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縣誌》是墨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玉縣誌
- 作者:墨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06月
- ISBN:97872281163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指導思想《墨玉縣誌》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準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地記述墨玉縣境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
作品目錄
- 墨玉縣行政區劃圖
- 墨玉縣地形圖
- 1964年6月23日,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全國勞動模範奴爾汗·依力。
- 198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來墨玉縣考察。
- 1965年8月,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在墨玉縣五一公社考察。
- 1982年4月16日,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來墨玉縣檢查工作。
- 1987年7月22日,自治區黨委書記宋漢良在墨玉縣考察。
- 2006年4月7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在英也爾鄉衛生院考察。
- 2003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托胡拉鄉塔什坎它村考察。
- 縣領導慰問武警中隊官兵
- 雙擁共建
- 縣武警中隊慰問貧困戶
- 民兵拉練
- 縣城治安巡邏隊
- 拉里昆濕地
- 沙漠胡楊
- 管花大芸
- 紅柳大芸
- 20世紀80年代縣城街道
- 縣城街道
- 縣委辦公樓
- 縣政府辦公樓
- 居民小區
- 城建局辦公樓
- 縣城夜景
- 橫穿縣城的老巴拉木歲乾渠
- 灑水車在噴灑路面
- 工商局辦公樓
- 教育局辦公樓
- 農村抗震安居房
- 播種小麥
- 棉花鋪膜
- 收割水稻
- 收割小麥
- 摘棉花
- 滴灌溫室
- 溫室種植辣椒
- 嫁接黃瓜
- 小麥地套種玉米
- 楊樹幼苗
- 溫室種植西瓜
- 溫室種植甜瓜
- 薄皮核桃園
- 杏花怒放
- 白桑葚
- 智慧型溫室培育果樹苗
- 和田驢
- 黑白花種公牛
- 河灘牧放
- 雜交和田羊
- 伊犁褐馬
- 墨玉原種馬
- 人工冷配西門塔爾第三代牛
- 高架養鴿
- 高架養雞
- 東風水庫魚場
- 喀拉喀什河渠首
- 波斯坦庫勒乾渠
- 羊阿克閘口
- 東風水庫管理站
- 修渠
- 供電公司辦公樓
- 勝利一級電站發電機組
- 供電公司110千伏變電站設備區
- 阿不丹麻糖廠生產車間
- 吐外特水廠
- 紅白山油氣田監控中心
- 紅白山油氣田
- 郵寄包裹
- 分發報刊
- 電信營業大廳
- 郵政、電信辦公樓
- 電信局配線機房
- 移動公司通訊鐵塔
- 瑪卡尼計程車隊投入縣城營運
- 長途客運站
- 交通大隊
- 喀拉喀什河大橋
- 綜合商貿城
- 家電商場
- 甜瓜上市
- 集貿中心
- 玉石市場
- 乾果市場
- 桃子上市
- 葡萄上市
- 日用百貨市場
- 花帽市場
- 蘆葦席市場
- 糧食市場
- 羊毛市場
- 鐵皮製品
- 蜂蜜上市
- 南瓜上市
- 國稅局辦公樓
- 國稅局門市
- 工商銀行個人貸款大廳
- 稅法宣傳
- 地稅局辦稅服務大廳
- 工商行辦公樓
- 農行辦公樓
- 人行辦公樓
- 揀玉
- 裝飾木雕
- 木雕作坊
- 織地毯
- 織綢
- 奎牙小刀
- 採摘玫瑰花
- 玫瑰花上市
- 艾德菜斯絲綢
- 千年梧桐樹
- 夏克勒克封建莊園
- 王蔚墓
- 東風水庫漁場
- 嗩吶演奏
- 馬背上彈“熱瓦甫”的民間藝人
- 文藝演出
- 婚慶車隊
- 優酪乳上市
- 打饢
- 刺刀烤肉
- 縣醫院住院部
- 縣人民醫院
- 維吾爾醫醫院生產的藥品
- 維吾爾醫醫院
- B超檢查.
