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井遺址

大公井遺址

大公井遺址(大公井鹽業遺址)位於貢井旭水河北岸,鑿於北周武帝時期(公元561-578年),距今1400多年。開鑿於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年間,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大公井位於貢井天池山東南麓的旭水河畔,和富世井並稱為“姊妹井”,有著1400年歷史,是中國井礦鹽發祥地之一

貢井地區最早的一口鹽井,因該井而設公井鎮,進而演變為公井縣。由於此井鹽滷質純味香,曾作為朝庭的貢品,故將公井鎮改名為貢井鎮。為紀念大公井的功績,在該鹽井廢棄多年之後,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據廟裡一塊殘存的石碑座上刻字證明),在其遺址上修建了東嶽廟。

大公井屬於大口淺井,開鑿於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年間,距今1400多年,是貢井區見於文獻記載最早的鹽井。清乾隆四十四年時為紀念大公井,在其遺址上修建了東嶽廟,現存4間正殿、12間側殿。大公井作為自貢市因鹽設鎮設縣,進而合市的首批鹽井之一,其遺址是貢井區開創鹽業生產的實物見證,也是貢井行政區域演變的歷史見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公井遺址
  •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境內
  • 占地面積:1200 m
外觀形態,人文背景,得名由來,歷史沿革,規模體量,精神文化,

外觀形態

大公井遺址位於自貢市貢井區貢井街道河街社區4組,坐西向東。大公井開鑿於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年間,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是貢井地區最早的一口鹽井,因該井而設公井鎮,進而演變為公井縣。由於此井鹽滷質純味香,曾作為朝庭的貢品,故將公井鎮改名為貢井鎮。為紀念大公井的功績,在該鹽井廢棄多年之後,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據廟裡一塊殘存的石碑座上刻字證明),在其遺址上修建了東嶽廟。現存大公井井口壩、紀念建築東嶽廟正殿及左側殿,大公井作為自貢市因鹽設鎮設縣,進而合市的鹽井之一,具有其獨特性和代表性。大公井遺址是我區開創鹽業生產的實物見證,也是貢井行政區域演變的歷史見證,具有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人文背景

因大公井所產之鹽色白而味佳,用其泡菜久置仍脆,曾進貢入皇宮,皇帝賜名“貢井”,代替“公井”。查明嘉靖己丑年(1529年),曾任禮部郎中的進士熊過所撰《吳方泉墓志銘》中,曾有“子朝鑒籍為鹽官,丁口煮鹽貢井……貢井地屬榮州而畛於富順”的記載,證明“貢井”一名,至少在明代已經出現和使用了。

得名由來

關於“大公井”與“大貢井”的關係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自貢地區往來商人眾多,口音混雜,“大公井”逐漸被叫成了“大貢井”;另一種是大公井生產的鹽質量上乘,曾被上貢給皇帝食用,於是人們改稱其為“大貢井”。

歷史沿革

大公井開鑿於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年間,是貢井地區最早的一口鹽井,因該井而設公井鎮,進而演變為公井縣。由於此井鹽滷質純味香,曾作為朝庭的貢品,故將公井鎮改名為貢井鎮。為紀念大公井的功績,在該鹽井廢棄多年之後,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據廟裡一塊殘存的石碑座上刻字證明),在其遺址上修建了東嶽廟

規模體量

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

精神文化

貢井稱謂是由“公井”演繹而來的。貢井早在北周時期就在旭水河下遊河街一帶發現了“大公井”。大公井是大口淺井,周邊的鄉民都可以到大公井裡取鹽水,用柴草燃燒熬鹽。“大公井”便由此而得名。大公井這個名稱本身就帶有包容精神,貢井這個稱謂是包容精神的一種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