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素分型
一種細菌分型的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腸桿菌素分型
- 釋義:一種細菌分型的方式
大腸桿菌素分型
一種細菌分型的方式。
大腸桿菌素分型 大腸桿菌素分型 一種細菌分型的方式。內容概況 一種細菌分型的方式。已知細菌種內的許多關係密切的菌株,’可以根據其所產生的火腸菌素或者它們對大腸菌素的敏感性來加以區分;大腸菌素分型已用區夾分索氏志賀氏菌{sh妙lla sn}nee的大約15型菌株。
大腸桿菌(學名:Escherichia coli),又叫大腸埃希氏菌。是腸桿菌科埃希氏菌屬的一個物種,由德國奧地利兒科醫生特奧多爾·埃舍里希於1885年發現。大腸桿菌為常見的原核生物,可依據其生物學特性劃分為六大類別,分別是:腸致病性、腸產毒性、腸侵襲性、腸出血性、腸黏附性以及彌散粘附性大腸桿菌。此外,大腸桿菌被歸類為...
大腸桿菌血清學分型基礎(即其抗原) 大腸埃希菌主要有三種抗原:O抗原,為細胞壁脂多糖最外層的特異性多糖,由重複的多糖單位所組成。該抗原刺激機體主要產生IgM類抗體(出現早,消失快)。K抗原,位於O抗原外層,為多糖,與細菌的侵襲力有關。K抗原分為A,B,L三型。H抗原,位於鞭毛上,加熱和用酒精處理,可...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是大腸桿菌的一個亞型,以O抗原分型,EHEC可分為O157、O26、O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為O157:H7,可引起感染性腹瀉,因能引起人類的出血性腸炎而得名。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結腸炎流行中被分離出。生物學特性 大腸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對人無害...
出血性大腸桿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大腸桿菌的一個亞型。病理介紹 EHEC分為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為O157∶H7,可引起感染性腹瀉,因能引起人類的出血性腸炎而得名。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結腸炎流行中被分離出。生物學特性 大腸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對人無害。它有三種...
大腸桿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 大腸桿菌O157:H7是大腸桿菌的其中一個類型,該種病菌常見於牛隻等溫血動物的腸內。這一型的大腸桿菌會釋放一種強烈的毒素,並可能導致腸管出現嚴重症狀,如帶血腹瀉。 大腸桿菌血清學分型基礎(即其抗原) 大腸埃希菌主要有三種抗原:O抗原,為細胞壁脂多糖最外層的特異性多糖,由重複的...
大腸埃希菌,俗名大腸桿菌( 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芽。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棲居菌。大腸埃希菌的致病物質之一是血漿凝固酶。根據致病性的不同,致瀉性大腸埃希菌被分為產腸毒素性大腸埃希菌、腸道侵襲性大腸埃希菌、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腸集聚性黏附性大腸埃希菌和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5種。...
血清分型主要用於流行學調查。一般將大腸桿菌按照對人類致病力的特點分為四個菌群:普通大腸桿菌、腸致病性大腸桿菌、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和侵襲性大腸桿菌。後三者是引起腹瀉的致病菌。每個菌群均包括一定數量的血清型。其中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能產生耐熱腸毒素和不耐熱腸毒素。這兩種腸毒素的產生在遺傳學上受質粒的控制...
認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主要包括O157∶H7、O26∶H11,其中血清型O157∶H7是引起出血性結腸炎的主要致病菌。其致病機制可分兩個方面,即粘附及產毒。當病菌侵入宿主機體腸腔,主要依靠質粒介導的粘附因子(菌毛)使病菌粘附於盲腸和結腸。從小豬動物模型中已知出血性大腸桿菌與經典的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粘附模型不同...
腸桿菌科細菌分布廣,寄主範圍大,人、動物、植物都有寄生或共生、附生、腐生,也可在土壤或水中生存,與人類關係密切。腸桿菌科細菌易於培養,繁殖快(在適宜條件下每20~30分鐘可增殖1代)。有些種如大腸桿菌是研究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重要材料。主要功能 腸桿菌科包括無芽孢、周身鞭毛或無鞭毛的革蘭氏染色陰性直...
