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觀

大食物觀

大食物觀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的一種觀念。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大食物觀的基礎是糧食,把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擺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加快擴大牛羊肉奶業生產、提升漁業發展質量等方面的部署,這是“大食物觀”的一個具體體現。

2022年3月6日習近平在參加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聯組會時講到“要樹立大食物觀”觀點引人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食物觀
  • 拼音:dà shí wù guān
  • 食物結構:面臨從主糧向大食物的轉變
基本釋義,歷史沿革,社會影響,

基本釋義

食物結構
面臨從主糧向大食物的轉變
“大食物觀”與過去的“糧食觀”相對,是指人們日常攝入的營養品都是食物。過去的食物主要是指糧食,而糧食又容易被片面理解為稻子、小麥等主糧。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老百姓每天吃的東西已經不局限於主糧,還包括肉、奶、水產品、果蔬類等。現在,人們不僅向主糧要食物,也要向“副”食要食物。所以,“大食物觀”澄清了以往的一些誤解,對當下人們所有依賴的食物作了全面概括,也是對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全新闡述。
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營養需求日益多元、全面、均衡,樹立“大食物觀”就顯得非常必要。
人類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經歷了不同階段。過去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標誌是以主糧為主,解決溫飽問題。進入工業化時代,家禽、水產等在食物中的占比越來越高,人們攝入的“副”食其實已經比主糧多很多。這樣形成了所謂的大農業。大農業分為兩大類,一是種植業,一是養殖業。越發達的國家,養殖業總產值就會越早超過種植業總產值。根據我國的農業發展統計,我國在2015年左右就已經實現養殖業和種植業的交叉拐點,種植業一直在上升,但是曲線比較平滑,而養殖業發展迅速,增長曲線陡峭,其中水產養殖業增長最快。隨著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深入,養殖業也會更加智慧型化、集約化,產值會保持快速增長,以後在食物結構中的占比會更高。這意味著,我國的食物結構已經面臨著一個從主糧向大食物的轉變,相較於主糧的碳水化合物,肉類蛋白質更重要。
幾十年前,普通老百姓的食物80%以上來自主糧。一碗米飯配點鹹菜甚至一點辣椒,或者醬油拌飯,就是一頓。而現在,日常吃飯一小碗飯一大桌菜已經很尋常。所以,“大食物觀”的提出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通過“大食物觀”,既保證吃的東西足夠豐富,也保證吃到嘴裡的所有東西都是安全的、有營養的。“大食物觀”是新時代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標誌,生產能夠滿足老百姓的多樣化需求。在科學指導下,老百姓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食物安全
“大食物觀”是吃好、吃得安全
當前環境下,人們更要講食物安全,而不僅僅是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常常等同於主糧安全。主糧安全很重要,但不夠,還有很多東西和主糧一樣重要。在“大食物觀”之下,主糧、“副”食都要抓。保障老百姓的飯碗,不僅僅是過去的主糧安全,而是要保證整個食物安全。“大食物觀”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強調了主糧的重要性,強調主糧和其他食物的均衡發展。
從“糧食安全觀”到“食物安全觀”,不僅僅是思維的改變,也是要求抓農業時注重主次、主副搭配,考慮農林牧副漁的均衡發展,這將對農業政策的制定、調整、保障,對農業產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解決溫飽,走進小康,走向富裕,近20年來,我國畜牧、家禽、水產產業的快速發展給老百姓的食物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支撐,促進了老百姓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糧食觀”是吃飽,“大食物觀”是吃好、吃得安全。
大食物的發展減輕了主糧的壓力。人們講糧食安全一定要防範別人在主糧上、種業上“卡脖子”。歷史經驗顯示,國際上往往是主糧相對容易囤積居奇。一些大的跨國公司常常利用危機操縱主糧價格,低囤高賣,危害很多國家的糧食主權。而食物安全相對於糧食安全,應該說更安全了,所有的食物安全都會統籌考慮。因為它更強調均衡,多頭並舉,難以人為操控,可分散主糧的風險,可對沖主糧“卡脖子”的危機,更能夠“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圖片來源
生態可持續
“大食物觀”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江大保護”等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的延續。“大食物觀”的本質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和農業現代化均衡發展。在最初的漁獵時代,老百姓就有樸素的觀念,什麼時候該狩獵,什麼時候該保護,不能捕獵幼獸,不能竭澤而漁。其實,這就是一種與生態觀緊密相連的食物觀。但是,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們忽略了這一點,向自然過度索取,是一種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獲取食物的方式。“大食物觀”則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緊密相連的生命共同體,向山水林田湖草要食物,但不是無度索取,而是在有序合理保障生態安全的前提下讓它們更有效地為人類提供食物。“大食物觀”對生態更友好。

歷史沿革

1990年,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提出:“現在講的糧食即食物,大糧食觀念替代了以糧為綱的舊觀念。”
大食物觀
《擺脫貧困》
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
2016年,中央一號檔案寫入“樹立大食物觀”,作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2022年,中央一號檔案發布,就是“大食物觀”的一個具體體現。

社會影響

2023年12月9日,第一屆國民營養素養大會上發布了“2023年度十大營養熱詞”,大食物觀上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