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將充分論證、審慎研究女性退休年齡問題。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建議人保部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加快的趨勢,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勞動強度規定相應的退休年齡,同時可以把提前退休的選擇權交給婦女,這樣既可以體現國家對婦女權益的特殊保護,又可以逐步解決男女退休年齡不平等的問題。連日來,此訊息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性延遲退休
- 外文名:Women delay retirement
- 簡介:審慎研究女性退休年齡問題
- 調查:延長法定退休年齡的訊息被透露後
簡介
相關調查
1、到202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到2.7億人
樊明教授在他的辦公室內,與3名學生討論《退休行為及退休年齡研究》報告的出版問題。“10日左右,我們這個研究報告可能出版,是一家很大的出版社為我們出版。這三位同學也是這本書的作者,他們都是大四的學生。”樊明說這話時,臉上洋溢著自豪。
2、113名本科生歷時一年完成退休年齡調研
中國社會老齡化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社會養老負擔不斷加重。已開發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中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2000美元,仍屬於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
“人口老齡化無疑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應該引起全社會關注。其實在學術界,關於延長退休年齡的事兒,四五年前就已經開始討論,我也一直比較關注,並打算做一次深入調查研究,現在終於完成了這項工作。”樊明說。從2007年10月開始,樊明教授組織王鈺鑫、王嬌等全校113名本科生,在鄭州市及河南農村地區進行了一次針對退休問題的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是113名同學,在樊主任的指導下,有23名同學參與了研究報告的寫作。”王鈺鑫說。
3、退休者主張的退休年齡高於現行法定退休年齡
“這些就是我們關於退休問題的調查問卷,可以反映出不同人群對待退休年齡的不同觀點。”樊明指著桌子上厚厚的調查問卷說。
樊明介紹,他們的調查對象分為三類:城市已退休者、城市未退休者和農村農民。此次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2100份,其中已退休問卷1043份,未退休問卷614份,農民問卷443份。已退休問卷和未退休問卷均來自於鄭州市,農村問卷的調查主要在河南各農村地區進行。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主要想了解的問題有:多大年紀退休合適;退休後乾什麼,是在家休養還是繼續工作;主張合理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對男女同時退休的態度是什麼,贊成還是反對;個人特徵的相關信息,諸如性別、年齡、所受教育、退休前所從事的行業等。”王鈺鑫告訴記者,通過這些內容的調查,可以很好地反映公眾對於退休問題的看法。
4、調查顯示,認為自己退休年齡正合適的人占61.94%
調查數據表明,在已退休者中,認為自己退休年齡正合適的人占多數,有646個樣本,所占比例為61.94%;認為自己退休年齡早了或太早的樣本共315個,所占比例為30.20%;認為自己的退休年齡晚了或太晚的樣本共82個,只占較小比例,為7.86%。
全部樣本中,認為自己退休年齡正合適的樣本有889個,所占比例為57.95%;認為自己退休年齡早了或太早的樣本共437個,所占比例為28.49%;認為自己的退休年齡晚了或太晚的樣本共208個,所占比例為13.56%。“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認為自己退休年齡合適或者早了的人,要遠遠多於認為退休年齡晚了的人,這就為延長退休年齡創造了條件。”樊明說。“退休人員邊拿退休金邊再就業,有違養老金的初衷,造成本來緊缺的養老金不恰當地使用。”樊明說,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國城鎮居民退休後再就業率高達33%。
“養老金就其基本初衷來說,是給年老退休後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滿足其基本生活所需所提供的經濟保障。如果退休者退休後大規模再就業,演變成邊工作邊拿退休金,退休金則演變成一種工作以外的額外福利。從這一點來說,延長退休年齡也是有必要的。”樊明說。
5、女性最多工作到55歲,人才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調查中,樊明還發現,受教育程度、家庭負擔、工作性質等諸多因素影響著人們主張不同的法定退休年齡。
比如,受教育程度越長的人更傾向於晚退休,家庭負擔重的人比家庭負擔輕的人更希望工作,退休前在政府部門和文教科衛等行業就業的退休者有更強的早退休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利益點,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肯定會有不同的立場,也就造成了對待退休問題的不同看法。”樊明說。事實上,醞釀延長退休年齡的訊息出來後,爭論的焦點不僅僅停留在是否該延長退休年齡上,中國女職工比男性法定退休年齡早10年也引起了人們更多地爭論,而且意見分歧很大。
