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井區(貢井)

貢井區

貢井一般指本詞條

貢井區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帶,是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市的市轄區。貢井原名“公井”,因區境內留存有1400餘年前的大公井而聞名,明嘉靖年間,公井正式更名為貢井。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鹽業重鎮,也是井鹽發祥地之一。

2014年,貢井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22億元。2015年5月,貢井區幅員面積417.63k㎡, 城市建城區面積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60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貢井區
  • 外文名稱:Gongjing District
  • 別名:公井
  • 行政區類別:區
  • 所屬地區:自貢市
  • 下轄地區:2個街道、9個鎮、2個鄉
  • 政府駐地:筱溪街道鹽馬路1號
  • 電話區號:0813
  • 郵政區碼:643020
  •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南部,川南
  • 面積:417.63k㎡
  • 人口:260607人
  • 方言:西南官話灌赤片仁富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平橋瀑布
  • 機場自貢鳳鳴通用機場
  • 火車站自貢站
  • 車牌代碼:川C
  • 行政代碼:510303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行政區劃,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概況,旅遊資源,地方特產,

建制沿革

貢井區於秦代屬富順和榮縣地區,分屬巴郡、蜀郡。
漢代置犍為郡,富順地區屬犍為郡江陽縣,榮縣則屬犍為郡南安縣。
漢章帝時,自貢地區即生產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北周武帝時,因鹽置縣設鎮。以富世井為名置富世縣
唐代,升公井鎮為公井縣,隸榮州武德元年(618年),置公井縣;貞觀時,因避諱皇帝李世民的”世“字,易名富義縣。
宋代,因避諱皇帝趙匡義的“義“字,易名富順縣;以大公井為名設公井鎮。
嘉靖時,公井鎮更名貢井縣。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1日,自貢建市,“自貢”之名源於著名鹽井自流井和貢井兩地合稱。貢井地區為自貢市第三、四、五區。
1949年12月5日,自貢和平解放。1950年,自貢第三、四區合併為自貢市第二區。
1953年1月,自貢二區改稱貢井區,隸屬四川省自貢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貢井區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帶,屬沱江水系的旭水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4°24′30″-104°44′30″,北緯29°08′10″—29°27′30″之間,總面積417.6平方公里。毗鄰內江市宜賓市、樂山市
貢井區地圖

地形地貌

貢井區東南部為起伏不平的中丘,西北部為連綿起伏的低緩丘陵。旭水河從西南向東北橫貫境內,屬丘陵河谷地貌型。地表形態由正地貌、平坦地貌和負地貌三部分組成。南面丘陵起伏,北面嶺埂、溪流相間,多南西至北東走向,屬侵蝕性、剝蝕性地貌。旭水河及其支流河谷地帶,海拔多在200—300米左右。河谷一般有兩級階梯。河床與岸邊階地相對高差10至20米。河岸兩側階地以上為中丘、淺丘地貌,淺丘多於中丘,丘間溝壑縱橫,沖溝短小,但分布較密。

氣候

貢井區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7.8℃,年積溫6539.9℃。常年月平均氣溫最高溫度27.8℃(8月),最低7.5℃(1月)。年平均日照1238小時。年均降雨量1048.7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相對濕度80%左右。年蒸發量972毫米。全年陰雨天多、霧日多、空氣透明度小。日照多集中於夏季。日照時數歷年平均1247.2小時,屬全國日照時數偏少的地區之一。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貢井區糧食作物主要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大豆五大類300餘個品種;經濟作物有茶、桑、甘蔗、龍都早香柚、柑桔、橙、枇杷、櫻桃、甜麻竹、油料、麻、菜等120多個品種;藥材有紅花、白芍、川芎等100餘種;花卉有蘭花、月季、茶花、牡丹等200多種;主要森林植被分布有馬尾松、濕地松林、柏木林、桉樹林、刺桐林、香樟林、女貞林等100多個品種。
西城濕地公園西城濕地公園

