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斟鄩
- 拼音:zhēn xún
- 釋義:夏朝古都
- 存在年代:公元前2043年—公元前1500年之間
- 相關史書:《竹書紀年》、《括地誌》等
- 現存面積:約3平方公里
有夏之居,考古發現,五都薈洛,
有夏之居
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鄩。”
《逸周書·度年》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書紀年》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
《史記·夏本紀·正義》云:“《商書》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
《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司馬遷這個“三代”確實指的是秦之前的夏、商、周皆定都河洛地區。
這些文獻表明,伊洛交匯的洛陽盆地是夏人的活動中心,這個王邑遺址,就是史書記載的斟鄩,今本《竹書紀年》載:“仲康居斟鄩。”斟鄩作為夏朝國都,在夏朝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洛陽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掘也基本證實了這一點。 經碳14測定,二里頭遺址絕對年代,在約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為3.75方平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眾多考古學家認為,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
考古發現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考古學家致力於尋找失落的夏王朝的遺存,這種探尋活動集中在河南西部。根據古代文獻記載,豫西地區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奴隸制王朝--夏的中心活動區域,而“下洛之陽”為夏王朝的重要都邑所在地。
考古發掘和研究情況表明,這裡是公元前二千紀前半葉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的聚落,它擁有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青銅冶鑄作坊,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這個遺址就是夏都斟鄩遺址。
五都薈洛
經過40多年的考古發掘研究工作,如今遺址規模與布局大勢已基本被掌握。二里頭遺址範圍包括二里頭、圪壋 頭、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遺址區位於高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較東、南、北,三面高約2—3米,其間地下遺存著二里頭文化層,即夏、商文化堆積,經考古發掘和碳14測定,其遺存時代在公元前2043年—公元前1500年之間,正處夏文化紀年之內。根據《古本竹書紀年》“太康居斟,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的記載,結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40年的科學發掘和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多學科交叉研究,認定二里頭遺址就是夏代都邑,並且是從夏禹之孫太康到夏代最後一王夏桀時期的都城,在全國119處夏文化遺址中,唯有二里頭遺址具備王都的性質。
在二里頭遺址中分布著30多處大型夯土宮殿基址,有中國最早的青銅器鑄造作坊,制骨、制陶、制玉作坊遺址,遺址中的建築分三種類型,大型宮殿建築占地面積均在一萬平方米左右,應當是夏王朝最高權力機關所在地;一種為平地起建的木骨為牆,草泥為皮的建築,為奴隸主貴族們的住所;還有一種半地穴式建築,以坑壁為牆,立柱搭蓋草頂的房屋,面積較小,既阻暗又潮濕,可能為當時最下層人物—即奴隸的棲身之地。三種不同形式的建築反映了當時階級的差別。二里頭的墓葬亦分大、中、小三種形制,大型墓葬有奴隸殉葬,中型墓陪葬有青銅器、玉器,小型墓葬無陪葬品,有的死者似被活埋,有的死者似被殺,身首異處。總之,從墓葬形制亦可看出階級分化的明顯痕跡,從而證明,二里頭遺址是由原始社會轉入階級社會,從洪荒時代邁入文明時代的典型代表。
最近的鑽探與發掘結果表明,遺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東南向分布,東西最長約2400米,南北最寬約1900米,北部為今洛河沖毀,現存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心區位於遺址東南部的微高地,分布著宮殿基址群、鑄銅作坊遺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遺存;西部地勢略低,為一般性居住活動區。遺址的東部邊緣地帶發現有斷續延伸的溝狀堆積,已探明長度逾500米,可能是建築用土或制陶用土的取土溝,同時也具有區劃作用,形成遺址的東界。
已探明的二里頭遺址宮殿區道路網路系統由3條大道組成,它與過去發掘的1號、2號宮殿基址走向一致,東側的南北向大道已探明長度近700米,北側大道和南側大道已探明的長度均超過300米,兩路間距約400米。在宮殿區內,還鑽探出若干條小型道路;在1號、2號宮殿基址之間,發現有大面積的路土遺蹟和數百平方米的卵石活動面及若干夯土基址。考古工作隊先在二里頭宮殿區外圍探明了3條垂直相交的大道,確認由其圍起的宮殿區面積達12萬平方米左右,發現了宮城城牆的線索,在探索二里頭遺址都城總體結構與布局上取得重要突破。
在我國已知最早的大型宮殿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2號宮殿下面,發掘出一座時代更早、規模更大、結構更為複雜的大型建築基址,將迄今為止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宮殿建築群的年代提早約百年左右。這座現編為3號的建築基址屬於二里頭文化早期,它結構複雜,規模龐大,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二里頭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長,已探明的長度達150餘米,主體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組成。過去由於材料所限,學術界對肇始期的中國早期宮室建築的認識來源於過去發掘的二里頭遺址1號、2號宮殿,認為其形制簡單,獨門獨院,到了稍後的偃師商城時期,宮室建築的結構才複雜起來,3號基址的揭露改變了這種看法。
考古隊在3號基址中院和南院院內還分別發現了成排的中型墓葬,現已清理了5座。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多鋪硃砂、有棺痕,出土了銅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印紋釉陶器(或原始青瓷)嵌綠松石工藝品、蚌制工藝品、海貝等大量精美隨葬品。其中不少器種如斗笠狀白陶器、鳥首玉飾、大型嵌綠松石器、由上百件齒輪狀有孔蚌片組成的飾品等前所未見。成組貴族墓發現於宮殿區,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尚屬罕見,在二里頭遺址則屬首次發現,這對判明3號基址的性質及二里頭文化葬俗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