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河簡介
夾河鎮地處鄂陝界,十堰市鄖西縣南部的金錢河與漢水交匯處,北枕秦嶺,南臨漢江,與襄渝鐵路和316國道隔江相望,南北長36公里,東西寬25公里,海拔220米,版圖面積197.49平方公里,夾河鎮轄20個行政村,148個組,10128戶,38326人。境內金錢河與漢江交匯,形成了"三山夾兩河"的壯麗自然景觀,故而得名夾河鎮。有"小漢口"之稱。始建於乾隆二十五年的金鑾山廟觀昔日規模宏大,香火旺盛,常有省內外香客結隊朝拜,素有"小武當"之稱。夾河鎮轄20個村(居)委會,148個村民小組,10048戶,總人口38517人(其中回族46戶,143人),耕地面積34577畝,山場254500畝。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49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2145元,財政收入達107萬元。
夾河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鐵礦、鋅礦、銻礦、水晶石礦等礦藏蘊含量大;水資源開發潛力巨大,裝機7.05萬千瓦的陡嶺子和1.5萬千瓦的孫家灘電站是鄖西最大的兩個電站,裝機容量占全縣的80%以上,裝機27萬千瓦的夾河關電站已完成地勘及淹沒實物指標進行調查統計工作。年產香料煙30餘萬斤,在中國三大香料煙基地之一的鄖西縣,夾河鎮菸葉產量最高。夾河鎮有黃姜面積2萬餘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70%以上。年輸出剩餘勞動力達1.1萬人以上,農民年增加收入3600餘萬元。隨著三座電站的陸續建起,夾河鎮將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水電重鎮,旅遊業將成為新興產業。
鄉鎮概況
夾河鎮地處鄂陝界,十堰市鄖西縣南部的金錢河與漢水交匯處,地處東徑114.52°,北緯26.20°,北枕秦嶺,南臨漢江,南北長36公里,東西寬25公里,海拔220米,版圖面積197.49平方公里,東與羊尾交界,南與馬安、六郎相連,西與景陽相望,北與陝西白河縣毗鄰,與襄渝鐵路和316國道隔江相望。境內金錢河與漢江交匯,形成了“三山夾兩河”的壯麗自然景觀,故而得名夾河鎮。
1998年5月,域內設有夾河關、腰灘河、孫家、金鑾、長沙等5個小鄉(鎮)。2002年5月,夾河鎮與黑虎鄉合併為夾河鎮。2002年5月,全鎮調整合併為2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43個村(居)民小組, 10175戶,總人口39394人,其中,農村人口35576人,勞動力21735人。
全鎮國土面積197.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02公頃,水域667公頃,林地16780公頃。森林覆蓋率84%。礦產資源有硫、鐵等礦藏。其中鐵礦主要分布在廣山一帶,地質儲量50萬噸。主要植物有核桃、油桐、花櫟、刺槐、白楊等。主要動物有野豬、野兔、山雞等。主要自然災害有山洪、土石流、冰凍、乾旱、洪水、山體滑坡等。
夾河屬半丘陵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年均降雨量1000毫米。境內溪流2條。
發生過李先念部隊在夾河消滅鄂保四團組織的民團,棒子隊等歷史事件;建國以後,發生過1983年遭遇漢江特大洪水等重大事件。夾河人傑地靈,吳鳳昌(陝西總督)、王照烈(河南巡撫)等歷史名人均誕生於此;在革命戰爭時期,有張緒覺、陳洪武、王洪富等革命先烈。
村鎮建設
夾河鎮現有中心集鎮3處,分別為:夾河關、陡嶺子、黑虎廟等;小型村級集鎮10個,分別為:大王溝、響水溝、東溝、梅家河、廟溝、孫家溝、臥龍崗、石寶、石門子、長沙壩等。
夾河關集鎮是夾河鎮政府所在地,集鎮面積5.1平方公里,總人口5797人,其中非農人口719人,常住人口2080人,流動人口3717人,城鎮化率35%;集鎮有3條街道,分別為:沿河大道、夾河老街、夾河三街。
2005年10月,對集鎮進行了總體規劃,規劃期限:近期2005-2012年,遠期2012-2022年。集鎮性質:省際邊貿口子鎮個和縣域副中心。發展規模:8平方公里。規劃內容為:建設集鎮新街,對老集鎮實施仿古包裝,進一步完善集鎮基礎設施配套。
