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新區2021年管委會工作報告

一、“十三五”發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區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區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圍繞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戰略目標,按照“生態立區、經濟強區”的發展思路,搶抓“雙區驅動”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攻堅克難,化危為機,乘勢而上,不斷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較好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鵬新區2021年管委會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大鵬新區管委會
 ——五年來,我們始終築牢生態第一優勢,強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空間拓展重塑,城區環境更加和美宜居。“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生態是我們第一優勢,也是立區之本。這五年,新區堅持生態夢想,厚植生態優勢,引領綠色發展,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淨。兩輪“美麗大鵬”建設圓滿收官,建成污水管網300公里,污水收集處理率提升到98.5%,在全市率先並提前兩年半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近岸海域水質、空氣品質接近世界一流灣區水平;全面實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推出16項全國先行先試的改革舉措,先後獲評4塊“國字號”招牌,生態品牌更加彰顯。整治完成三大垃圾填埋場,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建設走在全市前列。累計拆除消化違建257.1萬平方米,土地整備入庫1085.7公頃,城市更新供應土地24.5公頃,城區宜居宜業宜游品質進一步提升。
 ——五年來,我們始終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深入推進產業科技創新和重點領域改革,經濟發展動力更加強勁旺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發展是我們永恆的使命。這五年,新區堅持高質量發展,在改革開放中守正創新,促進新區經濟行穩致遠。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公共預算收入、全口徑稅收分別增長27.8%、65.1%、27.5%、18.7%、32.6%。壩光國際生物谷完成投資214.2億元,進入產業導入階段;全球最大的綜合基因庫暨國內首個國家基因庫建成並順利運行;引進諾貝爾獎得主、院士等頂尖人才團隊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市級以上創新載體分別增長126%和47%,全區專利授權量增長翻番。與坪山、前海等區域合作更加緊密。機構改革、營商環境、生態保護、全域旅遊、教育醫療、綜合執法、國企社企等重點領域改革多點突破,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五年來,我們始終樹立質量第一導向,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落地,城市綜合功能更加健全完善。“九尺之台,起於累土”,新區是唯一的功能區,也是後發展地區,打基礎、補短板是我們後發趕超的必經路徑。這五年,新區堅持全域統籌、內外兼修,先建城市、後興產業,推動新區加快成勢成形。新改擴建道路累計97.8公里,打通斷頭路5條,路網密度初步達到深標要求。建成綠道碧道149.8公里;新改建公園25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9.3平方米,是全市平均水平近兩倍。電力、燃氣、供水、照明、公交、公共停車場、綜合管廊等市政配套逐步完善,商業綜合體、文旅特色小鎮等高端業態興起,城市形象顯著改善。國際食品谷、海洋大學、新大旅遊項目、“雙捷運”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城市能級加速提升。
  ——五年來,我們始終圍繞民生第一責任,持續推進民生短板補齊和民生底線築牢,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五年,新區堅持人民至上,民生第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事關人民福祉的大事來抓。九大類民生及公共安全累計支出256.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的78.3%。籌集各類安居工程房源約2.6萬套,建成安置房77.5萬平方米,開工統建樓5個。啟動“五年十校”計畫,成功引進人大附中深圳學校,組建全市唯一的市區縱向整合式醫療健康集團;千人學位數、千人床位數分別增長14%、41%,千人養老床位數全市最多。文體惠民精彩紛呈,中國杯帆船賽、國際遊艇展、新年馬拉松連續舉辦;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至2處。社區集體經濟股東人均分配增長約1.6倍,居民獲得感大幅提升。累計投入財政資金4.5億元,助力幫扶地區57個貧困村摘帽、62871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著重抓了六個方面工作。
(一)保持高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創出閃亮品牌。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自獨立測評以來連續5年在全省127個縣級評價單元中名列第一,連續兩年獲評中國最美縣域。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持續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構建強有力的水污染治理統籌機制,全域推動河流綜合整治,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房屋1.2萬棟,62條河流年均水質全部達到IV類以上,取得新區全面開展水質監測以來的最好成績。深入開展“大鵬藍”行動,空氣品質綜合指數2.41,連續八年全市第一;PM2.5年均濃度下降15.2%,獲評“中國天然氧吧”稱號。生態資源保護持續加強。強化森林和生態修復,植樹造林88畝,森林撫育1.65萬畝。全省首個跨橋式“生態廊道”開通。成功舉行首屆全國珊瑚日、第四屆全國淨灘公益活動,養護人工礁盤28座、珊瑚1萬餘株,大鵬灣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官湖沙灘列入省美麗海灘共建行動試點,新區美麗海灣建設經驗獲生態環境部領導批示肯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梯次推進。整合執法資源,明確權責,構建“海域-流域-陸域”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編制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探索海洋生態經濟套用路徑。積極構建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推動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有效融合。全省首個“三審合一”環境資源專業法庭落戶新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創建成效突出,新區入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固定調研點,成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案例。
