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外科手術中常用的手術器械。
適用範圍
任何外科手術。
分類
根據2018年發布實施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基礎外科手術器械可分為:
序號
| 名 稱
| 品 名 舉 例
| 管理類別
|
1
| 醫用縫合針(不帶線)
| | Ⅱ
|
2
| 基礎外科用刀
| 手術刀柄和刀片、皮片刀、疣體剝離刀、柳葉刀、鏟刀、剃毛刀、皮屑刮刀、挑刀、鋒 刀、修腳刀、修甲刀、 解剖刀 | Ⅰ
|
3
| 基礎外科用剪
| 普通 手術剪、組織剪、綜合組織剪、拆線剪、石膏剪、解剖剪、紗布繃帶剪、教育用手術剪 | Ⅰ
|
4
| 基礎外科用鉗
| 普通 止血鉗、小血管止血鉗、蚊式止血鉗、 組織鉗、硬質合金鑲片 持針鉗、普通持針鉗、創夾縫拆鉗、皮膚軋鉗、子彈鉗、紗布剝離鉗、 海綿鉗、帕巾鉗、皮管鉗、器械鉗 | Ⅰ
|
5
| 基礎外科用鑷夾
| 小血管鑷、無損傷鑷、組織鑷、整形鑷、持針鑷、保健鑷(簡易鑷)、拔毛鑷、帕巾鑷、敷料鑷、解剖鑷、 止血夾 | Ⅰ
|
6
| 基礎外科用針、鉤
| 動脈瘤針、探針、推毛針、植毛針、挑針、教學用直尖針、靜脈拉鉤、創口鉤、扁平拉鉤、雙頭拉鉤、皮膚拉鉤、解剖鉤
| Ⅰ
|
7
| 基礎外科其它器械
| 刀片夾持器、麻醉口罩、麻醉 開口器、照明 吸引器頭、 粉刺取出器、 黑頭粉刺壓出器、皮膚 刮匙、皮膚套刮器、皮膚刮劃測檢器、皮膚檢查尺、皮膚組織鑽孔器、開口器、卷棉子 | Ⅰ
|
1. 醫用縫合針(不帶線):
醫用縫合針是用於各種組織縫合的器械,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針尾、針體和針尖。分類:
1) 根據縫合針的形狀分為直針和彎針。
2) 根據針尖的形狀分為圓針和三角針。圓針根據弧彎度不同分為1/2、1/3弧度等,弧度大者多用於深部組織。三角針前半部為三棱形,較鋒利,用於縫合
皮膚、
軟骨、
韌帶等堅韌組織,損傷性較大,故除上述幾種組織外,均套用圓針。此外,在使用彎針縫合時,用力方向應與彎針的弧線方向一致,拔針時應順彎針弧度從組織拔出,否則易折斷。
3) 根據針尾形狀分為有眼型、劈叉型和嵌合型。一般多使用穿線的縫針,而將線從針尾壓入的劈叉型縫針,常使線撕裂、易斷,因而比較少用。由於穿線針的針尾較粗,損傷性相對較大,故對一些脆弱精細組織,如血管、神經、腸壁等可選用所謂無損傷針(嵌合型),即製作時針尾就已帶有縫線的針。
2. 基礎外科用刀:
手術刀一般用於切開和剝離組織,也有同時具備止血功能的手術刀,如各種電刀、雷射刀、微波刀、等離子手術刀及高壓水刀等,但這些刀具多需一套完整的設備。此處以普通手術刀為例說明,通常手術刀都由刀片、刀柄兩部分組成。主要用於切割組織,有時也可將刀柄尾端作為鈍性分離組織的工具。刀片有圓、尖、彎及大小之分。
正確執刀方法有以下4種,如圖1所示:
1) 執弓式:是常用的執刀法,動作範圍廣而靈活,用力涉及整個上肢,主要在腕部。用於較長的皮膚切口。
2) 執筆式:動作和力量主要在指部,用於解剖血管、神經,腹膜切開和短小切口等。
3) 抓持式:此法控刀比較穩定。動作涉及整個上肢,力量主要在腕部。用於切割範圍廣、用力較大的切口,如
截肢、肌腱切開、較長的皮膚切口等。
