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正音譜》是北曲曲譜,一名《北雅》。明代朱權撰﹐1卷。書成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和正音譜
- 出處:《北雅》
- 作者:朱權
- 時間: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太和正音譜》是北曲曲譜,一名《北雅》。明代朱權撰﹐1卷。書成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太和正音譜》是北曲曲譜,一名《北雅》。明代朱權撰﹐1卷。書成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太和正音譜箋評》是201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權、姚品文。...... 《太和正音譜箋評》是201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權、姚品文。...
《太和正音譜》為古典戲曲理論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史料﹐特別是曲譜部分﹐是現存最古的北雜劇曲譜﹐後來明清人的曲譜中北曲部分都是以《太和正音譜》為依據...
古琴譜最早是用文字來記錄的,也就是文字譜。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法、...《太和正音譜》 朱權( 臞仙) 1398年 《永樂琴書集成》 明成祖 1408年 《...
此譜之前,朱權《太和正音譜》為今存最早的北曲譜,但借宮之法,增句之體,猶未能備。《北詞廣正譜》補其不足,正其失誤,實為曲家填寫北詞的重要依據。乾隆時...
宗匠體,元散曲風格之一種,出自《太和正音譜》...... 朱權《太和正音譜》雲:“宗匠體,詞林老作之詞。”隋樹森《元人散曲論叢 元散曲概論》解釋說:“所謂‘宗...
(鄧玉賓〔南昌·一枝花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幽谷芳蘭"。其曲格調清麗雅致,耐人咀嚼。鄧玉賓議論 編輯 鄧玉賓本名不詳,《道藏》說他叫“鄧錡...
呂止庵,散曲作品內容感時悲秋,自傷落拓不遇,間有興亡之感。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晴霞結綺"。所做散曲作品現存小令三十三首,套數四套。...
因年老,辭不就。能曲,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金元散曲》錄存其小令二首。嚴忠濟作品 編輯 嚴忠濟越調 ...
朱權《太和正音譜》雲:“淮南體,氣勁趣高。”淮南,指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安徽、江蘇兩省之部分地區...
呂濟民,生平、里籍均不詳。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
賈仲明(1343~1422後),元末明初雜劇作家。明·朱權《太和正音譜》作“賈仲名”。自號雲水散人。淄川(今山東淄博)人。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善吟詠,尤精於詞曲、...
此外,還有《爾雅略義》19卷,以及《草廬年譜》、《元海運記》等。在《太和正音譜》中有《危太僕後庭花》雜劇1本,王國維疑為危素所撰。...
但明初朱權的《太和正音譜》卻首推馬致遠,以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關漢卿為“可上可下之才”。明代前期以後,又有盛讚鄭光祖而貶低其餘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