中國目前退休年齡為:男60,女幹部55,女職工50。這沿襲了幾十年的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對婦女的照顧。但隨著時代發展,獨生子女政策減輕了育兒的辛勞,健康得到保障、工作生活環境變好,女性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平均壽命日益延長,在許多工作上完全可以與男性匹敵。但是依據現行規定,女性再優秀,也只能工作到55歲,女性人才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6、男女不同齡退休制度,有可能影響晚年和諧生活
有網友這樣說,在受教育程度上,男女早已平等,就身體狀況而言,只要到各地大小醫院去作個統計便不難看出,在50~60歲或55~60歲這個年齡段,就診和住院的男性遠比女性多,女性較男性壽命長(我國為5歲左右)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綜合各種因素,應該讓男女同時退休。
也有網友對男女同時退休提出了頗具“建設性”的意見,可將男性退休年齡提前到與女性相同,或女性年齡延後一點,男性年齡提前一點,以達到同齡退休。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人們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長,直接推遲了相當一部分人群就業的起始年齡,加之人均預期壽命的繼續提高,如果不相應延長退休年齡,就造成人力資本的浪費,女性尤為嚴重。”樊明說,“還有可能造成晚年生活不和諧,按照當今中國人的婚姻習慣,夫妻年齡相差不多。他們本可以一同退休,晚年相依相伴、相互照料,而男女不同齡退休的制度,無情地將他們晚年和諧生活推遲了10年。”
7、經過調研,延長退休年齡,不會帶來失業率上升
“延長退休年齡,是否會進一步加大就業壓力?”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很多人表示,目前,中國的就業壓力很大,當務之急是解決就業壓力,而不是延長退休年齡。
對此,樊明表示,經過他們大量調查研究,“延長退休年齡,不會帶來失業率的上升。”樊明說,根據對91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定退休年齡和失業率數據研究後發現,失業率和法定退休年齡的相關性非常低。
上世紀70年代,德國、奧地利為緩解就業壓力曾採取鼓勵退休的政策,但結果也未收到預期的效果。“一個國家的就業容量取決於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就業崗位數量。”樊明說。
“當然了,延長退休年齡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樊明說,就目前西方國家對退休年齡調整的實踐來看,都是採取相當緩慢的調整過程。美國計畫在22年時間裡,將退休年齡由65歲延長到67歲。
樊明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提出了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建議:到2014年,將女職工退休年齡提高到55歲,男性不變;到2017年,將女性退休年齡提高到60歲,男性不變;到2022年,將男性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女性不變;到2026年,將女性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男性不變;到2030年,退休年齡再根據退休人口贍養率作進一步調整。
8、提出對不同特徵群體採取不同退休年齡
為了較好實現法定退休年齡平穩延長,樊明還提出了差別調整的概念,即對具有不同特徵的群體採取不同的退休年齡和不同的調整過程。比如:法定退休年齡最低的女職工,有較強的願望提高目前的退休年齡,可以先延長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政府行政管理、文教科衛和IT等行業的就職者,都希望晚退休,可以首先在這些行業實行彈性退休,延長在這些行業就職者的法定退休年齡;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先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延長其退休年齡。
樊明帶領113名本科生所做的這一研究,得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等人的關注。蔡繼明還打算,2009年全國政協大會時,以這份研究報告為基礎向全國政協大會提交正式提案,儘量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國家政策。
相關看法
按照目前規定,我國退休年齡為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並在這類崗位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職工,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退休。
記者昨就此採訪省和南京市的養老保險部門,有關人士表示,延遲退休對於緩和社保基金緊缺的現狀肯定是件好事。以我省為例,伴隨著人口快速老齡化,退休人員數量也在高速增長。我省退休人員以年均8%的速度增長,1997年全省退休人員是157萬人,去年底已經超過了400萬,僅去年新增退休人員就有20多萬人,其中一半為女性。如果每位女性延遲一年退休,多繳一年保費,少拿一年退休金,一進一出可以有效減輕社保基金的壓力,更何況全國每年有那么多退休人員。