腸毒素是一種外毒素,通常指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一種相對熱穩定的毒素。根據抗原性分為A-E,G-I 8個血清型。腸毒素是蛋白質,溶於水,相對分子質量約為30000,耐熱(有一種大腸桿菌不耐熱腸毒素新興突變體),食品中的毒素不因加工而滅活;對蛋白酶與有耐性,故在消化道中不易被破壞。食入腸毒素可引起劇烈...
二、質粒及質粒圖譜分型148 三、染色體DNA限制性酶切分析149 四、色原或螢光底物及成套鑑定系統150 五、核酸探針技術150 六、核糖體分型151 七、全細胞蛋白電泳圖譜分型152 八、高壓脈衝場凝膠電泳分型152 主要參考文獻153 第七章藥物控制研究 / 154 第一節大腸桿菌病西藥防治研究154 一、泵抑制劑154 二、單...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大體上類似於其他的兼性革蘭染色陰性桿菌可表現為皮膚、軟組織呼吸道泌尿道、中樞神經系統、胃腸道和其他的器官的感染:1.敗血症 多發生在老人或新生兒中,有時伴有其他細菌混合感染在成人和兒童中常伴發熱,並多有寒戰患者熱型不一,可為稽留熱間歇熱弛張熱等可伴低血壓或休克患者多表現...
(4)假膜炎腸炎本質是一種菌群失調性腸炎,病理特點是腸黏膜被一層炎性假膜所覆蓋,該假膜由炎性滲出物、腸黏膜壞死塊和細菌組成。人群中約10~15%有少量金葡菌寄居於腸道,當優勢菌如脆弱類桿菌、大腸肝菌等因抗菌藥物的套用而被抑制或殺滅後,耐藥的金葡菌就乘機繁殖而產生毒素,引起以腹瀉為主的臨床症狀。...
變形桿菌屬O抗原有49個,為分群的主要依據;有H抗原,是分型的依據。O抗原和H抗原在本屬不同種間有交叉,O抗原與大腸埃希菌、沙門菌O抗原間也有交叉反應。另外,普通變形桿菌X19、X2和Xk三個菌株的O抗原與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等的脂多糖為類屬抗原,根據這一現象,臨床上可用普通變形桿菌OX19、OX2和OXk代替立克...
1、細菌素以生產菌而命名:如大腸桿菌產生的細菌素稱大腸桿菌素,乳酸菌產生的稱為乳酸鏈球菌素(乳鏈菌肽,Nisin),綠膿桿菌產生的稱綠膿桿菌素。2、細菌素根據化學結構、穩定性和分子量大小可分為4類。第一類定義為羊毛硫抗生素(Lantibiotics),是一類小分子的修飾肽,含19-50個以上的胺基酸分子,分子活性部位...
引起小兒腹瀉的病原種類很多,根據全國各地資料報導我國感染性腹瀉病的主要病原為致瀉性大腸桿菌、志賀氏菌、空腸彎曲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仍以細菌性病原為主(城市57.6%,農村占64.9%)細菌1.致瀉性大腸桿菌::包括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產毒型大腸桿菌(ETEC)、侵襲型大腸桿菌(ELEC)、出血性大腸桿菌(...
埃希菌屬包括大腸埃希菌、蟑螂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赫爾曼埃希菌和傷口埃希菌,臨床最常見的是大腸埃希菌。 大腸埃希菌俗稱大腸桿菌,大多數菌株是人類和動物腸道正常菌群。埃希菌屬概念 埃希菌屬包括5個種,即大腸埃希菌、蟑螂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赫爾曼埃希菌和傷口埃希菌。臨床最常見的是大腸埃希菌。 大腸埃希...
細菌性痢疾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型表現為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里急後重,體溫可高達40℃,治療不徹底可轉為慢性或健康帶菌者。慢性型表現為輕重不等的痢疾症狀,大便帶有黏液或膿血,左下腹壓痛,久病者可貧血、營養不良和神經衰弱等,也可因機體防禦機能下降而發生急性菌痢疾症狀。大腸桿菌導致的病症一般...
