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母情結(奧狄浦斯情結)

戀母情結

奧狄浦斯情結一般指本詞條

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亦譯俄狄浦斯情結。是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用語。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俄狄浦斯(Oedip-us)無意中殺父娶母的神話故事。

基本介紹

背景介紹,主要內容,本質,理論起源,故事原型,表現形式,影響,

背景介紹

戀母情結又稱作俄狄浦斯情結。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話故事情節而自撰的術語概念。神話名稱為《俄狄浦斯王》,描述俄狄普斯王子命中注定他必然殺死自己的父親,娶自己的母親為妻,他雖然終生小心,極力避免,但仍在不知不覺中犯下殺父、娶母兩樁大罪,弗洛伊德認為這個情節反映了男孩愛母憎父的本能願望,而女孩則有戀父情結,即憎母愛父的本能願望,又稱“伊賴克特情結”。人的這種本能願望是從原始人的心理中繼承下來的,不可避免,無法抗拒,永遠留存在人類的無意識領域,它持續活動,以性本能為核心,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以致使人總是產生悔罪之感,因此,這種戀母或戀父情結,被弗洛伊德視之為宗教和道德的起因,由此則道德的起源自然是人類先天的無意識的生物本能一性慾。

主要內容

戀母情結原義指男孩親母反父的複合情緒。後統指幼兒對異性父母的依戀、親近,而對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複合情緒。相傳古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子因應驗一個神諭,無意殺死生父,娶母為妻。弗洛伊德藉此論證兒童性心理的特徵。認為兒童在性器期(3~5歲)男孩出現戀母妒父的情緒,潛意識中想取代父親獨占母親的愛,但因父親比自己更強大有力,故心理上常以父親自居,極力模仿父親的行為和態度。到了青春期,這種衝動還會出現。直到有了性愛對象才會獲得解決。弗洛伊德認為,男孩害怕父親的閹割,而逐漸消除戀母情結。女孩伊諦普斯情結的產生意味著愛的對象從母親轉向父親,這一情結在女孩意識到自己沒有“陽具”時達到了頂峰。如不能很好得到解決就會成為未來神經症的根源。
新弗洛伊德主義批評戀母情結缺乏科學根據,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認許多人並未表現出這一情結,許多男孩和父親、女孩和母親感情十分融洽,毫無敵意。但他又說前一種情況是因戀母情結完全被壓抑所致,後一種情況則是同性戀的表現。過分強調戀母情結等兒童早期經歷在人格形成的作用,會導致忽視後期教育的意義,陷入早期經驗決定論的境地。

本質

其實,殺父娶母只是戀母情結的極端表現。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以男孩為例,他與父親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認同,使男孩以父親為榜樣,向父親學習,模仿父親,把父親的心理特點和品質吸納進來,成為自己的心理特徵的一部分。男孩與母親不同性,兩性可以互補,取長補短,相依為命,這就是戀愛或對象愛。於是,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種人跡關係可以用戀母仿父來概括。戀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進。父親愛母親,而男孩模仿父親,他就會越來越愛母親;母親愛父親,男孩為了獲得母親的歡心,必須讓自己越來越像父親。弗洛伊德認為:“兒童常以父親或母親作為自己的性慾對象,父親愛女兒勝過兒子,母親愛兒子勝過女兒。孩子也相應地作出反應,若是兒子就想占有父親的位置,若是女兒就想占有母親的位置。這些親子關係和孩子間的相互關係所產生的快感不僅帶有抒情的意味,而且也帶有敵對的色彩……”。
戀母情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節的影響。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

理論起源

弗洛伊德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發現,對父母一方的強烈妒忌能夠產生足夠的破壞力。這種破壞力能產生恐懼,並因此對人格的形成和人際關係產生永久性的困擾和影響。由於時常在精神病患者身上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因此弗洛伊德假定這樣的現象是一種普遍現象。弗洛伊德不僅假定俄狄浦斯情結是神經症的核心,而且試圖在此基礎上來解釋其他文化中的複雜現象。
弗洛伊德1913年的《圖騰與禁忌》一書中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對象是其母親,他總想占據父親的位置,與自己的父親爭奪母親的愛情。也就是戀母情結。弗洛伊德認為戀母情結是個人人格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並用來解釋文化與社會的起源。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在人類發展的早期,父親擁有對其姐妹和女兒獨占的性權利。於是兒子進行反抗,殺掉父親並吃掉。由於感到罪孽深重,兒子壓抑了對母親、姐妹和他的女兒的性慾。亂倫禁忌和族外婚就是這樣產生的。
弗洛伊德的這一普遍性結論遭到多方懷疑,幾乎所有的人類學家都不能認同,因為沒有任何證據來支持它。也有個別的學者(蓋扎·羅海姆)認為,緊張心理產生於戀母情結家庭狀況。在這種家庭中,兒子對其父親反抗並不得不抑制對母親的亂倫欲求,這種情況在所有社會都有發現,是亂倫禁忌和族外婚產生的文化根源。按照他的說法,任何否認此事的人類學家都是在抑制自己的戀母情結。但是有學者的研究認為,這種情況在母系社會是不會發生的。
本來厄勒克特拉情結(Electra complex)是形容戀父情結,不過後來大多引用俄狄浦斯情結描述戀母/父兩種心理。

