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的2個番號為第55軍的軍隊。分別是東北軍湯玉麟部以及西北軍韓復榘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五軍
- 成立時間:1933年2月,1937年8月
- 駐防:熱河全境,魯北惠民、齊東一帶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的2個番號為第55軍的軍隊。分別是東北軍湯玉麟部以及西北軍韓復榘部。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的2個番號為第55軍的軍隊。分別是東北軍湯玉麟部以及西北軍韓復榘部。1歷史沿革1、東北軍湯玉麟部(1933.2-1933.8)1933年初,在熱河成立第55軍,下轄第36師、獨...
集團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最大的軍事編制單位。第一支集團軍於盧溝橋事變後立即組建,之後於戰時不斷組建。抗戰期間比集團軍更大的軍事編制單位只有按地理區域劃分的戰區,及兵團。而僅有的四個兵團只存在於武漢會戰期間...
1938年10月13日由原平津抗戰的第二十九軍所改編的第一集團軍的大部分部隊奉令編組而成,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張自忠,下轄其兼任軍長的第五十九軍、馮治安的第七十七軍和曹福林的第五十五軍,駐防鄂北地區,屬第五戰區指揮管轄。歷史沿革 ...
隸屬第1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部第31集團軍,在襄城、葉縣臨泉參加豫中會戰(1944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5月4日第81師棄守郟縣。10月,該軍番號撤銷,第22、第81師轉隸第55軍,暫編第55師改隸第85軍。歷任軍長:孫桐營 賀粹之 東...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 中國國民黨 在1925年創設領導。1927年 蔣介石 、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後,國民革命軍中的一部分加入中國工農革命軍(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大部分追隨蔣介石、汪精衛反共清黨。這部分軍隊仍一直沿用這個名稱。抗...
1937年9月,第22、第74師在山東編成第56軍,隸屬第3集團軍。1938年3月,番號撤銷,所轄第22、第74師分別轉隸第12、第55軍。歷任軍長:谷良民 2、川軍劉湘部(1938.3-1947.7)1938年3月,第163、第164師在四川編成第56軍,駐成都...
6月,第55師撥第94軍,第18師歸建,該軍改轄第14、第18師。隸屬第9戰區第2兵團,在湖北陽新武穴通山和江西瑞昌等地參加武漢會戰(1938年6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戰後,守湖南常德漢壽、益陽,守備洞庭湖。1938年10月,第50師歸建。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陸軍先後編成40個番號的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國民革命軍第八集團軍 1937年8月中旬奉令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張發奎,副總司令黃琪翔,下轄第六十九軍的第五十五師、第五十七師、第六十一師、第六十二師等部,...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50軍。 一、新編第35師、第167師組成的第50軍; 二、川軍劉湘一部改編的第50軍;三、整編第54師組成的第50軍。歷史沿革 1、陝西地方部隊(1937.9-1937.12)1937年9月,第167...
國民革命軍第41軍,下轄三個師:122師、123師、124師。方振武所部 1、前身 國民革命軍第41軍前身為直魯聯軍第24師,序列如下:直魯聯軍第24師,師長方振武,參謀長蘇致臣 第1旅,旅長史晟恩(原為山東陸軍第6旅)第1團,團長史...
1924年6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東征討伐陳炯明中初露頭角。歷任軍校教導團副排長,武漢分校學兵團中尉連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中隊長,教導第2師營長、團長,第17軍第25師旅長、副師長等職,曾參加北伐戰爭、長城抗戰...
國民革命軍陸軍番號之一,被多次使用。直系軍閥吳佩孚舊部劉佐龍在接受北伐軍改編後,一度被授予第十五軍番號;新桂系軍閥一部,曾經使用第十五軍番號;鎮嵩軍劉鎮華部,曾使用第十五軍番號,參加過中條山戰役等戰役,解放戰爭期間被殲滅。後...
郭景雲(1904—1948),字秀山,陝西富平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任第35軍101師218旅436團團長,1938年參加綏南抗戰,1939年7月任第35軍101師302團團長,參加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6月任第35軍101師少將師長。19...