(二)堅持“穩”“保”並舉,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全年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穩步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9.7億元,增長14.8%。“雙區”建設順利推進。成立新區推進“雙區”建設領導小組,由班子成員牽頭7個專責小組全力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出台貫徹落實先行示範區方案50項重點任務;印發貫徹落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先行先試實施14個事項;深圳國際食品谷發展規劃獲市政府審議通過,粵港澳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建議方案獲市先行示範辦審議通過,海洋大學選址確定,重大機遇帶來的戰略疊加效應和政策集成效果初步顯現。重點片區開發高潮不斷。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分區規劃,“三城三灣一區”空間發展格局獲市主要領導肯定。全年安排重大項目132個,投資92.1億元,創歷史新高。爭取抗疫特別國債2.3億元,首次發行政府專項債1.4億元。與市國資委簽署協定,聚焦壩光片區發展全鏈條合作;國際生命科技中心科學研究中心提前一年落成,生物家園、綠島國際、壩光文體中心等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加快建設。新大產業項目核准獲市審核通過,金沙灣國際樂園五大主題場館和W酒店封頂、凱悅酒店全面完工。優質創新資源加快集聚。新設立企業873家,增長30.7%;新增商事主體2336家,增加17.2%,新增國家高新企業16家。農業基因組學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建設,完成基因組所過渡所區改造工程,中國農科院深圳研究生院招生。深大海洋研究院、河大深圳研究院加快籌建。2020年全球招商大會簽約項目總投資130多億;藍韻等4個產業項目土地供應順利,中海油氣電深圳銷售、中航油新源石化、泰康等38家優質企業落戶。高層次人才引進數增長14.9%,1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1人獲全國勞動模範、2人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科技扶持資金增長40.7%,獲全市科學技術獎項8個。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全年減稅降費2.9億元。推進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實現新區創業“一鍵申報、一天辦結、全程免費”。舉辦“灣區合作,共享未來”等投資推介會10次。加大重點企業扶持力度,開闢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務。新區領導掛點服務企業74家,協調解決訴求102項。
  (三)注重品質成效,城市建設管理邁出新步伐
  城市發展空間有效拓展。發起“十大專項行動”總攻戰,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鐵腕整治,拆除消化違法建築56.2萬平方米,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52.1%,居全市之首。加大土地整備力度,釋放土地資源383公頃,其中較大面積產業空間整備簽約和入庫完成率奪取全市雙第一。完成土地供應17宗33.2公頃。城市更新項目立項11個,實現“強區放權”以來“零的突破”,新增拆除重建用地71.5公頃。釐清多年久拖未決的新大旅遊項目土地清理工作,並完成酒店用地掛牌出讓;完成東湧水庫、第二十三高級中學等市級征地拆遷考核任務;提速國際漁業(鮪魚)交易體驗中心、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項目用地保障。推行總設計師制度,提升城市規划水平。重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軌道交通取得重大突破,8號線三期、深惠城際大鵬支線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南澳碼頭工程(口岸)啟動國際設計招標程式,葵涌環城東路、鵬壩通道和油草棚通道規劃審批取得突破性進展,葵涌環城西路、核龍線大鵬段市政化改造等重大交通項目加速推進,睿鵬大道等20個交通項目完工。葵涌生態體育公園等6個公園建成。東部海堤三期工程楊梅坑示範段開園。國家管網深圳LNG外輸管道全線貫通,輸氣量達10億立方米。優質飲用水入戶二期工程驗收。建成5G基站706個,提前完成市下達任務;110千伏下沙、壩光輸變電工程相繼開工。城市安全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刑事治安警情下降10.5%;“三跨三分離”信訪案件化解入選全省推進會案例;新區政法工作滿意度連續三年全市第一。不斷完善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建設,較大以上安全事故零發生。大力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火災形勢實現“三無”。妥善處置各類勞資糾紛601件,農民工欠薪治理“兩清零”目標順利完成。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食品安全工作考核連續三年全市第一。城市管理工作成績斐然。垃圾分類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體驗館和移動志願者U站,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1.4%,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公廁環境指數測評保持全市首位,建築工地環境指數總分全市第一,月度環衛指數測評首摘全市桂冠。完成97個“城中村”綜合治理。
  (四)突出文旅融合,文明時尚城區建設獲得新進展
