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

肛管

肛管指齒狀線至肛緣的部分,成人平均長2.5cm。外科學肛管指肛緣到肛管直腸環平面的部分,成人平均長4cm,外科學肛管有4個界限;(1)肛門緣,平常也叫肛門口,是消化道最低的界限;(2)括約肌間溝,即白線,在肛門緣與齒線之間,距肛緣約1cm,正對內、外括約肌連線處。如將食指伸入肛管,摸到肛門內括約肌和肛門外括約肌皮下部之間有一個凹陷的溝,即括約肌間溝;(3)齒線,在白線上方皮膚黏膜交界處,距肛緣約2.5cm有一環鋸齒狀的線叫齒線;(4)齒線和白線之間表面光滑,光澤發亮,叫肛門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肛管
  • 部位消化道的末端
  • 肛柱:縱向的黏膜皺壁
  • 肛門:尾骨尖下方4cm
形態,肛管解剖現狀,四線,三帶,肛柱,

形態

1、內面觀肛管內有6~10條縱向的黏膜皺壁,稱肛柱。平肛柱上端的環形線,即肛直腸線。相鄰肛柱下端之間呈半月形的黏膜皺襞,稱肛瓣。肛瓣與相鄰肛柱下端圍成的小隱窩,稱肛竇。肛竇開口向上,竇內常有糞屑,感染後易致肛竇炎,嚴重者可形成肛瘺或坐骨直腸窩膿腫等。通過肛柱下端及肛瓣的邊緣連成鋸齒狀的環形線,稱齒狀線或肛皮線。此線上、下復蓋的上皮、血液供應、淋巴引流以及神經分布完全不同,臨床上有實用意義。齒狀線稍下方有一呈環狀隆起的光滑區,稱肛梳,因其上皮深面含有靜脈叢,故活體上呈淺藍色。肛梳的下緣為一條略呈波浪形的線,稱白線,距肛門約1.5cm。臨床檢查時可觸到的淺溝即白線,亦稱括的肌間溝,為肛門內、外括約肌的交界處。肛管黏膜及皮下的靜脈吻合成叢,可因血流不暢而淤積,以致曲張成痔。位於齒狀線以上者為內痔,位於齒狀線以下者為外痔,若跨越齒狀線上、下者為混合痔。
2、肛門肛門為肛管末端的開口,相當於尾骨尖下方4cm處,通常呈矢狀位縱裂。由於肛門括約肌的緊縮,肛周的皮膚形成輻射狀的皺格,內含汗腺和皮脂腺。
3、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上自齒線,下至肛緣,長約3~4cm。有人將管上界擴展至肛管直腸環平面,稱外科學舡管。肛管的前方與會陰體相連,在男性,借會朔體與尿道膜部、尿道球部和尿生殖隔後緣相鄰;在女性,借會陰體與陰道前庭、陰道下1/3部相鄰。後方借肛尾韌帶連於尾骨;兩側為坐骨直腸窩,周圍有肛管內、外括約肌、聯合縱肌圍繞。肛管內層在頭側是移行上皮,尾側是鱗狀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沒有汗腺、皮脂腺1莉毛囊。如手術中切除過多,可能導致肛管皮膚缺損、膜外翻和黏液外溢。肛管是連線直腸與了的肌性通道,由內向外分五層:黏膜層、黏膜下層、肛門內括約肌、聯合縱肌和肛門外括約肌。

肛管解剖現狀

解剖學或胚胎學所指肛管是從肛緣到齒狀線,約3-4cm。1985年世界解剖名詞委員會將肛門直腸肛環上緣定為肛管上界,相應地將直腸柱改稱為肛柱,直腸竇改稱肛竇,並以四線三帶描述肛管。

四線

(1)肛皮線:為肛管與皮膚交界線,即肛門;(2)白線:Hilton線,位於肛門皮膚線上方1cm,內括約肌與外括約肌皮下部交界處,也稱括約肌間溝,很難用肉眼辨認;(3)齒狀線:距肛緣2cm,是描述肛管4條線中惟一肉眼可見的環形線;(4)肛直線:又名Hermann線,在齒狀線上約1.5cm。

三帶

(1)柱狀帶:位於肛管直腸線與齒狀線之間,為直腸柱所在部位,約為0.5-1.5cm的環形區;(2)中間帶:為齒狀線與白線間的區域,又稱痔帶;(3)皮膚帶:為白線和肛皮線間的區域,為變型鱗狀上皮。

肛柱

或稱直腸柱、Morgagnis柱,為直腸腔內壁垂直的黏膜皺襞,約6-14個,柱長1-2cm,寬0.3-0.6cm,是肛門括約肌收縮的結果,直腸擴張時此柱消失。各直腸柱下緣借半月形的黏膜皺襞相連,這些半月形的黏膜皺襞稱肛瓣或直腸瓣,有6-12個,是原始肛膜的遺蹟,沒有瓣的功能。相鄰兩肛柱下端與肛瓣共同圍成一個小隱窩,稱肛隱窩,6-8個,呈漏斗狀,竇口朝腸腔內上方,竇底伸向外下方,竇深一般約0.3-0.5cm,在肛竇底或肛瓣上有肛腺的開口。在肛瓣的下方有三角形的上皮突起,約2-6個,高0.1-0.3cm,稱肛乳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