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在19世紀末,侏白海豚屬下被描述有5個獨立種,但直到2007年以前,也僅有1種被確認,即土庫海豚,它包括2個亞種:沿海的土庫海豚蓋亞那亞種(Sotalia fluviatilis guianensis)和河流里的指名亞種(Sotalia fluviatilis fluviatilis)。對2亞種的形態測定分析和線粒體基因組分析顯示,每一亞種都可獨立成種(e.g. Furtado,1999)。2007年,卡巴萊羅等給出了新的基因證據——10個核基因和3個線粒體基因差異,加上之前有關2亞種的系譜血統一致性概念和不可逆轉分歧標準的研究,都支持將2亞種升級為種。命名者們將沿海種的英文名暫定為“costero”(河口),以區別於河流種“tucuxi”(土庫)。2009年,用於沿海種的英文名“Guiana dolphin”已被國際捕鯨委員會採納(Flores & da Silva,2009)。
形態特徵
嘴喙長,嘴喙背面呈藍灰、黑或棕灰色;嘴喙腹面呈淡灰、白或粉紅色。額隆略呈圓形。眼睛與胸鰭之間有道深色條紋。胸鰭寬大,胸鰭顏色與背部相同。體側有深色、朝後的條紋。背鰭稍微往後彎,背鰭基部寬大,背鰭尖端可能因刮過海床或河床而褪色,某些個體的背鰭某端可能較圓鈍。尾鰭寬大,末端圓鈍,尾鰭後緣內凹,中央缺刻明顯。背部呈藍灰或灰褐色。腹部呈淡灰、白或粉紅色。個體與族群的顏色五彩繽紛;多數會隨年齡而變淡。上、下頜每側各有
枚圓錐形齒。
大小量度:初生長約71~106厘米。成體長86~206厘米,成體平均重55公斤。
近種區別:土庫海豚可能會與外形相似的瓶鼻海豚混淆,但其體型較小,而且具有較長的嘴喙,以及更像三角形且帶有鐮刀狀尖端的背鰭。分布範圍與體型相似的亞河豚有很大的重疊,但是土庫海豚的體型還是較小,背鰭較突出,額隆則較不明顯。在其分布範圍的南端區域,或許無法與年輕的拉河豚區分。土庫海豚的體型通常比棲居海岸的蓋亞那海豚(Sotalia guianensis)來得小,體色也較淡,這兩種類型的許多個體體色都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變淡。
棲息環境
棲息於亞馬孫盆地的三種水域:急流、清水和污水。土庫海豚似乎更偏愛主河道,以及出入不受狹窄或低淺水道限制的大型湖泊。一般不進入洪溢林。
生活習性
土庫海豚較其它海豚游速慢,但更為活躍,棲息時間短。雄性似乎與雌性結伴而游。55%的土庫海豚個體會結成1~6隻的小群活動,多於9隻的情況非常罕見。在亞馬孫河上游,此類群體的平均大小為3.9隻。在秘魯的帕卡亞-薩米利亞保護區,它們通常獨自或成對活動。大群可以合作捕食,同種(成員)間以哨聲交流。幼年海豚常出現在大群體中,該群體可能提供其學習各類社交活動的充足機會。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夏末和初秋。雌性妊娠期持續10~11.6個月。每胎產1仔。幼仔誕生於秋天的枯水季。初生幼仔長約71~106厘米。兩性都在6齡性成熟。成熟期的雄性長180厘米,雌性長約160厘米,儘管長度上稍有差異,但長成後,兩性在體長和體重上基本相同。
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估計有350隻土庫海豚棲息在秘魯薩米利亞河流域(Leatherwood 1996)。該種在秘魯的亞馬孫地區具中等會遇率,即河流區0.01~080隻/公里,湖泊區0.05~2.17隻/公里2。在哥倫比亞的洛雷托河、塔拉波托河及信使湖為常見物種(da Silva and Best 1994)。哥倫比亞、秘魯和巴西三國沿亞馬孫河120公里沿線,1993年的估計(Vidal et al. 1997)為409隻(CV=13%)。密度分布(只/公里2),湖泊區最高為8.6,河堤岸2.8,環島2.0。密度為小片估計,而非該物種保護狀態的整體評價。
保護級別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數據缺乏(DD),2010年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