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958年秋冬大煉鋼鐵運動中,全公社進行土法冶煉鋼鐵,參加人數多達4000人。 1968年10月縣立初級中學海陽第十四中學在大閻家村建立。1970年,改為社辦高級中學。 1981年經省政府批准,海陽第十四中學改辦為海陽縣農業技術中學。1988年,更名為海陽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1985年9月五號颱風襲擊大閻家鄉,洪水沖毀農田200公頃,颳倒樹木3萬餘株,毀壞房屋6000餘間,莊稼受害面積達267公頃,公路交通阻斷,電力中斷。 1986年5月9日潮里建設村國小勤工儉學中,一學生將一枚小型廢舊炮彈拿到學校里,在圍觀玩弄時爆炸。當場死亡4人,後搶救無效死亡4人,另有14人重傷。 1987年冬全鄉1萬餘人參加整治潮外村土地,使全村所有土地劃方歸片,機耕路縱橫有序。 1989年冬鄉黨委組織1萬餘人參加了嶗峙埠鹽場改建蝦池會戰,整修蝦池73.3公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2月,建立中共海陽縣第十二區(龍山區)委員會,駐地後店村,書記先後為李忠厚、張善亭。1945年1月,建立中共龍山區委員會,駐地後店村,書記張善亭。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善亭、高賢亭、蔡永福、毛貴雲先後繼任龍山區委書記,駐地後店村。建國後,劉忠遠任中共龍山區委書記,駐地後店村。1950年2月,龍山區委改為中共海陽縣第十區委員會,先後任書記的有孫忠遠、劉允保、紀德文、楊芳太,駐地後店村。1955年9月,中共海陽縣十區區委復稱龍山區委員會,書記楊芳太,駐地後店村。1956年10月撤銷龍山區委,分設中共台子鄉委、潮外鄉委。中共台子鄉委員會,駐地台子村,轄8個黨支部,書記楊澤芹,1958年9月撤銷;中共潮外鄉委員會,駐地潮外村,轄9個黨支部,書記姜國臣,1958年9月撤銷。1962年4月,設立中共潮外公社委員會,駐地潮外村,轄17個黨支部,書記先後有李振悅、於佐成,1965年8月撤銷。1966年12月,設立中共潮外區委員會,書記孫樂平,駐地潮外村,轄27個黨支部。1971年3月遷至大閻家,更名中共大閻家公社委員會,駐地大閻家村,轄27個黨支部,先後任書記的有姜殿邦、王德芳、許志強、王兆軒、於鳳鳴。1984年4月,中共大閻家公社委員會改為中共大閻家鄉委員會,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於鳳鳴、項俊東、孫愷君、王澤廣、紀仁壽、劉忠堯。1994年,撤鄉設鎮,更名中共大閻家鎮委員會,先後任黨委書記的有劉忠堯、王振波、王克文、呂占友、張克強。2002年,鎮黨委轄黨支部42個,黨員1439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2月,設海陽縣第十二區(龍山區)區公所,張善亭、王雲生先後任區長,駐地後店村。1945年1月,設立龍山區公所,區長王雲生,駐地後店村。抗戰勝利後,毛貴雲、紀兆德先後任區長,駐地後店村。建國後,紀德文任區長,駐地後店村。1950年2月,改為海陽縣十區區公所,先後有紀德文、楊澤芹、李叢先、劉恆樂任區長,轄57個行政村。1955年9月,復稱龍山區區公所,區長先後有劉恆樂、魯清江。1956年10月撤區人委,分設潮外、台子鄉人委。潮外鄉人民委員會,駐地潮外村,轄9個行政村,鄉長先後有於欽林、唐孟桂,1958年9月撤銷;台子鄉人民委員會,駐地台子村,轄8個行政村,鄉長於修仁,1958年9月撤銷。1962年,設潮外公社管理委員會,轄17個大隊,駐地潮外村,1965年8月撤銷,主任鞠樹人。1966年12月設潮外區區公所,轄27個行政村,區長高秀山。1968年3月撤區公所,改為潮外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主任先後有周德慶、孫樂平、姜殿邦。1971年3月,改為大閻家公社革命委員會,駐地大閻家村,主任先後有姜殿邦、王德芳、許志強、王兆軒、范振香。1980年12月,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主任先後有范振香、姜濤。1984年4月撤銷公社體制,建立大閻家鄉人民政府,先後任鄉長的有項俊東、李永斌、於金鳳、黃川田、呂仁波、姜廣文。1994年撤鄉設鎮,更名為大閻家鎮人民政府,先後任鎮長的有劉振堯、王仁山、董愛平、尚仁玲、趙培勝。2002年,鎮政府轄26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