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2.9-2005.9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
學術論著
學術論作數百篇。著書數十部。
醫學專長
社會職務
工作業績
1、從事心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3年,獨立完成或指導下級醫師完成心血管外科手術5500餘例。
2、完成國內最大一組
胸主動脈瘤及
主動脈夾層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其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一項,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一項,均為第一完成人。
3、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 國家科技部重大疾病防治課題1項,目前承擔的課題有:“十五” 攻關項目:《複合技術技術在心血管外科的套用研究》,863項目:《絲素蛋白抗凝血材料開發及小口徑人工血管研製》,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一項:《選擇性腦灌注防止腦損傷分子機制的實驗研究》,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1項:《急性DeBakey Ⅲ型主動脈夾層治療新策略研究》,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1項:《降低心血管外科術後神經系統併發症的臨床套用》。
4、完成了國人
主動脈夾層分型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分型的方法和標準,對提高我國主動脈夾層的診治水平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相關文章發表在《
中華外科雜誌》上。
6、國內套用並在國內推廣“象鼻”技術治療DeBakey I 型夾層
動脈瘤,使國人DeBakey I 型夾層動脈瘤死亡率明顯降低,二次手術率明顯降低,獲中國醫學科學院臨床成就三等獎。改良支架“象鼻”手術在全美AATS會議上進行報告,受到好評。相關文章發表在權威專業期刊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上。
8、國內套用小切口主動脈根部替換術取得良好效果。提出國人手術適應證,並對手術技術進行了探討,相關文章發表在Annals Thoracic Surgery上。
9、國內套用改良的保留自身
主動脈瓣的根部替換術(David手術)。明確了手術適應證和手術方法,文章發表在《
中華醫學雜誌》上。
10、國內套用I期全主動脈替換術,提出了該手術的適應證、重要臟器保護方法及併發症的防治方法。文章發表在《
中華外科雜誌》上。
11、積極參與冠心病的臨床治療、基礎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項。
12、積極進行主動脈外科的學術交流和技術推廣工作定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定期舉辦國內主動脈外科學術研討會,定期舉辦主動脈外科培訓班。
人物成就
在臨床方面
在臨床方面,尤其是在
主動脈瘤和
主動脈夾層臨床治療方面,套用了許多領先的對於提高手術效果非常關鍵的臨床套用技術,明顯降低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並減輕患者創傷和經濟負擔。在國內開展“象鼻手術”手術治療 DeBakey I型主動脈夾層及保留主動脈
瓣膜的根部替換術(David手術)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右
鎖骨下動脈插管
體外循環、深低溫停循環選擇性腦部灌注技術,避免了累及部的
動脈瘤手術後腦昏迷併發症。2004年新開展手術與項目:支撐型
人工血管植入術(介入);全
主動脈弓部替換+支撐型人工血管植入術(術中);急性DeBaKey III型
主動脈夾層治療新策略;常溫非體外循環下全主動脈弓替換術;改良三片法David手術;一期全主動脈替換術。在
心臟外科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獨立完成數千例手術,特別是在危重和疑難的心臟病的外科手術方面具有較高造詣。主要從事成人重症
瓣膜病,嚴重的冠心病,
冠心病合併頸動脈狹窄或
腹主動脈瘤等。
科研方面
在科研方面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科技部課題,“十五”攻關課題,項,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1項,博士點基金1項和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與
北京理工大學合作開展國家973和863項目。有多項臨床成果獲獎:《提高主動脈外科手術療效的臨床研究和套用》獲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療效果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微創外科技術在冠心病心肌血運重建中的套用研究及推廣》獲2004年
中華醫學科技獎2等獎。《胸主動脈瘤外科治療的系列研究》獲2002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胸主動脈瘤外科治療新技術的臨床套用研究》獲2002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315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及推廣》獲2001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馬凡氏綜合徵心血管病的MRI診斷》獲得1997年
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
在國內外醫學專業雜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在國際專業雜誌發表7篇。多次在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大型國際心血管學術研討會。
在人才培養方面
在讀博士研究生5名。在國內外醫學專業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在國際專業雜誌發表8篇。多次赴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大型國際心血管學術研討會,並作大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