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原則,春季養生法,保養陽氣,風邪致病,病理變化,夏季養生法,節氣特點,代謝旺盛,暑為夏季主氣,濕為長夏主氣,濕邪病理特徵,濕邪侵襲,保護陽氣,冷氣病飛發因,防止濕邪,防止部位,五熱養生法,秋季養生法,陽消陰長,保養陰氣,燥溫之分,冬季養生法,斂陰護陽,寒病發源,常見症狀,理論與原則,
養生原則
一是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
腹瀉,出現
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
藿香、蓮子、佩蘭等。
二是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三是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四是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春季養生法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當春歸大地之時,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甦,柳絲吐綠,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大地相應”,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串到飲食、
運動、起居,防病、精神等各個方面去。
保養陽氣
《黃帝內經》里曾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意思是,對於能使人致病的風邪要能夠及時地躲避它,這一點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風氣主令,雖然風邪一年
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為主。地球的表面凹凸不平,冷熱不均,於是便形成了來去匆匆的風,風既是綠色的信使,也是落葉的禍首,歷來它就以溫順和藹、狂暴兇殘兩張臉譜對人類施以福禍。
風邪致病
風邪既可單獨作為致病因子,也常與其他邪氣兼夾為病。因此,風病之病種較多,而病變複雜,故《黃帝內經》里說:“風者,百病之長也”,說明了在眾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風邪是主要致病因素。醫療氣象學告訴我們,在大風呼嘯時,空氣的衝撞摩擦噪音使人心裡感到煩躁不適,特別是有時大風音頻過低,甚至達到“次聲波”的標準。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次聲波是殺人的聲波,它能直接影響人體的神經中樞系統,使人頭痛、噁心、煩躁,甚至致人於死地。此外,猛烈的大風常使空氣中的“維生素”——負氧離子嚴重減少,導致那些對天氣變化敏感的人體內化學過程發生變化,在血液中開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讓人感到神經緊張,壓抑和疲勞,並會引起一些人的甲狀腺負擔過重。還有,大風使地表蒸發強烈,驅走大量的水汽,空氣濕度極大地減少,這會使人口乾唇裂、鼻腔黏膜變得乾燥、彈性減少,容易出現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隨之降低,使許多病菌乘虛而入,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如支氣管炎、流感、肺結核等許多疾病流行。這也往往是“風助病威”的結果。故《黃帝內經》里又說:“風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生,常常與風邪相關連。
病理變化
中醫學認為,風邪侵襲人體後,可產生下述病理變化: 一是傷人上部:如傷風感冒中常見頭疼、鼻阻、多涕、
咽喉癢痛等症狀;風水一證,起初也多以眼瞼水腫為多見,這是風邪與水液相搏,而風性向上的緣故。傷風感冒之所以多見頭疼、惡風、畏寒等症狀,這是肺部受侵、風邪在表的見證。因為風邪常從外表侵入人體,故肺與皮毛首當其衝而最先罹患。尤其是當賊風避之無時,或汗出當風時,腠理開,風邪乘虛而入,常可導致肺氣不宜、衛氣不固、營衛不和,而見發熱、惡風、
咳嗽、汗出等症狀。
二是病變範圍廣:中醫認為,風邪善行數變,變化無定,往往上下竄擾,故病變範圍較廣,在表可稽留於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間,或遊走於經脈之中;逆於上,可直達巔頂;犯於下,可侵及腰膝脛腓等處。這種來去迅速、變化多端的衝擊,在臨床上也不乏見。例如皮膚風疹,其來勢急劇,甚至數分鐘內即可遍及全身,其癢難忍。但有時去也迅速,說退就退,而退後常不留任何痕跡。至於“風痹”、“行痹”等症,常見遊走性的大關節紅腫熱痛;有些典型病例可見病損由肩至時,肩肘漸退而膝踝又起,因此《黃帝內經》里稱:“風者,善行而數變”。
三是“風勝則動”:古人見到空氣流動而成風,因此推論風邪致病,其證以動為特徵,即所謂“風勝則動”。故凡見肢體運動異常,如抽搐、痙攣、顫抖、蠕動,甚至角弓反張,頸項強直等症往往責之於風而列為風病。破傷風之抽搐及面神經癱瘓所致之口眼歪斜等可為代表。
四是兼雜為病:所謂兼雜為病,是指風邪常與其他邪氣相兼合併侵犯人體。如在長夏之季,風邪常與濕邪侵襲脾胃,往往可見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脾胃受損的症狀。若與熱合,而為風熱;與寒合為風寒;或風寒濕三氣雜至侵襲人體,人們常說的風熱外感、風寒外感、風濕痹痛等即為顯例。不僅如此,中醫認為風還可與體內之病理產物如痰相結合而成風痰,風痰上犯又可引起種種病症。綜上所述,風邪致病必須予以重視,春季養生的關鍵是要防風。現代醫學亦很重視氣流(即風)與健康的關係,因為氣流的變化可影響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陳代謝和精神狀態。適度氣流使空氣清潔、新鮮、對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氣流則有害於人體健康。中國的大風雖然多發於春天,但秋冬季節亦不少,特別是華北地區這時風多且大,天氣較冷。由於大風的作用,加劇了空氣與皮膚的熱量交換,使體內的熱量過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而過度寒冷可使體表皮膚血管收縮,可直接誘發某些風濕性疾病的發作,如雷諾氏病、硬皮病等。在戶外工作和活動時,若受強冷的大風吹襲時間過長,容易引起“歪咀瘋”(面神經麻痹病)的發生。