  旅遊產業品質穩步提升。市海洋博物館面向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西涌濱海旅遊度假區重新開園,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方案出爐;彭年企業家度假村加快建設;“重走東縱路”“尋根•鑄魂•傳承”等紅色教育路線持續完善。舉行“深圳人游大鵬”、美食季等系列旅遊推廣活動,直升機空中遊覽航線開通。3條游徑列入首批省歷史文化游徑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大鵬所城獲評全市首批“特色文化街區”,較場尾民宿小鎮榮獲“2020中國最佳民宿集”,玫瑰海岸獲評國家3A級景區。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67.9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實現旅遊收入61.7億元,增長20.8%。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叫響“大鵬生態文學獎”“大鵬自然童書獎”“大鵬自然課堂”三大品牌,全國首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永久落戶。自創主旋律歌曲《燈火里的中國》,登上央視新年音樂會。壩光自然學校、流動海洋少年宮等一批科普研學品牌廣受好評。大鵬所城活化利用入選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非遺舞蹈教程《形韻》榮獲省“非遺進校園”十大精品案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掛牌。創新山地戶外運動管理制度。“深愛大鵬”融媒APP精彩亮相。文明城市創建成效突出。開展“文明生活百日行”活動,率先在景點景區推出“文明一米線”;公共文明指數總分全市第一,交通文明指數30個月全市居首。大鵬古城博物館獲評全省文明單位。
(五)攻堅短板弱項,社會民生事業實現新突破
  九大類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完成56.2億元,年度40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推動民生事業實現跨越發展。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堅實。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戶籍人口登記失業率僅0.68%。新增供應公共住房1520套,增長221%,房源供應量創歷史新高;全市首個可售型人才住房項目開工,東涌統建樓入住。8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全部完成。新區慈善會成立。高標準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區,成為深圳青年發展型城市唯一試點城區,建成全市最美“青年驛站”。教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新增3所公辦幼稚園,提前完成市下達“5080”任務。公辦普高上線率54.1%,大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人大附中深圳學校首屆高考高優率57.8%,表現突出。市大鵬醫院加快建設,全市最大幽門螺旋桿菌標本資料庫建成,新區首家一類社康中心啟用。全科診療服務滿意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滿意度蟬聯全市第一。社區經濟和對口扶貧取得突破。出台促進社區集體經濟健康發展16條措施,推動葵涌街道69家社區和居民小組一級股份合作公司高效整合為9家社區公司。源城區陂角村獲評全省鄉村振興大擂台優秀村,巴馬縣在廣西33個國定貧困縣考核中獲滿分。
  (六)強化作風建設,政府工作效能有了新提升
  政治建設全面深化。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線,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組織“第一議題”學習1275次,開展專題調研56項。黨政信息完成率全市第一。法治建設持續加強。組織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視察調研活動82場,高質量完成各級人大建議71件、政協提案15件。率先開展街道綜合執法體制改革試點,新區統戰、退役軍人、勞動仲裁等服務陣地揭牌,溪涌、水頭社區獲評省“民主法治示範社區”,葵涌司法所被授予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基層治理智慧精細。智慧大鵬運行指揮一體化平台榮獲2020智慧城市先鋒榜優秀套用案例一等獎,新區政府入口網站工作經驗被全國推廣。完善“1+3+N”職責清單體系,推動街道精細治理、精心服務。首批11個“物業城市”試點有序推進。葵涌街道獲評全市首個學習型街道,大鵬街道入選全市首批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南澳街道“城市琢玉行動”上榜全市治理優秀案例。廉政糾風縱深開展。推行“靈魂重塑”工程,開展全鏈條談話和全覆蓋回訪教育。持續深化基層減負,集會套會占比28.1%,精簡檔案55.7%。公用經費及“三公”經費壓減13%。嚴肅整頓會風會紀,深入開展明察暗訪。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全年立案審查調查70宗70人,黨紀政務處分48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容錯正面清單和糾錯對策清單,為22名幹部澄清是非,樹立遏制腐敗、鼓勵幹事的執紀導向。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超前謀劃、全面動員、科學防控,除去年1月底2名武漢遊客被確診外,持續保持區內“零關聯、零傳染、零輸入”。2人獲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8家單位、13人獲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一是迅速形成疫情防控強大合力。及時設定小區防疫卡點127個,組成突擊隊和“1+3”工作小組,932名黨員幹部、1023名志願者馳援一線;以全市最快速度建成3家醫院發熱門診、4個集中隔離點,全區12%的醫護人員投入集中隔離場所;落實應檢盡檢,採集核酸檢測樣本3萬餘份;全面加強漁船漁民管理,港澳流動漁船管控模式獲全省推廣。建立聯巡聯勤聯防聯控機制防範境外疫情海上輸入,搗毀一個橫跨深港惠汕四地的走私犯罪團伙,獲公安部賀電錶彰。二是有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成立5個工作專班,“一企一策”幫助解決企業困難;出台“7+9”惠企政策和穩增長“40條”,安排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扶持資金2.26億元。推動區屬國企、社區股份公司免除企業租金3400萬元。3月,建設工程復工、返崗率全市率先達到兩個100%;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市首個實現正增長;5月,旅遊業恢復到去年同期九成水平;上半年,GDP成功“轉正”。三是紮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強海鮮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場所以及冷鏈環節產品、人員和環境的常態化監測,堅決阻斷潛在疫情傳播渠道;推行重點景區節假日遊客預約制度,引導分時段遊覽、遊客間隔入園;構築師生健康安全防線,確保復學複課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應接盡接”,創建“無疫小區”73個,實現被動抗疫向主動防疫轉變。
