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亦稱《華嚴經隨疏演義鈔》、《隨疏演義鈔》、《演義鈔》等。佛典註疏。唐澄觀述。九十卷。是對自著《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的疏...
他的著述存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60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90卷、《華嚴經行願品疏》10卷、《大華嚴經略策》1卷、《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亦稱《新華嚴經疏》、《華嚴經疏》、《清涼疏》、《...註疏有澄觀自著的《隨疏演義鈔》九十卷、《疏演義鈔》三十卷等。見載於明...
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亦稱《華嚴經隨疏演義鈔》、《隨疏演義鈔》。唐澄觀著。九十卷。是對自著《華嚴經疏》的解釋。分四部分: (1)總序名意,...
1734 35 華嚴經文義綱目 1卷 唐‧法藏撰1735 3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60卷 唐‧澄觀撰1736 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90卷 唐‧澄觀述...
經疏》(略稱《大疏》)六十卷,解釋唐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文,後來又為弟子僧睿等百餘人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略稱《演義鈔》)九十卷,解釋疏文...
晉義熙間佛馱跋陀羅主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分34品,稱《六十華嚴》...《華嚴經隨疏演義鈔》90卷,《貞元新譯華嚴經疏》10卷,《普賢行願品別行疏...
因感華嚴的舊疏文繁義約,決心撰華嚴新疏,歷時四年撰寫《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二十卷,後又作《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數十卷,這兩部書後合刊為《華嚴經疏鈔...
因感華嚴的舊疏文繁義約,決心撰華嚴新疏,歷時四年撰寫《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二十卷,後又作《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數十卷,這兩部書後合刊為《華嚴經疏鈔...
澄觀國師著述宏富,著有《華嚴經疏》等書四百餘卷,講《華嚴經》達五十遍。其著述現存者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
五百羅漢第拾柒尊那延羅目尊者為過去世佛,早於佛陀之前出世,弘傳教法。涅盤後有住持大塔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七載,佛陀曾對弟子們說:那延羅目...
東吳韋昭《洞紀》:世俗相傳為盤古一日七十化,覆為天,偃為地,八萬歲乃死。(唐釋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四二引)...
又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義數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後世把疏、鈔合刻略稱《華嚴經疏鈔》)。故有華嚴疏主之稱。貞元十二年(796...
佛教認為,世間眾生的一切苦樂,都是過去世的因果報應。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維摩經·弟子品》等載,尊者為外道六師中之第三師。苦行外道,淘槽飲汗...
唐 澄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一:“諸菩薩行自此生故,初成頓說,不同餘經有漸次故。”參見“ 頓悟 ”。詞條標籤: 語言, 社會, 文化, 宗教人物 ,...
《佛十一持》據華嚴經疏卷五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三載,佛以十一種持住於世間,以利益眾生,十一持即:(一)佛持,謂如來色相之身住持世間,能令...
(唐釋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四二引)《三王歷》:天地渾沌,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主於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亦長...
[注華嚴法界觀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二、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華嚴法界玄鏡](參閱‘三重觀門’592、‘四法界’1717)[1] ...
佛教經典。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另稱《雜華經》。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90卷、《華嚴法界玄鏡》2卷、《華嚴心要尖門》1卷,...
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維摩經·弟子品》等載,尊者為外道六師中之第三師。苦行外道,淘槽飲汗,拔髮灰身。經生死劫數間,自盡苦行,認為苦行如縷丸...
著作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綱要》三卷、《五蘊觀》、《三聖圓融觀門》等三十多種。 坐清涼尊者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