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2021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食源性疾病(2021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食源性疾病》是2021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Christine E.R.Dodd、[英]Tim Aldsworth、[美]Richard A.Stei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源性疾病
  • 作者:[英]Christine E.R.Dodd、[英]Tim Aldsworth、[美]Richard A.Stein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1日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頁數:460 頁
  • ISBN:978751843288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食源性疾病是一個廣泛和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影響著全世界的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近年來,食源性感染和中毒事件的不斷提高公眾對這一威脅的認識,因此,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了解食源性疾病。作者來自於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等食源性疾病領域,均為國際知名專家。本書提供了有關傳染性和毒性食物病原體的最新知識,旨在為關注食源性疾病全球影響的讀者提供參考。本書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主題:原則、感染、中毒和預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專業類書籍。

圖書目錄

目錄:
1 食源性疾病的疾病過程
1.1 食源性疾病過程的分類
1.2 消化道的結構和功能
1.2. 1 消化道的解剖學和消化功能
1.2. 2 液體平衡
1.2. 3 免疫功能
1.3 感染
1.3. 1 相關病原類型
1.3. 2 發病機理
1.3. 3 防禦機制
1.4 中毒
1.4. 1 相關毒物類型
1.4. 2 發病機理
1.4. 3 防禦機制
1.5 食物代謝性紊亂
1.5. 1 乳糖不耐受
1.5. 2 豆類中毒 (蠶豆病)
1.6 過敏
1.6. 1 相關食物類型
1.6. 2 發病機理
1.6. 3 防禦機制
1.6. 4 乳糜瀉可能是一種食物過敏
1.6. 5 食物過敏的治療
1.7 特質性疾病
1.7. 1 未經證實的特質性反應
1.7. 2 經過驗證的特質性反應
1.8 結論
參考文獻
2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 費用與風險分析
2.1 引言
2.2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
2. 2. 1 用於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方法
2. 2. 2 食源性疾病總體發生率的估計
2. 2. 3 將疾病歸因於特定食物
2. 3 評估食源性疾病的社會影響
2. 3. 1 貨幣性計量
2. 3. 2 非貨幣性計量
2. 3. 3 疾病建模
2. 3. 4 近期負擔估計
2. 4 食源性疾病風險分析
2. 4. 1 風險評估
2. 4. 2 風險管理與交流
2. 5 食源性疾病的未來和疾病的預防
參考文獻
3 食物鏈中的傳播途徑
3.1 引言
3.2 傳播途徑總則
3.3 灌溉用水
3. 4 人畜共患性疾病傳播
3. 5 食源性病原體通過昆蟲傳播
3. 6 食品加工環境
3. 7 交叉污染和環境表面
3. 8 空氣傳播途徑及污染物
3. 9 多傳播媒介/ 途徑的食源性病原體
3. 9. 1 肉毒毒素中毒
3. 9. 2 李斯特菌
3. 9. 3 諾如病毒
3. 10 超級傳播
3. 11 結論
參考文獻
4 抗生素耐藥性在食用動物生產系統中的傳播
4. 1 引言
4. 2 耐藥機制的簡要概述