礦產資源

  • 滷水
滷水是貢井區境內主要的礦產資源,產於自流井背斜的長土鎮、新店向斜的艾葉鎮。不同產層的滷水,性質差異明顯。艾葉鎮多黃鹵,pH值4—6,含鋇,開採已近2000年歷史。長土鎮多黑鹵,PH值在7左右,缺鋇,開採較晚。
  • 天然氣
天然氣產於貢井區境內自流井背斜西南端,三迭紀的三迭世下統嘉陵江組三段。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永順井、順發井共有31口鹽鍋用天然氣煎鹽。光緒十五年(1889年)7月,東源井鑿成,產氣豐富。
  • 建材
貢井區內岩鹽體產於三迭紀嘉陵江組四段,分布於自流井背斜南異近軸部,北東向小型成鹽盆地,從西向東有局部凹陷。埋深900至1400米,一般厚度2米,最大厚度6米。貢井區境內艾葉、長土兩鎮,石灰石露頭較多,其他地區較少。石灰石藏量有1.53億立方米,現已部分開採。截至2011年9月,貢井區境內有紫紅色頁岩,儲量約計3150萬立方米,陶泥儲量約400萬立方米,還有紅砂岩青石、河砂等建材資源

行政區劃

2004年,貢井區轄2個街道(筱溪街道、貢井街道)、4個鎮(長土鎮、榮邊鎮、建設鎮、艾葉鎮)。
2005年6月15日,國務院批准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將貢井區的榮邊鎮劃歸自貢市自流井區管轄;將榮縣的龍潭鎮橋頭鎮五寶鎮蓮花鎮成佳鎮白廟鎮章佳鄉牛尾鄉劃歸貢井區管轄。調整後,貢井區轄9個鎮、2個街道、2個鄉。

人口

2000年,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貢井區總人口134697人。
截至2015年5月,貢井區有人口29.71萬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常住少數民族20餘個,常住人口中,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彝族藏族回族苗族土家族滿族等。

經濟

綜述

2014年,貢井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2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增速在自貢市區縣位列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3.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65:64.70:22.65。
2017年,貢井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87億元,增長9.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億元,增長1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2億元,增長26.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0503元、14856元,分別增長8.9%、9.1%。
2018年,貢井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33018元,比上年增加2515元,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兩增兩減”特點:工資性收入增長27.3%,實現20704元;財產淨收入增長3.7%,實現1134元;經營淨收入下降0.2%,實現3673元;轉移淨收入下降20.7%,實現7507元。
2018年,貢井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6179元,比上年增加1323元,增長8.9%,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淨收入是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貢獻2060元,貢獻率155.7%。工資性收入為6428元,增長11.6%;經營淨收入為4707元,增長42%;財產淨收入為370元,增長159.3%;轉移淨收入為4674元,下降17.1%。

第一產業

2014年,貢井區全年農業增加值完成14.1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2%。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任務基本完成。培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2個、專業村31個。農產品品牌建設全面加強,五寶花生、龍都早香柚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川龍潭”獲省級著名商標稱號,貢井區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通過省級複查認證,“李必祥”牌塔羅科血橙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檢測,14個蔬菜品種獲得有機食品認證。

第二產業

2014年,貢井區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70.4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1.6%。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累計投入1.5億元實施園區道路、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增承載能力1013畝。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速發展,海川燃機配件製造項目、川南通用航空產業園加快推進,高精淨化設備、真空過濾設備等重點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實現產銷兩旺,華剛新材料粗粒碳化鎢生產線建成投產,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19.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4.5%。絕緣子、塑膠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升級,傳統產業總產值增長9.9%。扶持支柱企業做大做強,新培育“小巨人·成長型”企業3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戶。

第三產業

2014年,貢井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9.0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5.3%;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5.4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5%。城市商業廣場建設順利推進,平橋熙街商業步行街、西城財富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文化旅遊蓬勃發展,航空文化旅遊新區產業規劃基本完成。
貢井區貢井區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3年,貢井區內共有中國小、幼稚園84所,其中普通高完中2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含民辦學校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單設國中4所、國小1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稚園52所(含民辦幼稚園51所)。在校中小學生24288人,其中小學生11858人、國中生6470人、普通高中學生3109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2741人、特殊教育學校學生110人;在園幼兒7274人。貢井區公辦學校、直屬事業單位在職教職員工1612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貢井區內有區屬醫療衛生機構16個,即貢井區中醫醫院、貢井區疾控中心、貢井區婦幼保健院、貢井區衛生監督執法大隊、貢井區新合中心以及11個鄉鎮衛生院。建制村衛生室147個。 轄區內另有市屬醫療機構3個,即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第五人民醫院、第六人民醫院;自貢市康復院1所;私立醫院1個,中意友好醫院;企業剝離醫院1個,雷公灘醫院;個體診所54個;學校醫務室7個。
截至2013年,貢井區衛生系統有在職職工413人(其中管理人員29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26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5人,工人53人);專業技術人員中副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83人,初級245人;大學本科40人,專科176人,中專125人,高中及以下72人;醫生139人,藥劑34人,護理82人,醫技38人,會統31人,其他專業89人,臨聘人員215名。

