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研究

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研究

《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研究》是2009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扈映。

基本介紹

  • 書名: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研究
  • 作者:扈映
  • ISBN:9787308072045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2-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就是不斷地用現代生產要素替代傳統生產要素,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基礎、套用研究和推廣套用缺一不可,農技推廣扮演的角色是,將各種先進的農業實用技術通過試驗、示範、宣傳、培訓等方式向農業生產領域轉移和擴散。上世紀80年代以來,為適應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業經營形式的深刻變化,誕生於計畫經濟時代的推廣體制曾經進行了多次變革,然而,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深層次矛盾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政府推广部門的工作效率依然受到廣泛質疑。另外,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作為直接面向農村和農民的國家事業單位,也是深化鄉鎮政府機構改革的難點之一,在農業稅費改革後,這一問題變得更為迫切。因此,剖析政府農技推廣體系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研究影響其工作職能和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下一步的發展建議,對於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收入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的分析思路是將新制度經濟學的有關理論與方法貫穿始終,並在對政府推廣機構制度變遷的歷史過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試圖構建新的公共農技推廣體系。全書共分11章:
第一章是導論。主要交代了研究背景和意義、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並給出了全文的研究假設。
第二章對國內外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和簡要評述,以從邏輯上引出以後各章的研究內容。
第三章探討了公共農技推廣體系在中國存在的理論依據。本章從公共物品特性的動態化視角下考察農技推廣服務的供給問題。公共物品的公共性會因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技術條件、公共物品的需求彈性等因素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這是農業經營制度發生重大變革以後,與之配套的農技推廣制度也應進行適應性調整的理由之一。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農民對農技推廣機構提供的服務所進行的消費構成直接消費,農產品消費者則構成農技產品的間接消費,兩種消費行為分別帶來農業技術的內部效益與外部效益。這是政府對農業技術推廣進行投資、建立一支公共農技推廣隊伍的又一理由。
第四章對我國農技推廣機構的職能及組織結構進行了歷史考察。歷史分析法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根據不同時期出台的政策指導思想的差異,筆者把歷時20多年的農技推廣體制改革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1983—1990年;第二階段,1991—2000年;第三階段,2000年以後。通過對這三個階段出台的政策的考察,認為,大部分時間裡,農技推廣體制改革都是作為行政體制改革的一部分而進行,相形之下,這一機構的專業技術組織功能反倒被忽略了。
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對歷經多次改革後基層農技推廣組織的治理結構和工作績效進行了研究。第五章對農技推廣市場化取向改革實驗進行的經濟學分析表明,基層推廣機構的“創收”活動雖然已經取得一些成功經驗,但是,推廣活動市場化取向的萌生與增強勢必模糊推廣機構的公益性目標與商業化目標之間的界限,進而可能導致所承擔的國家目標或公眾利益目標的弱化。而且,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原因的存在,“花錢買服務”的方式還面臨公益性服務的質量和成本難以控制的問題。第六章對現行體制下鄉鎮機構治理特點及對推廣機構的影響進行的分析表明,政府機構設定上下同一和歸口管理的體制,是鄉鎮機構政事不分的根本原因。在這一體制下,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專業推廣職能弱化也就成為必然。第七章的分析表明,在推廣職能弱化的情況下,政府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增加的投入相當一部分轉變為部門收益。通過部門加強對基層務主體的支持的作法,已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績效。
第八章運用委託代理理論從一個較為巨觀的角度對當前的農科教管理體制進行了分析,在委託人是政府部門的情況下,推廣機構日常更多的是圍繞本級政府來開展工作,這決定了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實際職能的複雜化。同時,農科教分割的管理體製造成科研機構與推廣機構之間代理鏈過長,代理成本過兩。
第九章對基層推廣機構職能弱化的原因及對新制度安排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在改革開放政策實行30年後的今天,政府農技推廣制度安排面臨制度選擇集合的變化。首先,農村經濟和技術需求特徵的變化對農業技術供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非政府組織對政府推廣體系的部分職能實現了替代,政府農技推廣組織的構架即使依然完整地存在,能發揮的作用已遠不如以前。再次,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及農業的“小部門”化趨勢,使基層農技推廣隊伍顯得過於龐大,政府農技推廣組織的構架即使依然完整的存在,能發揮的作用已遠不如以前。作為與農民最接近的一級政府,鄉鎮管理和服務的內容應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農村社區形勢的變化而進行調整。浙江省的經驗表明,政事不分成為在現行體制內基層政府適應新形勢的一種選擇。
第十章對國際上三種不同類型的農技推廣模式的演變過程進行了分析,並對其經驗進行了總結,認為這些經驗對中國實踐的啟示是,農業技術推廣制度的設計,一方面要考慮治理的成本和收益,即治理效率,另一方面要考慮具體的經濟技術和制度環境,即國情和組織的具體情況。本章並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對我國農技推廣體制的改革提出了建議。
第十一章也就是本文的最後一章除了對已經進行了20多年的農技推廣體制改革的實踐進行了總體績效評價外,還構建了一個提高知識與決策權匹配程度的新型農技推廣體制,在這一體制下,省級農科院承擔了一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領導者的職責。在文章的最後,針對新型農技推廣體制的構建可能面對的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
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就是不斷地用現代生產要素替代傳統生產要素,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基礎、套用研究和推廣套用缺一不可,農技推廣扮演的角色是,將各種先進的農業實用技術通過試驗、示範、宣傳、培訓等方式向農業生產領域轉移和擴散。

圖書目錄

01 導言
02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及簡要評述
03 公共農技推廣體系在中國存在的理論依據
04 我國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職能及組織結構的歷史考察
05 激勵機制視角的農技推廣市場化取向改革分析
06 現行體制下鄉鎮機構治理特點及對推廣機構的影響
07 “部門化”體制下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工作績效分析
08 委託一代理視角下的農科教管理體制
09 基層推廣機構面臨的政治經濟環境透視
10 農技傳播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
11 改革實踐的總體績效評價與新型農業科技傳播體系試構建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