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源流一,源流二,遷徙,分布,相關姓氏,佀(似)姓,題姓,夏姓,顧姓,扈姓,譚姓,夏侯姓,相姓,鮑姓,曾姓,廖姓,婁姓,巢姓,鄧姓,竇姓,戈姓,杭姓,嵇姓,計姓,歐陽,莘姓,蔚姓,禹姓,越姓,相關資料,
起源
姒姓,源出有:
源流一
姒姓,與姬姓、姜姓長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鯀)、夏後氏、有莘氏、蓼氏等國(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後褒姒均為姒姓。相傳
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舜因命禹繼承有蟜氏祖姓。
另有今人一說,姒姓為伯鯀之姓,鯀為堯之崇伯,堯賜鯀姓姒。禹為其子。春秋時蓼國為姒姓之裔國。
姓是堯賜於大禹的,見於吳越春秋,堯曰:"俞!以固冀於此。"乃號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賜姓姒氏,領統州伯,以巡十二部。
源流二
相傳少昊子台駘封於諸汾川,其後有沈、姒、蓐、黃等國。當以國為姓。周文王之妻為
太姒,出自姒國。
遷徙
姒姓,與姬姓、姜姓長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鯀)、夏後氏、有莘氏、杞氏等國(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後褒姒均為姒姓。姒姓有蟜氏還是上古時期炎黃二帝的母姓。傳說中國上古帝舜時,鯀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兒,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因此禹治水成功後,舜便命大禹仍繼承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祖姓。
夏朝滅亡後,有些夏朝宗室後裔改為夏姓、廖姓。姒姓的後代也有改為禹姓、費姓、辛姓、杞姓、曾姓、譚姓、相氏、鮑姓、鄒姓、歐陽姓、司空姓等姓氏的。明清時期,姒氏後裔從浙江陸續遷到台灣定居。在紹興大禹陵附近的禹陵村,聚居著大量姒姓後裔,自大禹至今已傳至146世,輩份最高的為141世,歷代都有紀念大禹的活動。
分布
陝西城固、浙江紹興禹陵鄉、蕭山、溫州、杭州、四川峨眉、峨邊、雲南魯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縣、江蘇蘇州、黑龍江哈爾濱等地均有此姓。
紹興市禹陵鄉禹陵村大禹142世孫姒元謀:已經四千多年了,傳到我這一輩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戶,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輩分是145代。
《紹興市志》主編研究員任桂全:據說,全國姓姒的,總數不過2000人,而這2000多人,又分布在全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龍江、陝西、雲南等地,台灣也有姒姓的子孫。
相關姓氏
夏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建立的第一個朝代
夏朝。並繁衍出了5000個姓氏。主要有以下:
佀(似)姓
姒姓,與姬姓、姜姓長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鯀)、夏後氏、有莘氏、蓼氏等國(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後褒姒均為姒姓。自東樓公至簡公乃為楚惠王所滅,而其所倖存者亦畏避楚禍潛逃隱居,而不敢自付神禹之後,由五十五代孫行遂,把姒改女為イ即佀(似),形雖異而音同,楚禍甚不得安居,於是逃陝西朝邑由帝王之裔流為庶民,秦火忽熾焚書坑儒佀氏大部又失,漢高祖崇儒重道,六十四代孫傳好學深思極為搜剔,掇拾殘篇斷簡之餘而次復,緒雖雲不輝而大禹相傳之脈不絕,至唐黃巢之變及朱溫兵爭戰伐,八十三代孫昌,返遷故里大名府清豐縣乜莊,據<<遷民姓氏追源>>考,大寨里固先後皆己乜莊所遷,佀氏後裔發 揚了大禹的傳統美德,堅苦奮鬥拼搏創業亦從政,從教,從耕,從商,.從醫,從藝等,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非凡的業績,古有佀家樓戶部尚書佀鐘乜莊的一畝三進士。佀姓現有兩大聚集地山東鄆城縣和河南清豐縣。人口20000人左右。山東鄆城佀樓村有佀公祠堂 山東省三級文物。
題姓