4. 3 奶牛場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藥性
4. 4 有機奶牛場和常規奶牛場之間的耐藥性差異
4. 5 肉牛養殖場與抗生素耐藥性
4. 6 家禽生產和鳥類的抗生素使用與耐藥性
4. 7 養豬業中的抗生素耐藥性
4. 8 自然水生環境和耐藥性分布
4. 9 野生動物與抗生素耐藥性分布
4. 10 魚類及其在抗生素耐藥性傳播中的作用
4. 11 昆蟲與抗生素耐藥性
4. 12 抗菌藥物耐藥性的關鍵問題
4. 13 食物鏈中抗生素耐藥性的控制
參考文獻
5 沙門菌
5. 1 引言
5. 2 命名
5. 3 微生物學特性
5. 4 宿主-病原體相互作用
5. 5 抗菌藥物耐藥性
5. 6 流行病學和監測
5. 7 風險緩解
5. 7. 1 農場層面的控制措施
5. 7. 2 飼料
5. 7. 3 生物安全
5. 7. 4 疫苗
5. 7. 5 其他措施
5. 7. 6 運輸
5. 7. 7 衛生規範和指標
5. 7. 8 去污劑
5. 7. 9 食品層面控制措施
5. 7. 10 預測微生物學
5. 7. 11 消費者階段
參考文獻
6 志賀菌
6. 1 引言
6. 2 分類法
6. 3 流行病學
6. 4 傳播
6. 5 臨床表現
6. 6 發病機理
6. 6. 1 侵入
6. 6. 2 胞內胞間傳播
6. 6. 3 宿主先天免疫的操縱
6. 7 檢測
6. 7. 1 食源性志賀菌的檢測
6. 7. 2 細菌學方法
6. 7. 3 核酸方法
6. 7. 4 其他技術
6. 7. 5 脈衝網
6. 8 治療與預防
6. 8. 1 抗生素治療
6. 8. 2 疫苗
6. 9 結束語
參考文獻
7 致病性大腸桿菌
7. 1 引言
7. 2 腸致病性大腸桿菌
7. 2. 1 致病性
7. 2. 2 流行病學
7. 2. 3 EPEC 的檢測
7. 3 腸聚集性大腸桿菌
7. 3. 1 致病性
7. 3. 2 毒力因子
7. 3. 3 流行病學
7. 3. 4 EAEC 的檢測
7. 4 產腸毒素大腸桿菌
7. 4. 1 疾病
7. 4. 2 致病性
7. 4. 3 ETEC 的檢測
7. 5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和產志賀毒素的腸聚集性大腸桿菌
7. 5. 1 疾病
7. 5. 2 STEC 的致病性
7. 5. 3 志賀毒素
7. 5. 4 STEC 的傳播、 儲庫和來源
7. 5. 5 STEC 的發生
7. 5. 6 STEC 的耐酸性
7. 5. 7 產志賀毒素的腸聚集性大腸桿菌
7. 5. 8 STEC 和 STEAEC 的檢測
7. 6 腸侵襲性大腸桿菌
7. 7 彌散性黏附性大腸桿菌
7. 8 黏附性侵襲性大腸桿菌
7. 9 腸外致病性大腸桿菌
7. 9. 1 尿路致病性大腸桿菌
7. 9. 2 新生兒腦膜炎大腸桿菌
7. 9. 3 敗血症相關的大腸桿菌
7. 9. 4 禽源致病型大腸桿菌
7. 10 致病性大腸桿菌的檢測
參考文獻
8 彎曲桿菌食源性疾病
8. 1 引言
8. 2 彎曲桿菌屬的特徵
8. 2. 1 彎曲桿菌屬
8. 2. 2 彎曲桿菌種
8. 3 空腸彎曲桿菌和結腸彎曲桿菌引起的疾病
8. 3. 1 感染與症狀
8. 3. 2 併發症
8. 3. 3 用藥及耐藥性
8. 4 流行病學
8. 5 發病機理
8. 6 來源和傳播途徑
8. 7 存活但不可培養狀態 (休眠狀態)
8. 8 分離鑑定
8. 8. 1 分離
8. 8. 2 不進行細菌分離的檢測和定量
8. 8. 3 驗證實驗
8. 8. 4 種的鑑定
8. 8. 5 分型
8. 9 控制措施
8. 9. 1 動物養殖環節
8. 9. 2 加工和零售環節
8. 9. 3 烹飪環節
8. 10 基因組學
8. 11 總結
參考文獻
9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
9. 1 前言
9. 2 特徵
9. 3 耶爾森鼠疫桿菌腸道疾病
9. 4 儲存宿主
9. 5 在食物和水中的流行性
9. 6 傳播途徑
9. 7 分離、鑑定和表征
9. 8 控制和預防
參考文獻
10 產氣莢膜梭菌
10. 1 引言
10. 2 疾病特徵
10. 3 病原微生物特徵
10. 3. 1 營養細胞和孢子
10. 3. 2 腸毒素
10. 4 通過食物傳播
10. 5 分離和鑑定
10. 6 治療和預防
參考文獻
11 弧菌
11. 1 前言
11. 2 霍亂弧菌
11. 2. 1 背景及引發的疾病
11. 2. 2 生物型性狀
11. 2. 3 傳播
11. 2. 4 實驗室檢測方法
11. 2. 5 預防
11. 3 副溶血性弧菌
11. 3. 1 背景和疾病
