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現根據省政府有關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就做好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通知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 頒布時間:2019年4月6日
  • 實施時間:2019年
  • 發布單位:太原市人民政府
全文,解讀,

全文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綜改示範區、不鏽鋼園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一、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基本盤基本面緊抓不放
(一)大力強化責任落實。按照“三必管”原則,強化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理順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嚴格落實《太原市貫徹落實實施辦法》,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範區、不鏽鋼園區管委會全部落實常務副職分管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在各行業領域全面推行安全生產掛牌責任制。認真貫徹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修訂完善約談制度,繼續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嚴格目標責任考核,督促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二)大力深化改革發展。按照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管理辦法和評價細則,開展城市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積極配合省應急管理廳完成市試點工作任務。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並發〔2017〕26號),對2019年計畫推進的12項重點改革任務逐項明確落實單位、落實時限和責任人,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著力推進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在高危行業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三)大力推進依法治理。各市直有關部門制定年度監督檢查計畫,報市政府批准後實施。實施分類監管,對安全管理基礎條件好、歷年安全生產情況優的企業實行安全承諾,減少執法檢查頻次;對基礎條件一般的、歷年未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的企業,實行計畫檢查、雙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突查,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對條件差、問題多、風險高以及發生事故的單位,作為重點,增加執法檢查頻次。實行考試考核式執法檢查,促進從業人員提升能力素質。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組織開展“打非治違”專項活動,建立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多部門聯合執法,對非法違法行為從嚴從重處罰。依法落實安全準入制度,在安全許可、審批項目、規劃布局、從業資格等方面嚴格安全條件。
(四)大力開展專項整治
危險化學品。對全市危化企業進行裝卸車系統治理,實現密閉裝卸、流量控制、自動化管理。推進化工企業車輛排隊裝卸中停放場所建設。繼續推進化工及危險化學品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及安全儀表系統技術改造工作,推廣套用智慧型巡檢系統。全面實施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制度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源長責任制。
道路交通。推進公車駕駛區域安裝安全防護隔離設施,對橋樑防撞護欄進行排查加固。繼續推進“兩客一危”車輛加裝智慧型視頻監控報警系統,安裝率達到70%。加大對橋樑、隧道、涵洞以及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風險較高和事故多發路段的隱患排查治理力度。繼續開展“貨車靠右行”“大車貼壁進洞”“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專項整治。
非煤礦山。持續推進地下礦山採空區治理,完成尾礦庫線上監測省市縣企四級聯網建設。落實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管理五條規定,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地下礦山、尾礦庫、露天礦山高陡邊坡、排土場日常安全監管。
建築施工。深入開展模板支撐、深基坑、腳手架等重點施工部位安全專項整治,把防塌坍、防墜落作為重點,著重治理高空施工平台、起重機械、腳手架、模板支撐等作業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建築起重機械、棄渣棄土堆放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建築工地安全“三件防護”落實到位,即現場施工必須安裝安全網,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安全帶。強化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管理,嚴格施工方案編審、交底、實施、驗收等關鍵環節管控,嚴厲查處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或未按照方案施工等問題。
消防及人員密集場所。繼續深化電動腳踏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督促住宅小區建設電動腳踏車集中充電場所。電氣火災綜合治理要納入市政府重點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繼續開展大型商業綜合體和博物館、文物建築等場所消防安全治理。加強養老機構安裝獨立煙感報警器等消防設施建設。
油氣管道。落實人員密集區域企地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區域管道設施結構完整符合標準規範要求。強化途經人員密集場所等的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排查,加強管道沿線地質災害防治與監測,落實管道企業日常巡護措施,嚴格審批監督管道周邊施工作業,嚴防亂挖亂鑽引發管道泄漏著火爆炸等事故。
冶金工貿。深化冶金煤氣、高溫熔融金屬等重點領域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重點整治吊運鋼水鐵水與液態渣的起重機不符合冶金起重機相關要求、煉鋼廠吊運高溫熔融金屬的鑄造起重機未使用固定式龍門鉤、人員聚集場所(包括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設定在高溫熔融金屬吊運影響區域內、安全生產標準化未達到三級等隱患問題。深入開展粉塵涉爆、涉氨製冷、有限空間作業等領域安全風險隱患專項治理工作。
