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姓

媯姓

媯姓,中國古姓之一,與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 屬於以居邑名稱為姓。媯姓為上古時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

媯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吳興、南郡為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媯
  • 外文名:guī
  • 簡體部首:女
  • 五筆86:vyly
  • 五筆98:vyey
  • 總筆畫:7
  • 筆順編碼:折撇橫捺撇折捺
  • 源出有虞氏
  • 記載:《帝王世紀
  • 始祖:舜帝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媯昌,媯昆,媯皓,宗祠聯,五言,七言,上古八姓,得姓始祖,媯汭五姓,媯姓諸氏,陳姓,胡姓,袁姓,田姓,陸姓,車姓,王姓,占姓,滿姓,

基本介紹

媯【媯、媯、溈,讀音作guī(ㄍㄨㄟ)】,陳姓胡姓田姓等舜裔姓氏的源頭之一。
媯姓

姓氏淵源

媯姓源出有:
單一淵源:源於有虞氏,出自上古有虞氏後裔舜帝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姓。媯姓為上古時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因舜帝出生於姚墟所以以姚為姓。當舜還是個平民的時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領堯十分欣賞他的才幹,於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他,並讓他居住於媯水之邊。後舜帝隨父親後母遷居媯水,舜就加以媯為姓,之後舜帝部分後代也以媯為姓。
《元和姓纂》載:“姚,虞帝生於姚墟,子孫以姚為氏。”
《新唐書·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於姚墟,因以為姓。”
北宋景佑年間刊本:邵思著 《姓解》記載:“女生為姓,故姓之字多從女。虞舜生於姚,故因生地為姓,後世有以姚為氏。”
《新唐書·宰相世系》:“舜後胡公媯滿封於陳,裔孫敬仲仕齊為田氏,其後居魯,至田豐,王莽封為代眭侯,以奉舜後,子恢避莽亂,過江徙居吳郡,改姓為媯。五代孫敷,復改姓姚,居吳興武康。 “
古今姓氏書辯證》和《通志·氏族略》記載:"虞有兩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故姚恢改姓為媯, 而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可通.......。媯姓為有虞氏的後裔,帝舜繼帝堯之後,登上了中原地區黃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領之位,躋至五帝的行列,成為中華文明的先祖之一。
按史籍《帝王世紀》的記載,上古帝王世係為:伏羲女媧大庭→栢皇→中央→栗陸驪連赫胥尊盧→渾混→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陰康→無懷→炎帝→神農→黃帝→少昊→顓頊→高辛→堯→舜→禹→湯→周文王。東漢在中央政府任尚書的媯皓也改回本族最早本姓的姚姓。
“堯帝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媯,就是媯水(今山西永濟)之稱,汭,就是水邊。有虞氏興起於燕山一帶,虞是其部落圖騰。虞,屬於虎的一種,有虞氏聚居於燕山周圍的媯水,轄有其地,遂以所居之地為氏,姓媯。媯姓之顯則肇始於虞舜時期。待堯將帝位傳到舜以後,舜出生姚墟,後遷居媯水之邊,舜帝的後代便以堯帝封邑居住的地名作為姓氏,故媯姓出自姚姓,成為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八大始姓之一。舜之子為商均,商均在大執政時被封於虞地(今河南虞城,至今還保留著商均墓村)。商均之後為虞思,仍封於虞城。虞思之後被商朝君主繼續封於虞城(今河南虞城)。
西周初期,虞思的後裔遏父,又稱閼父、虞閼父,繼承了先祖制陶的手藝,做陶的本領首屈一指,因此獲得周人垂青,擔任了周族陶正之官。周文王姬昌後來還特意將長女大姬許配給遏父之子媯滿。
周武王滅商之後,分封黃帝、唐堯、虞舜之後,以備三恪。媯滿是帝舜三十三代孫,為舜裔的嫡脈,因此受封於陳地(都城在宛丘,今河南淮陽,其時轄地在河南開封以東至安徽亳縣以西),奉帝舜之祀,建立起又一個陳國,繼承了虞遂所建的陳國,轄地規模也比前者有了明顯的擴大,從此奉為正朔,延續了虞舜的一脈香火。媯滿薨後,周王室封賜諡號日胡公,故媯滿又被稱為胡公滿陳胡公。胡公滿的後裔有以媯滿諡號為氏者,從而發展成為胡氏的主要一支。
媯滿在中國姓氏史上功不可沒,率先奠定了等許多舜裔姓氏的發展根基。

