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在整個結腸中,癌瘤發生於直腸或直腸乙狀結腸連線部者約占50%。原發直腸癌主要靠潛血檢查、肛門指診,直腸乙狀結腸鏡及活檢診斷。鋇灌腸用於乙狀結腸,少用於直腸。以直腸癌為例,初診症狀常為排便習慣和糞便性質的改變:便頻、粘液便、腹瀉占67.5%,便血65.2%,肛門墜痛、里急後重、便秘、腹痛亦不少見。病變繼續進展,每日排便可達10次以上,且有持續性的里急後重和便後排不盡感,甚至肛門失禁流出粘液和惡臭膿血。腫瘤浸潤較深和感染較重時,局部有劇痛,常有貧血。腫瘤發展到腸管一周時引起腸管狹窄,初期排便次數增多,但糞便量少,或為細扁的成形便,或為帶血粘液便;狹窄較重時才出現腸梗阻。
檢查
長期不規律飲食會造成腸易激綜合徵。這是結腸的一種功能性病變,主要表現為大便不成型,次數增多,腹脹等等。這些症狀多在食物刺激(如飲酒),或不規律生活(如熬夜),或情緒波動等情況下加重。大便的不正常只在白天發生。夜晚入睡以後就一切正常。
鑑別診斷
痔瘡:痔瘡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了,發病率也很高,素有十人九痔之說。是指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周圍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主要症狀為便血、如果伴有血栓會發生疼痛,同樣痔核增大後可導致大便變細。痔瘡出血是因排便時大便擦傷肛門周圍的靜脈團所致,血液隨著大便排出後滴下來的多為鮮血,血液與糞便是不相混合的,大多數沒有粘液粘連。
直腸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人群。早期常無明顯症狀。直腸癌患者的大便常伴有血液、粘液,與濃液有粘連,而且大便習慣改變,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大便的次數增多,便細,肛門常有刺激症狀,常想大便,就是平時所說的里急後重現象。直腸癌患者還會出現全身症狀的改變,如短期內明顯消瘦、貧血等。
直腸息肉:泛指直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包括腺瘤、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從病理上來看,其內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後果。便血為鮮血、被蓋於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直腸下端的帶蒂息肉排便時可脫出肛門外。息肉合併潰瘍感染時,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後重感。
緩解方法
1.攝取足夠的水份。
2.攝取大量纖維質。
3.養成運動的習慣,以促進食物通過腸子。
4.每日步行二十分鐘以上。
5.每餐飯後固定如廁十分鐘,有助於養成排便習慣。
6.放鬆心情。
7.盡情的開懷大笑。
8.避免使用通便劑,以免造成依賴。
11.降低食量。
12.勿用力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