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又稱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徵Ⅰ型、Weber綜合徵,以甲狀旁腺、胰島細胞和垂體腫瘤為特徵,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男女發病率相等,80%的患者在50歲以前發病。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2~20人發病,從隨機選擇的屍檢病例發現,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型的患病率為0.25%,而在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的患者中發現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的患病率為18%。
基本介紹
- 別稱:Weber綜合徵
- 就診科室:內分泌科
- 常見病因:導致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發病的基因在11號染色體上,似乎為腫瘤抑制基因。
- 常見症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胰腺內分泌瘤、垂體瘤等。
- 傳染性:無
病因
臨床表現
1.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為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中最常見並最早出現的病變,與腺瘤所致散發性甲旁亢病例相比,起病較早(20餘歲),男女發病率相仿,病理上為多個甲狀旁腺增生,大小可不一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所致高鈣血症可加重並存的胃泌素瘤患者的症狀及血胃泌素升高水平。
2. 腸胰內分泌瘤
可為功能性或無功能性,包括胃泌素瘤和胰島素瘤。
(1)胃泌素瘤:常伴Zollinger-Ellison綜合徵,占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中腸胰瘤的50%~60%。此種胃泌素瘤的特點為體積小、多中心性,且可為異位性,不位於胰腺內,而處於十二指腸黏膜下,常為惡性,但其侵犯性不如散發性嚴重。
(2)胰島素瘤: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中胰島素瘤發生率約占起源於胰島腫瘤的20%,其餘的為胰升糖素瘤、舒血管腸肽瘤及無功能瘤。
3. 垂體瘤
發生率約為25%,大多為催乳素瘤,可伴或不伴生長激素分泌增多,其次為生長激素瘤、無功能瘤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伴庫欣綜合徵。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中垂體瘤甚少為惡性,其診斷、治療同於散發性病例。
4. 腎上腺腺瘤及其他病變
包括分泌皮質醇的腺瘤可見於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中出現的庫欣綜合徵有3種可能性:①腎上腺腺瘤;②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③類癌伴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綜合徵。以垂體瘤較多見。在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中甲狀腺腺瘤及其他甲狀腺疾病亦較為多見。在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的家族成員中,出現皮下脂肪瘤、皮膚膠原瘤及多發性面部血管纖維瘤者占30%~90%,此類表現有助於對這些個體進行篩查,以明確攜帶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缺陷基因者。
5.其他
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綜合徵較少見的還有甲狀腺和腎上腺腺瘤和腺瘤性增生,以及類癌。同樣可見多發性皮下和內臟脂肪瘤。
檢查
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中胰島素瘤亦常為多中心性,定位亦較困難,內鏡超聲檢查、選擇性滴注鈣劑後肝靜脈採血測胰島素等有助於定位。
在一些家族中,現在已能用DNA限制段長度多形分析遺傳篩選確定遺傳攜帶者,其正確率達99.5%。從15歲起每年定期進行篩選遺傳基因攜帶,內容包括提示性症狀的患者的病史;消化性潰瘍,腹瀉,腎結石,低血糖和垂體功能減退以及檢查視野缺損,肢端肥大症和皮下脂肪瘤;測血清鈣,完整甲狀旁腺激素,胃泌素和催乳素。必要時,作附加實驗室和診斷試驗,垂體CT或磁共振亦應進行。
診斷
胰腺胰島素分泌β細胞瘤通過證明空腹低血糖伴有高胰島素血症而確立診斷。胃泌素分泌非β細胞腫瘤可有高基礎胃泌素水平,對鈣滴注示有過度反應和灌注胰泌素後有胃泌素反常升高而確立診斷。高基礎胰多肽或胃泌素或對標準餐這一激素過度反應,可能是多發內分泌腺病Ⅰ型綜合徵累及胰腺的早期症狀。生長激素增加,不能被葡萄糖和高水平生長介素-C(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或IGF-1)所抑制,可確立肢端肥大症的診斷。
胃泌素瘤診斷依據為同時存在高胃泌素血症及高胃酸分泌,據此可與常見的胃酸缺乏症伴高胃泌素血症相鑑別。
治療
胃泌素分泌非β細胞腫瘤治療複雜。對所有患者儘可能定位和切除腫瘤。如不可能,則用奧克肽,中子泵阻滯劑常能獲得消化性潰瘍症狀的緩解。H2 阻滯劑同樣可用,但效果差。目前罕見需要胃切除治療頑固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