故事原型

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是古希臘索福克勒斯戲劇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它取材於希臘神話傳說,經由索福克雷斯文學化的處理,被亞里士多德視為古希臘悲劇的典範。
在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底比斯國王拉伊俄斯的兒子。因妻子伊俄卡斯特婚後久未生育,拉伊俄斯在向特爾斐阿波羅神廟請教時,得到一則神諭,說他將會死在自己親生兒子手上。因懼怕神諭實現,國王夫妻倆在孩子出生後三天就令人將其處死。被執行命令的牧羊人救下的孩子流落異鄉,被科任托斯國王波呂玻斯和妻子墨洛博收養,並待他猶如親生。長大後,他無意間知道自己並非現在的父母親生,遂向特爾斐的神廟求助。阿波羅不但沒有幫助他走出困惑,反而更加殘酷地預言他會“殺父娶母”。極度驚恐的俄狄浦斯害怕預言成真而傷害到愛他的波呂玻斯和墨洛博,再也不敢回去。在流浪中,由於一場誤會,在雙方均不知情的情況下,殺了自己的生父拉伊俄斯。不久,底比斯城門口出現了帶翼的妖怪斯芬克斯,擋住過往路人,要求人們回答她的問題,答不出來就會被她撕碎吞食,城中居民屢遭殺害,就連王后伊俄卡斯特的兄弟、當時的執政者克瑞翁的兒子都未能幸免於難。無奈的克瑞翁只能貼出告示,說誰能除掉斯芬克斯,就能成為底比斯的國王,並迎娶王后伊俄卡斯特。俄狄浦斯到了底比斯城,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成為了底比斯的國王,娶了母親伊俄卡斯特。兩條殘酷的神諭都實現了,而所有人都還毫不知情。
在母親兼妻子伊俄卡斯特的輔佐下,俄狄浦斯逐漸成為一位民眾愛戴的國王。一段時間之後,神給這個地區降下瘟疫,整個城市陷入了巨大的災難中。俄狄浦斯派遣克瑞翁去神廟求助,得到的神諭是,只有驅逐底比斯城內一位謀殺了前國王拉伊俄斯的罪孽之徒,災難才會平息。由此,俄狄浦斯開始追查殺害前國王的兇手,卻從盲人占卜者提瑞西阿斯口中得知自己就是那個兇手,並由此知道了全部事實的真相。伊俄卡斯特懸樑自盡,極度的絕望和羞愧讓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眼睛,離開了底比斯,和大女兒開始了放逐式的流浪,以贖回自己的罪孽。
雖然俄狄浦斯和他的父母想盡辦法,竭力避免神諭的實現,但終究不能違背神的意願,犯下了“殺父娶母”這樣違背人性和倫常的大罪。對俄狄浦斯本人來說,他並非有意如此,只是命運的安排讓他無法逃脫,他“不應遭殃而遭殃”,不得不承擔這種悲劇的命運。由此,俄狄浦斯成為戀母情結的代名詞,戀母情結因此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

表現形式

3-6歲出現的戀母情結是第一戀母情結;進入青春期後出現了第二戀母情結,第二戀母情結的對象不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兩位長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歷史上的名人或當紅的明星;隨著年齡的增長,戀母情結的對象漸漸年輕化,終於被同齡人所取代。此時,相似作用表現為與同性的同齡人形成友誼,互補作用表現為與同齡異性相愛。真正意義上的友情和愛情產生了。這就是第三戀母情結。第三戀母情結有兩種特殊形式,分別稱為“安提戈涅情結”和“該隱情結”。安提戈涅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她深愛自己的哥哥波呂尼刻斯,哥哥死後,她不顧禁令埋葬了他的屍首,因此被活活地砌在陵墓中自殺而死。即體現了兄妹亂倫的主題。該隱亞當夏娃的兒子,因為嫉妒而殺死了自己的兄弟亞伯。即體現同胞相殘的主題。
戀母情結的對象來源於非現實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這就是第四戀母情結。第四戀母情結與第一戀母情結是相呼應的。兒子戀母仿父,而母親戀子。跟第一戀母情結結一樣,第四戀母情結開始的時候,也是純潔無瑕的,到了後期便攙雜了性和暴力的成分。面對亭亭玉立的女兒,做父親的將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而身強力壯的兒子不再對父親唯唯諾諾,父子之間經常會發生一些小摩擦。對母親來說,情況也是如此,女兒成了對手,兒子則成了誘惑。於是第四戀母情結受到壓抑,進入第五戀母情結。子女之外的年輕人取代了親生兒女。子女之外的年輕人範圍很廣,除了親生子女都行。有些老師鐘愛學生,有些老人喜歡認乾兒子,有些老人愛人家的孩子勝過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些老人溺愛孫子,經常為了孫子而跟兒子鬧矛盾,因為孫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輕人”。

影響

戀母情結是一種兒童早期的心理固結,是兒童初步認識父母及肯定他們關係的基礎上,形成自我意識和自我家庭地位意識的時期。不管人們是否承認,它都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因為戀母情結的父母不是我們生理意義上的父母,而是心理意象,父母的形象都是經過加工後保存在意識領域裡的虛像,這個虛像總是集多種優點於一身,具有超現實的完美性、崇高性,是現實個體的理想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主動對這些形象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時期的心理需求和現實需要。因此,有些人否認自己曾有過戀母情結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大多數人的戀母情結,只是一種隱性的對父母親的依賴,由於學習或成長的需要,他們逐漸會遠離父母,與家長的實際距離相差的越遙遠,分離的時間越久遠,他們對父母在心理上依戀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漸與外界的接觸過程中,不斷得到糾正,最終完全走出父母的懷抱,走上獨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戀母情結的普遍存在性是中西方文學中屢次出現戀母行為的根源,同時也是人們在清醒認識自我成長過程中,對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覺思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