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技術轉移研究》是2012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正華、韓秋實、欒忠權。
基本介紹
- 書名:地方高校技術轉移研究
- 作者:傅正華、韓秋實、欒忠權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3月
- 頁數:246 頁
- 定價:46 元
- ISBN:9787513010863
《地方高校技術轉移研究》是2012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正華、韓秋實、欒忠權。
《地方高校技術轉移研究》是2012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正華、韓秋實、欒忠權。內容簡介《地方高校技術轉移研究》在概括總結地方高技技術轉移特點和模式的基礎上,全面分析了地方高校技術轉移所面臨的各種複雜關係、影...
《北京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技術轉移模式研究》是201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艷,許雲。內容簡介 本書從巨觀層面描述了北京地區大學和科研院所技術轉移的現狀,認為技術轉移的過程是科技成果深度挖掘的過程、政產學研金介協同創新的過程和各種資源整合配置的過程。由於中國經濟社會的非均衡發展,加上北京面臨疏解非...
《高等學校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轉移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對國內外的智慧財產權發展歷程進行回溯和分析,通過分析和總結各國智慧財產權發展進程中的相關歷史事件和法規制度,讓讀者對智慧財產權發展過程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和了 解,也為後文分析智慧財產權現狀奠定了...
《中國研究型大學科技企業衍生與技術轉移機制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楊德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企業衍生(spin-off)是指一個穩定的組織(如高等學校、研究機構等)通過某種方式,孕育催生出新企業的現象。衍生的科技企業除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外,它們對經濟發展的另外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通過融入當地技術創新...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學術名詞厘定 第四節 研究目標、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基礎理論 第一節 技術轉移理論 第二節 產學研協同創新 第三節 科技政策理論 第四節 委託代理理論 第五節 激勵理論 第三章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文獻綜述 第一節 科技成果轉化研究總體情況分析 第二節 科技成果轉化的...
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學校,納入單位預算,不上繳國庫;在對完成、轉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後,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等相關工作。 三、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機制。高校要加強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管理、組織和協調,成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領導小組...
《中國高校技術轉移績效研究》是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國芳。內容簡介 《中國高校技術轉移績效研究》以跨學科的視角,構建了高校技術轉移運行及其績效評價模型,探究技術轉移政策變遷規律,採用DEA分析和Malmquist指數分析方法,系統比較了不同時期、區域、學校的高校技術轉移績效。同時還對專利資助...
技術轉移是指技術在國家、地區、行業內部或之間以及技術自身系統內輸入與輸出的活動過程。技術轉移的途徑很多,單航天技術來說,其基本形式可大致歸納為如下幾類:技術許可證、技術對接平台、產學研結合、設備和軟體購置、信息傳播、技術幫助、創辦新企業,企業孵化器等等 基本模式 1、從技術內容的完整性上看,可以把技術...
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簡稱: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是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由教育部依據《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暫行辦法》認定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建設歷程 2018年5月18日,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
《中國高校專利轉移若干關鍵問題研究》是一本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旭華。內容簡介 高校技術轉移是世界性難題。自20世紀80年代美國《拜杜法》頒布實施以來,高校技術轉移逐漸受到了政府、學界、實務部門的廣泛重視;然而,各國基礎法律制度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有差異,如何認清影響高校專利轉移的關鍵問題需要...
6.加強技術轉移機構建設。整合校內各類技術轉移、轉化機構,促進高校技術轉移機構與市場化第三方技術轉移機構在信息、人才、孵化空間、技術轉移平台載體等方面的共享、共建力度,形成集對接市場需求、促進成果交易、投融資服務等為一體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與地方政府、大型企業共建技術轉移機構,積極創建國家技術轉移...
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是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是浙江大學在“十五”期間啟動建設的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的一個綜合性技術轉移科技中介機構。“藍火計畫”是教育部推進高校與地方產學研合作,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轉移的一項重大行動。通過“藍火計畫”,徐州高新區和吉林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
第三節 研究型大學創新能力與區域創新環境的空間計量分析 第四節 研究型大學技術轉移對區域經濟成長貢獻的計量分析 第五節 研究型大學知識溢出的官產學合作實證分析 第六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學技術轉移的案例分析 第一節 研究型大學科技園案例 第二節 研究型大學與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案例 第三節 ...