社會保障

2014年,貢井區民生性支出7.8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3.8%。扶貧開發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幫助3451人脫貧。積極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新增就業3450人。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參保繳費人數分別完成8.25萬人和2.42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5.1萬人。新建農村幸福院6個,日間照料中心16個。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建成公租房104套、廉租房160套,新開工建設公租房192套,完成農村困難民眾危房改造1150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1.8萬人安全飲水問題。

交通概況

貢井區區域地理位置優越,距成都重慶200餘公里,距宜賓菜壩機場81.7公里,均有高速公路和鐵路相連,樂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內樂公路橫穿東西,貢資路、貢舒路縱貫南北,北環路、南環路環繞城區,與內宜高速公路相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貢井區貢井區

旅遊資源

貢井區城區以古鹽文化為背景的古建築、古遺蹟、古井、古廟等井鹽文化遺蹟得到了較好地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也得到了很好地開發和建設,在貢井轄區內形成了具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旅遊景點。古鹽文化旅遊景區得到了保護開發。貢井鹽文化旅遊景區,是自貢市集古鹽文化、佛教文化、山水園林風貌和明清建築群於一體的川南民俗文化歷史遺存群。貢井區古鹽文化保護範圍包括南華宮、貴州廟、陳家祠堂、老街子民居、大公井遺址、旭川書院、五皇廟、天池寺等古鹽文化旅遊景區遺蹟。
貢井區貢井區
貢井區旅遊資源概況:
  • 自然旅遊資源
1. 旭水河—貢井平橋瀑布景區;
2. 天池山自然生態城市森林公園(天池溶洞群);
3. 以蓮花鎮為主的森林旅遊資源
  • 人文旅遊資源
1. 夏洞寺
2. 天池禪寺(含千佛寺);
3. 洞雲寺;
4. 大公井遺址(自貢鹽井發源地之一);
5. 東源井(百年老井);
6. 以民清建築為主的老街子鹽文化一條街;
7. 張家花園(貢井人民公園)城市園林(包括園內羅馬樓、園外月桂山莊)。
  • 農業休閒觀光旅遊資源
1. 天池山農家樂(包括天池農家樂、牛頭山莊、茶花山);
2. 南北環路(包括靜峰、百花園、恆達和紅房子等)花卉觀光、盆景製作、休閒娛樂和餐飲等;
3. 南環路—建設鎮固勝農業觀光一日游;
4. 長土鎮三台村梨花觀光;
5. 成佳石龍山莊。

地方特產

  • 自貢曬醋
自貢曬醋品質優良,是居家必備之佐料,又是具有保健性能的飲料,深受消費者歡迎。自貢曬醋有兩個品牌:一個是天車牌陳年曬醋,一個是太源井曬醋
剪紙又叫刻紙或者剪畫,是一種優秀的傳統藝記術,在我國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到東漢蔡倫紙出現以後,剪紙藝術進一步得到普及和發展自貢民間剪紙也很流行,主要有鞋花、窗花、枕頭花圍腰花等,內容以《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連年有餘》等為主,以表達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貢井區貢井區
早在秦漢時期就問世的民間工藝美術扎染,是自貢市享譽中外的藍印花布的品種之一。這些年來,用所染工藝生產的手巾、頭巾、檯布、窗簾、床單、桌布等用品已經暢銷國內外市場。在1986年的自貢燈會上,這項具有濃厚民間特色的工藝第一次步入燈展,在自貢燈會上顯示了獨特的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