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八公山豆

壽縣八公山豆

壽縣八公山豆即“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實為素菜之珍品,更為壽縣傳統名餚。豆腐起源於安徽的壽縣地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壽縣八公山一帶,叫做“八公山豆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壽縣八公山豆
  • 主要食材:黃豆,泉水
  • 口味:細,白,鮮,嫩
  • 工藝:炒
基本介紹,菜名由來,歷史溯源,產品特點,產品工藝,

基本介紹

這種豆腐採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製而成。當地農民製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民眾歡迎。據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會〉說:西漢古籍有“劉安作豆腐”的記載。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即今壽縣),招賓客,方士數千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不想煉丹不成,反以黃豆.鹽滷(又有說石膏)做成豆腐。關於八公山豆腐還有一種傳說:劉安在家煉丹不成,胸中煩悶,外出散心,忽見對面北山下來八位老人,雖須長齊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飛。劉安大驚,疑是神仙,便求長生不老妙方,老人說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劉安如法炮製,得豆腐。從此,豆腐之法就從八公山下傳播開來。現狀有著“食品之冠”美譽的豆腐,其發源地壽縣,人們不再僅僅將豆腐作為餐桌上的佳肴,而是通過豆腐這個橋樑,擴大與世界各國朋友的交流合作,促進壽縣的經濟繁榮與發展。美味豆腐正成為發展經濟的紐帶。

菜名由來

八公山豆腐始於西漢淮南王劉安等八位被解職至此的朝野大臣,原意煉丹結果煉成豆腐,且質嫩味美故名,又因其採用八公山泉水精製,其成品晶寶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質地細膩、清爽滑利,無黃漿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貫古今,久留盛名。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

歷史溯源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所創。2100多年前,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建都壽春,為王42年。劉安好道,為求長生不老之藥,招方術之士數千人,有名者蘇非、李尚等8人,號稱“八公”。“八公”常聚在楚山即今天的八公山談仙論道,著書立說。一次,劉安煉丹配料時不慎將石膏掉進乳白色的豆漿里,不一會,奇蹟出現了,只見純白的豆漿逐漸凝成絮狀,繼而成了鮮嫩柔滑的豆腐。劉安求長生丹沒有結果,卻偶然得到了上佳食品豆腐,可謂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八公山由此成了中國豆腐的發祥地

產品特點

八公山豆腐和筍片經炸、燒而成。成菜色澤金黃,外脆里嫩,滋味鮮美。
八公山的豆腐之所以美,美就美在山泉水。八公山擁有珍珠泉、玉露泉等多處名泉,泉水澄清味甘,終年不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同時,周圍農民擁有世代相傳的製作豆腐的技藝,更使八公山的豆腐獨具特色,久盛不衰。如今這種老少皆宜的豆腐,製作出來的品種已達千餘種,用八公山豆腐製作的“豆腐宴”已經成為淮南地區獨具一格的上等宴席。因為豆腐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作用,已經被全球公認為“國際性保健食品”。.

產品工藝

八公山豆腐切成4厘米見方的小塊,入冷水鍋燒開撈起,瀝乾水分。炒鍋燒熱,下花生油燒至五成熟時,將豆腐塗上一層澱粉糊漿,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瀝乾油。鍋內留油少許,下蔥段、筍片、木耳、蝦子、豆腐,加酒、醬油、精鹽、鮮湯少許,燒沸即用濕澱粉勾芡,炒和出鍋裝盤即成。
磨製八公山豆腐的用水,採用的是八公山上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礦物質的珍珠泉、大泉等山泉清流。豆腐製作精細,豆子要磨得均勻,豆渣要濾得乾淨,製作出的豆腐才能潔白細膩,其成品晶寶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質地細膩,無黃漿水味,托也不散,使得八公山豆腐獨具特色,享有“八公山豆腐甲天下”的美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