國民革命軍第五集團軍,民國時期的軍隊,1937年8月中旬奉令組建。歷史沿革 1937年8月中旬奉令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顧祝同、副總司令為上官雲相,下轄第八軍、第一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七軍等部,屬第五戰區指揮管轄,淞滬會戰...
國民革命軍第95師,民國時期為河南地方部隊, 1936 年2 月黃埔軍校出身的李鐵軍出任師長。歷史沿革 河南地方部隊, 1936 年2 月黃埔軍校出身的李鐵軍出任師長(1934. 10-1950)。1934 年10 月,“剿匪”軍第1 縱隊(1933 年10 月,...
1933年2月,日軍進攻熱河,41軍奉命援熱,部隊開往赤峰。因55軍湯玉麟部不戰而逃,41軍部署未定即與敵遭遇。因事出倉促,41軍無堅固工事可依,在日軍猛烈炮火下傷亡慘重,官兵臥雪而戰,多次打退日軍地空聯合進攻,與敵相持七晝夜...
國民革命軍第52師,是國民革命軍中一個師的番號。這一番號是根據師建制順序而來的。第52師番號,先後用在多支部隊身上。內容介紹 湘軍 1928年11月19日,第17軍直屬部隊和第1師、第12軍在湖北合併縮編成第4集團軍第9師。1929年1月...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九軍是國民革命軍番號。晉綏軍傅作義部 晉綏軍傅作義部(1933.3——1933.6): 1933年3月,晉綏軍第73師所屬第210、第211、第218旅及山西炮兵第21團編成第59軍,在河北順義等地抗擊日軍。6月,該軍番號撤銷,...
國民革命軍第53軍,是一支國民革命軍隊,前身是東北軍一部,軍長為萬福麟。歷史沿革 該軍前身是東北軍一部。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率東北軍主力入關,為蔣介石贏得中原大戰的勝利創造了條件。1933年2月,根據國民黨軍隊的編制序列,東北...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陸軍先後編成40個番號的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背景簡介 1937年8月中旬奉令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陳誠、副總司令為羅卓英,下轄羅卓英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劉和鼎的國民革命軍第39軍和俞濟時的國民革命軍第...
該軍源於陝西靖國軍。1919年時該部為陝西靖國軍總司部直步兵營,營長高桂滋。1922年,高部隨陝西陸軍第1師胡景翼出潼關,1924年擴編為國民二軍第 3補充旅。1926 年,改編為河南毅軍第5混成旅。1926 年12月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 8...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45軍。一為建國豫軍樊鐘秀部組成的第45軍,於1927年6月編成,1928年底潰散;一為川軍鄧錫侯部,1927年3月編成第28軍,1935年5月改稱第45軍,1937年8月出川抗戰,先後參加太原...
一、東北軍一部組成的第57軍 該軍前身是東北軍一部。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57軍。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在中原大戰中發出擁蔣通電後,率東北軍主力入關,為參加了長城抗戰和冀東抗戰蔣介石贏得中原大戰的...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2個第34軍,分別為國民五軍方振武部和晉綏軍。國民五軍方振武部於1928 年初改編為第 34、第 41 軍,其中34軍軍長由阮玄武擔任,參加“二次北伐”,1928年12月縮編為第44師。晉綏軍第...
1933年1月1日第4師又奉命第二次擴編為第4、第25兩師,並與由黃埔軍校時期的黨軍第1旅演變而成的中央軍第2師合組成陸軍第17軍。1月11日徐庭瑤升任軍長,原第4師副師長邢震南升任第4師師長;原獨立旅旅長關麟征升任第25師...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誕生於1930年8月,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中,建軍最早、實力最強、名將最多的老牌勁旅,成名于軍閥混戰,壯大於圍剿紅軍,建功於抗日烽火,兵敗於淮海戰場。土木系支柱 陳誠土木系支柱。18軍可以說是陳誠的起家資本,陳誠...
八路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簡稱,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