  此外,統計、審計、計生、民族、宗教、對台、僑務、民防、雙擁、檔案、史志、外事、國防動員等工作都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必須始終踐行新發展理念,抓實項目工作增投資,突出發展特色產業培育新動能,強化城市更新提價值、塑品質,注重企業服務保存量、擴增量,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向改革創新要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社會事業發展,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大力推進各項民生工程,在加快發展中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必須始終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依法行政、科學決策、狠抓落實,切實增強執行力和公信力。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中央省市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幹部民眾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大鵬新區管委會,向全區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大鵬籍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駐新區部隊官兵、各新聞媒體,向所有關心支持新區改革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新區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發展後勁有待提升。經濟總量不大,主導產業過於集中,具有支撐性的特色產業普遍處於培育階段,特色產業缺少龍頭項目和領軍企業,高質量發展空間有待突破,財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需不斷探索大都市生態城區發展新路。二是生態環境改善難度增大。作為深圳生態保護區與城市發展邊緣區,新區較難分享到特區發展的外溢紅利,特別是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勢頭,高點護盤、高位突破的難度越來越大。三是民生保障仍有不足。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與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尚有一定差距;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存在不足,安全監管壓力依然不小。四是政府自身建設還需加強。少數幹部缺乏進取精神和責任擔當,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執行效率有待提升;營商環境仍需最佳化。對此,我們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切實加以改進。
  二、“十四五”發展主要目標思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新區既迎來“雙區驅動”、綜合改革試點等一系列利好疊加機遇,又面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疫情處於常態化防控的新挑戰。困難不可低估,信心不可動搖。
  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新區黨工委工作部署,圍繞“十四五”規劃綱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深入實施生態立區、經濟強區、創新引領、民生為本、統籌聯動等發展策略,拉長板補短板爭樣板,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出積極貢獻。
  “十四五”時期,新區將錨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戰略定位,著力建設生態環境更優的“美麗大鵬”、海洋氣息更濃的“海韻大鵬”、發展動能更強的“活力大鵬”、城區環境更美的“品質大鵬”、民生保障更實的“幸福大鵬”,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亮麗名片。2025年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20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到7%;PM2.5年均值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以內,污水處理率達到99%以上,生態環境狀況指數持續保持全省最優。
做好新區“十四五”時期的工作,需牢牢把握以下思路和重點:
  一是統籌傳承與創新的關係,凝聚實現科學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新區建區近十年,通過“美麗大鵬”和高質量“美麗大鵬”建設,已打下較為紮實的基礎,即將由“創業十年”向“黃金十年”邁進。要謀求新發展、創造新業績、實現新跨越,必須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搶抓一系列重大歷史機遇,堅定用好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勇於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綠色生態的發展新路。
  二是統籌保護與開發的關係,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標桿區。秉持“生態立區、經濟強區”,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實現更高層次的保護。持續做好國土空間分區規劃,注重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與發展定位匹配契合,構築高品質濱海城區空間格局。突出抓好生態保護,統籌推進與核電、LNG等新能源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海陸統籌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將各類開發活動嚴格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高位實施制度創新,勇擔生態文明建設“開路先鋒”,加快試行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統計與核算,著力構建產權清晰、激勵有效、監管嚴格、參與多元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鞏固提升污染防治成果,加強環境監測,堅持治水、治氣、治海、治綠、治污多措並舉,提高生態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是統籌強基與賦能的關係,構建特色高端現代產業體系。堅持高質量發展,把準功能定位,承擔使命責任,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發展優勢,更加主動服務和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特色高端產業發力、聚力,在厚植能源重鎮優勢同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前瞻布局生物、海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全面實施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積極探索“學研產商旅”協同發展,推動產業項目形成“開工一批、建設一批、謀劃儲備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
