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宮頸外翻
- 概括:子宮頸在分娩時發生撕裂
- 治療:中藥治療
- 其他治療:: 電凝法
病因,區別,診斷,治療措施,護理,宮頸外翻預防,
病因
由於分娩時宮頸裂傷較大未能及時修補,頸管黏膜自行癒合,形成一般較堅實的纖維性疤痕外口鬆弛,常感染致水腫、充血宮頸變大、肥厚,宮頸內膜突出子宮頸管之外或者對乾裂傷未能及時手術修補形成的瘢痕攣縮,使宮頸黏膜暴露於外而形成子宮頸內膜外翻。
區別
有人會把宮頸外翻與宮頸柱狀上皮外翻混為一談。
宮頸柱狀上皮外翻正確的提法應該是“宮頸柱狀上皮外移”它不是病理改變,屬於宮頸生理變化。這一生理現象會從女性的青春期起持續幾十年,用“宮頸糜爛”來描述,這是一個歷經100多年的錯誤。“宮頸糜爛”的提法在國外早已經被廢除,國內新的教科書上也已摒棄這種提法,代之以“宮頸柱狀上皮外移”。究其原因,絕大部分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年紀大了就沒了。這實際上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是真正的病。
那么為什麼這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長久以來被認為是一種病,並被冠以這么嚇人的一個名稱呢?專家說,這是因為宮頸柱狀上皮細胞外移,使宮頸從外觀上看像糜爛一樣。宮頸上有兩種上皮細胞——鱗狀上皮細胞和柱狀上皮細胞,柱狀上皮細胞是單層上皮,位於宮頸管內,鱗狀上皮是復層上皮,位於宮頸管外,兩種上皮細胞外觀上有區別。雌激素水平過高,激素刺激作用下,柱狀上皮細胞就往外長,長到宮頸管外面來了。
而宮頸外翻特別是指分娩時出現的創傷。
診斷
可與子宮頸糜爛鑑別(後者呈均勻的乳白色,間或雜有葡萄狀突起),陰道鏡檢查象亦不同,可詳婦科特殊檢查章陰道鏡檢查節。
子宮頸外翻肥大,有時外觀很難與早期宮頸癌鑑別,應常規作陰道細胞學及陰道鏡檢查,必要時作活組織檢查確診,仍不能肯定者宜定期隨訪。
1、並發炎症時,可用3%醋酸溶液塗抹局部,可顯示一致性的葡萄狀或麵條狀凸起。
2、陰道分泌物塗片檢查,可查到大量由細胞或致病菌。
3、雖有膀優刺激症狀,但尿常規正常。
治療措施
輕度子宮頸外翻無臨床症狀者,可不予處理,有合併慢性宮頸炎症狀者,根據慢性宮頸炎處理原則予以治療。
宮頸外翻中醫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
1、消毒劑
具有抗菌消炎之功能。治療宮頸外翻,症見白帶增多、色黃粘稠、臭穢,小便少,苔黃等症。外用每晚1次,塞入陰道深處。
2、雲南白藥
偏方:
1、赤帶
2、黃帶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止帶方加減:豬苓15g,茯苓15g,車前子15g,澤瀉15g,茵陳15g,赤芍15g;丹皮15g,黃柏15g,桅子15g,牛膝15g。帶黃質稠者加公英25g,地丁15g;伴腹痛者加敗醬草15g,桃仁15g。
3、膿性帶
方藥:五昧消毒飲加減:蒲公英25g,金銀花25g,野菊花15g,地丁20g,天蔡子15g,白花蛇舌草25g,樗根白皮15g,白朮15g。發熱者加大青葉15g,敗醬草15g;膿帶、小腹痛加桃仁15g,元胡15g,苡米15g。
4、鹿角菟絲子湯
鹿角霜15g,菟絲子15g,杜仲15g,白朮15g,蓮須15g,芡實15g,白果15g,牡蠣25g。加水1000ml,煎至300ml,取汁100ml,日三次溫服。適用於白帶清稀,久下不止,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頭暈眩。心悸氣短之候。
5、二黃三白湯
宮頸外翻西醫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慢性子宮頸炎的藥物治療方法繁多,常用有以下幾種: 1、局部陰道灌洗及局部上藥:
為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灌洗可用洗液,1%醋酸溶液或0.5~1%乳酸溶液。輕度表淺者可用棉簽蘸洗液局部腐蝕糜爛面,1天1次,能促進糜爛面痊癒。
2、陰道側穹窿封閉:
3、消毒凝膠:
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
二、其他治療:
1、電凝法(electrocoagulation):
以往採用輻射線狀(radialfashion)電烙法(electrocauterization),癒合時間較久(6~8周),目前多改用電凝法,將整個糜爛熨平,故又稱電熨(electricironing)。
具體操作,先安置好電熨器,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及宮頸。用陰道窺器暴露好宮頸,將電熨頭接觸糜爛面,均勻電熨,範圍略超過糜爛面。電熨深度約0.2cm,過深可致出血,癒合較慢;過淺影響療效。電熨後創面噴撒呋喃西林粉或塗以金黴素甘油。
2、冷凍療法:
系一種超低溫治療(ultralowtemperaturetherapy),製冷源為液氮,溫度為-196℃。治療時根據糜爛情況選擇適當探頭。
為提高療效可採用凍—溶—凍法,即冷凍1分鐘,復溫3分鐘、再冷凍1分鐘。其優點是操作簡單,術後很少發生出血及頸管狹窄。缺點是術後陰道排液多。
3、雷射治療:
主要使糜爛組織炭化結痂,待痂脫落後,創面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