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介紹,探源,形成,消亡,史書記載,
介紹
大野澤為古濟水所匯。該澤西通雷澤;西南納濟水連通菏澤;東北出濟水,再東北經濟南流入海;東南出黃水入菏水、通泗水、入淮、入海。因交通之便,水產豐富,自古是先民生存爭奪之地。《爾雅》云:大野澤、鉅野澤乃一澤二名。漢以前文獻稱大野,《史記》始有巨野澤之稱。唐、宋以後,多稱巨野。
大野澤是炎帝部族的發祥地之一。炎帝蚩尤帶領八十一氏族生活在大野澤周圍。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標繪,春秋時巨野澤在今巨野城西、北、東三面,呈門字型,環城而水。澤東西長約百里,南北寬約三十里。南朝,劉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曰:“巨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元和郡縣誌》則具體記載到:“大野澤一名巨野澤,在縣東五里,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大名輿地名勝》載:“巨野澤,宋時與梁山泊匯而為一。”
探源
遠古時期魯西南的兗州,是魯民活動中心,泰山西南和古濟水中游(華北平原的南部),因黃土高原來水攜帶的泥沙淤積,形成了一片廣袤的平地,魯人西出群山見此連綿平野,謂之大野。巨野(古作“鉅野”)因是大野的入口,故稱巨野。大野河流匯入東北部的一片窪地,形成湖澤,得名大野澤。
隋唐以前,這個大湖南北三百餘里,東西一百餘里,從現在的巨野縣城北向北一直到現在梁山縣北。五代以後,由於黃河屢次決口衝擊,湖面被淤積,由南向北逐漸乾涸,現在巨野、鄆城、嘉祥及梁山南部,淤積成了平地,北部則成了梁山泊。現在湖面已退縮到梁山縣城(後集)以北二十多公里處。也就是今天的東平湖。因此,大野澤也就成了歷史,不為今人所知。
形成
在遠古時,以泰山為主體的魯中山地,曾是大海中的一座島嶼。由於黃河攜帶的黃土高原的泥沙淤積,在泰山西南逐漸形成了一片廣袤的平地曠野,才出現了今天的魯西南平原,使泰山與大陸相連。遠古魯西南的兗州,是魯民活動的中心,魯人西出群山,見此連綿曠野,謂之大野。
巨野因是大野自東向西的入口,故稱巨野。“巨”者,“大”也,巨野,即大野。大野上的河流匯入東北部的一片窪地,形成湖澤,得名大野澤。《周禮·職方·兗州》:“其澤藪曰大野。”流經大野澤的河流主要是濟水和濮水,據《水經注·濟水》:“濟水自是東北流,出巨澤。其一水東南流,其一水從縣東北流,入巨野澤。……又東入乘氏縣,左匯濮水與濟同入巨野,故《地理志》曰:‘濮水自濮陽南入巨野,亦《經》所謂濟水自乘氏縣兩分,東北入於巨野也’”。
大野澤最早是何時出現的?確切年代已不可考。但根據一些古籍記載,我們可以斷定,至少在夏代以前,大野澤已經出現。據《尚書·禹貢》記載:“大野既瀦,東原厎平。”孔傳:“大野,澤名。”孔穎達疏:“《地理志》云:‘大野澤在山陽鉅野縣北,鉅即大也。’”《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書,儒家經典六經之一,其中的《禹貢》是以記載大禹治水為主的重要的地理著作,如果認為它可信的話,就可以斷定:在大禹治水時,即夏朝以前,距今4000餘年,大野澤已經存在。據《史記·夏本紀》:“大野既都,東原厎平。”也可以證明這一觀點。但是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在夏商時並沒有標出大野澤,最早在西周時才畫出大野澤,不知所據為何,亦或疏落所致。
消亡
大野澤從不斷擴大到逐步消亡,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6年),黃河決口於瓠子(今濮陽西南)。據《史記·河渠書》記載:“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決於瓠子,東南注巨野,通於淮泗。”此次黃河決口長達二十餘年,導致大野澤湖底抬高,湖面擴大。
晉太和四年(369年)桓溫伐前燕,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伐後秦,都曾經利用巨野澤,引戰艦自濟入河。南朝·宋時,據《水經注·濟水》記載:“巨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說明巨野澤還在擴大中。
其西南部後因受河水泥沙淤積抬高,湖區向北相對低洼處移動。
五代後晉開運元年(944年),據《讀史方輿紀要》:“滑州河決,侵汴、曹、單、濮、鄆五州之境,環梁山而合於汶,與南旺、蜀山湖相連,瀰漫數百里。”著名的梁山泊就此形成。宋時稱為梁山泊,是因為梁山已成為湖中的孤山。
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熙寧十年(1077年)兩次河決,又相繼從滑州、澶州東注梁山泊。黃河灌注梁山泊,其水面雖不斷擴大,但湖底卻迅速淤高。這一煙波浩渺、綿亘數百里的巨泊,成為施耐庵《水滸傳》中宋江農民起義軍活動的地點。
但黃河北泛時仍灌注梁山泊,梁山泊迅速淤淺,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黃河灌注梁山泊,又成為一片澤國,“河徙後,遂為平陸”。明代後期,黃河長期穩定由淮入海,梁山泊逐漸淤涸,蜀山、南旺、馬場、馬踏四湖大部淤積,成為僅供夏季蓄洪的平緩窪地。清康熙初年,梁山泊周圍“村落比密,塍疇交錯”(《壽張縣誌》),湖泊已經全部被墾為農田。曾經有八百里水面的梁山泊終於成為歷史的陳跡,今天只有東平湖還多少保留了一些古代梁山泊的遺蹟。
史書記載
大野澤是“西狩獲麟”之地。據《春秋》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獲麟。”《左傳》詳解為:“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公羊傳》詳解為:“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至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衿。……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
對於孔子的哭泣,子貢不甚理解,孔子對他做了具體的解釋,據胡仔《孔子編年》:“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焉!’先是,孔子因《魯史記》作《春秋》……及是西狩獲麟,孔子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遂以此絕筆焉。”這就是孔子作《春秋》“絕筆於獲麟”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