  四是統籌文化與旅遊的關係,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堅持高端引領,加強文旅融合,通過拓展地理縱深和內容縱深,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不斷豐富“旅遊+”和“+旅遊”的內容和形式,培育旅遊新業態、新模式,開啟新區全域全季全業態旅遊新征程。提高旅遊交通運行能力和接駁效率,打通對外“大通道”,構建區域“大網路”,暢通內部“大循環”,實現通山達海、望海觀山。引進提升高端話劇、影視、帆船、賽艇等文體品牌,將文藝細胞植入有價值傳統村落,讓遊客得到全新體驗。
  五是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關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髮展格局。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和共同富裕方向,推進平安和諧幸福大鵬建設。把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作為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遵循,將風險和底線的思維貫徹到整個戰略、規劃和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之中,注重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協調性、安全性。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人民至上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以大民生視野增進人民民眾福祉,提高公共服務便民水平,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努力實現“民生七有”目標。
  六是統籌嚴管與擔當的關係,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政府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樹牢宗旨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打造法治政府、數字政府、廉潔政府。切實轉變作風,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提高“七種能力”和“八大本領”,形成爭先創優、激情燃燒的幹事創業氛圍。同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開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審計監督和績效管理,對不作為、亂作為、推諉扯皮的公職人員厲行倒查、嚴格問責,對腐敗零容忍,營造風清氣正、蓬勃向上的政治生態。
三、2021年重點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大鵬新區成立10周年。今年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5%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與上年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左右,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以內;PM2.5年均值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以內,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保持全市最優,污水收集處理率穩定在98.5%以上,河流水質穩定在IV類以上,力爭90%穩定在III類以上,近岸海域水質100%達到功能區標準,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繼續保持全省最優,完成節能減排考核任務。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新區黨工委決策部署,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堅定信心,扭住關鍵,全力抓好以下“十大行動”,奮力推動新區“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起步。
  (一)實施生態文明建設行動,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為深圳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和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作出大鵬示範。
  創新實施綠色開發。積極申報國家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試點項目,健全協調機制,搭建項目庫,高標準制定壩光生物谷EOD模式試點方案,編製片區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建設3條山海廊道、2座濕地公園、3座綜合公園,嚴格保護鹽灶古村風貌並加以活化利用,通過綠色開發和產城融合,既保護青山綠水,又留住濃濃鄉愁。
  切實加強生態資源保護。高標準落實“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完善全要素治理和“海域-流域-陸域”統籌聯動模式,統籌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加速東涌紅樹林濕地園、大鵬灣海洋牧場等項目建設,實施森林撫育、珊瑚保育等生態修復工程,提升生物多樣性。強化生態山林、濱海體系建設,確保生態環境狀況指數保持全省最優。加快“中國天然氧吧”體驗區建設,率先探索“碳中和”“碳達峰”實施路徑。
  深入抓好污染防治。鞏固水污染全面整治十大行動成果,推進正本清源全覆蓋二期工程,創建污水零直排區。加快推動東部海堤三期工程,完成5公里以上建設,實施11條河流綜合整治。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大鵬藍”行動,落實“7個100%”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推進臭氧綜合治理,建好負氧離子監測站點,完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二)實施重點改革牽引行動,提升新區發展能級
  結合2021年改革計畫,以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精準發力、銳意創新,加快重大項目、重點片區和重大平台建設,不斷提升新區發展能級。
