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孟嘗,生卒年不詳,字伯周,是
會稽郡上虞縣人。他的祖先三代擔任
郡吏,都在禍亂中
守節而死。青少年時努力砥礪自己的節操品行,出仕後在郡中擔任戶曹史。
合浦珠還
孟嘗後來策對
孝廉,被推薦為秀才。朝廷任命他為
徐縣縣令。州府和郡府上書舉薦他的才能,升為
合浦太守。合浦不生產糧食,但海中出產珍寶。合浦與交阯接壤,常常互相通商,購買糧食。以前
合浦郡的官員多為貪婪污穢之輩,責成人們採集,不知限度,珍珠逐漸徙到交阯界內去了。結果客商不再來了,人和牲畜都沒有吃的,窮苦的人餓死在道邊。孟嘗上任後,革除過去的弊端,訪求百姓的疾苦和有利於百姓的事情(
興利除弊)。還不到一年的時間,離開的
珠蚌又回到合浦了,老百姓都恢復他們的本業,商人開始來往,貨物開始流通,孟嘗被稱讚為明智如神。著名的成語“
合浦珠還”,說的是合浦不產穀物,沿海出產珍珠,由於前任太守貪污受賄,珍珠紛紛運往相鄰的
交阯郡內。孟嘗到任,革除敝端,遷離的珍珠又回到合浦。後遂用“
珠還合浦”或“
合浦珠還”比喻人去而復還或物失而復得,對其人或其物有稱美之意。
辭職歸隱
孟嘗因病自己上書辭職,朝廷徵召他將要返回京師,官吏百姓抓住孟嘗的車子懇求他留下。孟嘗既然沒法走,就坐了鄉間百姓的船連夜暗中離去。孟嘗回去後隱居在僻野水邊,親自耕田做工。鄰縣的士人百姓仰慕他的高尚道德,搬來和他住在一起的有一百多家。
孟嘗最終也沒被起用。七十歲時,他在家中去世。
人物評價
桓帝時期,尚書同郡人
楊喬上書推薦孟嘗說:“臣先後七次上書推薦原合浦太守孟嘗,但人微言輕,始終沒得到考慮。臣剖心相示,但什麼作用也不起。孟嘗安於仁愛,弘揚道義,特別醉心於道德,行為高潔脫俗,才幹出類拔萃。以前做太守時,移風易俗,改革政治,失去的珍珠又重新回來,飢餓的百姓賴他得以存活。而且南海珍寶很多,財產容易積蓄,他手中掌管的珍寶,價值超過
兼金,但孟嘗隻身一人因病引退,親自在田間耕作,隱藏起自己的蹤跡和風采,不顯露自己的華采。他實在是作為羽翼用的大才,而不是腹下背上的絨毛。然而他埋沒在荒野之中,好的官爵沒他的份,致使國家寶器,被拋棄在溝渠中。再說年歲有限,他已近暮年,而他忠貞的節操,卻在聖明的時代長期凋零。臣心裡實在傷痛,私下為此流淚。從很遠地方弄來的物品被梘為珍奇,士人不同一般被當作寶貴。盤曲腐朽的樹能夠為天子所用,是由於手下人的雕刻修飾。天子任用士人,應當選拔大家都推重的人。臣以才識短淺的資質,在天子身邊奔走驅使,想著建樹微不足道的節操,並不敢與同鄉暗徇私情,私下受禽息行為的感動,不顧性命推舉有才德的人。”
主要成就
孟嘗上任合浦太守後,革除過去的弊端。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老百姓都恢復他們的本業,商人開始來往,貨物開始流通。
軼事典故
上虞縣有個
寡婦極其孝順地贍養婆婆。婆婆年老壽終正寢,小姑子原先就對她嫌怨猜忌,就誣陷寡婦對供養婆婆感到厭煩,毒死了她的母親,向縣投訴。郡府沒有加以考察,就給寡婦結案定罪。孟嘗原先知道寡婦的冤情,就將詳情告訴太守,但太守沒去審理。孟嘗在郡府門外哀哭,因而藉口有病辭去官職。寡婦最終含冤而死。自此郡中連續兩年乾旱,怎么對天禱告也沒有結果。後來太守
殷丹到任,探訪詢問其中的緣故,孟嘗就到府縣陳述寡婦被冤枉污衊的事因。就說:“往昔東海孝婦,感動上天致使大旱。(如果)得到公道的一句話,才能使得
甘霖應時而降。這裡應該殺掉那誣告的人,以此來向冤魂道歉,也許冤魂可以獲得申冤,
季雨可以按照期待而降。”殷丹就聽從了孟嘗的話,立刻刑戮那個誣告的女子而祭掃寡婦的墳墓,天立刻應時降雨,
五穀豐登。
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其先三世為郡吏,並伏節死難。嘗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忌,乃誣
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太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
禱請無所獲。後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於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丹從之,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澍雨①,谷稼以登。
嘗後策孝廉,舉
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②,珠遂漸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貨流通,稱為神明。
以病自上,被征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
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
“臣前後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嘗,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區區破心,徒然而已。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幹絕髃。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易積,掌握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采,不揚華藻。實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也。而沉淪草莽,好爵莫及,廊廟之寶,棄於溝渠。且年歲有訖,桑榆行盡,而忠貞之節,永謝聖時。臣誠傷心,私用流涕。夫物以遠至為珍,士以稀見為貴。盤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觽之所貴。臣以斗筲之姿,趨走日月之側。思立微節,不敢苟私鄉曲。竊感禽息,亡身進賢。”③嘗竟不見用,年七十,卒於家。
②詭:責也。紀極:終極;限度。
③禽息:春秋時秦國大夫,相傳他推薦
百里奚,
秦穆公不採納。秦穆公出行,禽息堵住車說“臣生無補於國,不如死也”,以頭撞闑(古代豎在大門中央的短木)腦漿迸裂而亡,秦穆公感悟,以百里奚為上卿。
後世紀念
後人為了紀念孟嘗,為他修建了
海角亭,位於
合浦縣廉州鎮西南面,今
廉州中學內,北宋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7年),為紀念漢代合浦太守孟嘗而建。亭以海角為名,是因此地當年濱臨大海,“在南海之角”。海角亭分兩進,第一進為門樓。門樓正中是大圓拱門,兩旁是耳門。正門上方嵌著“海天勝境”四字。耳門上還分別雕有“漱月”“澈雲”字樣。門樓正中處一塊約90公分、寬約50公分的石碑上刻著清代陶冶一筆寫成的“鵝”字。 第二進是亭的主體建築。朱紅牆壁,琉璃碧瓦,雕樑畫棟。亭成正方形,前後門相通,左右門窗對襯,四周有迴廊,刻有各種動植物圖案和歷史故事人物。亭前柱聯:“海角雖偏,
山輝川媚;亭名可久,漢孟宋蘇。”亭後方立有巨碑“古
海角亭”。亭內後門上方原懸掛一幅“萬里瞻天”匾,為
蘇東坡所寫,但該亭幾經興廢,真跡早已蕩然無存。現懸於亭中的一幅字,乃集東坡字型仿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