣義相對論。在相對論看來,有物質存在就會出現
時空彎曲,整個宇宙的平均物質密度不為零,那么,它整體上必然是一個封閉的體系,它是有限的,但沒有邊界、沒有盡頭,就像二維球面是一個有限但無邊的
二維空間一樣。後一特徵來自
愛因斯坦的一時猜想,他當時相信,宇宙整體上應該是靜態的,但他的
引力場方程只能得出一個動態解,所以他人為地加了一個
宇宙常數,以維持宇宙的靜態的。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來之後,馬上就有許多人據此構造宇宙模型。幾乎與愛因斯坦同時,荷蘭天文學家德西特得出了一個膨脹的
宇宙模型。1922年,蘇聯物理學家
弗里德曼得出了均勻
各向同性的膨脹或收縮模型。1927年,比利時天文學家
勒梅特再次獨立地得到這一模型。後來人們發現,基於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所得到的宇宙模型必定是動態的,或者膨脹,或者收縮,而且膨脹和收縮的速度與距離成正比。
以弗里德曼模型為代表的
相對論宇宙學一開始並不為人重視,因為它主要是一些數學推導,看不到物理內容。到了1929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哈勃定律公布後,人們才驚喜地發現,它所展示的宇宙大尺度膨脹現象正是弗里德曼模型所預言了的。科學界一下子被震動了,原來研究整個宇宙的宇宙學確實是可能的,它的預言居然被證實了。作為相對論宇宙學之鼻祖的
愛因斯坦也為這一發現歡呼,認為自己在
宇宙模型中人為地引進
宇宙常數是犯下了一個大錯誤。
宇宙學變得熱鬧起來了。人們想到,既然宇宙是膨脹的,那么越往早去,宇宙體積就越小,在某一個時間之前,宇宙就應該極為密集,現有的天體都不可能以現在的狀態存在。照哈勃當時提供的數據估計,這個時間大概是20億年。
事有湊巧,當時的地質學已經能夠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來測定地球上岩石的年齡,初步估計,大約是20億~50億年。相比之下,宇宙膨脹的年限也太短了。這使許多宇宙學家感到很為難,愛因斯坦也表態了:“既然由這些礦物所測定的年齡在任何方面都是可靠的,那么,如果發覺這裡所提出的宇宙學理論同任何這樣的結果有矛盾,它就要被推翻。”
為了既保留宇宙膨脹的觀念,又迴避年齡困難,英國天文學家
邦迪、哥爾得和
霍伊爾在1948年分別提出了
穩恆態宇宙模型。他們認為,宇宙雖然在不斷膨脹,但其中的物質密度並不變小,因為有物質不斷地憑空產生出來。由於物質密度不變,所以不存在一個宇宙的密集時期,因而也不存在星體的年齡上限問題。
穩恆態宇宙模型預言了一個極其微小的物質產生率,它在地面實驗室里無法驗證,但可以通過天文觀測檢驗,因為如果宇宙是穩恆的,那么恆星的分布密度應該是不變的,在地球上的所有天文觀測都有一個特點,它完全依賴電磁信號(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而電磁信號的傳播需要時間,因此,你看到的越遠也就看得越古老,其空間分布就是時間分布。如果恆星的空間分布是均勻的,那就意味著它在時間上是穩恆的。反之,就不穩恆。通過30年代的星系計數和60年代的
射電源計數,結論有了,天體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這就是說,穩恆態宇宙模型有問題。
1948年,
美國帕洛馬山天文台建成了當時世界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米,遠遠超過了此前哈勃使用的
威爾遜山天文台的2.5米口徑。天文學家利用新的望遠鏡繼續證實了哈勃定律,但對
哈勃關係中的
哈勃常數提出了疑問,經認真仔細地校訂,發現哈勃常數比實際數值小了10倍。按新的常數估計宇宙的年齡應當是200億年,這樣星體年齡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年齡問題解決之後,理論宇宙學家當即著手研究宇宙早期的密集狀態。從40年代末開始,俄裔美籍物理學家伽莫夫(1904—1968)等人提出了熱
大爆炸宇宙模型。他們認為,宇宙起源於一次巨大的爆炸,之後不僅連續膨脹,而且溫度也在由熱到冷地逐步降低。在宇宙早期,不僅密度很高,而且溫度也很高,所有的天體以及化學元素都是在膨脹過程中逐步生成的。
大爆炸模型有一個重要的預言,即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溫度不斷下降,各類元素開始形成,但原初輻射與物質元素脫離耦合後仍保持
黑體譜,
黑體輻射的溫度大約是5 K。60年代,天文學家真的觀測到了這種宇宙背景輻射,從而使大爆炸宇宙模型被廣泛地接受,成為宇宙學界的
標準模型。
3.射電望遠鏡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四大發現
傳統的天文觀測均是收集宇宙天體發來的
可見光信息,但這只是它們所發射的大量
電磁波的一個極小的部分。這些電磁波依波長從短到長有γ射線、X射線、紫外線、
光波、紅外線和無線電波,地球大氣嚴重地吸收了它們之中的紫外和紅外的大部分,只留下了一個狹窄的可見光段的視窗,人們常稱它是大氣的小天窗。當然,在電磁學理論未建立之前,人們也不知道還有其他的視窗。
