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花燈

土家花燈大致起源於唐宋之際,明、清始風行,所唱內容多以吉利詞語恭賀主人新年快樂,人財兩旺,五穀豐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花燈
  • 起源:唐宋之際
土家花燈有別於傳統花燈。有專家認為,它更準確的稱呼應該叫花燈戲。
其形式由最初的“二人轉”發展到三人出場,一男二女叫“雙鳳朝陽”,“二男一女”叫“雙獅戲球”,也有的地方二男兩女。“丑角”為男,“旦角”為女,表演時,女旦一手舞扇,一手搖擺揚帕,與丑角面對面,常以“半邊月”“線拔子”“犀牛望月”等步式邊跳邊唱。所唱內容多以吉利詞語恭賀主人新年快樂,人財兩旺,五穀豐登,有“開財門”“送金銀”“五更調”“採茶調”“盤燈”等多種牌調形式。
土家族是我國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根據老藝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詞中表現的歷史特點看,土家花燈大致起源於唐宋之際,明、清始風行。其中以思南最為著名。據了解,思南土家族是湘鄂渝黔邊界土家族整體中的一部分,是古代巴人的後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從巴人聚居的長江之濱順烏江而進入思南這塊土地,其茅古斯舞、擺手舞、儺舞等聞名於世;而思南土家花燈舞,因種種原因,外人知之甚微。自古以來,思南土家族在祭祀神靈祖先活動、唱歌耕種、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傳承演說中,均採用傳統的說唱形式進行表達和流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