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個第57軍,分別為:一、東北軍一部組成的第57軍;二、第36、第79軍各一部組成的第57軍;三、青年軍203師組成的第57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57軍
- 前身:東北軍一部
- 參加:長城抗戰和冀東抗戰
- 副軍長:董英斌
在國民黨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個第57軍,分別為:一、東北軍一部組成的第57軍;二、第36、第79軍各一部組成的第57軍;三、青年軍203師組成的第57軍。
在國民黨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個第57軍,分別為:一、東北軍一部組成的第57軍;二、第36、第79軍各一部組成的第57軍;三、青年軍203師組成的第57軍。1歷史沿革一、東北軍一部組成的第57軍該軍前身是東北軍...
副處長。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陸軍第十三獨立師參謀長,第五十一師一五三團上校團長,第九十二師副師長。1962年春任陸軍特種作戰部隊第二總隊少將總隊長。196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師師長。1969年以陸軍少將退役。
集團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最大的軍事編制單位。第一支集團軍於盧溝橋事變後立即組建,之後於戰時不斷組建。抗戰期間比集團軍更大的軍事編制單位只有按地理區域劃分的戰區,及兵團。而僅有的四個兵團只存在於武漢會戰期間...
國民革命軍第五集團軍,民國時期的軍隊,1937年8月中旬奉令組建。歷史沿革 1937年8月中旬奉令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顧祝同、副總司令為上官雲相,下轄第八軍、第一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七軍等部,屬第五戰區指揮管轄,淞滬會戰...
45、李蘭池,陸軍少將,第57軍112師57旅旅長,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46、李紹嘉,陸軍少將,第83軍156師468旅旅長,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47、羅策群,陸軍少將,第66軍159師副師長,1937年12月12日,江蘇南京 48、黃紀福...
駐在贛北的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命令以王耀武的七十四軍為正面決戰部隊。當日軍合擊上高縣城時,王耀武令五十七、五十八兩師進入第一線,開始利用夜間主動出擊日軍,連戰三日,雙方傷亡慘重。同時,命令五十一師利用雞公嶺有利地形與日軍戰鬥...
國民革命軍第1軍,源於黃埔軍校的教導團(1928年整編後有一部分改編為第9師),是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嫡系主力部隊。軍隊建設 1925年6月平定楊希閔和劉震寰以後,廣州革命空氣濃厚,軍隊設政治機關和開展政治工作得到了認可。國民黨中央決定在...
李玉堂(1899~1951),字瑤階,山東省廣饒縣大王鎮大王橋村人。1924年,李玉堂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分配到國民革命軍陸軍一師二團任見習官,因作戰英勇,後連續升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李玉堂...
7月,畢業於黃埔一期的中央軍將領李鐵軍擔任軍長,該軍逐步中央軍化。1939年1月,預備第1師改隸第16軍,第196師歸建,該軍改轄第8、第24、第196師。1941年6月,第8師撥隸第57軍。7月,暫編第57師撥入,該軍改轄第24、第196...
吳奇偉(1891年—1953年7月10日),字晴雲,號梧生。廣東大埔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北伐名將、抗日名將。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班第一期畢業。北伐戰爭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三十六團...
該軍組成後,參加了長城抗戰和冀東抗戰。1934年春,該軍奉命調往鄂豫皖蘇區參加對紅軍的“圍剿”作戰時,第106師改歸第40軍。同年10月,第112師、第108師改歸第57軍。此時,該軍下轄:第116、第119、第129、第130師。1937年5月...
、第十軍(即整編第三師,該師被殲後,交由整編第十八軍胡璉重新成立整編第三師,該師悉由第十八軍的建制部隊和官兵撥編調整而成)、第十四軍(該軍前任軍長羅廣文是陳誠系分子,曾任第十八軍第十八師師長,並曾一度任第十八軍...
中央軍 1940年5月新編第34師、暫編第15師、軍政部第14補訓處在河南靈寶編成第36軍,隸屬第34集團軍。11月第14補訓處改稱暫編第52師仍屬該軍。1941年6月新編第34師撥隸第57軍。8月暫編第59師隸屬該軍。1942年調陝西,改隸...
1927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決定組建國民革命車第一集團軍,以蔣介石為總司令,下轄第一、二、三,四方面軍。四一二政變後,武漢國民政府免去蔣介石本兼各職,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及其所屬4個方面軍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轄。1928年2月13日,...
