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麟州,新秦。下。天寶戶元和戶《禹貢》雍州之域。秦、漢為?中郡。隋開皇二十年置榆林縣,改為勝州。
天寶元年,王忠嗣奏割勝州連谷、銀城兩縣置麟州。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東至嵐州一百八十里。東至嵐州界黃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關。東北至勝州四百里。
西南至銀州三百里。
貢、賦:管縣三:新秦,連谷,銀城。
新秦縣,中。郭下。初,漢武帝徙貧人於關中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天寶元年置以為縣,取?舊名也。
連谷縣,中下。南至州四十里。本漢┯陰縣地,屬西河郡,在今銀州儒林縣界。隋文帝於此置連谷縣,煬帝改為連谷戍,大業十三年廢戍。貞觀八年於廢戍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寶元年割屬麟州。
連谷鎮,縣理城中,貞觀八年置。
銀城縣,中下。北至州四十里。本漢┯陰縣地,屬西河郡。漢末大亂,匈奴侵邊,?中、西河之?,其地遂空,訖於魏、晉,不立郡縣。後魏時置石城縣,廢帝改為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移於廢石龜鎮城,即今縣理是也。貞觀因之,屬勝州,天寶元年屬麟州。
勝州,榆林。下府。開元戶四千九十五。鄉十三。元和戶《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地。戰國時為晉、趙地。《地理志》雲?中立五原,本戎狄地,趙有之。始皇時分三十六郡,為?中郡。漢因之不改。按漢?中在今州理東北四十里榆林縣界?中故城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其城遂空。晉末屬赫連氏,赫連勃勃稱夏,都於統萬。按統萬城在今州理西南八百里,夏州是也。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之後,訖於周代,往往置鎮,不立郡縣。隋文帝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七年又置榆林縣,屬?州。二十年,割?州之榆林、富昌、金河三縣置勝州,立嘉名也。煬帝大業五年,以勝州為榆林郡,領榆林、富昌、金河三縣。十五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武德四年,郭子和歸國,其地又陷梁師都。貞觀二年平師都,三年,仍隋舊理置勝州。時柴紹、劉蘭破滅匈奴,奪得河南之地,因置州,以決勝為名。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九百四十里。西南至麟州四百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南至銀州七百里。北至豐州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女稽布,麻,粟。賦:麻,布。
管縣二:榆林,河濱。
榆林縣,中下。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中郡。漢末北虜侵擾,歷魏、晉、周,此地皆無縣邑。隋開皇七年置榆林縣,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屬?州,二十年改屬勝州。皇朝因之。
黃河,西南自夏州朔方界流入。
大葭蘆水,縣西二百二十里。
小葭蘆水,縣西二百四十里。其?地甚良沃。
平河水,首受黃河,隋文帝開之以通屯倉。
金河泊,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回十里。
?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趙?中城,秦?中郡也。《史記》曰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所置。秦因之。
隋榆林宮,在州城內,大業二年置,因榆林郡為名。其年,煬帝北巡,陳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宮,突厥啟人可汗獻馬及兵器新帳,因賦詩云雲。
榆林關,在縣東三十里。東北臨河,秦?匈奴之處,隋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
河濱縣,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中郡。訖於魏、晉,此地不立縣邑。至後魏及周,復為銀城縣也。隋時復為榆林縣地。貞觀三年,於此置河濱縣,東臨河岸,因以為名。改?州為威州,立嘉名也。八年,廢威州,以縣屬勝州。
黃河,在縣東一十五步。闊一里,不通船楫,即河濱關,渡河處名君子津。
河濱關,在縣東北,貞觀七年置。
聖人居所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次年廢。
巨野因古有
大野澤而得名。今巨野縣治位於古“
雷澤(
雷夏澤)
”東、
“大野澤(今東平湖)”南和“
微山湖”西北。又:古“
雷澤”在今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彭樓鎮一帶,是
