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盤羊

天山盤羊

天山盤羊(學名:Ovis karelini):是牛科、盤羊屬動物。頭體長158-190厘米,肩高110厘米,體重47-152千克,角長114-16厘米(雄性),26-34厘米(雌性)。天山盤羊與帕米爾盤羊非常相似,但它的角捲曲更緊,一般更粗。冬季的皮毛上體為淺棕色,逐漸變淺,形成瀰漫的灰棕色臀部斑塊。黃白色的腹部被一條寬的黑線與兩側分開。一條深色的背線從肩部延伸到腰部。頸鬃為白色,帶灰褐色陰影。

棲息環境是低地半沙漠到典型的高地山地草原、亞高山草甸以及西天山和中天山的其他亞高山地區。通常集小群,群體規模為2-6隻,動物春季有2-37隻,夏季有2-52隻。主要是食草動物,由羊茅和麻黃等組成。天山盤羊產於天山系西部(西卡拉套除外),就在哈薩克斯坦的詹布爾市、希姆肯特市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乾市以東,向東延伸穿過伊塞克周圍的天山山脈(不包括內天山)。庫爾湖和準噶爾阿拉套,中國在中蒙邊境戈壁盤羊O. darwini)分布的邊緣。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山盤羊
  • 拉丁學名:Ovis karelin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牛科
  • 羊亞科
  • 盤羊屬(綿羊屬)
  • :天山盤羊
  • 命名者及年代:Severtzov, 1873
  • 保護級別:近危(NT)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 同義學名:Ovis karelini
  • 外文名:英文 Tian Shan Argali, Karelini Argali [2]. Ala Tau Argali, Karelin Argali, Heins Argali, Hume Argali, Littledale Argali, Sair Argali, Kazakhstan Argali
    法文 Mouflon du Tien Shan, Argali du Tian Shan
    德文 Tian Shan Argali, Tianshan-Wildschaf, Tien Schan Argali, Tienschan-Wildschaf
    西班牙文 Argali de Tianshan, Argali del Tian Shan, Argali de Karelini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天山盤羊一般被認為是盤羊(Ovis ammon)天山亞種,英國學者彼得·格拉布和澳大利亞學者科林·格羅夫斯合著的《有蹄類動物分類學》 (Ungulate Taxonomy) 一書中將其視為獨立物種,2019年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和2021年發布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也採用此說法,將其視為獨立物種。但是截止2021年2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和大部分資料仍將視為盤羊亞種。
天山盤羊

形態特徵

天山盤羊雄性頭體長158-190厘米,生活在天山中部和準噶爾阿拉套的天山盤羊比半沙漠地區和天山西部的大。肩高110厘米,亞成年雄性(2-3,5歲)103-112厘米;胸圍118-133米;體重97-152千克(雄性),47-66千克(雌性);角長114-16厘米(雄性),26-34厘米(雌性);身高達129厘米;耳長11-12 厘米(雄性);尾巴平均12厘米(雄性);核型:2n=56,與所有其他盤羊一樣。
冬季整體皮毛顏色雄性灰色、灰褐色和淺棕色;夏季整體體色是鮮紅色至髒棕色。下體淺色、米色或黃白色。腿全白;冬季米色。冬季體側具有一條明顯的條紋,把深色的體毛和淺色的腹毛分開。冬季頭部淺棕色;九月中旬的雄性,臉的額頭、側面和前部是灰色的,有明顯的白色口吻;口吻和下唇是白色的;頭頂、側面和臉前部是深灰色。
天山盤羊的角和所有其他盤羊一樣。但它們以更陡峭的角度從頭骨出現,並且往往更短更厚,戰鬥邊緣的圓角增加並形成第二個戰鬥脊。因此,角的特徵介於帕米爾盤羊和阿爾泰盤羊之間。角長114-165厘米(雄性),26-34厘米(雌性);高達129厘米;92-155厘米(平均133厘米);特別長的角可以有雙捲曲。