在尿路感染中僅次於大腸桿菌而居第2位,臨床表現和發病機理與大腸桿菌感染相似。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尿培養陽性。更常見於原有夾雜病或有排尿不暢(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膀胱輸尿管反流等)的患者,保留導尿和尿路器械檢查常為誘因。克雷伯氏菌敗血症好發於原有他病的患者,多發生於住院病人。病情...
用於細菌的鑑定和分型 噬菌體只能侵染相應的細菌,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可用於細菌鑑定。同時,噬菌體具有型的特異性,可對細菌進行分型鑑定。可以利用噬菌體對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傷寒菌等進行分型。噬茵體展示技術和噬菌體抗體庫 噬菌體展示技術是一種強有力的基因表達篩選技術,1985年首次由美國科學家SmithMl在(...
雖然克雷伯氏菌具有O抗原和K抗原兩種,但其血清學分型主要根據K抗原,因為K抗原的數量多於O抗原,且耐熱性強,K抗原常常掩蓋O抗原使O抗原的鑑定比較困難。克雷伯氏菌與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有密切的抗原關係,常見的是克雷伯氏菌K2與肺炎鏈球菌2型有交叉反應。克雷伯氏菌K7、K8、K10和K11與大腸桿菌K55、K34、...
4.8.1 噬菌體分型 4.8.2 噬菌體治療 4.8.3 噬菌體展示 4.8.4 自然環境中的噬菌體 4.8.5 細菌毒力和噬菌體轉化 5 質粒 5.1 質粒所決定的一些細菌特性 5.1.1 抗生素抗性 5.1.2 大腸桿菌素和細菌素 5.1.3 毒力決定簇 5.1.4 植物相關細菌的質粒 5.1.5 代謝活性 5.2 質粒的分子特性 5...
克雷伯氏菌肺外感染並非少見。在尿路感染中僅次於大腸桿菌而居第2位,臨床表現和發病機理與大腸桿菌感染相似。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尿培養陽性。更常見於原有夾雜病或有排尿不暢(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膀胱輸尿管反流等)的患者,保留導尿和尿路器械檢查常為誘因。克雷伯氏 菌敗血症好發於原有他病...
沈孝民用PCR技術對各種不同血清型的沙門菌和已知被該菌污染的魚粉和動物產品的肉湯培養物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該方法特異性高,且靈敏、快速,並可在1d之內完成。1.2.4腸毒素大腸桿菌 腸毒素大腸桿菌(簡稱耐熱菌)是一種嗜熱、嗜 酸、好氧的細菌,能從濃縮蘋果汁中分離得到,該菌能經受巴氏殺菌而存活,嚴重...
化膿性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化膿菌引起骨組織的炎症。病原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乙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偶爾為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感染途徑有血源性、蔓延性及外傷性。血源性者病菌自遠處病灶經血行感染於骨,好發於長管狀骨的乾骺端,形成膿腫,經骨皮質擴散...
7. 9. 4 禽源致病型大腸桿菌 7. 10 致病性大腸桿菌的檢測 參考文獻 8 彎曲桿菌食源性疾病 8. 1 引言 8. 2 彎曲桿菌屬的特徵 8. 2. 1 彎曲桿菌屬 8. 2. 2 彎曲桿菌種 8. 3 空腸彎曲桿菌和結腸彎曲桿菌引起的疾病 8. 3. 1 感染與症狀 8. 3. 2 併發症 8. 3. ...
(3)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病原體為產毒素或侵襲性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俗稱大腸桿菌。潛伏期為2~20h,通常4~6h,先出現食慾下降、腹痛、噁心,繼而出現腹瀉,但較少發生嘔吐。大便多呈黃色水樣,可帶黏液膿血,有惡臭味,每天數次,每次量多,多無里急後重感。嚴重病例可致脫水。大便和剩餘食物細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