  爭當重大改革先鋒。積極實施《大鵬新區搶抓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機遇爭當改革先鋒工作方案》,推動深國投官湖項目、水頭沙非農建設用地、南澳碼頭(口岸)用地等10項以上試點事項取得階段性成果,力爭1-2個項目納入第二批市級綜合改革試點清單。研究探索核電、LNG等新能源產業與新區特色產業協調融合發展實施途徑,增加人口、產業承載力,打造高質量融合發展示範片區。積極申請金沙灣、西涌等6個海域使用權,試點探索沙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粵港澳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建設的建議方案》上報省灣區辦,爭取遊艇“自由行”創新政策率先在新區落地。創新實施差異化政策,促進資本、人才、住房等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牽引作用,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全年安排重大項目105個,總投資1928億元,打好15個重點項目攻堅戰,年度完成固投計畫100億元,增長25%。全力推動新大旅遊項目完成土地供應並開工建設。啟動南澳碼頭工程(口岸)主體工程建設,年內完成口岸大樓基坑施工;大力推動深圳海洋博物館開工建設。推動深圳藍韻智慧型醫療創新產業園、中航時尚健康集團總部等招商大會項目落地轉化,壩光孵化器和創新園2個項目開工。
  提速重點片區建設。加快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建設,探索“學研產商旅”五位一體開發模式,年內完成投資61億元,增長15%,國際生命科技中心、安居銀葉灣府人才房等5個項目實現封頂,加快壩光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建設。力爭金沙灣國際樂園夏季開園,實現金沙灣體育館、公共文化藝術館年內開館。開展大鵬所城文物保護三期工程。完成西涌片區品質提升一期工程,推動城市設計方案儘快落地,打造城市新客廳。
  強推重大平台建設。推動籌備設立海洋大學,協同推進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組建。加快深圳國際食品谷規劃建設,完成國際食品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編制並推動立項,大力推動農業基因組學研究中心建設,加快支持建設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馬歇爾生物醫藥工程實驗室大鵬轉化中心、廣東省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華大基因,完成國家基因庫二期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
(三)實施產業綠色賦能行動,提升經濟質量和競爭力
  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鞏固能源重鎮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各類特色產業,推進“補鏈、強鏈、延鏈”工作,構建特色高端現代產業體系。
  安全高效發展能源產業。繼續發揮能源產業的基礎性作用,穩住經濟基本盤。加快嶺澳核電三期工程、國家管網深圳LNG應急調峰站、東部電廠二期等重大能源項目規劃建設。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努力建設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全年銷售電量12.5億千瓦時、天然氣量1080萬噸,分別增長4%、7%。
  加快打造特色產業高地。依託“兩谷兩園”,打造生物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引進戰略新興產業龍頭企業、核心研發潛力企業不少於10家,遴選100多家簽約項目分批落戶新區,孵化不少於10個項目及企業。與坪山區開展產業合作,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爭取形成1-2個重點合作項目。同時,圍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目標,加快培育特色海洋產業,謀劃布局海上核電、波浪能利用等新能源產業,推進國際漁業(鮪魚)交易體驗中心建設,提升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年內引進4-5家龍頭海洋企業、高端海洋科研機構,海洋研發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2.8%。
  突出抓好產業科技創新。深度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聚焦戰略新興學科領域,加強與核電、LNG等大型新能源企業的科技合作,推動創新專利技術的轉化、利用和推廣,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依託國家基因庫、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企業,支持建設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生命科技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爭取海洋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和深港澳海洋科普展覽等活動永久落戶大鵬。
  全面加強招商引資。制定全區招商工作方案,分解任務指標,調度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辦事處聯動招商,形成工作合力。全年實現10-20家有一定規模、影響力的異地企業遷轉或在新區設立子公司、銷售公司。圍繞主導產業和壩光等重點片區,加快10億元以上投資的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洽談引進,積極培植新增稅源。成立專班,服務推動2020年全球招商大會光明食品、泰森食品等4個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加快釋放新增產能。
  (四)實施文旅融合提速行動,提升發展軟實力
  按照“全域、全季、全業態”理念,以“旅遊+”和“+旅遊”為抓手,加快促進旅遊與文化、體育、海洋、創文等融合發展,打造更多特色高端旅遊產品,實現大鵬旅遊“旺季更旺、淡季不淡”。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拓展地理縱深和內容縱深,大力創建國家級文旅融合示範區。依託大鵬所城文化旅遊區、歷史文化游徑等文旅融合項目建設,推動“一線七點”紅色旅遊線路創建省級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線路,沙魚涌景區申報省級紅色旅遊示範基地,謀劃非遺項目活化升級,做強旅遊誠信聯盟和新區文旅投資公司,引進知名文旅企業參與有價值傳統村落活化利用。高標準推動葵涌三溪、大鵬古城、南澳墟鎮、土洋紅色小鎮四大精品項目,打造大鵬特色城市名片。
  提速文體旅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規劃建設鹹頭嶺遺址公園及博物館、大鵬所城、市海洋博物館、新區文體中心等4個重大項目;實施彭年企業家度假村、所城較場尾基礎設施建設等7個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5.6億元。加快新區檔案館•方誌館立項建設。促進民宿規範健康發展,提升民宿品質和影響力。
