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豆科豆薯屬、草藤本植物)

地瓜(豆科豆薯屬、草藤本植物)

地瓜,味甘性涼,能滑腸通便,健胃益氣。含有較多的纖維素, 能在腸中吸收水份增大糞便的體積,引起通便的作用。 其中豐富的纖維質有助排便。地瓜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以及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抗癌物質、大量食物性纖維,所以能預防便秘、腸癌;同時能減少熱量的攝取,是減肥的最佳食品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瓜
  • 拼音:di gua
  • 學名:豆薯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豆科(蝶形花科)
  • :菜豆族
  • :豆薯屬
  • :豆薯
簡介,食療作用,形態特徵,經濟價值,栽培技術,發展歷史,

簡介

豆科藤本植物豆薯塊根。又稱沙葛、土瓜、涼瓜、涼薯、薯瓜。我國中南、西南地區及福建、台灣等地均有栽培。
秋季採收,洗淨,撕去外皮,鮮用。味甘,性涼。能清熱除煩,生津止渴。含糖類、蛋白質、鈣、磷和豆薯皂甙元、豆薯黃酮等成分。

食療作用

[用途]用於胃熱煩渴,或飲酒過度;熱傷津液,大便燥結。
[用法]生食,絞汁,或煎湯服。
[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服食。大便秘結者,須嚼食本品。
【藥用部位】豆薯的塊根。本植物的種子(地瓜子)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陸川本草》“甘,涼。”歸肺,胃二經。
【功效主治】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生啖或煮食。地瓜有滑腸作用,可減少脂肪吸收,而且食地瓜可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慾望,從而達到減肥輕身的目的。

形態特徵

地瓜有著紡錘型外表,有明顯的瓣狀結構,皮呈淡黃偏白,剝開外面微黃的皮,裡面的肉非常白,肉的質地看起來有點像紅薯,當成熟到頂峰的時候,剝開時會發出一種裂開的聲音,並且依稀可以看到裂開的痕跡,吃起來更是比紅薯清甜,香脆可口、多水分,為解渴之物,也可以當做水果生吃,還可以涼拌著當菜吃,是夏秋時分頗受歡迎的一種解渴之物。
地瓜

經濟價值

白地瓜經濟價值略偏低,但是其營養價值不菲;
涼薯抗腫瘤蛋白從涼薯種子中經過特定的方法純化分離出一種新的涼薯抗腫瘤蛋白。涼薯抗腫瘤蛋白具有抑制肝癌、胃癌和黑色素瘤的活性。
涼薯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銅、磷等多種元素。它還有降低血壓、血脂等功效。和紅薯一樣,涼薯也是一種高產作物,畝產可達數千斤甚至萬斤以上。
涼薯肉質塊根富含澱粉、糖分和蛋白質,脆嫩多汁,皮薄而堅韌,容易剝除,可供生食、炒食、做飼料。加工製成沙葛粉,有清涼去熱的功效。涼薯塊根耐貯藏,可調節蔬菜周年均衡供應

栽培技術

白地瓜一般是在4月份中旬的時候種植,種子以橢圓扁狀,深橙色,一般普通人員種植是把種子以營養土的方式取苗,這樣長出來的苗子是比較有抗蟲病害的,因為在營養土裡加入防蟲病害的藥物可以讓地瓜在後期的成長過程中更加健康,以免被蟲害侵蝕,溫度以常溫為宜,偏高溫要加強澆水,以免果實缺少水分乾澀,陽光要充足,有利於光合作用,合成甜味素,這樣長出來的果實才爽口香甜。

發展歷史

豆薯原產熱帶美洲。美洲栽培歷史很久,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以後傳到世界各地。
中國西南、華南和台灣省栽培較多。
此後豆薯在北方開始栽培,並有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但面積較小,屬稀特蔬菜行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