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都存在Rule of Three,直譯為“三法則”,事必有三,以三段、三次、三個形式出現的事物更引人注目、說服力更強,同時又不失簡潔。《說文》中這樣解釋“三”字: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字的厲害可見一斑。在中國成語中含有“三”字的成語數目高達300多個,低於含有“一”字的成語數目(“一”畢竟是第一),但遠遠高於含有其他數字的成語。舉幾個例子,你走在大街上你會碰見很多很多人,但是你只會對自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中你居然遇上了一位老友,你會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如果遇上了一位大師,你會激動地說“三生有幸”;如果你遇到了一位同事,你們可能“三句話不離本行”;做錯了事你會“三省吾身”,為自己“約法三章”……。
回想一下,中國歷史上多少朝代都如過眼煙雲,三皇五帝多了去了,但是唯獨“魏”、“蜀”、“吳”這三國婦孺皆知,耳熟能詳。這當然是因為小說《三國演義》,但是為什麼《三國演義》這么流行?因為正好三足鼎立,還有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劉備三顧茅廬,不多,也不少,恰到好處的精彩(誰記得《東周列國志》到底有多少諸侯國、多少英雄?)。文學作品中的“三”現象不是偶然的,在西方,也有一些含有三字而且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比如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Les Trois Mousquetaires)、《三隻小豬》(The Three Little Pigs,西方兒童故事,這三隻小豬在台灣民進黨當政時還被奉為“成語”)、《三隻小熊》(The Three Bears,西方兒童故事)、《活寶三人組》(The Three Stooges,美國喜劇)等。西方作家也有個與“三”有關的創作規律,他們認為某個故事情節重複三次就可以使讀者進入pattern recognition(模式識別)的狀態,所以耶穌被釘死必定是第三天復活,灰姑娘也一定要去三次舞會。其實這個規律也是中西貫通的,君不見,“昔孟母、擇鄰處”也是搬了三次家才達到了目的。從邏輯上說,“三”也是個必不可少的。蘇格拉底說過:“所有人都是要死的,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要死的。”這就是邏輯“三段論”,它是由兩個包含著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出發,推出一個新性質判斷的推理。上面的例子就是兩個包含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和判斷為前提,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三段論。任何一個三段論都包含三個項:大項———用P表示,中項———用S表示,小項———用M表示。在三段論的三個項中,有兩個作為推斷依據,他們包含著一個共同的判斷,他們做為前提條件。包含大項的前提是大前提,包含小項的是小前提。所有的M都要P,S是M,所以,S要P。在商場也有“三強鼎立法則”(兩位美國教授Jagdish Sheth和Rajendra Sisodia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