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鼠

大竹鼠

大竹鼠(學名:Rhizomys sumatrensis):是竹鼠中最大的一種,成體長約40厘米,體重2500克。頭圓、眼小、耳短、毛疏。乳頭5對。耳隱於皮內;尾與四肢均短;趾強爪尖;全身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頭骨粗壯堅實,顴弓外擴,骨脊高起,肌肉發達;上門齒特別粗大,共有16顆牙齒。

棲居于山區竹林地區。一般棲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生林中。白天休息,晚上出來活動,打洞能力極強。在竹叢下挖洞,每個洞穴有2-6個洞口。主要以竹的地下莖、根和竹筍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根莖和果實。分布於高棉、中國、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地區,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食用,藥用,

形態特徵

大竹鼠體長375-480毫米,體重2150-2750克,尾長140-190毫米,後足長50-68毫米,耳長25-28毫米。顱長87.8-90.5毫米,顱基長82.7-86.4毫米,顴寬61-65毫米,後頭寬39.5-40.4毫米,鼻骨長26.5-27.9毫米,眶間寬11.4-14.7毫米,上齒隙長28.3-30毫米,上頰齒列長16.3-17.5毫米。
身體較大。頭圓、顱骨粗大,粗壯堅實,顴弓外擴,骨脊高起,肌肉發達;吻部較短。矢狀嵴和人字嵴均甚發達。頭骨上門齒特別粗大,共有16顆牙齒。顴擴展,顴寬約為顱長的74.6%。顱頂幾近平直。腦盒較小。鼻骨外側平直,後部也較為狹窄,其後端明顯地超出前頜骨後端。上門齒不甚垂直,略向前斜。下頜骨較為發達,後部甚高,超過顱骨高度,約為後者的113.5%。隅突很發達,後緣呈圓形。眼小、耳短隱於皮內;尾與四肢均短;趾強爪尖。乳頭5對,胸部2對,腹部3對。
全身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體毛粗短而稀薄。體背面棕灰色,有光澤,毛基白色,頭頂和頸背部多黑色,兩頰呈銹紅色,體腹面淡褐色,雜有稀少的白毛,前後足的背面被褐色短毛,其下面裸露,尾粗大無毛。

棲息環境

大竹鼠棲居于山區竹林地區。一般棲息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生林中,多在緩丘、壩邊或山坡的下部築洞穴居。

生活習性

白天休息,晚上出來活動,打洞能力極強。在竹叢下挖洞,每個洞穴有2-6個洞口。有堵洞習性,如果它在洞中,它會把洞口用土堵住迷惑人,開啟的洞口內一般沒有竹鼠。洞道相當複雜,長達9米之多,離地面最深處達1米多。洞口直徑11-14厘米。洞口外常有拋出的大土堆。晨、昏到洞外活動,日間潛居洞中。
主要以竹的地下莖、根和竹筍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根莖和果實。

分布地區

分布於高棉、中國(雲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緬甸、泰國、越南。
大竹鼠分布圖大竹鼠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雌雄同穴。繁殖期通常為2-4月和8-10月。孕期22天,每胎3-5仔。初生幼仔的眼也未睜開,體完全裸露無毛,24天后眼才睜開,1個月後即能吃硬的食物。壽命約為4年。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食用

竹鼠肉香甜,外酥內嫩,沒有膻味。據測定,竹鼠肉含粗蛋白質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6%、粗纖維0.84%,還富含磷、鐵、鈣、維生素E及胺基酸、甾類,其中賴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有過之而無不及。竹鼠肉的蛋白質含量是雞肉的2.4倍,是牛肉的2.86倍,兔肉的2.93倍。竹鼠燉湯味道比牛肉湯鮮、香、味美、營養豐富、湯色醇厚;炒竹鼠比雞、鴨香美,肉香純正、味道俱佳;紅燒後色澤紅亮、皮爽肉滑、口感細膩、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此外,竹鼠肉富含DHA鈣。DHA鈣能促進青少年大腦發育,增強記憶,被譽為“護腦專家”。青少年常食竹鼠肉有助於增強人體體質,增進補腦、益智、促進視網膜發育。

藥用

竹鼠子油
來源為竹鼠科動物竹鼠脂肪油
原形態動物形態詳"竹鼠肉"條。
性味味淡甘,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排膿,生肌止痛。治燙傷,無名腫毒,拔取異物。
用法用量外用:塗敷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