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大比目魚(大比目魚)

太平洋大比目魚

大比目魚一般指本詞條

太平洋大比目魚為海中最大的魚之一,可超過360千克。然而,大部分被釣者捉到的魚都是幼魚,重量小於4.54千克,最大的成魚產於極深的水中。拉丁文Hippoglossus意為“海中河馬”。只有雌魚才會長至較大體形,雄魚很少超過25公斤。北美人十分喜愛大比目魚,當然價格也很昂貴,是某些昂貴魚種如智利海鱸的極好替代品。儘管大比目魚是一種含油量較低的魚種,但其出色的質地適合於各種烹飪方法。太平洋大比目魚的捕撈季節為3月15日至11月15日,捕撈期內的任何時間都可以供應新鮮大比目魚,也可以冷凍加工,冷凍產品可以全年供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平洋大比目魚
  • 別稱:大比目魚,太平洋大比目魚
  • :動物界
  • 英文名:Pacific Halibut
  • 產地:阿拉斯加
介紹,銷售建議,產品描述,種群分布,

介紹

太平洋大比目魚(Hippoglossus stenolepis)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種之一,而北太平洋水域是這一世界最大鮃魚的故鄉。這種魚的年捕撈量超過2萬5千噸,其中80%是由美國漁民在阿拉斯加水域捕撈的。
太平洋大比目魚
大比目魚可長達2.5米,體得達300公斤。其拉丁名Hippoglossus意為“海中河馬”。多數商業捕撈的大比目魚重量小於50公斤。只有雌魚才會長至較大體形,雄魚很少超過25公斤。阿拉斯加漁民稱大型大比目魚(重達40公斤以上)為鯨,而稱不於10公斤的小型大比目魚為“小雞”。
大比目魚十分暢銷,其厚而雪白的魚片倍受選譽,成為某些昂貴魚種如智利海鱸的極好替代品。儘管大比目魚是一種含油量較低的魚種,但其出色的質地適合於從清蒸到油炸的多種烹飪方式。
與黑鱈相同,太平洋大比目魚以ITQ(個體可轉讓配額)系統管理方式捕撈,漁民在3月15日至11月15日的捕撈季節期間內的任何時間可完成他們自己的配額。在這種方式管理下,一年中有八個月可供應新鮮大比目魚,而冷凍大比目魚可全年供應。
大比目魚只以長線鉤釣捕撈。連在長線齒輪上的鉤釣最長可達6公里以上。在這些長線上每隔2-3米便掛有一隻帶有誘餌的魚鉤。大比目魚鮮活捕撈,放血後清潔處理並立即冰凍保存,因此其產品質量很高。
日本和俄羅斯漁民也在西北太平洋水域捕撈大比目魚,然而他們的產量遠小於美國漁民,而且他們捕撈的大比目魚平均大小只有5公斤,遠小於阿拉斯加水域出產的大比目魚。
無論是新鮮還是冷凍品,去頭去髒產品每20磅為一級,可分為20/40,40/60等。英文Fletch一詞是指一大片魚片(如三文魚的一邊)。一條大比目魚可生產四塊fletch魚片。
由於個體較大,大比目魚頭頰部也很大,是具有略甜的口味和纖維樣肉質(類似於鰩魚)的美味佳肴。大比目魚頭頰有新鮮和冷凍品供應。
大西洋大比目魚是一種與太平洋大比目魚相近的魚種,個體也十分龐大,通常重達數百磅。美國每年這種魚的產量不足50噸。
加利福尼亞大比目魚(Paralichthys califor-nicus)屬於太平洋大比目魚,但個體較小(最大不超過30公斤)。如其名所示,這種魚產自加利福尼亞水域,其實是牙鮃科家族的一員。

銷售建議

·品味出眾,適合多種中式烹飪
·是昂貴魚種如智利海鱸的絕佳替代品
·新鮮產品一年中有八個月可穩定供應,冷凍魚可全年供應

產品描述

太平洋大比目魚
學名(科學命名):Hippoglossus stenolepis
俗名(市場名稱):大比目魚,太平洋大比目魚
個體大小:通常為5-50公斤
出成率:從整隻原條魚到去頭去髒:68-80%;去頭去髒到去皮去骨fletch魚片:34-44%;去頭去髒到魚排:70-94%
產品形式:新鮮:去頭去髒,fletch魚片,魚排,魚頰;冷凍:去頭去髒,fletch魚片,魚排,魚頰
保存處理:經恰當冷凍處理的新鮮大比目魚可完好保存兩周。冷凍魚片在攝氏零下20度至零下26度時可保存一年。
口味:柔和
質地:中等/堅實
營養指標(每100克)
熱量:110千卡
蛋白質:21克
脂肪:2.3克
膽固醇:32毫克
非飽和脂肪酸(Omega-3):0.4克
鈉鹽:54毫克
主要產地:阿拉斯加
品種分布:北加州至白令海及俄羅斯鄂霍次克海
主要捕撈方式:長線鉤釣
捕撈季節:3月15日至11月15日

種群分布

北加州至白令海及俄羅斯鄂霍次克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