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肉(食物)

大肉(食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有一種說法是,豬肉分“大肉”、“小肉”。“大肉”燎毛後煮熟上供,然後眾人分食。“小肉”做成小肉飯,眾人分食。

也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大肉是大傢伙的肉,小肉是小動物的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肉
  • 主要食材:泛指各類肉
  • 分類:傳統菜
  • 口味:美味可口
簡介,人體部位名,滿族祭祀用豬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由來,

簡介

大肉是相對於小肉而言的,這裡的大小指的是動物個體的大小,比如牛羊豬馬驢和騾子個體大,這就屬於大肉,而雞鴨魚兔貓狗都屬於小肉。

人體部位名

指腿、臂、臀等較肥厚的肌肉。其堅實、豐滿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健康狀況。《素問·玉機真髒論》:“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類經》:“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尺膚臀肉,皆大肉也。”

滿族祭祀用豬肉

指豬肉。一說來自滿族人民的祭祀禮儀。大肉與小肉相對。
古代,東北地區有以下概念:
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山海經》
彘者,北方之牲也。——漢·賈誼《胎教》
彘,大豬。滿族的祖先自古以來生活在此地區,形成了僅僅以豬為祭祀犧牲的傳統文化。滿族的祭祀有星祭和家祭之分。大肉與其中的家祭有關。滿族人民的家祭每年春秋舉行,共兩次,每次一般連祭三日。

第一天,

祭祖。先於祖先神位前擺供品,由穆昆達(族長)率領全族依輩份排列在神位前薩滿祝辭,眾人行叩頭大禮。接著,由“領牲”(主祭人)用燒酒澆豬耳朵,如果豬大聲叫或晃耳朵,就意味著祖先領了,為大吉大利。此時薩滿戴神帽系裙搖鈴持鼓跳舞,並唱《領牲調》,然後再行叩拜禮。晚上是“背燈祭”,背燈後薩滿唱“背燈調”,當天祭祀結束後,族人共同分食供肉,即:犧牲的豬肉。

第二天,

祭天。滿族家庭都在院內豎一根高過屋脊的神桿,神桿即:索羅桿子。滿族人民把神桿視為通天柱。祭祀時,宰豬在神桿之下,“領牲”將豬的鎖子骨套在神桿頂上,把豬的內臟取出放在錫斗里送到神桿頂上,由喜鵲或烏鴉來吃,稱為“神享”。神享三天內吃完,便象徵大吉大利。豬的肉分成:“大肉”、“小肉”。“大肉”燎毛後煮熟上供,然後眾人分食。“小肉”做成小肉飯,眾人分食。所有大肉、小肉飯,三天之內必須吃完。如果剩下,也不能帶走,必須埋在神桿之下。

第三天,

換鎖。在院內插滿三個杈的柳樹枝,滿族未婚的少年兒童把彩線繫於脖頸上,跪在祖先神像前,象徵子孫如柳樹枝葉一樣繁盛。每年祭祀時都要“換鎖”,直至男婚女嫁。

由來

由於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人為避諱,把豬稱為豚,豬肉稱為大肉或豚肉。
又有說法是這個習俗在清朝建立後帶入關內,滿族人民的”大肉“、”小肉飯“這兩個辭彙也傳入關內。起初僅僅在滿族家庭內部使用。”大肉“一詞最早由宮廷傳出。當時的滿族王公祭祀,融合了一些漢族習慣,於是清朝皇帝經常於節日、吉日單獨祭祖,於是分吃大肉就是滿洲貴族大臣經常”頭疼“的事情。因為,水煮大肉不放任何調味料很難下咽,經常要自帶鹽,這些情況其他大臣都看在眼中,於是”吃大肉“這個辭彙開始流傳出來。
此前,古代中國只有豕、豚、彘肩、圂腴等詞用於祭祀禮節、飲食,沒有專門特指豬肉的名詞,於是,吃大肉就成為民間專指吃豬肉的辭彙,大肉隨之成為民間特指豬肉的專有名詞,小肉飯也隨之流傳入民間。豬肉一詞出現時代更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