夏季養生法
節氣特點
《黃帝內經》在描述夏天的節氣特點時,這樣寫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意思是說,在夏天的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
代謝旺盛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 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在談到夏天如何養生時,汪綺石在《理虛元鑒》里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這裡再清楚不過地指明了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即《黃帝內經》里所指出的“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
暑為夏季主氣
為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這是它的病理特點。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時,即見口渴引飲、唇乾口燥、大便乾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泄太過,則傷津可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償的限度必然將耗傷元氣,此時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由此觀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閒視之。
濕為長夏主氣
在
中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人們所說的濕病就多見於這個季節。這個季節里空氣中濕度最大,加之或因外傷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濕,以至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
濕邪病理特徵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不僅如此,濕邪亦好傷脾陽,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氣升降失合後,水液隨之滯留,常見水腫形成,目下呈臥蠶狀。
中醫還認為,濕邪重濁,故外感濕邪後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症狀。又因濕粘滯,病損往往著而難易,若其侵犯肌膚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處,故有“著痹”之稱。一般他說,濕邪為病,病程較長,如濕溫病,常有如油入面難分難解之臨床特徵。風濕夾雜,侵犯肌膚,關節所形成的風濕痹症則往往反覆發作。內濕病常見其病理性產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皮膚病變之滲出物,濕熱帶下之分泌物,質粘而腥臭。因此,人們常稱濕為“有形之邪”,其性穢濁。
由於濕的形成往往與地之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臨床所見之下肢潰瘍,濕性腳氣,帶下等症往往都與濕邪有關。
濕邪侵襲
對於濕,現代科學用濕度來表示,是指空氣中的含水量,物體潮濕的程度。空氣的濕度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對人體有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對人體適宜的濕度是40%~60%,當氣溫高於25℃時,適宜的相關濕度為30%。秋天,天氣涼爽,濕度適中,人的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時節,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易發生胃腸炎、痢疾等。若濕度太低,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從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不僅如此,長夏時節由於天氣悶熱,陰雨連綿,空氣潮濕,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發霉、長毛,人也會感到不適。若穿著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誘發關節疼痛,吃了霉爛變質的食品,就會引起胃腸炎,甚至導致中毒,所以在長夏一定要重視防止濕邪的侵襲。
保護陽氣