伏羲氏的起源,傳說
舜帝也曾在此捕魚。
古麟洲——巨野,早在原始社會,就有氏族部落聚居。
伏羲氏族曾在大野澤“
農耕漁獵”。巨野縣設定於西漢初,至今有兩千餘年歷史。夏商時期,巨野地屬
徐州北境;西周至
春秋為
魯國西境,是魯哀公西狩獲麟之地;
戰國時屬
宋,後改屬
齊國;秦始建
縣屬
碭郡;漢至三國時期屬
山陽郡;晉至南北朝為
高平郡;隋朝時期,巨野分屬
鄆州、曹州和
金鄉縣;唐至五代屬
河南道鄆州;宋歸屬
濟州;元明時屬
濟寧府、兗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改屬
曹州府;民國十七年為
山東省直屬縣;1953年歸屬
菏澤專區;1958年改屬
濟寧專區;1959年改歸
菏澤專區。
2001年菏澤專區改為
菏澤市,巨野縣屬
菏澤市管轄。遠古的
雷澤、
大野澤周邊,水草豐盛,湖島穿插,環境優美。常有
靈鳥瑞獸,如
麒麟的原型------
長頸鹿等出沒。因
春秋時
魯王在此
“西狩獲麟”而得名
“獲麟台”。
唐高宗武德4年(621年)以
巨野縣置
麟州,次年廢。後世因之尊為“
獲麟之地”。巨野資源富饒,西漢前,就已有“
桑麻之業”。是
華東地區目前儲量最多、煤質最好的大型整裝煤田。巨野還是
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基地和
全國首批平原綠化達標先進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
孔聖人之居,沐
伏羲玄歌之化,是一片豐厚的文化沃土,留下了眾多的珍貴
文物。
文化遺產
麒麟台
位於麒麟鎮陳胡莊村東750米、後馮橋北1000米處,史稱麒麟冢,是春秋“西狩獲麟”之麟葬處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麟麟台被夏官屯公社武裝部挖掉邊圍而加高築成打靶台。現存台高約4米,東西長48米,南北20米。據1979年普查勘探,測出原遺址東西長73米,南北52米,面積約3800平方米。並發現灰坑,出土許多夾砂紅陶殘片、漢代陶片以及蚌殼、動物牙齒等。《左傳》記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詳,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東周列國志》也載:“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魯哀公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鉏商獲麟,以為不詳,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東周列志》也載:“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魯哀公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鉏商獲一獸,麕身、尾、馬蹄,頭上有一肉角,怪而殺之。孔子嘆曰:‘麟也,孰為來哉?’使弟子埋之。是為麒麟冢。麒麟降世,無人識曉,卻被“怪而殺之”。孔子痛惜不已,聯想到自己一生懷才不遇,觸景生悲,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自此絕筆,不再著書。麒麟冢也正因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一方名勝,歷代文人騷客臨其境覓聖跡,或謳歌,或慨嘆,發思古之幽情,詠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學者韋表微曾作“麟台碑銘”:李白、辛棄疾以及明代王穉登、孫宜等著名詩人均為麒麟台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唐武德四年,據西狩獲麟之故,巨野一度改名麟州。明嘉靖十四年,進士張九敘作斗書“麒麟冢”三字,刻石立於台前。天啟年間,縣令方時化在此修建廟宇,名曰“瑞麟寺”。自此,麒麟台勝跡更加名震四方。
秦王避暑洞
據考為
漢代昌邑王
劉賀之廢陵。另據史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帝前曾在此歇兵避暑,故名"秦王避暑洞"。它開鑿於西漢中期,劈山鑿成,宮道長100餘米,東西寬5.33米,高5米,兩壁平滑,上刻"清涼洞記"、"秦王洞璧記"、"大明禪院記"及歷代官吏文人的題詠詩文,內有唐代石雕佛像。秦洞背風朝陽,晨霧暮雷常穿射而入,使洞內雲霧繚繞,猶如仙境一般,故稱秦洞雲霞。
齊魯會盟台
據
《春秋》記載魯莊公三十年(前664年),在大野澤以西濟水之南筑台,齊魯兩國會盟於此,從而使兩國關係進一步鞏固,軍事防禦能力得到加強,國勢地位大大提高,使之贏得更大生存發展空間.會盟台,是齊魯友好的象徵,也是齊魯文化融匯通的標誌,對於研究春秋時期齊魯兩國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與發展及古代邦交史,有著重要的意義.至秦漢時期,此處又成為重要祭祀場所和埋葬之地.1976年,
菏澤陶繩紋鬲足,灰陶罐,灰陶豆等,並開探方試掘,發現夯土層,夯層時斷時續,不堅實,說明不是居住遺址,從側面證明了會盟之台的零點實性,同時在表土層下發現了一座墓葬,打破了夯土層,這說明是後之埋葬,出土器物為東漢時期.