然而,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快速發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高校技術轉移能力卻明顯不足,大量的技術成果被束之高閣,大批創新資源封閉在校園之內,難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本書在對高校技術轉移現狀進行全面掃描的基礎上,以個案為剖析對象,對技術轉移與經濟成長的關係進行完整剖析,對技術轉移的體制機制和評價體系進行深入研...
徐州高新區以良好的創新環境、先進的產業體系以及對淮海經濟區創新發展的引領作用,被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目前,吉林大學正在與地方政府共建“吉林大學徐州技術轉移中心”,以進一步推動校地產學研合作,為徐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淮海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2019年2月28日,教育部辦公廳根據《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暫行辦法》(教技〔2018〕7號)的有關要求,在組織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申報推薦的基礎上,根據專家評審結果,經研究,教育部決定認定清華大學等47所高校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
二、最佳化技術轉移體系基礎架構 (五)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圍繞軍民融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大科技專項成果轉移轉化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和模式,建成以軍民融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特色的全國重要科技成果轉移...
加強高校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支持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建立技術轉移中心,創建國家技術轉移機構,統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智慧財產權管理,提升市場化運營能力,形成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支持建立中科院科技服務網路江蘇中心,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江蘇的轉移轉化。鼓勵醫療機構、醫學研究單位等構建協同研究網路,依託省臨床醫學...
(一)基本條件:科技創新基礎好、成果轉化需求強烈、高校成果轉化工作特色鮮明、轉化協同成效顯著的地方和高校,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實施及重點產業發展貢獻突出。(二)以地方為基本依託單位的基地,要求:1.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成果轉化政策體系;2.擁有一批較高水平的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和技術轉移專業...
第二條 本辦法所扶持的技術轉移機構是指國內外高等院校,中國科學院系統的研究機構,國有特大型企(事)業單位直屬科研機構,以及港澳台地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獨立或聯合在廈門設立獨立法人資格的技術轉移機構,主要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的科技服務機構。
《美國創新驅動大學技術轉移政策研究》是2017年8月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學超。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強力推動下,比較教育在我國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為我國教育學科建設以及教育改革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進入21世紀以後,以人才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從而引發了新一輪世界性的教育...
3、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4、中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5、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6、四川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8、上海交大技術轉移中心 9、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與智慧財產權管理辦公室 10、華南理工大學工業技術研究總院 11、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12、北京科大恆興高技術有限公司 13...
、“校地研究院建設”、“產學研項目組織申報”、“產業化項目協助社保”、“專利技術轉讓與許可”、“項目孵化產業教授聘任”等業務;並以省級技術轉移獲批為契機,不斷探索和創新技術轉移模式和特色,以市場化、專業化、高端化為發展模式,加強協同,持續提升我校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能力,為學校建設醫科大學...
為“新常態”下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宏偉目標提供支撐。本書在梳理技術轉移基本內涵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中國技術市場發展的特點、基本現狀以及對中國經濟成長的貢獻;探討高校技術轉移的基本模式和運行機制以及跨國技術轉移的模式、影響因素和經濟社會效應;提出創新技術轉移體制機制的實現路徑和政策建議。
支持企業牽頭會同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技術交叉許可、建立專利池等方式促進技術轉移擴散。加快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探索共性技術研發和技術轉移的新機制。充分發揮學會、行業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的優勢,依託產學研協同共同體推動技術轉移。面向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領域推動技術轉移。圍繞環境治理、精準...
支持企業牽頭會同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技術交叉許可、建立專利池等方式促進技術轉移擴散。加快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探索共性技術研發和技術轉移的新機制。充分發揮學會、行業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的優勢,依託產學研協同共同體推動技術轉移。面向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領域推動技術轉移。圍繞環境治理、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