4) 反挑式:藉手指動作和力量,刀刃向上挑開,以免損傷深部組織。多用於膿腫切開及血管、氣管、膽管、輸尿管等空腔臟器手術。
無論用哪一種持刀法,都應以刀刃突出面與組織呈垂直方向,逐層切開組織,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執刀高度要適中,過高控制不穩,過低又妨礙視線。
3. 基礎外科用剪:
根據手術剪結構特點有尖、鈍,直、彎,長、短各型。根據其用途分為組織剪、線剪及拆線剪。組織剪多為彎剪,銳利而精細,用來解剖、剪斷或分離剪開組織。通常淺部手術操作用直剪,深部手術操作用彎剪。線剪多為直剪,又分剪線剪和拆線剪,前者用於剪斷縫線、敷料、引流物等,後者用於拆除縫線。線剪與組織剪的區別在於組織剪的刃銳薄,線剪的刃較鈍厚。決不能圖方便、貪快,以組織剪代替線剪,以致損壞刀刃,縮短剪刀的使用壽命。
正確的執剪姿勢為拇指和環指(無名指)分別扣入剪刀柄的兩環,中指放在環指的剪刀柄上,食指壓在軸節處起穩定和導向作用(如圖2)。初學者執剪常犯錯誤是將中指扣入柄環,而這種錯誤的執剪方法不具有良好的三角形穩定作用,從而直接影響動作的穩定性(如圖3)。使用剪刀時,一般採用正剪法,也可採用反剪法(如圖4),還可採用扶剪法(如圖5)或其他操作。
4. 基礎外科用鉗:
手術使最常用到的是止血鉗、組織鉗、持針鉗、帕巾鉗等,依次為例說明:
1) 止血鉗:止血鉗主要用於鉗夾止血,止血時僅夾血管斷端及其周圍少許組織;也可用於組織的鈍性分離,還常用於協助術者拔針。其形狀有直、彎兩大類,每一類又有大、中、小之分,使用時可根據手術部位,術野深淺、被夾持的組織不同,選擇不同形狀、不同規格的止血鉗。
2) 組織鉗:組織鉗又稱鼠齒鉗,用於夾持組織,如皮瓣、筋膜或即將被切除的組織器官;也用於鉗夾紗布墊與皮下組織的固定。頭端有一排細齒,彈性較好,鉗柄較狹窄,也有大小之分,酌情選用。
3) 持針鉗:又稱持針器。用於夾持縫合針縫合各種組織,有時也用作器械打結,其基本結構與血管鉗相似,但前端較短粗,有的持針器前端夾針部分加上硬質合金鑲片,使器械的性能更加優良、耐用。持針器有大、小不同規格,根據手術部位深淺、縫針大小不同靈活選用[3]。縫合時用持針器的尖夾住縫針的後1/3交界處為宜,夾針方式如圖6。
4) 帕巾鉗:又稱布巾鉗,簡稱巾鉗,用於夾持、固定手術巾單。注意使用時勿夾損正常皮膚組織。構造與血管鉗相似,但其頭端為彎曲的相互重迭的兩個細齒。
5. 基礎外科用鑷夾:
手術鑷用於夾持組織,以利於解剖及縫合。根據不同的長度分為長鑷和短鑷。根據尖端有齒與否分為有齒鑷和無齒鑷(平鑷)。齒又分粗齒與細齒,粗齒鑷用於夾持較硬的組織,損傷性較大;細齒鑷用於精細手術,如肌腱縫合、整形手術等。無齒鑷用於脆弱的組織及臟器。鑷的尖端分為尖頭與鈍頭。精細的尖頭平鑷對組織損傷較輕,用於血管、神經手術。
持鑷方法是用拇、食、中三指夾持攝的中部(如圖7)。
6. 基礎外科用針、鉤:
以探針、拉鉤為例說明。
1) 探針:又稱為探條。根據用途不同,可有多種形狀,大體分為普通探針、特殊探針和有槽探針三大類,普通型又有直形、彎形、平頭和圓頭之分。普通型和特殊型探針用於探查組織異物、器官管腔深淺、瘺或竇道深淺、走向;有槽探針用於引導切開瘺管表層組織。
2) 拉鉤:又稱牽開器,可有各種不同形狀和大小不同的規格。主要用於手術野的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