源於姒姓,出自夏王朝締造者大禹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按史排源,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竇氏、沒鹿氏、紇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題氏、樓氏、僂氏、婁氏、劉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孫氏、杷氏。據史籍《姓觹》的記載:“題,源於姒姓,系夏禹的後代。”據史籍《
路史》記載,
周武王姬發建立
西周王朝後,封夏王朝少康的裔孫東樓公於杞邑(今河南杞縣一帶),建立了杞國,以承夏禹之祀。
杞國,是中國歷史上自商朝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達一千多年,國君為姒姓,是
夏禹的後裔。杞國建國於商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已不可考。到了西周朝初年,周武王重封少康的裔孫東樓公到杞地,他重新建起杞國。
據史籍《路史·後紀》記載,“杞後析於曹東之婁,故號東樓”,因此,“東樓”是稱號,而非諡號。根據史籍《
史記》的記載,杞東樓公是
大禹的後代,周武王滅
商紂王之後,尋找古聖帝大禹的後代,結果找到了杞東樓公,遂封東樓公於杞,稱杞公,史稱杞東樓公。杞東樓公的生卒年月待考,逝世後傳位於子杞西樓公。之後有史料可考者傳延了二十位國君,直到周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杞簡公姒春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國被楚國徹底擊滅。成語“杞人憂天”,說的就是這個杞國中的人物。
杞國滅亡之後,這支古老的姒姓族人中產生了諧音的題氏,姓氏讀音作tí(ㄊㄧˊ),其後又分衍出了一支拆字是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姒姓題氏族人皆尊奉杞東樓公為得姓始祖。
題姓族人現主要居住在山東東阿縣牛角店鎮和山東平陰縣地區。
夏姓
源出於姒姓。相傳禹的母親女志曾夢見流星隕落變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後便有了身孕,後生下了禹,因此禹得姒姓。禹由於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夏(即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來,禹的兒子建立了夏朝。夏朝滅亡後,禹的後代就以夏為姓氏。另外,
夏姓還有一支出於
媯姓。春秋時期,
陳宣公的小兒子公子西字
子夏,他的孫子征舒便以祖父的字為自己的姓氏,稱為夏氏。
顧姓
出自姒姓,即黃帝3世嫡長孫顓頊大帝後裔,越王勾踐後裔。漢朝初年,越王勾踐的裔孫搖,因佐諸侯滅秦有功,被封於東頤(今浙江永嘉),後來搖又封自己的兒子於會稽,人稱顧余侯。後來顧余侯的子孫以其封地的名稱號的“顧”為姓氏,從而又形成一支顧姓居民屬於以先祖封號為氏。據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顧氏譜》等記載,相傳,大禹死後葬於會稽,他的兒子啟在山上建立宗廟祭祀他。夏帝少康後來又把庶子無餘封在會稽主持禹的祭祀,並建立越國,建都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其後人以國名命氏,稱為越氏。
顧余侯被認為是顧氏的得姓始祖之一,他就成為了南方顧氏的鼻祖。三國時期東吳國著名的顧雍就是他的後代。
扈姓
源於姒姓,為大禹王的後代,以國名為姓。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稱
夏後啟。這種做法,破壞了傳統的
禪讓制度,引起一些諸侯國的不滿。其中一個諸侯國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後人,受封於扈(今陝西省戶縣一帶),建立
扈國。有扈氏首領覺得有責任維護傳統制度,於是就起兵討伐夏後啟。啟立即召集天下諸侯興師鎮壓。由於大禹剛死不久,諸侯們對禹的豐功偉績還記憶猶新,都願意出兵助啟,所以啟就占了優勢。戰鬥開始後,儘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奮戰,但畢竟寡不敵眾,結果戰敗。夏後啟趁勢滅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後來以原國名命姓,稱為扈氏。
譚姓
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
禹。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採用疏的方法,結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春秋初期,