棲息環境

天山盤羊分布在不同的棲息地,從卡爾乾山脈(Kalkan Mountains)的低地半沙漠到典型的高地山地草原、亞高山草甸以及西天山和中天山的其他亞高山地區。一般來說,大多數盤羊生活在3.000-5.500米之間的高山草原上,通常避開森林地區。
天山盤羊
在卡爾坎山脈,夏季雌性棲息於較陡峭的破碎地帶,雄性棲息於高原和連綿起伏的丘陵地帶。以前,動物在夏季從較高的山地棲息地季節性遷徙到低地和山麓的越冬地點,積雪量較低。一般來說,盤羊對深雪很敏感,特別是在草料有限的情況下。但由於低地地區受到牲畜入侵和人類住區的有害影響,天山盤羊終年仍處於較高海拔。

生活習性

天山盤羊曾經穿越寬闊的山谷、河流,甚至鐵路軌道,季節性遷徙長達70公里。通常這些遷徙是為了避免高海拔地區的深雪。嚴重乾旱和極端高溫也可能引發運動,如半沙漠的卡爾乾山脈。季節性流動也可能由人為因素引起,例如牲畜的存在和相關的人為干擾。天山盤羊群通常很小。在Aksu-Djabagly自然保護區,春季有2-37隻,夏季有2-52隻。雌性族群的年平均團體為15.5隻,雄性族群為7.5隻。其他地方通常群體規模為2-6隻動物。
天山盤羊主要是食草動物。在半沙漠的卡爾坎山脈,胃內容物在冬季高達90%的草(羊茅),夏季為70%,秋季為50%。夏季的另外50%由麻黃組成。一般來說,草和莎草在冬季飲食中占主導地位,但春季和夏季飲食中的雜草含量較高。

分布範圍

分布於烏茲別克斯坦東北部、吉爾吉斯斯坦北部、哈薩克斯坦東南部和中國西北部。分布在吉爾吉斯斯坦東北部和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天山北側,在那裡它們占據了從高山到沙漠地區的各種棲息地。它的西部邊界位於奇姆肯特以東的塔拉斯 (Talasskiya) Alatau,從那裡向東延伸到納倫河以北的伊塞克湖。它還延伸到位於伊塞克湖以北的Kungey Alatau和Zaili Alatau。再往東分布到與中國接壤的克特門山脈,再往北分布在阿拉木圖西北部的楚伊犁低山和塔爾迪-庫爾乾以東的準噶爾阿拉套。天山盤羊也見於巴爾喀什湖南部和東南部的低山(Kyskhash,Arganaty,Arkharly,Dzhambul和Baigora山脈)。
這種盤羊分布在中國天山山脈的最西端。這些山脈延伸到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在哈薩克斯坦似乎沒有差異,但在吉爾吉斯斯坦,天山盤羊的邊界被認為是納倫河以北。

繁殖方式

盤羊在秋末和初冬發情交配,通常持續一個月,從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影響受孕的環境因素是高達34%的雌性在上一年的夏天如果遭遇乾旱後就不受孕。有妊娠期155-160天,次年3月底至4月初產羔,通常每胎產仔1隻,但高達13%的雙胞胎,偶爾也有三胞胎。母羊羔的比率從高海拔的Terskey Alatau的0.22到半沙漠Kalka 山脈的0.75不等。幼仔適應環境的本領很強,出生後毛一乾便能直立起來吃奶,幾小時後即可隨雌獸活動,通常在4個月後斷奶,哺乳期大約持續半年以上。性成熟期雌性2歲,雄性5歲。壽命約為10-15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 ver3.1——近危(NT)。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 附錄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種群現狀

此前,關於吉爾吉斯斯坦的天山盤羊的豐富程度幾乎沒有達成共識。Luschekina於1993年夏天在Kokshalatau山脈西部計算了565隻盤羊。根據這些計數加上較早的、未發表的計數,她推斷出吉爾吉斯斯坦東北部的估計有6.000隻。馬戈梅多夫等人於2002年春季在類似地區調查了190公里的橫斷面,統計了717隻盤羊。溫伯格等人1997年在天山(可能包括哈薩克斯坦的部分地區)報告了“不超過2.000隻盤羊。溫伯格等人1997認為天山盤羊正在減少。Fedosenko和Blank2005年報告了天山盤羊在吉爾吉斯斯坦的估計為5.000隻,但沒有引用來源或方法。根據阿克賽、阿爾帕-納倫、傑特-奧古斯和伊塞克-庫爾州的數量推斷,吉爾吉斯斯坦政府調查估計2006年約有15.900隻天山盤羊,略低於前幾年,低於2003年估計的26.000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