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劑量水平(Benchmark dose, BMD)是依據動物實驗劑量-反應關係結果,用一定的統計學模型求得的受試物引起一定比例(定量資料為10%,定性資料為5%)動物出現陽性反應劑量的95%可信區間下限值,即指ED1、ED5或ED10的95%可信限下限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準劑量水平
- 外文名:Benchmarkdose
基準劑量水平(Benchmark dose, BMD)是依據動物實驗劑量-反應關係結果,用一定的統計學模型求得的受試物引起一定比例(定量資料為10%,定性資料為5%)動物出現陽性反應劑量的95%可信區間下限值,即指ED1、ED5或ED10的95%可信限下限值。
基準劑量水平(Benchmark dose, BMD)是依據動物實驗劑量-反應關係結果,用一定的統計學模型求得的受試物引起一定比例(定量資料為10%,定性資料為5%)動物出現陽性反應劑量的95%可信區間下限值,即指ED1...
基準劑量法是由美國 Crump1984 年最先提出的,基準劑量法被定義為使化學毒物有害效應的反應率升高到某一特定水平所需要的劑量,某一特定水平通常為1%~10%。最新的 BMD 法被認為是更準確定量的方法,是 Rf D 計算的一個突破。基準...
EPA)對基準劑量法的定義:基準劑量方法是指通過劑量——反應曲線獲得使某種反應增加到某一個特定水平的劑量——反應分析方法,達到特定水平的劑量稱為基準劑量(BMD),達到這一特定劑量水平的反應稱為基準反應(benchmarkresponseBMR)。
但是,利用所有相關反應來計算基準劑量可能是資源密集型的。此外,解釋大量的劑量一效應分析結果是很困難的。當選擇數據建模時合適的做法是將注意力限制在有劑量一效應關係證據的那些反應上。從統計學上看,這種關係可由反應隨著劑量水平增加...
確定氟接觸各特定效應的基準劑量,發現不同改水方式、不同改水時間的氟病區兒童氟接觸各特定效應指標的變化規律,建立氟病區改水後兒童健康風險度綜合評價方法,提出地氟病有效管理的新模式,為提高氟病區居民健康水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學的...
生理藥物動力學模型與劑量反應模型有機結合,預測人群稻米鎘暴露量、靶器官劑量、以及引起效應標誌物特定反應水平下的基準劑量,在我國居民全人群範圍既實現由外暴露向內暴露的精細評估,又提供與實際風險定量直接相關的健康關注水平,可為...
接觸水平 接觸水平(exposure level)是2020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化工名詞。定義 職業活動中勞動者接觸某種或多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濃度(強度)和接觸時間。出處 《化工名詞》(四)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 ...
目的是在認定待評物質具有危害性的基礎上,闡明不同劑量水平的待評物質與接觸群體中出現的最為敏感的關鍵性的有害效應發生率之間的定量關係,確定特定接觸劑量下評價人群危險度的基準值。可用於危險度評價的人類資料往往很有限,常要用到...
基準劑量法是由美國Crump1984年最先提出的,他認為傳統制定RfD的方法,雖然被使用了許多年,但對於其中無作用劑量水平(NOEL)的界定並沒有總的指導方針或者規則,特別是當對照組發生自然損害時NOEL的制定更加不確定。於是他提出了一種新...
基準劑量法是由美國Crump1984年最先提出的,他認為傳統制定RfD的方法,雖然被使用了許多年,但對於其中無作用劑量水平(NOEL)的界定並沒有總的指導方針或者規則,特別是當對照組發生自然損害時NOEL的制定更加不確定。於是他提出了一種新...
不能全面反映化學物有害效應的全部特徵,並且NOAEL法計算會導致極端事件的發生,不被認為是完全無危害性的,由此美國Crump於1984年提出了一種利用統計學劑量一反應分析得出能引起更低水平額外風險的基準劑量值的方法,他將基準劑量(BMD)...
基準劑量(BMD)為某種反應增加到某一特定水平(通常在1% ~10%)時相應的劑量 。在劑量反應關係中,健康效應可通過反應變數進行測量,尺度可以是定性的,也可是定量的。例如反應變數可分為存活、死亡兩個類別即為定性的,而智商的改變...
(三)觀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劑量水平(lowest-observed- adverse-effect level,LOAEL)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用現有技術手段或檢測指標,觀察到與染毒有關的有害效應的受試物最低劑量或濃度。(四)基準劑量(benchmark dose, BMD)通過...
套用胞質分裂阻滯雙核微核試驗、microRNA(miRNA)表達譜微陣列晶片技術、螢光定量RT-PCR、基準劑量等方法,通過苯接觸水平評估、遺傳損傷分析及外周血miRNAs表達分析,首次發現苯接觸人群外周血中35個miRNAs呈差異性表達(P<0.05),其中21...
不能全面反映化學物有害效應的全部特徵,並且NOAEL法計算會導致極端事件的發生,不被認為是完全無危害性的,由此美國Crump於1984年提出了一種利用統計學劑量一反應分析得出能引起更低水平額外風險的基準劑量值的方法,他將基準劑量(B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