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夏侯姓
源出於姒姓。西周時,杞國是夏禹後代的封國。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
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
魯國。
魯悼公因為佗是夏禹的後代,祖先又被封過侯爵,就稱他為夏侯氏。佗的後代便以夏侯為自己家庭的姓氏。夏侯勝,西漢今文尚書學“大夏侯學”的開創者,東平(今屬山東)人。他少年時跟從夏侯始昌學習《尚書》,稱“大夏侯”,常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得失,曾受詔為《尚書》、《論語》作註疏。
相姓
其中一支出自姒姓,夏朝有帝相,是夏王仲康之子,其後裔支庶子孫,有的以祖上的名字為姓,稱相氏。
鮑姓
源出於姒姓。春秋時期,夏禹的後人敬叔被封在
齊國的鮑邑(今山東歷城縣東),所以人們也稱他為鮑敬叔。他的兒子
鮑叔牙把父親的封地地名作為自己的姓氏,稱為鮑氏。鮑叔牙以善於知人而著稱,他推薦
管仲輔齊桓公,使齊桓公當上了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管仲曾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鮑照,南朝宋文學家,東海(今山東
蒼山縣南)人,出身寒微。他擅長七言歌行,風格俊逸。他的詩反映出庶族地主對當時土族專權的政治現狀的不滿,主要代表作有樂府《擬行路難》18首以及《蕪城賦》、《
登大雷岸與妹書》等。
曾姓
源出於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兒子曲烈在鄫,並建立了鄫國(今山東蒼山縣西北鄫國遺址)。公元前567年,鄫國(繒國)被莒國滅掉。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
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除去邑旁,表示離開
故城,但不忘先祖,稱曾氏,此為曾氏得姓之始。後人尊曲烈世子巫為曾氏第一世祖。從曲烈至巫改為曾姓,經歷54傳至巫,58傳至曾參。
歷史名人:
曾子(曾參)字子輿,中國漢族人,春秋末期魯國
南武城人。十六歲拜
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後世尊奉為“
宗聖”。
曾鞏。北宋文學家,南豐(今屬江西)人。他的散文風格平易,部分文章對當時統治者的因循苟且表示出不滿,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國藩,清朝大臣,湖南
湘鄉人。1853年他籌辦湘軍,對抗太平天國,是鎮莊
太平天國運動的主力。1865年開辦洋務。與
李鴻章。
左宗棠等創辦江南製造局。福建馬尾船政局等軍事工業。雖久居高官,但他生活儉樸,教子嚴格,他的長子
曾紀澤是清末著名外交官。等等
廖姓
相傳夏帝
禹有個弟弟封在蓼國(今河南南陽),他的後裔在亡國後以國為姓,是為廖姓(古代“蓼”同“廖”)
婁姓
源出於姒姓。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先代賢王的後裔,封夏帝少康的後代在杞國(今河南
杞縣)。春秋時期,杞國人遷都到淳于(今山東
安丘縣東北),杞君有一支子孫被封在婁邑(今
山東諸城縣西南),後代稱為婁氏。
婁師德,唐朝大臣,鄭州原武(今河南
原陽)人。他長期率軍駐紮在青海、甘肅一帶,發展生產,使軍需供應充足,有效地保證了唐朝西部邊境的安全。
巢姓
商湯打敗了夏桀後,夏桀逃到甫巢(今安徽巢縣西南),他的子孫有一些就留在那裡居住了,並以地名為姓氏,稱為巢氏。
巢元方,隋朝醫學家。他曾任
太醫博士。所主持編輯的《
諸病源候論》是中國醫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鄧姓
夏朝時,帝
仲康有子孫被封在鄧國(今湖北襄樊市北鄧城鎮),後人稱為鄧氏。另外,商朝武丁的叔叔也封在鄧國,鄧國在春秋時被楚國滅掉,
鄧君的子孫為鄧氏。
鄧世昌,清末海軍將領,民族英雄,廣東番禺人,任北洋艦隊致遠巡洋艦管帶。在1894年的中日
黃海戰役中,致遠艦遭日艦圍攻,在彈盡艦傷之際,鄧世昌率全艦官兵駕艦撞擊敵
旗艦吉野號,不幸被敵艦魚雷擊中,與全艦250人一起壯烈犧牲。
竇姓
源出於姒姓。夏朝帝
太康在位時,荒廢政事,不理民情,沉湎於遊樂田獵,遠去洛水南岸打獵,他的五個弟弟和懷孕的妃子後緡也跟隨著前去。這時,有窮氏部落首領羿由於不能忍受太康的這種所作所為,就在黃河北岸攔阻和抵禦太康回國。太康的五個弟弟和他們的母親(後緡),就到洛水轉彎流匯黃河的地方一個地洞裡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一百多天也不見太康回來,結果也被有窮氏部落人發現並關入竇(地穴、地洞)中管制起來。後來懷孕的後緡臨近產期,就攜帶著兒子們想辦法逃出了避難的竇,奔歸有仍(今山東濟寧),在那裡生下了少康。為了紀念這個歷史事件,少康就給他留居在有仍的抒、寵兩個兒子命姓氏為“竇”氏,世代相傳至今。竇氏族人大多尊奉少康為得姓始祖。竇固,東漢大臣,