集鎮道路長度8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車行道4000米。人行道4000米,總面積16000平方米;下水道10000米;2002年,建立了夾河自來水廠,鋪設自來水管道12000米,日供水50噸,供水2200戶,供水普及率95%;開挖下水道8000米;液化氣站1個;安裝街道照明路燈30盞;配置垃圾桶50個,10個垃圾池,垃圾處理場1個。
鎮內建有碼頭2個,分別為:夾河關和陡嶺子;建有夾河關客運站1個;縣道20公里,鎮道34公里,通村公路320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組公路硬化里程176公里,硬化率達55%。橋樑6座,分別為:大王溝大橋、小王溝大橋、金錢河大橋、陡嶺子大橋、黑虎廟大橋,其中新修夾河關漢江大橋。
經濟發展
2011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達到36147萬元,財政收入210萬元,國稅85萬元,地稅125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202元。
全域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兼而林業和畜牧業,農業生產總值25000萬元。主要農特產有:桐油、柿子、龍鬚草;2011年,全域糧食播種面積4815公頃,總產1.766萬噸,每公頃單產7335公斤;油料播種面積1267公頃,總產2679噸;生豬出欄21824頭;其他經濟作物面積2933公頃,總產21997噸。農村經濟總收人36147元;
域內工業以水電為主。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0005萬元。工業企業2個,其中縣級規模企業2個,個體工商戶280戶,從業人員840人,主要工業門類有:水電等。主要工業產品有:電力等。
域內已建成水庫13座,總庫容為1303萬立方米;開挖水庫乾、支渠3條,總長15000千米;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公頃,有效灌溉率達100%。
域內金融網點有2個,2011年末存款餘額6520萬元,貸款額2763萬元;郵政儲蓄餘額7860萬元,函件業務7665件。截至2011年底,開通程控電話1560部,寬頻用戶425戶,有移動、聯通手機15000部,有線電視接入22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5%。
商業網點110個,營業面積5500平方米,商業零售額3000萬元。
服務行業。夾河因地處兩省(
湖北、陝西)三縣(
鄖西、白河、旬陽)交界和回漢兩族雜居之地,自古餐飲、商貿等第三產業比較發達,鎮內有各種餐館(含小吃店)21家,旅館5家;川、陝、鄂等風味小吃、大菜一應俱全,亦有穆斯林風味菜餚,特別是當地的羊肉湯、清蒸白魚等菜餚遠近聞名。大小型理髮店10家,修車、修鞋、修表、修電機等修理行業較為發達。
招商引資。夾河地理環境特殊,豐富的旅遊、石英石礦和水能資源使該鎮具有得天獨厚的招商引資優勢。由於地處沿江沿河,縣屬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點水源保護區,夾河鎮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決拒絕污染項目,引進的全部是環保、無污染企業,在合理開採利用本地豐富的水能、礦產資源的同時,有效增加了農民民眾收入。2011年,該鎮實際完成招商資金2億餘元,超額完成了縣下達的任務。
企業推介。夾河擁有縣級以上規模企業3家,分別為:陡嶺子電站、孫家灘電站、夾河關電站,其中,夾河關電站屬在建大型規模企業,總投資23億元,裝機容量18萬kwh,建成投產後,三座電站總裝機容量達27萬kwh,年產值達3.5億元,年可創造稅收5000萬元以上。
地域特色
風土人情。古老的夾河關孕育著豐厚的漢水文化,秀美的金鑾山,儲積深厚的道教資源,多民族混住傳承著中華兒女的血肉親情。這裡歌頌著歷史人文,這裡吟唱著精典傳奇,自西魏建郡以來據今已有1400餘年,據《隋書地理志》載:西魏置陽郡、後周改郡置縣、曰“長罔”。後置陽入甲郡,甲郡在今夾河關。明正德年間,屬上津縣轄區,清乾隆三十八年屬
鄖西縣轄堡,嘉慶年間為夾河關鎮。民國時期曾設區署,區公所、鄉公所。歷經滄桑的夾河古鎮,其古鎮風光猶存,犬牙交錯的關隘、一夫檔關的山門、千年古老的道觀、絕壁懸空上的老人洞,無不普寫出夾河關的歷史與輝煌。扼秦通楚的奇特地理區位,成為歷代兵家爭戰要地,宋朝名將楊六郎,民族英雄岳飛在此屯兵把守,農民領袖李自成,白蓮教,首領王聰兒曾在此浴血奮戰;素有“小武當”之稱的金鑾山直插金錢、漢江兩河復部、點綴出的天下奇景又成為古今文人騷客吟詩彈唱之絕地,李商隱的《漢江》、范仲淹的《江上漁者》,宋之問的《渡漢江》,王維的《漢江臨眺》無不吟唱出此地之奇美絕倫。這裡是鄂陝邊貿口子鎮,也是全國集三座大中型水利樞紐的水電大鎮。2008年被