  培育文化體育品牌。加快推動珠江口明清海防體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合力推進國際化街區和海防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將大鵬辦事處打造成國際化旅遊品牌小鎮。實施全民健身計畫,開展體育消費城市試點,繼續辦好中國杯帆船賽等品牌賽事,爭取參與舉辦2021年世界沙灘運動會等國際一流賽事。加速沙魚涌、大澳灣、金水灣、東西涌等片區開發建設,加快打造國際戶外運動天堂。以金沙灣國際樂園開業為重點推動主題樂園等產業集群發展,逐步構建高端旅遊產品體系。高水平舉辦旅遊美食季等系列節慶活動,實現“月月有精彩、季季有活動、年年有好戲”,進一步提升新區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縱深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體系,系統謀劃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出“大鵬十年•致敬深圳”稻田菊花秀。深入開展科普工作,舉辦第二屆深圳科普月活動及“行知科普•遊學大鵬”活動。加快推進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將大鵬自然童書館打造為新區兒童活動和自然教育基地,擦亮大鵬自然童書獎活動品牌,推動全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和大鵬生態文學獎再結碩果。
  (五)實施營商環境深耕行動,提升創新創業活力
  突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努力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帶來一流的經濟社會發展質效。
 紮實做好企業服務。推進區街兩級掛點服務企業機制常態化、制度化,確保重點企業年度走訪全覆蓋。深化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最佳化執法機制,真正做到“有事服務、無事不擾”。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安排重點企業扶持資金2500萬元,扶持社區集體經濟1500萬元,扶持產業資金3460萬元。
  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出台最佳化營商環境改革任務清單,推動各項惠企利民措施落到實處。組建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為成員的最佳化營商環境諮詢監督委員會,參照全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最佳化營商環境方案。推動企業開辦從“串聯模式”向“並聯模式”轉變,提升企業辦事效率。
  推動法治建設提質創優。科學編制實施法治大鵬規劃綱要,統籌推進“全域普法”,加大憲法、民法典普法宣傳力度,最佳化普法模式、創新送法形式、豐富法治文化產品,立足資源稟賦打造一批法治文化陣地。不斷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強化公共法律服務產品供給,打造大鵬公共法律服務品牌。全年舉行普法活動200餘次,法律援助諮詢服務2500餘人次,為來深建設者提供法律諮詢1500餘人次。
  加強人才引進培育工作。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遵循“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思路,強化服務意識,全力推動人才政策最佳化落地。依託重點人才單位,探索搭建引進優質海外人才渠道。加快籌建人才企業服務中心,建立“專職+兼職”人才服務專員隊伍,引入“公益性+有償性”服務方式,爭取深圳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在大鵬設定海洋類行業賽,深入推進國際人才街區建設,加快青年發展型城區建設,不斷最佳化新區人才創新創業環境。
  (六)實施空間最佳化拓展行動,提升城區整體品質
  堅持規劃引領、綜合施策,深入開展“國土空間提質增效”行動,加強精細化管理,下繡花功夫,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不斷最佳化城區空間布局。結合“十四五”規劃綱要,統籌編制國土空間保護和發展規劃等25個專項規劃,以規劃先行驅動片區後發優勢,推進葵涌中心區法定圖則修編,以城市東部中心標準建設葵涌中心區,將大鵬街道打造為旅遊門戶和旅遊服務中心,加快南澳濱海特色風情小鎮建設,統籌構建差異化、高端化、精品化城區發展新格局。
  提質增效國土空間。堅持把城市更新作為中心工作推進,著力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打造精品更新項目,全年推動33個城市更新項目,完成更新規模237.4公頃,完成更新單元專項規劃8個,供套用地20公頃;加力提速土地整備,有力保障產業、民生、交通、旅遊等重大基礎設施用地。全年開展土地整備項目10個,整備面積約230公頃、實施重點房屋徵收項目10個;鐵腕抓好查違工作,綜合運用手段,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確保違建“零增量”、存量“負增長”,違法建設治理力爭完成100萬平方米,確保查違成績持續走在全市前列。
 打造宜居宜游“最乾淨城區”。創新開展“清灘護河淨山”志願者專項行動和城市微改造項目,打造山海公園帶,推進下沙片區公園、新大山海生態公園、鑼鼓山公園等15個公園建設。常態抓好環衛日常管理,推動各項環衛測評成績穩中有進。完成社會公廁改造升級,年內建成6個“網紅公廁”。創建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加快生態環境園和能源生態園等大型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廚餘垃圾末端日處理能力達到50噸以上,實現綠化垃圾100%資源化利用,使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成為全市標桿。
  抓實抓牢城區安全運行。全面提升安全文化影響力,營造共建共治氛圍。深入開展建築施工、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消防安全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面推進應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設。緊抓建黨100周年等重大關鍵節點維穩安保,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大鵬”建設,民眾安全感、政法工作滿意度和平安創建知曉率保持全市先進。同時,發力推進“智慧大鵬”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5G、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提升新區管理服務指揮中心的城市大腦能力。
  (七)實施路網體系完善行動,提升交通運行效率
  堅持目標導向,立足內外循環,加快完善全區交通發展格局,統籌交通資源配置,發揮交通運輸支撐發展作用。
  合力推進軌道交通。積極溝通對接,推動深惠城際大鵬支線和軌道8號線三期開工建設。加強謀劃,合理布局,推進新區小運量軌道交通T2旅遊專線規劃工作。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同步開展地上、地下空間綜合規劃和開發利用。
  加快建設市政交通。按照“兩橫兩縱、東西兩翼”幹線路網規劃,抓好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坪西路(水頭-新大)市政工程等17個交通項目年內開工,推進鹽壩高速市政化等市級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鵬壩通道(壩光段)、核龍線大鵬段二期改造等20項工程完工,確保葵涌環城西路隧道主體貫通,啟動布新路東延、鵬布三路等4條道路建設,打通中山路延長線。