永豐塔
傳古代有一龍常在大野澤作亂,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托塔李天王之子哪吒將此龍鎮住,洪水即退,
大野澤漸涸,一望無垠的大水,變為千畝良田。龍王一氣之下,狀告哪吒,哪吒被治罪。後來,托塔李天王將制服哪吒三太子的佛賜寶塔斷之為三,擲下天門, 塔底落於西鄰之縣鄆城,塔身落在巨野,塔頂飄往東鄰之縣金鄉。後人為紀念哪吒,盼望年年歲歲五穀豐登,將塔命名為永豐塔。
屏盜碑
大周任史君
屏盜碑,全稱大周推誠奉義翊戴功臣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濟州諸軍事行濟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西河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三百戶任公屏盜碑,簡稱屏盜碑。原位於巨野縣城北關護城河外路西,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立。由於歷代黃河水患淤積,該碑大部分被淹沒於地下,暴露地面約80厘米。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充分發揮歷史人文資源的巨大作用,2002年,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屏盜碑被發掘出土,移立於永豐塔之陽,人民路旁,並修建了碑亭,以加強保護,壯其觀瞻。該碑龜趺螭首,優質青石裁成。碑身下寬上窄呈梯形,通高516、寬158-142、側寬62-55厘米,重約13.5噸;龜趺高100,長293、寬160厘米,重約9噸。朝議郎行左拾遺充集賢殿修撰李昉奉敕撰,翰林待詔朝議大夫行司農丞張先振奉敕書。
昌邑故城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
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
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
山陽郡為昌邑國,封其子
劉髆為
昌邑王。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後其子
劉賀繼位。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
劉賀被征為帝位,在位僅27天,昏庸淫亂,被大將軍霍光廢為海昏侯。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1980年、1982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城址進行了兩次調查勘探,探清古城平面略呈方形,東城牆長1215米,西城牆長1377米,北城牆長1585米,南城牆長1720米。城牆分段板築,土質為摻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層9、10、11厘米不等。城址上現有前昌邑、後昌邑、侯花園、城角劉四個村莊,範圍內發現大量漢代遺物和少量的戰國遺物,有瓦、小鼻罐、淺盤細柄豆、壺、銅鏃、鐵柱、弩機、陶井圈等。還發現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釀造窯址。另有部分唐、宋、金、元時期的遺物如:鐵釜、碗、盤等。大量的文化遺存,為我們研究古昌邑的歷史與興衰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戰”,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亂”平叛之戰等都發生在這裡。昌邑又是走蛟臥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西漢初,梁王彭越從這裡揭竿;東漢末,費亭候曹操任兗州牧於此。自戰國至魏晉是昌邑的鼎盛時期,這一帶是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西漢時,昌邑城內已有了自己的冶鐵業和專門管理冶鐵的鐵官,是當時全國49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之一。據《漢書》記載,當時昌邑從事冶鐵生產的工役就有280多人。隋唐時期,
昌邑為縣,宋代降為鎮,昌邑的經濟、文化亦從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黃河幾次決口,厚厚的泥沙把這座古城湮沒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垣隱約可現。據《