十堰市評為“文化名鎮”。一個古老而嶄新的文化名鎮、旅遊新鎮將姍姍而來。
名特產品。山美、水美風光美。馬背山上可建飛機場,金鑾山上號稱“小武當”;金錢河、漢江河似一條玉帶、延綿向東,夾河關、孫家灘、徒嶺子三座梯級電戰形成高峽平湖。境內鐵、硫、石煤、大理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好稱歷史三大寶的油桐、柿子、龍鬚草取之不竭;同時,綠色、無公害土特產獨富盛名,清甜的柿子酒,芳香醉人,鮮美的漢江魚、清爽怡人、回民小吃遠近聞名;這裡是萬畝香料煙大鎮,萬隻馬頭羊基地,萬隻肉鴨繁養區。
旅遊業概況。夾河鎮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一里十八橋,一步三井,秦山廟遺蹟,火燒寺、龍洞,陡嶺子孫家灘庫區的水上風光,金鑾山的道教文化等,有潛力無限亟待開發的風水寶地,二十四向,有頗具考古價值一品浩命夫人墓、有百年古松、千年的銀杏,為境內旅遊產業增添了活力。通過全鎮上下共同努力,該鎮已經建成了山脊遊廊、龍頭香、金鑾山景區第一植物太極景觀圖、金鑾大道明清徽派仿古風格一條街、景區停車場、上山棧道、文化牆、觀水遊廊等一批重要旅遊景點。
水陸交通
夾河水陸交通便利,自古為南北商品交換要地之一。“兩江千帆過,小街商貿興”是其歷史上商貿繁榮興盛的真實寫照,素有“小漢口”之稱。夾漫古道(南起夾河關沿金錢河岸經六朗、上津至漫川關)系陝西山陽至白河縣水陸聯運必經古道,同時也是古代兵家南下必經兵道,如
曹魏、
金人、元初
蒙古兵經此至漢江流域。而今,羊大路(羊尾至大壩口),夾景路(夾河至
景陽)交匯穿境,集鎮對面便是襄渝鐵路和316國道,從集鎮至白河車站僅8公里。
山借水的靈秀,水憑山的巍峨,大自然造就了山川秀美的夾河關。這裡有依山臨水、櫛比鱗次的千年古鎮風貌,也有臨江新建的具有夾河特色的鋼筋水泥“
吊腳樓”;有香火不斷、雲霧繚繞的金鑾山古廟宇,也有一目千里的“望江樓”等江邊新景;有石墩、板石建造的古“
龍鳳橋”,也有新建的雄偉、壯麗金錢河大橋;有鬼斧神工的自然奇山妙水,也有人造奇觀的陡嶺大壩,孫家灘電站等高峽平湖。這裡有與武當一脈相承的底蘊豐厚道教文化,亦有清乾隆年間流入的
伊斯蘭教文化;有傳統的“三月三”、“六月六”等風俗,亦有“
齋日”等穆斯林習俗;這有算命、卦、拜神、過陰等陋俗,亦有樂善好施,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有川、陝、鄂小吃、大菜,亦有穆斯林的風味菜餚;有龍燈、蚌殼、賽龍舟等
傳統節日活動,亦有拔河、街頭對奕等民間娛樂活動;有待屍歌、八叉子等民間小調,亦有戰歌、號子等鄉間
歌曲。
社會事業
教育。全鄉(鎮)現有中國小校16所,其中,國中3所、國小13所;在校學生3092人,其中,國中學生1092人、小學生1509人、學前生491人;在編教師237人,其中,國中教師111人、國小教師126人。在園幼兒4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比例100%。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8%,國中升學率達35%,9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
文化藝術。傳統藝術形式有:龍燈、舞獅、彩船、花棍花鼓等;藝術團體有:鳳山劇團等;文化活動場所有:夾河集鎮文化廣場等;農家書屋23個。
醫療衛生。域內有中心衛生院1個、衛生院職工40人,醫療點1個,醫務人員3人,能開展常見病業務等,下設23個衛生室,從業鄉村醫生65人。全年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9300戶,34030人,參保率86%。計畫生育率達8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出生性別比115:100。
傳統體育項目有:籃球、桌球、象棋、拔河等;主要活動場所有:夾河文化站等。
社會保障。2011年,農村低保在冊1165戶,2731人,月發放低保金145242元,在冊的五保老人157人,其中集中供養130人,每月發放175元,分散供養27人,月發放133元。
環境保護。23個村建有農村飲水工程42處,受益村民25860人;沼氣池300個;太陽能2250戶;農村公廁3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