- 全身CT檢查
- 農村巡迴醫院車
- 精品杏園管理
- 種子培育
- 桑樹嫁接
- 棉花播種培訓
- 養殖培訓
- 人工授精生產的三胞胎牛
- 縣一中教學樓
- 縣二中教學樓
- 小學生技能大賽
- 縣二中計算機教學
- 南航幼稚園竣工慶典
- 中學生體操比賽
- 成人掃盲班
- 玉成駕校
- 武術表演
- 籃球賽
- 學生運動會
- 阿不拉·肉孜獲達瓦孜基尼斯世界紀錄
- 廣電局新聞演播室
- (書法)作者孫瑞博
- (油畫)作者買買提艾力·哈力克
- (書法)作者木海拜提·奴爾買買提
- 歡樂民間樂隊
- (公元前1500年左右)石鐮
- (公元前1000年左右)直銎銅斧
- (漢代)單耳彩繪陶罐
- (漢代)木杯
- (魏晉)陶罐
- (北朝)文殊菩薩銅像
- (北朝)天人石膏像
- (北朝)陶塤
- (北朝)佛頭石膏像
- (唐朝)化佛石膏像
- (唐朝)雙耳陶罐
- (唐朝)麻扎塔格遺址出土的紙畫,上書吐番文。
- (清代)夏合勒克莊園
- (唐朝)麻扎塔格遺址
- 2004年3月2日,縣誌編 寫人員培訓班。
- 工作研討
- 2006年1月4日,召開《墨玉縣誌》稿評審會議。
- 2006年11月6日,自治區地方志編 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崔書傑一行在墨玉縣檢查史志工作。
- 《墨玉縣誌》評審會與會人員
- 序一
- 序二
- 第一編 建置區劃
- 第一章 位置面積
- 第一節 位置
- 第二節 面積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區劃
-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行政區劃
-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
- 第四章 鄉鎮概況
- 第一節 墨玉鎮
- 第二節 托胡拉鄉
- 第三節 加汗巴格鄉
- 第四節 阿克薩拉依鄉
- 第五節 薩依巴格鄉
- 第六節 扎瓦鄉
- 第七節 烏爾其鄉
- 第八節 奎雅鄉
- 第九節 雅瓦鄉
- 第十節 喀爾賽鄉
- 第十一節 芒來鄉
- 第十二節 普恰克其鄉
- 第十三節 闊依其鄉
- 第十四節 吐外特鄉
- 第十五節 英也爾鄉
- 第十六節 喀瓦克鄉
- 第五章 駐縣單位
- 第一節 四十七團
- 第二節 二二四團
- 第六章 地名
- 第一節 地名命名類型
- 第二節 主要地名考釋
- 第二編 自然環境
- 第一章 地質地貌
- 第一節 地質
- 第二節 地貌
- 第二章 氣候
- 第一節 氣候分布
- 第二節 四季特徵
- 第三節 日照
- 第四節 氣溫
- 第五節 積溫
- 第六節 無霜期
- 第七節 降水蒸發
- 第八節 風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節 地表水
- 第二節 地下水
- 第三節 水質
- 第四章 野生動植物和礦藏
- 第一節 野生動物
- 第二節 野生植物
- 第三節 礦藏
- 第五章 自然災害
- 第一節 乾旱
- 第二節 乾熱風
- 第三節 霜凍
- 第四節 大風
- 第五節 冰害
- 第六節 洪水災害
- 第七節 地震災害
- 第三編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數量與分布
- 第一節 人口數量
- 第二節 人口分布
- 第三節 人口密度
- 第二章 人口變動
- 第一節 自然變化
- 第二節 機械變動
- 第三章 人口結構
- 第一節 民族構成
- 第二節 性別構成
- 第三節 年齡構成
- 第四節 文化構成
- 第五節 行業和職業構成
- 第四章 計畫生育
-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 第二節 計生政策
- 第三節 宣傳教育
- 第四節 計生措施
- 第五節 計生成效
- 第四編 農業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二章 生產關係變革
- 第一節 土地私有制
- 第二節 減租反霸 土地改革
- 第三節 農業合作化
- 第四節 人民公社
- 第五節 生產責任制
- 第三章 農業區劃
- 第一節 南部低山河谷和山前沖積扇緣牧農區
- 第二節 沿河西岸水稻、養牛區
- 第三節 中部老綠洲農業區
- 第四節 西部綠洲林牧農區
- 第五節 綠洲北緣和沿河下游林牧園藝區
- 第四章 耕地
- 第一節 耕地面積
- 第二節 開荒
- 第三節 退耕還林
- 第四節 播種面積
- 第五節 耕地質量
- 第五章 農作物種植
- 第一節 小麥
- 第二節 玉米
- 第三節 水稻
- 第四節 棉花
- 第五節 油料
- 第六節 蔬菜
- 第七節 瓜類
- 第六章 栽培技術
- 第一節 耕作制度
- 第二節 耕作周期
- 第七章 肥料
- 第一節 農家肥
- 第二節 綠肥