採訪中,絕大多數女性贊成自主選擇退休年齡,但因行業不同帶來的退休待遇差距,也讓她們對是否延退看法不一。
南京文樞中學老師周彩萍說,這兩天辦公室里都在議論延遲退休的事,“普通女老師幾乎沒有人願意晚退的”。今年46歲的周彩萍按規定要到55歲才能退,她說如果可以,自己想50歲就退了。“我做了20多年老師,和很多同事一樣,患有咽喉炎、頸椎病等各種職業病,現在中學老師考核壓力又大,50歲以後真是乾不動了。”不僅是工作壓力,讓她們毫無顧忌想提前退休的,是退休後工資並不會因此減少。
和周彩萍一樣,今年42歲在姜堰新型紡織公司做布品檢驗員的陳琴也“盼”著早點退休。她說自己現在每個月拿1800元,有時還要加班,退休後也可以拿到1000多元,既輕鬆收入又不縮水。
也有不少女性希望能和男士同齡退休。“提前退休只是年輕時候的想像,並不現實。何況現在物價上漲,退下來之後一個月只能拿一兩千元,和在公司時一兩萬的收入簡直沒法比,還不夠養老的。”在美國“惠普”南京公司工作的張露說。
而南京某醫院博士、副主任醫師章女士表示,“患者到醫院都希望看專家門診,作為主任醫師,我們幹了那么年,好不容易積累了經驗,到頭來還要比男醫生早退休,太不公平了。”
省人社廳每年都會接到一些女性因為退休年齡問題與單位發生爭執的投訴,甚至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據了解,這些女性大多任職於待遇較好、收入較高的行業。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莉表示,政府應健全整個社會的福利保障制度,讓職工在退休後經濟上有保障,對退休後的物質生活狀況沒有顧慮,這樣無論是早退還是晚退都沒有太大關係。陳莉還講了自己身邊的一個例子:同事的老丈人是南京一名牌大學的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每月退休工資也就5000多,而同事的姐姐是中學教師,每月退休工資卻是6000多。目前的狀況是,很多人退休前後的待遇差別很大,所以不願退休。
三、退休年齡雙向選擇更合理
研究社會保障問題多年的省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陳頤表示,退休年齡自從執行以來就是一個爭議話題。其實要不要調整女性退休年齡是一個兩難選擇。當初讓女性早於男性退休,就是出於保護女性的目的,讓女性勞動者在同等前提下可以比男性更早領取退休工資。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科教文化、技能崗位,讓女性提前退休就顯得有些浪費,畢竟,50歲正是一些行業的中堅力量,過早退休確實可惜。如果真由女性根據自己的身體、家庭等實際狀況選擇退休時間,要合理得多。不過他認為,完全將選擇權交給勞動者也值得商榷,應在一個年齡範圍內給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機會。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博士徐翔認為,中國要想解決“未富先老”問題,延遲退休年齡勢在必行。首先,目前世界上很多完成現代化建設的國家都出台過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目的是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即使如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沒有對退休年齡進行調整,國民也要等到65歲後才能拿到足額的退休金。隨著我們國家快速發展,人口平均壽命也在增加,目前接近74歲,今後平均壽命還會更長。如果對現行的退休年齡不做任何改變,這將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對於企業而言,中國目前的民營、外資企業比較多,現在出現的“用工荒”,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因為沒有開發利用好勞動力資源造成的。很多企業都喜歡招年輕人,40、50歲的人反而很難找工作,造成勞動力短缺。推遲退休年齡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這幾年有關要不要延長退休年齡的問題一直在提,在這個問題上,制定政策要真正立足於大眾利益來考量得失利弊。”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王少磊老師說。從國際慣例上來說,王少磊贊成“男女平等,同時退休”,因為“現代女性從體力、收入上來看,不一定不如男性。但還要考慮延長退休年齡後會不會有一些新的問題,包括引發新一輪就業壓力。”
引發熱議
雷幼榮: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了,醫療服務又這么好,男人和女人身體都很健康,沒有什麼區別,我想就一樣55退休就好,甚至女同志的身體比男同志好得多。
劉玉香:公務員可以考慮延長,普通工人還是算了吧!真是力不從心,女人到了年齡疾病纏身、男人工作生活壓力大普遍壽命比女人短,真不知道還要怎么延長。
秀秀網事:我認為這不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國本來就是勞動力過剩,還延長退休年齡,那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就更少了。
玉兔:個人認為有兩個必然的影響:一是減輕財政的負擔;二是增加就業的難度。
史泰龍:還是給年輕人一個上崗的機會好一些。
熊羆嶺:那要看行業,不同的行業應區別對待。比如,教師因職業原因易得咽喉炎和塵肺病,不應延長退休;而有的行業,無論業務水平,還是身體狀況,都能勝任工作,可延長退休年齡。另外,還要徵求退休者本人意見,因個體差異不同,有的身體素質好,可以工作,可延長退休年齡;有的身體差,則不行。
蘇蘇:現在就業趨勢很緊,孩子們畢業上班都成問題,假如再延長退休,豈不是讓更多的孩子啃老?
