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是2021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Christine E.R.Dodd、[英]Tim Aldsworth、[美]Richard A.Stei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源性疾病
- 作者:[英]Christine E.R.Dodd、[英]Tim Aldsworth、[美]Richard A.Stein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1日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頁數:460 頁
- ISBN:978751843288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食源性疾病》是2021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Christine E.R.Dodd、[英]Tim Aldsworth、[美]Richard A.Stein。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
《食源性疾病》是2021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Christine E.R.Dodd、[英]Tim Aldsworth、[美]Richard A.Stein。內容簡介 食源性疾病是一個廣泛和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影響著全世界的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近年來,食源性感染和中毒事件的不斷提高公眾對這一威脅的認識,因此,現在比以往任何...
預防食物中毒是指餐飲單位或個人為避免發生食物中毒而採取的預防措施。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定義:凡是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病原體使人體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統稱為食源性疾病,按中國傳統說法“病從口入”——凡因飲食而引起的一切疾病均應歸屬食源性疾病的範圍。病原種類 食物中毒按其病原的種類,主要分為細菌性,真菌...
《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規範(試行)》,是為規範衛生健康系統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十四條、第一百零三條、第一百零四條等規定,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制定的規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規範(試行)》於2019年10月17日發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通知檔案 國家衛生...
《食源性疾病暴發應對指南(第2版)》是201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楊杏芬、吳蜀豫。內容簡介 美國食源性疾病暴發應對促進委員會*的《食源性疾病暴發應對指南(第2版)》描述了應對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全過程,包括準備、識別、調查、控制和後續處理。還描述了疾病暴發所涉及的所有關鍵機構的職責,推薦了相關的操作程式...
《中國食源性疾病的風險特徵研究》是2018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姣、吳林海。內容簡介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最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是影響老人、婦女、兒童等弱勢人群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其所造成的隱形疾病負擔更是難以預計。本書基於中國實際、融合國際範式,以食品安全風險為切入點描述我國食源性...
《食源性疾病與健康》是2006年8月6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現代健康話題》其中一分冊。介紹了世界範圍內食源性疾病的影響及其危害。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可供公共營養師、衛生醫師、炊事人員、保育老師、醫務工作者以及廣大公眾指導食品衛生與食品安全時作參考使用,旨在提高廣大公眾的食品衛生知識,...
《食源性疾病暴發應對指南》是2011年4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食源性疾病暴發應對指南》是基於美國多年來在食源性疾病監測、調查、處理等方面的豐富實踐經驗,經過梳理和分析而編寫的,內容十分全面和實用,包括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監測、識別、調查、處理和跟蹤等方面。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食源性...
《食源性疾病防制與應急處置》是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培剛,丁鋼強,顧振華。內容簡介 主要包括:食源性疾病的研究進展和有關基本概念、國內外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現狀與趨勢、常見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特點及其防治措施;食源性疾病暴發流行事態的基本類型與特點、食源性疾病緊急狀態的預警分級和危害程度分級、...
《食源性疾病調查程式》是2014年10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國際食品保護協會著,劉弘、吳春峰主譯。內容簡介 國際食品保護協會編著的《食源性疾病調查程式(第六版)》的編寫旨在指導不同國家公共衛生人員或團隊調查所報告的可疑食源性疾病。此版本所描述的程式包含:·計畫、準備、調查和應對無意或蓄意的...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處置培訓,於1月22日舉辦。為了進一步提高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能力,有效應對春節前後可能出現的食物中毒事件,1月22日,縣疾控中心邀請市疾控專家來善開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處置培訓。培訓重點圍繞《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南(2012年版)》,詳細講解了食源性疾病概述、...
《食源性疾病暴發回響指南》是2011-04-01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杏芬,吳蜀豫。內容簡介 《食源性疾病暴發應對指南》是基於美國多年來在食源性疾病監測、調查、處理等方面的豐富實踐經驗,經過梳理和分析而編寫的,內容十分全面和實用,包括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監測、識別、調查、處理和跟蹤等方面。特別需要...
因此,我國把食品安全與食源性寄生蟲病的預防控制作為公共衛生管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食源性寄生蟲病,一方面要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管理,以消除或減少引起或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加強食源性寄生蟲病的應急處置工作,及時發現和控制由食源性寄生蟲病暴發流行引起的緊急事態。作者簡介 貴陽...