- 第三節 化腮
- 第八章 作物保護
- 第一節 病害種類及防治
- 第二節 蟲害種類及防治
- 第三節 草害種類及防治
- 第九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勞動力管理
- 第二節 經營效益
- 第五編 畜牧業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二章 生產關係變革
- 第一節 牧業合作化
- 第二節 牧業生產責任制
- 第三章 牧業區劃
- 第一節 前山河谷半農半牧區
- 第二節 中部家飼牧業區
- 第三節 北部牧業重點發展區
- 第四節 西部牧業待開發區
- 第四章 草場資源
- 第一節 天然草場
- 第二節 人工草場
- 第三節 草場建設
- 第四節 草場管理
- 第五章 飼草飼料
- 第一節 飼草
- 第二節 飼料
- 第六章 畜禽品種及改良
- 第一節 畜禽品種
- 第二節 品種改良
- 第七章 畜禽生產
- 第一節 家畜
- 第二節 家禽
- 第八章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節 傳染病
- 第二節 寄生蟲病
- 第九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生產管理
- 第二節 畜產品產量
- 第三節 經濟效益
- 第六編 林果業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二章 天然林
- 第一節 面積與分布
- 第二節 野生樹種
- 第三章 人工林
- 第一節 樹種
- 第二節 植樹造林
- 第三節 林業工程
- 第四章 果林
- 第一節 果樹品種
- 第二節 栽培技術
- 第三節 種植面積
- 第四節 果品產量
- 第五章 林業區劃
- 第一節 南部山間谷口台地防護綠化區
- 第二節 中部沖積扇防護、用材、經濟林區
- 第三節 西北部沖積平原防風固沙林區
- 第六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天然林管理
- 第二節 人工林管理
- 第三節 採伐管理
- 第四節 病蟲害防治
- 第五節 森林防火
- 第六節 林業政策
- 第七節 林政管理
- 第八節 經濟效益
- 第七編 蠶桑
- 第一章 養蠶
- 第一節 發展概況
- 第二節 品種
- 第三節 養蠶技術
- 第四節 蠶病防治
- 第五節 養蠶效益
- 第二章 栽桑
- 第一節 栽桑數量
- 第二節 桑葉產量
- 第三節 桑樹品種
- 第八編 農牧機具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企事業機構
- 第二章 機具種類及數量
- 第一節 耕作機具
- 第二節 播種機具
- 第三節 收穫機具
- 第四節 植保機具
- 第五節 運輸機具
- 第六節 畜牧機具
- 第七節 農副產品加工機具
- 第三章 機械化程度
- 第一節 機械化作業
- 第二節 農機推廣
- 第三節 農機培訓
- 第四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經營
- 第二節 農機監理
- 第九編 水利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二章 水利工程
- 第一節 引水工程
- 第二節 灌溉工程
- 第三節 蓄水工程
- 第四節 排水工程
- 第五節 人畜飲水工程
- 第六節 提水工程
- 第七節 防洪
- 第三章 水利區劃
- 第一節 集流區
- 第二節 散流區
- 第三節 斷流區
- 第四章 水產養殖
- 第一節 水產品種
- 第二節 養殖
- 第三節 漁政管理
-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節 工程管理
- 第二節 灌溉管理
- 第三節 水費徵收與使用
- 第十編 工業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企業概況
- 第二章 重工業
- 第一節 採礦
- 第二節 發電
- 第三節 機械修造
- 第四節 建材業
- 第三章 輕工業
- 第一節 糧油加工
- 第二節 機械軋花
- 第三節 紡織、服裝生產
- 第四章 手工業
- 第一節 發展概況
- 第二節 生產工具
- 第五章 鄉鎮企業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發展概況
- 第三節 經營體制
- 第四節 主要產品產量
- 第十一編 商業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企業概況
- 第二章 商業體制及經營
- 第一節 私營、個體商業
- 第二節 供銷合作商業
- 第三節 國營商業
- 第三章 商品購銷
- 第一節 建材、汽車、機電購銷
- 第二節 石油購銷