郡望堂號

郡望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南郡:歷史上的南郡有二:
始建於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漢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荊州),下轄十八縣。其時轄地在今荊州、宜昌、宜城、南漳、荊門、華容、遠安、當陽、第秭歸、巴東、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帶地區。隋朝開皇初年被廢黜(辛丑,581年)。
秦朝置南郡,頜有今湖北原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縣東南,轄境相當今湖北粉青河、襄樊以南、荊門、洪湖以西、長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漢置江陵縣為郡治,即今江陵縣,唐改為江陵郡,旋升為江陵府。

堂號

吳興堂:以望立堂。
南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郢都堂。

歷史名人

媯昌

媯昌:(生卒年待考),王莽建國初,封媯昌為如睦侯,專奉虞帝後,即繼承新朝另一派祖先虞舜的後代。

媯昆

媯昆:(生卒年待考),吳郡餘杭人(今浙江餘杭)。著名西晉朝大臣。時為南郡太守,曾被彈劾入獄,他的兒子媯皓當時只有十六歲,冒著生命危險,血流滿面地闖進公堂,要求奏理。

媯皓

媯皓:(生卒年待考),又名姚皓,字元起,媯昆之子;吳郡餘杭人(今浙江餘杭)。著名西晉朝大臣。其父被人彈劾入獄後,媯皓當時只有十六歲,便冒著生命危險,懷裡揣上小石頭,到衙門口後用石頭打破自己的臉,然後血流滿面地闖進公堂,要求奏理。審理此案官員被其孝制感動,上奏朝廷,使其父免於刑事。後官至尚書郎,明達國典(文質彬彬,通曉政務,符合國家政典要求)。東漢任尚書的媯皓也改回本族最早本姓的姚姓。

宗祠聯

五言

晉有南太守;漢封始睦侯:上聯指晉代餘杭人媯昆,官南郡太守,曾被彈劾入獄,其子當時只有十六歲,冒著生命危險闖進公堂,要求奏理。下聯指東漢媯昌,封始睦侯。

七言

女中丈夫稱巾幗,為人師表號楷模。媯姓的“媯”字析字聯。
正義凜凜少年膽,文質彬彬尚書郎。上聯指媯昆之子。下聯指東漢媯皓,媯昌之子,官尚書郎。

上古八姓

姚姓姜姓姬姓、媯姓、姒姓嬴姓姞姓妘姓

得姓始祖

媯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虞舜。虞舜以虞為姓,《括地誌》記載:宋州虞城縣(大襄)[古虞]國,[舜後]所封之邑。杜預云:舜後諸侯也。《史記》的記載是:舜的7世祖名昌意,昌意的兒子為顓頊,顓頊子為窮蟬,窮蟬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橋牛,橋牛子瞽叟,瞽叟的兒子就是舜。《呂梁碑》的記載則與《史記》大同小異:“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叟,瞽叟生舜”。按照《左傳》的記載,這兩種說法都沒錯,顓頊和幕都是虞舜的先祖。

