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作為姓氏的讀音應為Jǐ。
大冶紀氏,始遷祖紀正一,堂號敦倫堂。發源於武昌府武昌縣靈溪鄉(今屬湖北省大冶市靈鄉鎮)。遷徙分布靈鄉鎮各村,省內十堰、蘄春、羅田、英山、黃梅、鄂州、隨州、襄陽等縣市,以及四川、陝西、安徽、河南等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大冶紀氏首修宗譜。2015年,組織了第八次續修宗譜。2016年,大冶紀氏宗譜一套30冊被大冶市檔案館永久保存,這是該檔案館現有館藏徵收到的家譜數量最多、內容最全面的一套家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冶紀氏
- 主要堂號:敦倫堂
- 別名:敦倫堂紀氏
- 始遷祖:紀正一
- 來源出處:湖北省大冶市靈鄉鎮
- 首修宗譜:乾隆二十七年
- 遷徙分布:湖北、陝西、四川、安徽、河南
- 宗譜捐贈:大冶市檔案館、十堰市檔案館
歷史發展,源流,世系,字輩排行,宗派六十四字,歷屆續譜改增,莊門概述,莊門名錄,地理位置,遷徙分布,研究考證,
歷史發展
源流
源於姜姓,出自紀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記載,西周初年,為了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地(今山東壽光),他建立了紀國。公元前690年紀哀侯姜叔姬在位時,被齊國戰敗,哀侯出逃,弟姜季以酅地投降齊國,成為齊國附庸國。公元前523年紀隱侯在位時,被齊國滅,國亡。紀國王族子孫,以故國名為姓氏。
先祖紀信。秦末,紀信隨漢高祖劉邦起兵抗秦,誆楚存漢。大冶紀氏宗譜記載紀信為先祖。
支分池州。宋中葉,紀太二自金陵的白土,南徒豫章喬寓,而賈游於池州,見山川雋秀,遂愛之而家。紀太二生紀祖二、紀祖三。紀祖三生紀通三、紀通四。紀通三生紀天一。紀天一生紀正一、紀正二。
始遷武昌,分居三里。元末,避紅巾之亂,紀天一攜子由池州遷豫章。明初,子紀正一累遷武昌縣靈溪鄉(今大冶市靈鄉鎮)靈五里大路莊開創基業。大冶紀氏尊紀正一為大冶紀氏始遷(一世)祖。紀正一生子三,長子紀信一、次子紀信二、三子紀信甫。嗣後,人丁興旺,相繼和氣分居三里。紀信一裔孫分居靈一里,紀信二裔孫留祖地靈五里,紀信甫裔孫分居靈三里。
大冶紀氏宗譜首修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紀曰棟、紀曰冕、紀士奎等主修。確立了敦本睦族的基礎。
世系
一、遠祖世系
武昌宗譜(大冶紀氏宗譜)記載:西漢紀信以下八代與老譜存其世,未詳其事,紀通以下四十世亦沒有載考。同治辛未年續修家乘,適得池州烏沙老譜,悉心考校於未詳者,謹增注各公下。紀信以下八代,惟以次列名,不著世系,有傳疑之嫌,但不敢妄更。尊紀通為遠祖一世,系平陽派。
二、大冶紀氏世系(一世至九世圖)
字輩排行
宗派六十四字
通族有派,所以合遠近列班次,毋使尊卑混淆也,派之所系不綦重乎。祖紀正一,始遷武昌之靈溪,其子紀信一、紀信二、紀信甫分居三里,厥後人丁蕃衍,更有武昌而遷外省外府外縣者,由是各私其祖,各列其派,雖祖宗相傳,昭穆未嘗混而亂,子孫相遇尊卑未免難明。爰撰宗派六十四字,俾後世子孫,依派取名,庶遠近無殊,班次有序。
文章華國 光大宏昌道德傳衍 克啟忠良
肈成錫久 建極用康澤培家學 訓守義方
敦崇先業 式秉倫常貽謀廣運 漢晉名揚
歷朝賢秀 繼紹延祥高陽緒遠 源本愈長
歷屆續譜改增
1. 十一世前,沒有創修宗譜,各立其祖,宗派沒有統一。
2. 十二世之後,紀信一、紀信甫裔孫在乾隆壬午年合修宗譜,自十二世起統一宗派為“佳楚曰士 文章華國......”。紀信二裔孫另修譜,自十二世至十五世自立宗派為“正世公士”或“萬正立有”。
3. 嘉慶甲戌年二修宗譜時,紀信一、紀信二、紀信甫三公裔孫合修,確定自十六世“文”字派起裕後同派。
4. 同治辛未年四修宗譜時,自十六世起,三十二字宗派為:文章華國 光大宏昌 道德傳衍 克啟忠良 承先裕後 守貞安常(行舉言揚) 昭茲來許 定兆其祥。
5. 光緒戊戌年五修宗譜時,與漢陽紀氏合宗派,後涉及多方因素實而廢。四十八字宗派為:文章華國 光大宏昌 道德傳衍 孝友延詳 肇成錫久 建福用康 澤培家學 訓守義方 克崇先緒 式秉彝常 高陽派遠 繼紹增長。
6. 民國乙丑年六續宗譜時,又增至六十四字。並特別註明:乙丑年續修,添至六十四派,以後不準改增,俾外遷者得所遵從,歷千百世而不能紊。如下次續修自作聰明妄為改增,即以擅更祖制論。
7. 同治辛未年四修宗譜後,巴蜀、陝鄖等部分族人沒有參與之後修譜,因信息閉塞,部分有沿用“三十二字宗派”或“四十八字宗派”,而且還存在同音不同字的情況,比如:“宏”字派,有用“洪”或“紅”字的情況。
8、歷次修譜時間:首修1762年、二修1814年、三修1846年、四修1871年、五修1898年、六修1925年、七修1989年、八修2015年。
莊門概述
莊門名錄
先祖 | 分居地名 | 莊門名稱 |
紀信一 | 靈一里 | 紀正晚莊、顧紀莊、紀方塘莊、紀方宇莊、紀家坳莊、紀新屋莊、愛泉紀莊、馬蘭橋紀莊、幼泉紀莊、金山紀莊、楊仙里紀莊、大莊老屋紀莊、太山紀莊、石丘紀莊、大莊新屋紀莊、鋪堰紀莊、茨林嘴紀莊、紅屋紀莊、大羅紀莊、元伯紀莊、楊莊紀、曹家嘴紀莊、君次紀莊、湖西林老屋紀莊、湖西林新屋紀莊、細羅紀莊、倉下紀莊、周進紀莊 |
紀信二 | 靈五里 | 大路紀莊、坳頭紀莊、橫嶺頭紀莊、楊先紀莊、冷水井紀莊、鄂州白龍紀莊、楊河紀莊、下紀老屋紀莊、下紀鋪紀莊、下紀新屋紀莊、上紀莊 |
紀信甫 | 靈三里 | 紀塘下莊、紀家灣莊、紀家樂莊、箭樓紀莊、明哲紀莊、石紀莊、下里舖紀莊、張屋下紀莊、石頭嘴紀莊、黃龍畈紀莊、九眼橋紀莊、新屋下紀莊、曰興紀莊、張華良紀莊、張福岸紀莊、太子山紀莊 |
地理位置
九正晚
遷徙分布
一、湖北省
9、襄陽市保康縣、棗陽市。
二、陝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