其他行業領域。特種設備、教育、農業農機、電力、民爆、水務、餐飲、文旅、郵政、衛生等其他重點行業領域針對本行業領域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整治方案。
(五)大力抓好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辦、省政府安委辦通知要求,對正常生產建設的煤與瓦斯突出、衝擊地壓、高瓦斯、水文地質類型複雜和極複雜、采深超800米、單班下井人數多等6類高風險煤礦進行安全“體檢”,提出關閉、停產、限產或限人的處置意見。加大推進“三區聯動立體式”瓦斯抽采,嚴格落實規劃區“先抽後建”、準備區“先抽後掘”、生產區“先抽後采”措施。繼續深化防治水“可採區”“緩採區”“禁採區”三區管理,嚴格落實“三專兩探一撤”措施。
(六)大力推動“雙重”預防機制。健全完善安全風險評估和論證機制,加強源頭管控,高危項目審批嚴格執行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建立區域安全風險資料庫、重大危險源資料庫,繪製區域安全風險四色電子分布圖,實行差異化動態監管。各有關部門督促企業開展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評估、分級管控和隱患治理。高危行業企業全部構建完成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完善雙重預防機制平台,實現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繼續全面推進全市高危行業和規模以上企業全面推行雙重預防機制和平台試點運行工作,在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進行推廣,力爭年底前所有市屬重點行業企業都上線運行工作。
二、始終把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作為機構改革後的重要任務緊抓不放
(一)組織好自然災害評估等工作。組織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重點加強對市內河流、水庫、地質災害及易受自然災害危害的生產經營場所、人員密集場所排查,進行危險性評估,建檔造冊,落實整治、監控、防範等措施。
(二)組織好重點工程建設。按照省政府要求,制定落實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地質災害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應急救援中心等九項重點工程建設三年規劃。穩步推進《太原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確定的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體系、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市級減災中心建設、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防災減災科普等五大工程建設。
(三)組織好監測監控預警預報。按照綜合防災減災規劃要求的時間節點,推進氣象觀測站、洪水預報站、地震監測站、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點、林火遠程監控點建設工作,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建立應急管理、氣象、水利等防災減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自然災害聯合會商和綜合研判,做好監測監控和預警預報,強化自然災害危險區聯防聯控。建立多災種預警和信息發布平台,充分利用各類傳播渠道及時發布自然災害預警信息,提高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覆蓋率。
(四)組織好救害救災體系建設。健全“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災害救助體系,落實縣(市、區)政府、綜改示範區、不鏽鋼園區管委會屬地主體責任。根據災情及時啟動預警回響和應急回響,及時下撥救災資金,調撥救災物資,做好受災民眾生活救助、轉移安置和恢復重建等工作,保障好受災民眾基本生活。
三、始終把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作為機構改革後的首要任務抓緊抓好
(一)突出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適應機構改革工作需要,強化應急預案全覆蓋管理。按照機構改革職能整合後的職責分工,儘快制定修訂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儘早修訂防汛抗旱、地質災害、地震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類和煤礦、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等事故災難類應急預案,並編製成冊。
(二)突出理順應急管理體制機制。認真履行安全應急管理部門“牽頭抓總”職責,做好頂層設計,最佳化組織結構,統籌應急資源,整合應急力量,構建統一領導、權責一致、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儘快健全完善應急管理制度,形成統一指揮、專長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機制。健全防範救援救災“一體化”運作機制,完善應急處置和協調聯動機制,提升應急救援回響能力。
(三)突出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統籌推進以消防、武警太原支隊、太原警備區為骨幹的突擊力量,以防汛抗旱、抗震救災、森林防火、危化救援、礦山救護等專業性隊伍為基本力量,以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社會救援力量、應急志願者為輔助力量的隊伍體系建設。按照省統一要求,加強應急救援專業裝備配備,足額配置。做好消防員隊伍招錄和標準化建設工作,積極推進危險化學品和其他行業領域專業救援基地和隊伍建設。
(四)突出實戰化應急演練。針對煤礦、道路交通、危化品、水庫、尾礦庫等事故災難和乾旱、洪澇、地震、滑坡、土石流等自然災害,大力開展應急演練和技術比武,年內至少組織一次事故災難或自然災害應急救援演練觀摩活動。對重大工程、重大活動、重點部位、重點時段要前置救援力量,現場布點、嚴盯死守。
(五)突出信息化建設。制定我市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有序推進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發展。2019年完成轉隸單位網路互聯和信息系統互通,積極推進應急指揮信息網上下貫通,建設應急管理綜合套用平台,健全完善信息報送和部門會商研判制度,提升應急指揮調度能力。
(六)突出應急準備工作。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建設,配置一批技術先進、性能可靠、機動靈活、實用性強的救援裝備,重點配備救援和通信指揮車輛以及偵測搜尋機器人、救援防護等裝備器材。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開展應急救援資源普查,建立完善信息庫。健全政府儲備與社會儲備、實物儲備與生產儲備、集中儲備與分散儲備相結合的儲備體系,形成完備的應急物資保障能力。開展自然災害聯合會商和綜合研判,做好監測監控和預警預報,強化自然災害危險區聯防聯控。
四、始終把“三基”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緊抓不放