王雪:個人認為是可行的,也可以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在法定年齡提前5年,個人自願的原則合理安排。
相關評論
將退休年齡的制定標準擴大去觀察,還會發現其他的重要背景和衡量原則。退休制度牽涉到就業問題,關乎社會保障,甚至能從中看見社會公平和階層差異等問題。比如,延長退休年齡對高知分子、特定行業是有利的,她們幾乎是舉雙手贊成。而那些需要靠工作來養家餬口的婦女群體,對此則抱著比較複雜的心態。對全部女性採用一刀切的退休年齡不合適。
經過這幾年的反覆討論,在女性退休年齡的爭議上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將所有人都納入一種標準是不恰當的,這種顯見的強制性基本上都招致反感。現今能夠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是一種靈活的思路,比如設計好一個年齡段,讓女性可以在這段時期內自主選擇。這個年齡段可以與男性退休年齡相同,既能尊重女性,又能在男女平等上有個圓滿交代。
當然,彈性退休年齡制對社會保障能力有著很高要求,總體上要能細緻、及時地對人力資源的變化加以調適反應,能夠做到放開搞活而不至於一團糟。自職能部門與社情民意達成共識之後,這一方面就成了醞釀彈性退休制的基礎工程。簡言之,退休年齡上的性別平等仍然有賴於社保作為支持條件。也只有完備的社保制度才能公正地回應不合理退休所帶來的問題。
專家觀點
早在2006年,知名學者、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教授就曾為中國老齡化危機開出4味藥方,其中一味就是調整勞動政策,延長法定退休年齡。他分析,從未來的勞動力供給來看,15歲~54歲的人口數量在2015年之後將顯著下降,而55~59歲的人口和60~64歲的人口將成為勞動力大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他建議將男女勞動者退休年齡均延長到63歲或65歲,甚至更高年齡。
相關建議
不能離開三前提:就業形勢須有明顯好轉,否則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必須到位;必須全面消除就業歧視。
2、不能脫離公眾交流:退休年齡是否推遲只是一個方案,卻引起強烈關注,這給有關部門提醒——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越早拿出來討論,今後出現的問題就越少,執行就會越順利。
3、不能只算經濟賬:延遲退休年齡固然可以減輕社保資金壓力,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從經濟的角度去決策,因為這也是一個民生問題,關係到千萬中國老人的福祉。
4、不能違背科學:延遲退休年齡的主張在如此大的就業壓力下,並不切合實際。目前,提交的養老金與享受到的養老金比例失衡,的確造成了很大缺口,但這可以通過其它途徑解決。
5、男女不可一刀切:目前中國的退休制度過於剛性,有必要探索彈性的、研究退休條件和待遇分開的退休制度,真正解決就業與養老問題,仍有待建立一套更合理的退休機制。
6、不能繞過就業門檻:就中國老齡社會的現實、快速提高的國民壽命、老齡人口的身體條件看,都有提高退休年齡的基礎。然而,誰也不能忽視一個現實,那就是中國龐大的就業問題。
7、不能搞“乾坤大挪移”:和諧不是面子問題,不補實際的“不足”,只做賬面上的“有餘”,把“國家養老保險金緊張”乾坤大挪移成了“家庭生活費緊張”,那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