電磁波發現以來,很快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套用。無線電是最引人注目的重大套用成就。
馬可尼已經發現,地球上空的
電離層可以反射無線電波,這促使他開通了英國與加拿大之間的無線電報。1924年,在一次測定電離層高度的無線電實驗中,人們偶然發現,當發射的
電波波長小於40米時,電波便一去不回了,開始以為是被吸收了,後來才知道它透過地球大氣層飛出了外層空間。既然地球內部的電波可以跑出去,宇宙空間中的電波也就可以飛進來。天文觀測的另一視窗就這樣不知不覺被打開了。
視窗雖然已經打開,但由於儀器的靈敏度不高,一直也沒有接受到來自天外的電磁信號。1932年,美國電信工程師
央斯基(1905—1950)在做無線電通信干擾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來自銀河系中心人馬座的電波信號。這一發現公布後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無線電工作者認為其干擾不大,不予理會,而天文學家則均沒有意識到它的重大意義。只是隨著宇宙射電訊號的不斷發現,天文學家才開始關注這一新的觀測方法。
1946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始建造直徑66米的固定
拋物面射電望遠鏡,1955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當時最大的76米直徑的可轉拋物面射電望遠鏡。以後,射電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射電望遠鏡發展出了射電干涉儀,它由一組射電望遠鏡組成一個天線陣,可以觀測到很微弱的射電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迅速興起的
射電天文學成了天文學中最有活力的新領域,60年代出現的四大發現就是在射電天文學觀測中做出的。
第一個發現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1964年,
貝爾電話實驗室在
新澤西州的
克勞福德山上建立了一架供人造衛星用的天線,射電天文學家彭齊亞斯(1933—)和威爾遜(1936—)正在調試這架天線,以測定銀河系平面以外區域的射電波強度。當他們想出辦法避免地面噪聲,而且提高了靈敏度後,發現總有一個原因不明的
噪聲消除不掉。該噪聲十分穩定,相當於3.5 K的射電輻射溫度。他們開始很不理解,因而也沒有立即公布自己的發現。訊息傳到了
普林斯頓大學,那裡的天體物理學家
迪克等人正在準備做實驗驗證
大爆炸模型所預言的背景輻射,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立即斷定這個無法理解的噪聲就是宇宙背景輻射。他們通力協作,繼續觀測,終於證實了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的觀測結果。觀測到的背景輻射是
黑體譜且
各向同性,與
熱大爆炸宇宙說的預言完全符合。這就強烈地支持了大爆炸宇宙理論,使宇宙學的理論研究掀起了一個新的高潮。
第二個發現是類星體。1963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奇異的星體,它體積極小、輻射能量極大。更為奇特的是,它們的
紅移量都相當巨大。這類新天體的發現給紅移問題帶來了麻煩。如果按紅移的
都卜勒解釋,類星體應該離我們極為遙遠,有些類星體可以達到上百億光年。但它們的亮度又十分大,這樣遠的天體向我們輻射出如此巨大的能量,這用我們已知的任何物理規律都無法解釋。由於類星體發現得越來越多,紅移量也越來越大,以致許多人開始懷疑紅移的本性究竟是不是
都卜勒效應造成的。在紅移本性方面出現的爭論至今也沒有平息。
第三個發現是脈衝星。1968年,天文學家用
射電望遠鏡發現了又一種新型的天體,它以很短的周期有規律地發出短促的射電脈衝。天體物理學家已經證認出,它是一種超高溫、超高壓、超高密、
超強磁場、超強輻射的中子星,脈衝星的發現對於進一步了解宇宙的物理本質有很高的價值。
第四個發現是星際分子。1963年,射電天文學家在仙后座發現了羥基分子的光譜,1968年又在人馬座方向發現了氨分子的
發射譜線。更值得注意的是,1969年在人馬座上還發現了一個多原子的
有機分子:甲醛分子。這個發現引起了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因為甲醛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胺基酸,而胺基酸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這意味著,在
宇宙空間確實存在著生命發生的適宜條件。隨著
星際分子發現得越來越多,一門星際分子天文學也誕生了。
宇宙是神秘的,它正在等待著未來的天文學家去識破、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