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西北)人。漢明帝時,他與騎都尉耿忠率兵12000騎,出酒泉塞至天山擊
北匈奴呼衍王,追至蒲類海(今新疆
巴里坤西北巴里坤湖)。後又與耿秉等帶兵出
玉門關,擊敗北匈奴貴族在車師一帶的勢力。
戈姓
相傳周朝時,夏禹有後代被封在戈(大致在宋國和
鄭國之間)。他的後人就以戈為姓氏。
杭姓
相傳夏禹治水後,把船隻交給他的兒子管理,並將他封在全航這個地方。其子孫就將“航”改成“杭”,稱為杭氏。
杭世駿,清朝史學家,浙江仁和人。他學識淵博,精通史學及國小,曾受命校勘《十三經》和《
二十四史》,晚年在粵東、揚州書院講學。著有《諸史然疑》、《三國志補註》等書。
嵇姓
源出於姒姓。會稽曾是夏禹召集天下諸侯開大會的地方,禹死後也葬在會稽山。夏帝少康即位後,封庶子無餘在會稽主持禹廟的祭祀,稱會稽氏。會稽氏在西漢初年被遷往嵇山(今安徽
渦陽縣北),並改稱為嵇氏。
嵇康,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譙郡至(今安徽宿縣西南)人。他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是“
竹林七賢”之一,與
阮籍齊名;他善於寫四言詩,風格清峻,代表作為《幽憤詩》;他還擅長鼓琴,以彈《廣陵散》著名。
計姓
源出於姒姓。夏禹有後代被封在計國(今山東膠縣西南)後來周朝滅掉了計國,計國人便以計為姓氏,稱為計氏。計有功,南宋文學家,
安仁(今屬湖南)人。他曾蒐集唐代文獻及口耳相傳的詩歌軼事,彙編成《
唐詩紀事》。
歐陽
歐、歐侯、陽、區
始祖是勾踐後裔無疆。
史料一般認為歐陽姓得姓於無疆次子蹄(戰國秦漢時東甌首任國君)
春秋時越國與吳國分界線以歐余山為界,歐余山之南(陽)為越國,歐余山相傳以越君無餘有關。
根據廣東新會《區渭泉祖家譜》記載,夏少康封少子無餘於會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為夏禹埋葬在這裡,食粟於歐山,因而以“歐”為姓。
《路史》所記載的:“越王無疆次子,封烏程歐余山之陽,後有歐氏,歐陽氏”;
以及《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詳載的:“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於會稽,至越王無疆,為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烏程歐余山之陽,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
和《姓氏考略》上所說的:“越王無疆之次子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後有歐氏、歐陽氏、歐侯氏,望出平陽。”由此可見,歐氏和歐陽氏都是越王無疆的第二房子孫,而越王無疆,根據考證,則是距今244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
唐太宗敕定《歐陽氏譜序》
歐陽氏者,越王之胤,姚(搖)王之始也。越王無疆之子,封於烏程歐余山之陽,為歐陽亭侯,因以為氏。
北宋歐陽修撰《歐陽氏譜圖序》
《歐陽氏譜圖序》
歐陽氏之先,本出於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於會稽,使守禹祀。傳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踐,是為越王。越王勾踐卒,子王鼠與立。自鼠與傳五世,至王無疆,為楚威王所滅,其諸族子,分散爭立。濱於江南海上,皆受封於楚。有封於歐陽亭者,為歐陽亭侯。歐陽亭,在今湖州烏程歐余山之陽。其後,子孫遂以為氏。漢高祖滅秦,得無疆之七世孫搖,復以為越王,使奉越後。
《路史》“歐條”上記載說:“越王無疆次子,封烏程余山之陽,後有歐氏、歐陽氏。”
《元和姓纂》載“歐:東甌王之後”。
歐陽六宗世次總歌:
因封受姓曰歐陽,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黃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 庶子無餘封會稽,二十餘世至允常。常子勾踐封越霸,傳衍六世乃無疆。 伐楚楚伐族屬散,子蹄封
歐余山陽。苗裔因之為姓氏,五世名搖漢封王。
史料中有很多關於歐越的記載:
越國在夏商周分別被稱為甌越、漚越、歐越,此類記載見於逸周書等記載。
《逸周書》作“越漚”。“夏為甌、殷為漚、周為歐”。夏時從瓦,可見他們已開始製作陶器;商時從水,標誌著他們居於“歧海”邊緣;周時從欠,曾有越王次子歐余山封地。
