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工卡縣誌》是西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竹工卡縣誌
- 作者:西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中國藏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 ISBN:978-7-80253-305-9
- 編纂人員:江華、林生、辜正強
《墨竹工卡縣誌》是西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墨竹工卡縣誌》是西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準繩,遵循中共中央《關於...
60.《墨竹工卡縣誌》61.《拉薩市城關區志》62.《探究西藏歷史的現代人》63.《和諧理念下的西藏旅遊業發展研究》64.《建立健全藏傳佛教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專題研究》65.《中華民國時期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研究》66.《一個女兵的西藏人生》67.《國醫大師強巴赤列的藏醫生涯》68.《活佛轉世及其歷史定製》69....
流經那曲、當雄、林周、墨竹工卡、達孜、城關、堆龍德慶,至曲水縣,是雅魯藏布江中游一條較大的支流,全長495.2千米,流域面積31,760平方千米;最大流量28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0立方米/秒,年平區流量287.4立方米/秒;海拔高度由源頭5500米到河口358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雅魯藏布江從海拔5300米以上...
先後完成調研報告《甘南藏族自治州特色旅遊業發展調查報告》、《西藏文化設施建設調研報告——以墨竹工卡等縣為例》、《英雄史詩口頭傳統研究基地調研報告——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為例》、《藏族文化的種類、特徵及其作用》、《藏區生態保護調研報告——以甘南藏區為例》、《藏區生態安全調研報告——以甘南藏區為例》...
2024年4月,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試點工作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正式啟動,共分三個階段,力爭於2026年6月結束。2024年4月17日,陝西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正式啟動。2024年5月8日,《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經費保障方案》印發實 施 。2024年7月,從河北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河北省編制了...
清光緒《永康縣誌》載:“土、石、竹、木、金、銀、銅、鐵、錫皆有匠——多鬻技於他鄉。”20世紀80年代末,永康從事小五金手工技藝的人數已達4萬餘人,其中以打銅、打鐵、“打鑞”的人居多。“打鑞”就是指專門加工錫製品的手藝,其時錫雕產品的種類已達到了200餘種。這個時期出現了以芝英鎮峴口村、小...
萊陽縣誌中記載:“以剪紙貼燈花,以彩紙掛門楣”。早在漢、唐時期,民間就有使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勝、花鳥貼上鬢角為飾的風尚。後在節日中,用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故事貼在窗戶上作為裝飾之用。裝飾目的決定了剪紙藝術的裝飾性,剪紙造型趨於傳情而不在於寫形,更趨於寫意而不在於寫實,且必須以點、...
舒席古稱“竹簟”是馳名中外的傳統工藝品。王河盛產水竹,篾工巧匠甚多,自古有“竹蓆之鄉”的美譽,潛山歷史上稱“舒州”,舒席因此而得名,又稱竹蓆、涼蓆,是潛山縣特有的竹編工藝製品,有近2000年生產歷史。舊縣誌載:“潛山南鄉,盛行竹編,男女老幼,多精編技,明代舒席,名聞江淮,晚清遠銷南洋”。舒席產品...
《廣元縣誌》中記載:“清鹹豐年間,民間藝人采縣北太平鄉白花石,刻制石硯出售。”民國抗戰時期,由於文人、藝術家蜂擁入川,魏宗清徒弟魏禮先便將零星式生產逐步發展到前門設鋪、後面生產的工藝作坊,其於廣元縣城東山正式開辦白花石刻製作所,取名“鐵筆齋”。其間,國民政府監察院長、書法家于右任經過廣元時,見到...
莊河剪紙藝術歷史悠久,《莊河縣誌》記載“剪紙藝術,很早就流傳民間廣大婦女中”。根據莊河歷史變革和宗教、民俗活動事記等考證,約從唐代開始,莊河就有剪紙。明、清時期開始流行,到清末民初比較盛行。解放後,莊河剪紙活動進一步傳承發展,建立了民間剪紙藝人檔案,收集上萬幅剪紙作品。文化特徵 造型特點 莊河剪紙造型...
如《荔鏡記》“睇燈” 一折,就說“三街六巷好燈棚”。清嘉慶《澄海縣誌》引舊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游,放花爆,打鞦韆,歌聲達旦。”又說:“今俗元夜,各祠廟張燈結彩,竟為鰲山,人物台榭如...競賽花燈。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重刊的《班曲荔鏡戲文》有“三街六巷好燈棚”唱詞,...
定襄麵塑的起源與傳統民間的飲食和信仰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代麵塑遺物表明,定襄麵塑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定襄縣誌》記載,麵塑活動,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時最為普遍。定襄麵塑中“花饃”相傳是由古代金石禮品和圖騰演化的產物,起源於民間祭祀活動中用麵塑動物代替宰殺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