食源性疾病現場調查與處理虛擬仿真實驗是華中科技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該課程在實驗空間平台授課,課程負責人是劉烈剛,授課教師是姚平、魏晟、楊雪鋒、唐玉涵。據2021年10月實驗空間官網顯示,該課程做實驗人數2919,其中優秀967人、達標1446人、不達標506人,實驗通過率82.7%。該實驗課程...
食源性疾病預防與控制 《食源性疾病預防與控制》是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桂剛,王海燕,居建雲。
在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調查處理過程中,一旦發現食源性疾病來源於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與之有關聯,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依法及時通報同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於重大的食源性疾病信息,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還要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報告,必要時配合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向社會發...
1.2.2 食源性寄生蟲學的形成與發展 1.3 食源性病原學的相關學科 1.3.1 微生物、寄生蟲生態學 1.3.2 衛生學相關學科 1.3.3 病原(醫學)生物學 1.3.4 衛生微生物學 1.3.5 其他相關學科 1.4 食源性病原體的危害性 1.4.1 近20年發生的重大事件 1.4.2 食源性病原體感染率 1.4.3 食源性疾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出入境口岸食源性疾病監測規程(SN/T 1704-2006)》的附錄A、附錄B、附錄C均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並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郝秀華、車志軍、王正、...
這是美國自1998年以來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食源性疾病疫情。 李斯特菌潛伏期長,從食用受污染食品至發病,一般間隔1至8周,因此疾控中心估計,隨著10月份更多李斯特菌感染者的症狀開始明顯,確診病例將持續增多。李斯特菌比常見的沙門氏菌和某些大腸桿菌更為致命。美國上次暴發李斯特菌大規模感染是在1998年,21人因食用...
諾如病毒,是人類杯狀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 HuCV)中諾如病毒(Norovirus, NV)屬的一種病毒。是一種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人和多種動物發生急性腸胃炎,導致嚴重腹瀉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也是一種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諾如病毒的流行不僅對人群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也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多種...
朊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稱為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其中人的克-雅氏病被疑為食源性疾病。人的克-雅氏病和牛海綿狀腦病,也被稱為瘋牛病,似乎由相同的感染因子引起。其他由朊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有鹿慢性消耗性疾病和羊癢病,其朊病毒是否可以傳染給人尚不清楚。人可能因食用BSE動物組織或肉而感染。傳染性海綿狀...
5. 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我國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安全的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研究工作。重視並持續開展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宣傳教育,及時提醒消費者一旦發生疑似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除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外,還要立即停止食用並封存可疑食品。同時對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人員,普及預防食源性疾病的衛生學知識。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細菌性食物中毒)常造成群發性的 腹瀉、嘔吐等傷害,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判斷是 否為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依據,主要包括流行病學調查,病 人的潛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現,而實驗室診斷是確定食源性 疾病病因主要依據。通過對襄樊市 2003 ~2005 年發生的 22 起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實驗診斷結果進行...
據FDA統計,1997年美國加州等5個州食源性疾病共為8051例,其中由志賀氏菌引起的為1263例,志賀氏菌引起的細菌性痢疾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根據宿主的健康狀況和年齡,只需少量病菌(至少為10個細胞)進入就有可能致病。志賀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襲力菌體內毒素,個別菌株能產生外毒素。志賀氏菌進入大腸後,由於菌毛的...
致病性微生物污染是指具有病原性的微生物對食品、水、土壤等造成的污染。我國每年因微生物污染、腐敗而損失的糧食、水果、蔬菜及各種副食產品數量驚人,70%的食源性疾病患者是由於食用各種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水引起的。飲用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水可引起多種疾病,如軍團菌病、霍亂、肺炎、急症胃炎等。飲用水中的...
O157 : H7大腸桿菌感染是一種食源性疾病,病人和無症狀攜帶者均可成為傳染源, 人群對病原體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一定程度的特異性免疫力。O157 : H7大腸桿菌感染可表現為無症狀感染、輕度腹瀉、出血性腸炎(HC)、溶血性中毒綜合(HUS)、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其中以出血性腸炎最常見。典型的出血性腸炎...
《警惕因食而病》由徐嬌主編,取名為舌尖上的安全,顧名思義,就是將當前中國主要的食品安全問題通俗易懂地進行闡述,讓食品行業的製造商、零售商和監管者以及廣大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危害有初步的認知,進而推動全社會更加理性、科學和有序地共同監督食品安全,儘可能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發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