漚越在史書中的記載:
1 《商書·伊尹朝獻》記載:“伊殷受命,於是為四方令曰:“臣請正東,符婁、仇州、伊慮、漚深、十蠻、越漚,剪髮文身,請令以魚皮之鞞,烏鰂之醬,鮫鼥利劍為獻。”
2 《逸周書王會》中有“區陽以鱉封,鱉封者,若彘,前後有首。”(譯文:區陽,貢鱉封。鱉封像貉,前後都有頭。)
3 《逸周書·王會》“東越海蛤”:“東越海蛤,歐人蟬蛇,蟬蛇順食之美。姑于越納,曰姑妹珍。且甌文蜃,共人玄貝,海陽大蟹。自深桂,會稽以鼉。皆西向。”
4 《伊尹朝獻·四方獻令》“正東越漚”
5 宋羅泌《路史?國名紀?越漚》(四庫本)載:“《(伊尹朝獻)?四方令》:‘越漚在正東。越之分(封)。’或雲即‘甌人’。漚、歐、甌、區,(古)通(借)。”
種種跡象表明,歐越並非起源於蹄之後,而是在夏商周就有歐越之稱呼。
所有史料均表明,歐陽氏是越國王族的獨一無二的直系後裔,歐陽氏是華夏民族傑出的代表。
莘姓
夏啟有個庶子被封在莘,其子孫以當地地名為姓氏,稱為莘氏。後來,莘氏也有改為辛氏的。
蔚姓
古代有
蔚州(今河北
蔚縣),當地人稱為蔚氏。夏朝時,夏帝少康封他的庶子無餘在會稽,讓他在那裡負責祭祀祖先。無餘的後代便在會稽山一帶建立起越國。越氏是
趙國國君的子孫。北魏孝文帝時,
鮮卑族越勒氏、越質詰氏也改為越氏。
禹姓
相傳遠古時代,
中原大地洪水泛濫,大禹用疏通河道的方法消除了水患,使人民安居樂業。禹氏就是大禹的後代。
禹之鼎,清朝畫家,江蘇江都人。他善畫人物、仕女,尤其精於肖像繪畫,且多為白描。
越姓
遠古時大禹治水有功,稱禹王。禹王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夏朝傳到少康王時,少康將公子無餘封到會稽去,在那兒建立了越國。後來越國公族後代中,有些人就以國名為姓。所以說
越姓是大禹王的後代。越姓的祖上有許多傑出人物,比如
越王勾踐,就幹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越姓先人還有如:【越其傑】明朝時文士,又愛習武,他的詩詞文章很好,又善於騎射帶兵,朝廷任他為河南巡撫的官。【越升】越其傑的同鄉,也是貴州人,在朝廷中當文官,他的學問很好。【越英】是越升的玄孫,在地方上做州官。越英為人正直,心地仁愛,而嫉惡如仇。他做州官時,地方上風氣清正,百姓
心情舒暢一般中國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基本把中國所有的姓氏都包涵進去了。
相關資料
在中國眾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說是一個小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後裔不足2000人。據史料考證,姒姓是一個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傳頌的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華夏民族傑出的聖祖。
大禹,姓姒,名文命,生於公元前2277年,卒於公元前2213年,享年64歲。當時大禹的五世孫,少康的時候,他考慮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無餘到紹興來定居。因為大禹姓姒,那么他的子孫,姒姓就在紹興定居下來了,主要是守陵。
清
光緒元年所修《祀禹錄》中的大禹家譜,記載了從大禹開始,到禹的141世後裔期間姒姓在浙江
紹興會稽山數千年的繁衍過程。如今,在紹興市,姒姓後裔大約有150戶人家,400多人。他們當中的大部分姒姓後裔,主要聚居在
大禹陵附近禹陵鄉的
禹陵村。姒姓的子孫,在中國歷史上也出過不少名人。據考證,
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夫譚、
允常和勾
踐,他們都是大禹的子孫。越王勾踐是大禹的第44世孫。大禹則是姒姓中最傑出的歷史人物。大禹是我國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華夏民族開國之祖。他的治水精神,
三過家門而不入,為民造福的精神,向來受到老百姓的敬重,特別是我們紹興老百姓的敬重。因為大禹死後,他葬在會稽山下,這裡有大禹陵、禹廟、禹祠。歷代都紀念大禹。大禹陵位於紹興市城東南6公里處的會稽山。是一處合陵、祠、廟於一體的古建築群。自禹葬會稽之後,祭禹活動已持續了四千多年。祭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自古以來的重要祭典。
紹興從1995年開始恢復公祭大禹。包括台灣的
夏氏,河南的禹氏。全國各地大禹的子孫都前來這裡。因為大禹的子孫當時封在全國各地,那么便以國為姓,子孫的姓氏據我知道就有23個。其中包括夏氏、廖氏、禹氏、
費氏、辛氏、杞氏等等。而姒姓則是大禹的嫡傳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