  精心打造慢行交通。構建“步道、綠道、廊道、碧道”一體化城區慢行系統。年內完成24公里碧道建設,提升改造10公里綠道,加快構建“綠道網”。改造提升金葵東路等道路老舊破損慢行設施,年度完成改造提升約1萬平方米。
  (八)實施共建共享惠民行動,提升轄區民生福祉
  堅持民生問題和需求導向,加大投入、強化保障,安排九大類民生支出51.9億元,努力讓廣大民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抓好民生實事落地。認真落實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選制,抓緊推進年度民生實事,逐步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全年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450個,投入資金5000萬元,用於黨建引領、便民利民、社會融合、心理健康等民生領域項目。創新思維發展集體經濟,盤活社區集體物業廠房等閒置資源,積極參與城市更新項目,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推進城中村管道天然氣改造二期工程,確保一季度完工,公福項目年內完成改造,小型工商用戶管道天然氣改造項目全面鋪開。加快推進大鵬、南澳片區水源保障工程,完成9個小區二次供水改造工程。
  推進優質均衡教育供給。引進挖掘人大附中、亞迪等名校資源,以名校扶弱校、帶新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人大附中深圳學校(九年一貫部)二期教學樓和大鵬第二國小綜合館工程完工,新增小初學位1010個;譚屋圍城市更新配套學校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紅嶺教育集團大鵬校區、市第二十三高級中學項目總體形象進度達標。加快推動白石崗城市更新配套學校、葵新西配套學校等前期工作。雲山棲、東涌家園幼稚園年內開園,新增幼稚園學位450個,公辦幼稚園學位占比達60%。
  協調發展健康衛生事業。發揮醫療健康集團優勢,努力打造市、區融合的高水平緊密型醫聯體“大鵬模式”,力爭成為國家醫改新模式。加快市大鵬醫院建設。完成國家衛生城市迎複審工作任務,全面啟動省級“健康促進區”創建工作。
  完善民生保障體系。實施精準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大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廣泛開展就業培訓,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分類推進12個重點統建樓項目,開工安置房和統建樓項目2個,探索符合新區實際的人才住房配租政策改革。鞏固拓展對口幫扶和扶貧協作成果,構建長效機制,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九)實施疫情防控阻擊行動,提升轄區防疫水平
  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毫不放鬆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紮實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維護新區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強化“關鍵點”管控。緊盯重點場所,加強各個集中隔離點人員培訓、醫療保障、值班值守等工作。緊盯重點部位,壓實醫療機構院感防控主體責任,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加強民宿、酒店等場所住宿人員登記管理,堅決堵住疫情防控漏洞;落實“三強化三覆蓋”和“十必須”要求,嚴格有效管理冷鏈凍品。緊盯重點人員,加強跨境貨車司機服務驛站、停車站、接駁點、加油站及貨主單位管理,嚴密落實“三點一線”防護措施。
  抓實“海岸線”聯防。統籌轄區12家涉海執法單位,完善聯動聯勤、聯防聯控機制,運用“智慧海防”手段,構築嚴絲合縫的巡防體系,有力防控走私偷渡帶來的疫情輸入風險,加強流動漁民管理,守牢海岸邊境線,持續保持海上疫情“零輸入”。
  加強“社會面”防控。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健康教育、科普宣傳,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完善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回響機制。因應形勢變化,對標疫情防控指引,做好社會面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實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來大鵬人員核酸檢測、隔離等措施,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繼續做好小區卡點防疫、景區預約管理、養老院、學校疫情防控等工作,嚴密社會面防範。
(十)實施從嚴治政行動,提升政府服務效能
  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化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意識,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積極適應常監督、緊約束的大環境,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打造一流法治政府。堅持依法全面履職,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充分發揮法制審查“防火牆”作用,完善公眾參與的利益表達機制,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以街道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為契機,依託市級法治政府信息平台,探索構建行政執法效能監督評價體系,開展執法業務“大練兵、大比武”等活動,全面提升執法標準化水平。
  打造現代數字政府。強化大數據意識,完成智慧政務、智慧格線、智慧水務、智慧應急、智慧生態等重點套用系統布局,實現智慧協同指揮機制高效運行。最佳化“i深圳”大鵬新區門戶欄目,普及掌上政府、指尖服務、刷臉辦事,讓市民民眾辦事少跑腿、更舒心。
  打造陽光廉潔政府。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繼續過緊日子,讓老百姓過好日子,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強化作風養成,提高執行力和戰鬥力。強化審計監督,深化運用反賄賂管理八大非財務防控措施,抓好廉政風險防控,整治民眾身邊腐敗問題,切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管作風。
  各位代表,乾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區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乾,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更大力量,以優異的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