- 第三節 農機具銷售
- 第四節 農產品購銷
- 第五節 日用工業品購銷
- 第六節 醫藥購銷
- 第七節 副食品購銷
- 第四章 飲食服務
- 第一節 國營、集體飲食服務業
- 第二節 個體飲食服務業
- 第五章 集市貿易
- 第一節 發展概況
- 第二節 成交額
- 第六章 對外貿易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出口貿易
- 第十二編 糧油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企事業機構
- 第二章 糧油購銷
- 第一節 糧食徵購
- 第二節 銷售
- 第三節 票證管理
- 第三章 糧油儲運
- 第一節 儲存
- 第二節 調運
- 第十三編 財政稅務
- 第一章 財政
- 第一節 機構和體制
- 第二節 財政收入
- 第三節 財政支出
- 第四節 財政管理
- 第二章 稅務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田賦農業稅
- 第三節 牧業稅
- 第四節 工商各稅
- 第十四編 交通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二章 道路
- 第一節 古道
- 第二節 公路
- 第三章 橋涵
- 第一節 橋樑
- 第二節 涵洞
- 第四章 運輸工具
- 第一節 畜力
- 第二節 畜力車
- 第三節 人力車
- 第四節 汽車拖拉機
- 第五章 公路運輸
- 第一節 貨運
- 第二節 客運
- 第三節 運價
- 第十五編 郵電
- 第一章 機構隊伍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職工隊伍
- 第二章 郵政
- 第一節 郵政設備
- 第二節 郵路
- 第三節 郵政業務
- 第三章 電信
- 第一節 電信設備
- 第二節 電信線路
- 第三節 電信業務
- 第十六編 金融保險
- 第一章 金融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流通貨幣
- 第三節 貨幣投放與回籠
- 第四節 存儲
- 第五節 信貸
- 第六節 債券
- 第二章 保險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保險業務
- 第十七編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 第一章 城鄉建設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城鄉規劃
- 第三節 縣城建設
- 第四節 鄉村建設
- 第五節 管理
- 第二章 環境保護
- 第一節 環境狀況
- 第二節 環境保護和治理
- 第十八編 經濟綜合管理
- 第一章 計畫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計畫編制
- 第三節 計畫執行
- 第二章 統計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統計業務
- 第三章 物價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價格變化
- 第三節 監督檢查
- 第四章 標準計量與質量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計量演變
- 第三節 計量監督
- 第四節 質量管理
- 第五節 標準化管理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工商企業登記
- 第三節 市場管理
- 第四節 經濟契約管理
- 第五節 商標、廣告管理
- 第六章 土地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土地資源
- 第三節 土地利用
- 第四節 土地資源潛力
- 第五節 基本農田保護
- 第六節 地籍管理
- 第七節 土地監察
- 第八節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 第七章 審計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審計業務
- 第八章 人民生活
- 第一節 農民生活
- 第二節 職工生活
- 第十九編 政黨
-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墨玉縣地方組織
- 第一節 組織建設
- 第二節 黨員代表大會
- 第三節 黨的工作
- 第二章 中國國民黨墨玉縣地方組織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主要活動
- 第三章 重大政事
- 第一節 抗日救亡