國民革命軍騎兵第五軍的前身是青海馬步芳的騎兵部隊。1937年9月,以青海馬步青所屬新編騎兵第5師與新建的暫編騎兵第1師合編為騎兵第5軍,隸屬第17集團軍。1946年10月,騎兵第5軍縮編為整編騎兵第1師。軍隊沿革 青海馬步青部(1937....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50軍。 一、新編第35師、第167師組成的第50軍; 二、川軍劉湘一部改編的第50軍;三、整編第54師組成的第50軍。歷史沿革 1、陝西地方部隊(1937.9-1937.12)1937年9月,第167...
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北伐到達蘇、皖境內時,江蘇陸軍陳調元部第6師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37軍;皖軍第3混成旅王普部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7軍。1929年,第37、第27軍依次縮編為第55、第57師。1930年,編入陳調元的第1路軍。1937年...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1929年楊虎城率部附蔣,部隊編為新編第14師,楊任師長。後又編為第7軍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楊虎城任軍長兼第十七路軍總指揮。1936年春與紅軍、東北軍組成了“三位一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年12月12日...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是國民革命軍的其中一個番號,曾先後用在多支部隊身上。最先使用第五軍番號的是原“福軍”。抗日戰爭開始後以200師為骨幹建立的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成為抗戰時聲名顯赫的部隊,曾編入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抗戰...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五軍預備第四師,在抗日戰爭期間由師長傅正模帶領下,與日本軍正面作戰,轉戰於河南、湖北,參加了武漢保衛戰、忻口保衛戰、隨棗會戰和襄樊、沙宜等戰役。2010年9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宜巴高速公路工地...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的2個番號為第55軍的軍隊。分別是東北軍湯玉麟部以及西北軍韓復榘部。歷史沿革 1、東北軍湯玉麟部(1933.2-1933.8)1933年初,在熱河成立第55軍,下轄第36師、獨立第31旅、騎兵第9旅...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56軍。一、西北軍韓復榘部新組成的第56軍。二、川軍劉湘一部組成的第56軍。三、桂軍一部組成的第56軍。歷史沿革 1、西北軍韓復榘部(1937.9-1938.3)1937年9月,第22、第74...
郭景雲(1904—1948),字秀山,陝西富平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任第35軍101師218旅436團團長,1938年參加綏南抗戰,1939年7月任第35軍101師302團團長,參加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6月任第35軍101師少將師長。19...
國民革命軍第41軍,下轄三個師:122師、123師、124師。方振武所部 1、前身 國民革命軍第41軍前身為直魯聯軍第24師,序列如下:直魯聯軍第24師,師長方振武,參謀長蘇致臣 第1旅,旅長史晟恩(原為山東陸軍第6旅)第1團,團長史...
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即七七事變前夕組建的新桂系部隊。1936年兩廣事變之後,廣西的軍事力量做過一次整編,全軍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下轄第七軍和第四十八軍。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總司令李宗仁、副總司令白崇禧、總參謀長李品仙。1937年8月...
1938年6月,王東原任第34軍團軍團長兼軍長時,下轄:第15師,師長汪之斌;第57師,原隸屬阮肇昌第69軍,後改隸第73軍,師長施中誠;第77師,師長原為羅霖,1937年底,羅被撤師長職、77師一部被編入第15師,1938年1月彭位仁任師長...
1938年10月,該軍由雲南出發開赴湖北崇陽後,與駐守崇陽的滇軍第60軍合編為第30軍團,同時將第60軍第183師與第58軍新編第12師調出,合編組成新編第3軍。隨後,第60軍、第58軍、新3軍合編組成第1集團軍,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和...
1929年4月7日,蔣中正任命李明瑞為第十五師師長,楊騰輝為第五十七師師長。5月,因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率領第十五軍6個師在廣西繼續抵抗,蔣遂命李、楊率軍回桂,陳濟棠、陳銘樞率粵軍,何鍵率湘軍全力配合。6月2日,李、楊率軍...
日軍對這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也深為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之(指所轄的第51師,第57師,第58師,皆以5開頭)。在南昌會戰中,即使兵敗如倒,該軍仍不改其英勇豪邁之鐵軍本色。曾兩次榮獲軍委會最高榮譽——飛虎旗,一次國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