巨野縣誌》記載,明清時期,每當陰雨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看到城闕形,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後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贊曰: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衝鋒泣壯烈。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傑。
西侯樓遺址
位於大謝集鎮西侯樓村西100米處,原為台地遺址,現已削平。南北長350米,東西寬120米,面積4200平方米。該遺址距今約5000年,文化層堆積自新石器中晚期至漢代,是巨野縣目前發現年代最久,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遺址。1979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進行調查勘探,發掘出大量遺物,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有柄、鬲足、盆、鼎、花邊罐、方格紋罐等,一些器物從形制、紋飾上看,具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特徵,屬菏澤地區首次發現。還有與曹縣莘冢集遺址出土器物相近的屬山東龍山文化範疇的遺物。其中,夾砂灰陶花邊罐在該地區其他遺址中從未發現過。對於研究典型龍山文化與河南龍山文化地域交錯有著重要的意義。商、周文化層堆積有明顯的連續性,以灰陶居多,胎體逐漸增厚,紋飾以繩紋為主,方格紋已不見。發現的商、周文化和漢代文化的器物有鬲、罐、平口瓮、壺、鼎等。該遺址出土的大批遺物,展現出一幅社會在不斷前進的歷史畫卷,為研究和考證該縣悠久歷史提供了充分依據。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創造著人類文明。
文廟
巨野文廟位於巨野縣城東南隅,永豐塔北約一百米處.宋金時期巨野文廟原建於城北,屢經河患,廢立不一.明
洪武十五年1382年縣丞呂讓移建於今址.歷代多次增修擴建,至清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縣令章弘鼎新正殿,續成諸祠,規制乃備,占地三十餘畝,前後五進院落及東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樓閣,齋,廡,亭,坊近百間.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氣坊,
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形成文廟
中軸線兩側建有進德齋,修業齋,東廡,西廡,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東華門,
西華門等,東跨院為文昌祠,是儒學所在地西跨院為啟聖祠,後改作訓導宅.隆十八年1753年.巨野縣知縣朱容極在此建麟州書院,此後經道光,光緒以及民國年間多次建修葺,書院更具規模,志名遠播.大成殿內祀有孔子,四配顏回,
曾參,子思,
孟軻,十二哲閔損,
冉雍,端木賜,仲由,
卜商,有若,
冉耕,宰予,
冉求,言偃,顓孫師,
朱熹的塑像.兩討債列"七十二賢"牌位.整個建築布局得當,錯落有致,間以蒼松翠柏,形成一處氣勢害寵傳,郁罩蔥蘢的古建築群.1947年,文廟被廢,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大成殿,殿內塑像亦遭劫難。
金山
風景秀麗的金山位於縣城東南23公里處,因鑿石得金故名曰金山。金山南北長2華里,東西寬 1.5華里,
海拔高度133.2米。古之金山,林木茂密,登道紆迴,殿宇嵯峨,
湧泉涓涓。豐富美麗的人文景觀和
自然景觀,使金山聞名遐邇。金山原有古建築20餘處,據縣誌記載,康熙四十年重修金山,“悉仿岱制”,即按照
泰山的建築布局設計施工。自西路登山依次為小紅門、
中天門、小天街、
南天門。南山麓建有
神農祠、觀稼亭,北有泰山祠、王母閣、依山傍崖,各抱地勢;另有
文昌閣、三聖殿、魁星樓、
牛王廟、戲樓等點綴其間。此外,還有玉兔洞、金牛洞、蝙蝠洞、祈子洞、聖母泉、龍虎洞、神水泉、金水泉等20餘處自然景觀。一年一度的金山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每逢陽春三月,商賈雲集,遊人如織,香菸雲霧,繚繞於蒼松翠柏叢中;歡歌笑語,迴蕩在山谷溝壑之間。這便是巨野著名的古八景之一的“金山春曉”。
“巨野之勝在金山,金山之勝在秦王洞”。山南麓,有一人工開鑿的大洞,俗稱金山大洞,世傳為
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建造的駐蹕行宮,稱之為秦始皇避暑宮。當地人又傳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帶兵征戰,曾在此歇馬,故又稱秦王洞。經考證,實為西漢昌邑王
劉賀營而未用的廢冢。據《漢書·武王子傳》載:賀王昌邑十三年,後征為帝,因行淫亂,被廢為海昏侯,就國豫章(今
江西南昌)。在漢代,帝王即位之次年,即廢為海昏侯,就國豫章(今江西南昌)。在漢代,帝王即位之次年,即營作山陵,昌邑王劉賀事多僭越,自治壽域,乃入立被廢,客死他鄉,不得歸葬,營而未用,遂成廢冢。北洞共有