11. 3. 2 生物學性狀
11. 3. 3 傳播
11. 3. 4 實驗室檢測方法
11. 3. 5 預防
11. 4 創傷弧菌
11. 4. 1 疾病
11. 4. 2 生物學性狀
11. 4. 3 傳播
11. 4. 4 實驗室檢測方法
11. 4. 5 預防
11. 5 總結
參考文獻
12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
12. 1 前言
12. 2 單核增生李斯特菌
12. 2. 1 特性
12. 2. 2 分類法
12. 2. 3 單核增生李斯特菌的亞型
12. 2. 4 儲存宿主
12. 3 李斯特菌病
12. 3. 1 感染劑量
12. 3. 2 潛伏期
12. 3. 3 症狀
12. 3. 4 毒力因子
12. 4 單核增生李斯特菌的食源性傳播
12. 4. 1 食源性李斯特菌病暴發
12. 4. 2 典型李斯特菌病暴發的案例研究
12. 5 食品監控
12. 5. 1 溫度
12. 5. 2 pH 和水分活度
12. 5. 3 其他因素
12. 5. 4 在食品中的習性
12. 5. 5 食品加工環境的控制
12. 6 常規監控
12. 7 單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分離和鑑定
12. 8 總結
參考文獻
13 非常見的微生物感染
13. 1 範圍
13. 2 食源性疾病中的芽孢桿菌屬
13. 2. 1 炭疽桿菌
13. 2. 2 枯草芽孢桿菌群
13. 3 克羅諾桿菌
13. 4 氣單胞菌屬
13. 5 類志賀鄰單胞菌
13. 6 可能的食源性病原體
13. 6. 1 艱難梭狀芽孢桿菌
13. 6. 2 弓形桿菌
13. 6. 3 副結核分枝桿菌
參考文獻
14 病毒
14. 1 引言
14. 1. 1 食品病毒學歷史
14. 1. 2 食源性病毒的特定共性
14. 2 A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
14. 2. 1 病原
14. 2. 2 疾病
14. 2. 3 傳播
14. 2. 4 重要疫情
14. 2. 5 戊型肝炎病毒
14. 3 諾如病毒
14. 3. 1 病原
14. 3. 2 疾病
14. 3. 3 傳播
14. 3. 4 重要疫情
14. 4 其他胃腸炎病毒
14. 4. 1 病原
14. 4. 2 疾病
14. 4. 3 傳播
14. 4. 4 重要疫情
14. 5 其他病毒和食物
14. 5. 1 蜱傳腦炎病毒
14. 5. 2 其他食源性腸道病毒
14. 6 檢測和監控
14. 6. 1 取樣和樣品處理
14. 6. 2 可用的檢測方法
14. 6. 3 監控指示物的前景
14. 7 預防
14. 7. 1 防止食品污染
14. 7. 2 食源性病毒滅活
14. 8 小結
參考文獻
15 寄生蟲
15. 1 引言
15. 2 肉源性寄生蟲
15. 2. 1 剛地弓形蟲
15. 2. 2 肉孢子蟲
15. 2. 3 旋毛蟲
15. 2. 4 帶絛蟲
15. 3 魚源性寄生蟲
15. 3. 1 菲律賓毛細線蟲
15. 3. 2 顎口線蟲
15. 3. 3 異尖線蟲
15. 3. 4 華支睪吸蟲
15. 3. 5 麝貓後睪吸蟲
15. 3. 6 其他魚源性吸蟲
15. 3. 7 闊節裂頭絛蟲
15. 4 淡水生植物傳播的寄生蟲
15. 5 寄生蟲在受糞便污染的食物和水中的傳播
15. 5. 1 貝氏囊等孢球蟲 (以前稱為貝氏等孢球蟲)
15. 5. 2 卡耶塔環孢子蟲
15. 5. 3 隱孢子蟲
15. 5. 4 十二指腸賈第鞭毛蟲
15. 5. 5 經土壤傳播的線蟲及其幼蟲在內臟中的遷移
15. 6 總結
參考文獻
16 食品中自然產生的有毒物質
16. 1 引言
16. 2 食品中有毒物質的自然來源
16. 2. 1 食品中的天然成分
16. 2. 2 食品中的天然污染物
16. 3 關注天然食品
16. 3. 1 “天然” 的定義
16. 3. 2 對食品添加劑的擔憂
16. 3. 3 與天然成分有關的危害
16. 4 天然有毒物質中毒
16. 4. 1 食源性疾病的化學病因統計
16. 4. 2 天然產生的污染物
16. 5 總結
…………

作者簡介

王君瑋,男,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質檢中心處長,先後出版《非洲豬瘟》等專(譯)著10餘部(其中主編7部),參編技術培訓DVD教材1套,主持或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4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