(一)緊抓基本技能。落實各級領導班子理論中心組學習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制度,舉辦應急管理專題培訓班,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和監管執法人員應急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納入各類職業教育和企業崗前培訓,突出安全知識、崗位技能和自救互救等內容,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崗作業。加強中國小安全教育,指導和督促各類學校開展道路交通等安全教育和防火防震等應急逃生演練,在職業技術學院、駕駛員培訓學校和學生軍訓中開展心肺復甦、止血包紮等自救互救技能培訓。推進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知識、技能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等“七進”活動。
(二)緊抓職責釐清工作。對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釐清日常安全監管職責和應急工作職責,找到責任點,壓實安全責任,確保日常安全監管標準化,發生事故應急回響流程化。
(三)緊抓基層建設。配齊配強市、縣應急管理部門領導班子,充實應急管理、安全監管人員,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實重點行業、公共場所安全員。加強基層消防站、消防隊、訓練基地和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彌補歷史欠賬,滿足綜合性應急救援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與財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長,保障公共安全隱患和災害治理、應急管理工程和安全監管設備裝備、宣傳教育培訓和信息化建設,保障監管執法必需的人員、經費和車輛等裝備。
(四)緊抓基礎工作。督促企業依據行業實際建立完善隱患源頭治理機制,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在所有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基礎好的民營企業開展安全文化示範企業創建活動。加強科技強安專項行動,在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領域,持續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慧型化作業”科技強安專項行動,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加強宣傳教育,深入開展“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等活動。各縣(市、區)建成一批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主題公園、體驗館、教育基地。利用黨報黨刊、電台、電視台等主流媒體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宣傳黨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普及安全和應急避險常識,強化警示教育,濃厚安全氛圍。
太原市人民政府
2019年4月6日

解讀

一、出台背景
在2019年1月2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2月13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晉政發〔2019〕1號)。結合我市實際,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二、主要內容
《關於做好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共4部分19項內容,包括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基層基礎基本能力建設。在延續往年工作做法、深化專項整治的同時,強調了深化改革發展內容,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對承擔的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任務對表倒排工期,確保按進度完成。
1.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基本盤基本面緊抓不放。大力強化責任落實,深化改革發展,推進依法治理,開展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建築施工、消防及人員密集場所、油氣管道、冶金工貿及其他行業領域的專項整治,抓好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持續推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
2.始終把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作為機構改革後的重要任務緊抓不放。做好自然災害評估等工作,組織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做好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太原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確定的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體系、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市級減災中心建設、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防災減災科普等五大工程建設。組織好監測、監控、預警、預報,建立多災種預警和信息發布平台。組織好救害救災體系建設等工作,健全“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的災害救助體系。
3.始終把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作為機構改革後的首要任務抓緊抓好突出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理順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實戰化應急演練、信息化建設、應急準備工作等方面工作,始終把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作為機構改革後的首要任務抓緊抓好。
4.始終把“三基”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緊抓不放緊抓基本技能,落實各級領導班子理論中心組學習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制度,舉辦應急管理專題培訓班,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和監管執法人員應急管理水平和能力。緊抓職責釐清工作,對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釐清日常安全監管職責和應急工作職責,找到責任點,壓實安全責任,確保日常安全監管標準化,發生事故應急回響流程化。緊抓基層建設,配齊配強市、縣應急管理部門領導班子,充實應急管理、安全監管人員,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實重點行業、公共場所安全人員。緊抓基礎工作,督促企業依據行業實際建立完善隱患源頭治理機制,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