明道、側室、甬道、耳室、主室等九部分組成。總長89.80米,最寬28米,石壁最高處15米,如劈如削。洞室
整體結構布局嚴謹,開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驚嘆。洞內
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涓涓清泉,自石罅中滲出,懸溜不斷。“雲開山上地,雨滴洞中天,徑窄藤蘿沒,崖高日月懸……”,正是金山洞的真實寫照。千古奇觀,勝地佳境,吸引著歷代眾多的遊客。有多少文人名士懷著幾多感慨,幾多讚嘆,欣然命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和精僻的考證。明道兩壁上現存宋以來的刻石44幀,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宋、金、元時期,這裡曾為佛寺,香火旺盛,經久不衰。洞門上方的“敕賜大明禪院”六個大字,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內現存石佛像一尊,高約90厘米,為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造。雕刻精細,造型美觀。
蚩尤墓
在氏族社會晚期,由於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分化,氏族部落之間常常為了掠奪財富和出於自衛的目的,而不斷發生戰爭。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生活在黃河上游的
黃帝部落與生活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通典》云:“三年九戰而城不下”。《
史記》中也載“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蚩尤死後,被分屍葬埋。《皇覽·冢墓記》稱:“
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今河南省
台前縣)城中,高七丈……肩髀冢在山陽郡巨野縣,大小與闞冢同。”《巨野縣誌》亦載:“蚩尤墓,在巨野縣城東北八里”。此墓歷經夏商周漢,歲月荒遠,地貌變遷,墓冢面積不斷縮小,元明時期丘上曾建有廟宇,清代以後冢丘屢遭破壞。至1982年全縣文物普查時測量,堌堆東西38米,南北31米,總面積1200平方米。
蚩尤與黃帝、
炎帝同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在當時,其部族就已率先進入了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並且掌握了冶銅技術。《世本·作篇》中有:“蚩尤以金作兵器”之說。《管子》中亦有“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銷、矛……”紅銅的出現也為後來青銅文化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早在
秦漢之前,蚩尤一直被尊奉為“兵主”、“戰神”,受到人們的大禮祭祀。《史記》中就有
劉邦“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的記載。由於受“勝者王侯敗者寇”的觀念影響,蚩尤在一些史書中被描繪成“不用帝命”、“類鬼似妖”的暴虐之徒。
東嶽天齊廟
東嶽
天齊廟,位於
陶廟鎮陶廟村,因歷代護廟人及重修者中多為陶姓,故又俗稱陶家廟。
東嶽天齊廟為道教祭祀泰山神的廟宇。古代
皇帝多祭祀泰山,傳說泰山神掌管人間生死,“
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所宗者也。”(《雲笈七籤·五嶽真形圖序》)。
唐玄宗封泰山神為“天齊王”,
元世祖時又尊泰山神為“東嶽天齊大生仁皇帝”。簡稱“東嶽天齊大帝”或“東嶽大帝”。每年夏曆三月二十八日為祭祀日。此廟始建年代無考,世人或傳
唐建,或曰宋時,眾說紛紜。舊志中記載有元代至元年間的重修碑記,至今尚存殘銘,可證其始建年代上限為
唐中晚期,下限為金代。明萬曆年間,善士陶敬聚社集資重修,現有碑為記。入清後,又於康熙、道光、光緒等年間不斷增修擴建,規模日臻完善。主要建築有天齊殿、三皇殿、文王殿、關帝殿、三教堂、
玉皇閣、九女閣、
真武廟、土地廟、
華佗廟以及山門、戲樓等,占地面積10餘畝。舊時廟內古木參天,碑石林立,香火旺盛,遊人如織。解放後,天齊廟為供銷社所用,其中部分古建築陸續被拆除,碑碣石刻亦多被毀。“文革”中又遭余劫,唯天齊殿、三皇殿、文王殿、三教堂倖存,均面闊三間,青磚砌壁,灰瓦覆頂,古樸肅穆,猶顯莊重典雅之風。天齊殿東西兩壁分別嵌有明隆慶和清光緒年間的重修刻石,三皇殿內壁畫尚存,尤為難得。更引人注目的是廟內的一株古槐,傳為唐代所栽,樹圍5米餘,然歲月荏苒,朽枯中空,僅存外皮10厘米許,卻虬枝繁葉,充滿生機,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