- 第二節 抗美援朝
- 第三節 鎮壓反革命
- 第四節 減租反霸
- 第五節 “三反”、“五反”
- 第六節 “肅反”、“審乾”
- 第七節 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 第八節 “整風”、“反右”
- 第九節 大躍進
- 第十節 反“右傾”運動
- 第十一節 甄別
- 第十二節 社會主義教育
- 第十三節 農業學大寨
- 第十四節 “文化大革命”
- 第十五節 “揭、批、查”
- 第十六節 落實政策
- 第十七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 第十八節 “三講”教育
- 第十九節 “三個代表”學習
- 第二十編 政權政協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會
- 第一節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 第二節 縣人民代表大會
- 第三節 縣人大常務委員會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節 民國時期墨玉縣縣政府
- 第二節 人民政府
- 第三節 基層政權
- 第四節 信訪
- 第三章 政協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歷屆委員會
- 第三節 主要工作
- 第二十一編 民眾團體
- 第一章 工會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代表大會
- 第三節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青少年組織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代表大會
- 第三節 主要工作
- 第四節 少先隊工作
- 第三章 婦女組織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婦女代表大會
- 第三節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農民團體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主要工作
- 第五章 工商團體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主要工作
- 第二十二編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鎮壓反革命
- 第三節 刑事偵察
- 第四節 治安管理
- 第五節 戶政管理
- 第六節 消防
- 第七節 交通管理
- 第八節 看守所管理
- 第二章 檢察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刑事檢察
- 第三節 法紀檢察
- 第四節 經濟檢察
- 第五節 監所檢察
- 第六節 控告申訴檢察
- 第七節 民事行政檢察
- 第三章 審判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審判制度
- 第三節 刑事審判
- 第四節 民事審判
- 第五節 經濟審判
- 第六節 行政審判
- 第七節 執行
- 第八節 申訴、複查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普法
- 第三節 調解
- 第四節 公證
- 第五節 律師事務
- 第二十三編 民政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二章 擁軍優屬
- 第一節 擁軍
- 第二節 優撫
- 第三章 安置
- 第一節 復員退伍軍人安置
- 第二節 支邊青壯年安置
- 第三節 自流人員安置
- 第四章 社會保障
- 第一節 救濟
- 第二節 救災
- 第三節 扶貧
- 第五章 婚葬管理
- 第一節 婚姻制度
- 第二節 婚姻登記
- 第三節 殯葬管理
- 第六章 助殘事業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主要工作
- 第三節 培訓、就業、幫困
- 第二十四編 勞動人事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事業機構
- 第二章 幹部狀況
- 第一節 幹部來源及錄用
- 第二節 幹部數量及分布
- 第三節 幹部管理
- 第四節 專業技術人員管理
- 第三章 工人狀況
- 第一節 全民所有制工人
- 第二節 集體所有制工人
- 第三節 勞動就業
- 第四章 工資
- 第一節 工資制度
- 第二節 津貼補貼獎金
- 第五章 勞動保險
- 第一節 國有企業職工退休費統籌