媯汭五姓

在中華姓氏中,姚、虞、陳、胡、田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姚、虞、陳、胡、田為“媯汭五姓”。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世界舜裔聯誼會)總部設在香港,是陳、姚、孫、王、胡、袁、虞、田、陸、車等十多姓聯宗的國際性宗親聯誼組織,自1982年起每年輪流在各地舉行國際大會。前身為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1982年8月間,由香 港至孝篤親公所發起,在香港舉行首屆世界至考篤親舜裔聯誼年會,決定籌組世界至孝篤親公所。1986年5月15日(農曆四月初七)為舜帝誕行4377周年紀念日,在台 灣舉行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擴大大會。加強聯繫,促進世界大同,發揚異姓同宗舜裔宗親聯誼精神。決定每年輪流在各地舉辦聯誼大會;在每屆聯誼會所在地設秘書處為聯絡中心,負責處理會務。1992年10月,在吉隆坡舉行第9屆世界至孝篤親舜裔聯誼大會,決定易名為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並接納由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為聯誼會制訂的會徽、會旗和會歌首屆世界舜裔國際大會於。1982年在香港舉行,盛況空前。之後分別由台灣、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美洲各地輪流主辦。1999年4月21至23日,世界舜裔聯誼會第13屆國際大會在河南長葛縣隆重舉行,這是該組織首次回到祖國故土認祖歸宗。如今已舉辦了10多屆,影響很大。 天下舜裔,姓氏各異,但同根源,血脈相連。

媯姓諸氏

陳姓

漢族陳姓出自姚姓或媯姓,舜帝的後裔。舜,也稱虞舜,姚姓,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紂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舜帝的後裔媯滿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胡姓

西周初年,帝舜的後人媯滿受封於陳(今河南淮陽),建有陳國,侯爵,胡公滿因此又稱陳胡公、虞胡公。據史籍《元和姓纂》等史籍記載,胡公滿是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虞舜的第三十三代裔孫,因此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發將長女大姬嫁給他,成為周武王的東床快婿,並賜封為陳侯。媯滿在高壽而逝後諡號為“胡公”(“胡”古意“長壽”),稱胡公滿。
陳國自媯滿於公元前1045年開國,至公元前479年,共傳二十四王,歷五百六十六年。其國王族後裔及國人多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胡氏,世代相傳至今。

袁姓

陳胡公媯滿的11世孫有個叫諸的,字伯爰,其孫濤塗,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爰氏,春秋時世襲陳國上卿。由於當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後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6個字為姓。正如《袁樞年譜》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異”。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袁”亦作“轅”“爰”。陳胡公之裔。十八世孫莊伯生諸,字伯爰。伯爰之孫濤塗,以王父字為氏,稱“爰濤塗”。亦作袁濤塗。世代為陳上卿。其後有“袁”氏。

田姓

出自春秋時期齊桓公封媯滿之後媯完之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史記·田完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書辨證》等資料記載,齊桓公封媯完于田地,其後子孫以地為氏,稱田氏。田氏家族傳至田完之第八世孫田和,出任齊國相國,他大權在握,在周安王姬驕十一年(齊康公十三年,田齊和子十三年,公元前391年)將腐朽沒落的齊康公放逐到海邊去捉螃蟹吃,田和自立為君,於是,姜姓齊國成了田氏齊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姜齊”事件。

陸姓

齊宣王小兒子通被封於平原般縣陸鄉,因以為氏。

車姓

出自媯姓。據《元和姓纂》、《漢書》所載,舜後田氏之裔,漢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子孫因氏。

王姓

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滅商後,虞舜的後代媯滿被封於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後,改為田氏。秦滅齊後,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漢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占姓

春秋時期齊國田無宇有兒子叫田書,字子占,史稱公子占書,占書生子良堅,子良堅之子以王父字子占為氏。故占姓為春秋媯氏的後代,屬以祖字為姓。

滿姓

西周初,周文王打敗商國以後,將舜的後裔胡公滿封在陳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春秋時期陳國被楚國打敗,陳國滅亡。陳國的子孫於是將開國元首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姓氏,姓作滿,同時也有的以國名為姓,姓作陳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