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明嘉靖六年(1527年),于姓由文登大水泊村來此定居。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姜姓由峒嶺遷入,後李姓、趙姓、孫姓、張姓、徐姓等相繼遷入。因建村處比四周高,故命村名台子上。 台子上村位於市政府駐地南部,地處東經121°09′,北緯36°42′。北隔劉子頂、豬腳山與柳樹莊相望,西與胡格莊、廒上村相鄰。西南1公里處是明朝戚家軍營寨舊址。南鄰魯古埠村,西距大閻家鎮政府駐地3.5公里,北距市政府駐地7.5公里。原屬大閻家鎮,2002年1月劃歸經濟開發區管轄。 建國前,全村有990人。1978年,全村人口增至1699人。2002年,全村560戶,1500人,另有非農業人口33人。全村有於、姜、李、趙、徐、孫、田、隋、楊等9姓,均為漢族,其中姜、於兩姓人口較多。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為5.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03.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蔬菜、蘋果等。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4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占69.8%、第二產業占0.2%、第三產業占28.5%,人均純收入3228元。
大事記
1935年本村於農曆三月十七日設集。自此,每逢二、七趕集。 1939年5月日軍飛機轟炸羊角泮,炸傷本村村民2人。 1942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十四日夜)海陽獨立營進駐,本村解放。 1943年日本飛機向村中心地帶扔下1枚燃燒彈,燒毀房屋3間和其他物品一大宗;並發射機關炮彈多發,打死耕牛1頭,打傷1名中年婦女。 1945年秋末以佛教會頭子周思敬為首,組織會徒100餘人,占據龍山,舉行暴動,被本村村民發現,報告了龍山區武裝部。區武裝部教導員張經水帶領廣大民兵,一舉將參加暴動的會徒一網打盡,粉碎了佛教會奪取人民政權的夢想。首要分子受到人民政府的嚴懲,周思敬被判處死刑,同年在紀疃河槍決。 1947年進行土改複查,貧下中農分到了土地,民眾革命熱情高漲。廣大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反蔣保田”大參軍運動,適齡青年47人結隊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4年由生產互助組成立了4個初級農業合作社,參加農戶85戶,354人。 1956年在村北建長103米,寬53米,水深1.5-2.5米的水庫,庫容11000立方米。 1965年冬開始修建北山溝水庫,長75米,寬50米,水深2米,庫容7000立方米。 1967年4月中共中央委員、省貧協主席、全國勞動模範
張富貴來村,向村民進行保護森林,愛護樹木教育。 同年7月煙臺地區革委會主任魏伯亭來村視察指導工作。 1972年修建村前大口井,直徑25米,深4米,可蓄水1600立方米。 1976年在中共海陽縣委工作隊和公社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全社勞動力在胡同溝修建成塘壩1座,長148米,寬55米,深3-4米,庫容26000立方米。 1983年實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000年在乾河子挖蓄水池1個,長67米,寬11.5米,深1.5米左右,可蓄水1100立方米。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40公斤,總產42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40公斤,總產102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食畝產400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450公斤,總產135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36公斤,總產64.4萬公斤。 1991年,村黨支部、村委會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大棚和植桑養蠶,以增加農民收入。2000年,村興建蔬菜大棚77個,占地9.33公頃,每個大棚年收入9000-13000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593萬元,其中農業收入435萬元,畜牧業收入150萬元,漁業收入8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工業僅是小手工業,只有油坊、織布作坊等,從業人員不足百人,收入僅能自給。1978年建立提籃廠,從業人員55人,帶動民眾80餘戶,收入5.6萬元。1998年開始,在村黨支部引導下,部分村民自籌資金,建立羊毛衫加工廠2處,從業人員35人,常年收入14萬元。 第三產業建國後,村辦起了供銷社代銷店、鐵匠鋪、麵粉廠、油坊、粉坊等,但規模較小,收入微薄。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積極引導民眾發展
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商店、理髮店和電氣焊、修理等行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80人,收入242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15萬元,服務業收入50萬元,商飲業收入177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9年前,村內國小利用祠堂和民房做教室,學生入學率僅為50%。1983年,先後建起教室3排,27間,設8個班,並建有寬廣的操場,教學設施比較齊備。之後,村又辦起幼稚園,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至2002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考入大中專院校者60人。同時,村內也注重科技文化建設,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廣大民眾的科技文化素質。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30公斤左右,全村討飯者14戶17人,為地主扛活12人,下關東的3戶11人,人民生活十分艱苦。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40公斤。2000年,人均糧食400公斤,人均存款1000元。1988年,全村有電話4部。2002年,全村有汽車2輛,小轎車2輛,機車251輛,三輪車28輛,手扶拖拉機45輛,大型50馬力拖拉機2台,中型25拖拉機1台,彩電300多台,電冰櫃20多台,電話95部。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齊,住房以草房為主,且破爛不堪。1978年後,全村統一規劃了街道和住房。1980年,修建了環村路3公里,街道平整、暢通無阻。2002年,每戶住宅占地100平方米,全村紅磚瓦房,人均居住面積接近3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84年,村購買電影機1台,自放電影。2000年,村委、村民共出資14萬元,進行了電網改造;對村內殘疾人按照殘疾級別相應減免義務工及集資、統籌經費;對村內“五保”老人做了妥善安排,使之老有所養、老有所靠。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於維經在本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之一。相繼入黨的有姜春潤、徐景旺、於翠鳳、於素花。1943年成立黨小組,於維經任小組長。同年10月成立黨支部,於維經任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先後組織民眾進行抗日工作,開展反霸鬥爭。1944年,姜春潤任黨支部書記。繼之先後有姜世成、李延斌、李延奎、姜日法、李延國、李延成、姜元學、姜瑞敏任黨支部書記。2001年5月起,於維山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74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廢除保甲制,和遲家莊成立一個行政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村公所為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文革”期間,改為革命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有於維理、於維經、於維洛、姜修身、姜淑本、於新義、於春陽、李延愷、李延斌、李延年、於新水、於維亭、姜元建、於新忠、姜元學、於維山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1999年,於維山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