- 第二節 勞動契約制工人養老保險
- 第三節 私營從業人員養老保險
- 第四節 職工失業保險
- 第二十五編 軍事
- 第一章 軍事機構
- 第一節 軍事管制委員會
- 第二節 兵役局
- 第三節 人民武裝部
- 第二章 駐軍
- 第一節 唐、元、清朝駐軍
- 第二節 民國時期駐軍
- 第三節 新中國駐軍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節 民國時期兵役
- 第二節 新中國兵役
- 第四章 民兵工作
- 第一節 管理體制
- 第二節 組織建設
- 第三節 政治教育
- 第四節 軍事訓練
- 第五節 武器裝備
- 第六節 主要活動
- 第五章 兵事紀略
- 第一節 民國時期暴亂
- 第二節 新中國平息暴亂
- 第六章 雙擁共建
- 第一節 擁政愛民
- 第二節 軍民共建
- 第二十六編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初等教育
- 第三節 中等教育
- 第四節 成人教育
- 第五節 師資
- 第六節 經費設施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節 機構隊伍
- 第二節 經費及活動
- 第三節 科技推廣和開發
- 第二十七編 文化體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文學創作
- 第三節 民間文學
- 第四節 文藝演出
- 第五節 民眾文化
- 第六節 文物古蹟
- 第七節 廣播電影電視
- 第八節 檔案史志
- 第二章 體育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設施
- 第三節 職工體育
- 第四節 傳統體育
- 第五節 學校體育
- 第六節 體育比賽
- 第二十八編 旅遊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服務機構
- 第二章 旅遊景點
- 第一節 紅白山
- 第二節 夏合勒克莊園
- 第三節 古梧桐樹
- 第四節 象鼻山
- 第五節 東風水庫
- 第三章 旅遊線路
- 第一節 烏魯瓦提水庫旅遊線路
- 第二節 沙漠風光線路
- 第三節 紅白山旅遊線路
- 第二十九編 衛生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行政機構
- 第二節 防疫機構
- 第三節 醫療機構
- 第四節 醫療隊伍與病床
- 第二章 醫療
- 第一節 醫療設備
- 第二節 醫療技術
- 第三節 醫療制度
- 第三章 醫藥
- 第一節 藥品採購
- 第二節 中草藥資源
- 第三節 製藥
- 第四節 藥政管理
- 第四章 疫病防治
- 第一節 傳染病防治
- 第二節 地方病防治
- 第五章 婦幼保健
- 第一節 婦女保健
- 第二節 兒童保健
- 第六章 衛生保健
- 第一節 愛國衛生運動
- 第二節 食品衛生
- 第三十編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節 維吾爾族
- 第二節 漢族
- 第三節 回族
- 第四節 其他少數民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節 佛教
- 第二節 伊斯蘭教
- 第三節 其他宗教
- 第四節 宗教管理
- 第五節 機構隊伍
- 第三十一編 社會新風
-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設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創建活動
- 第二章 良風美德
- 第一節 武警中隊愛人民
- 第二節 民族團結開新花
- 第三節 救死扶傷
- 第四節 助人為樂
- 第五節 拾金不昧
- 第六節 一心為公
- 第七節 一人有難,大家支援
- 第八節 和睦家庭
- 第三十二編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傳
- 尉遲舒拉
- 朱克提熱西提、努克提熱西提
- 伊斯瑪依爾
- 沙克·阿洪
- 阿不都·依米提
- 穆罕默德·依敏
- 陳廣竹
- 杜鐘惠
- 吐送·巴海
- 阿不都拉·大毛拉
- 第二章 人物簡介
- 管立志
- 陳斌伍
- 阿不都拉·尤奴斯
- 奴爾汗·依力
- 第三章 人物表
- 一、2004~2006年大事記
- 二、2004~2006年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 三、2006年墨玉縣各級幹部名錄
- 四、夏合勒克莊園
- 《墨玉縣誌》編審機構及人員
- 墨玉縣委史志辦公室
- 墨玉縣編纂人員
- 《墨玉縣誌》資料提供人員
- 《墨玉縣誌》審定驗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