“又防因暑取涼”,這是告誡人們在炎熱的夏天,人們一定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夏養陽”,那么,在夏天又怎樣注意保護陽氣呢?首要的一點是,人們不能只顧眼前舒服,過於避熱趨涼,如在露天乘冷過夜,或飲冷無度,致使中氣內虛,從而導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而入。在乘涼時,要特別注意蓋好腹部,不少農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養老壽親書》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熱,若檐下過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涼,以防賊風中人。”《攝生訊息論》亦指出:“不得於星月下露臥,兼使睡著,使人扇風取涼。”這些都是寶貴的養生經驗,符合夏季“養陽”的精神。夏季養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養陽氣,關鍵在於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開放,這樣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
其次要謹防冷氣病:所謂冷氣病,是指由於人們久處冷氣設備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時所患的一種疾病。輕者面部神經痛、下肢酸痛、乏力、頭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腸病等;重者會出現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現的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冷氣病飛發因
冷氣病發生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是,人們由於每天多次出入冷氣環境,這樣人體多次經受冷適應的條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經對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無形中給心臟增加了負擔。而在中醫理論中,早就有夏季宜養心的說法,因為五臟應五時,具體到夏季是心與之相應。夏季人們室外活動多,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加之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故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因此,體內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環加快、汗出亦多。顯而易見,在這個季節,心臟的負擔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對心臟的保養,很容易使心臟受到傷害。由上可知,夏季人們多次反覆出入冷氣環境,於心臟是不利的,而心屬火,傷心即傷陽氣。
第二點是,在久處冷氣環境中的人,一旦進入炎熱的自然環境時,體內就要發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除體溫迅速上升外,皮膚開始出汗,而帶汗的皮膚又往往粘有許多細菌。當人們再回到冷氣環境中時,皮膚和血管馬上收縮,細菌很容易利用開張的毛孔進入人體內而引起感染。
鑒於上述情況,人們在酷暑一定不要貪涼,謹防冷氣病的發生。辦法是:
室內外的溫差不宜太大,以不超過5攝氏度為好。室內溫度不少於25攝氏度。
入睡時,最好關上冷氣機;冷氣房裡不要長期關閉,有條件時要常使室內空氣與外界空氣流通。
當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
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裡,患有關節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氣環境裡生活。
防止濕邪
還有,要防濕邪侵襲:如前所述,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是損傷脾胃陽氣。在盛夏是心與之相應,而在長夏,則是人體五臟之一的脾臟和其相應。所以,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醫營養學認為,長夏的飲食原則易清淡,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如元代著名養生家邱處機主張夏季飲食應“溫暖,不令大飽,時時進之……其於肥膩當戒”。也就是說,長夏的飲食要稍熱一點,不要大寒涼;亦不要吃的大多,但在次數上可稍多一些。在我國一些南方地區,不少人有食辣椒的習慣,這是因為吃辣可以促使人體排汗,在悶熱的環境裡增添涼爽舒適感。另外,通過吃辣,可幫助消化,增加食慾,增加體內發熱量,從而有助於防止在高溫、高濕的時候,人們常有的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現象。
防止部位
防止濕邪侵襲,在居住環境上就要切忌潮濕:中醫認為,“濕傷肉”,即感受濕邪,易損傷人體肌肉,如常見的風濕關節炎等症。《
黃帝內經》里又指出:“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下,指人體下部。意謂濕邪傷人往往從人體下部開始,這是因為濕邪的形成往往與地的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如常見的腳氣,下肢潰瘍,婦女帶下等。因此,在長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風、防潮、隔熱,如果室內過於潮濕,空氣污濁,不僅家具、衣物發霉、長毛而損壞。還能損傷人體陽氣。有些國家對兒童風濕病的研究證明,50%以上的患兒,是由於住在潮濕的屋內造成的。
五熱養生法
1、熱茶降溫 有資料表明,飲一杯熱茶可以在9分鐘後使體溫下降1~2℃,所以盛夏每天喝2~3杯約2000毫升、溫度在40~50℃的熱茶最好是綠茶,不僅能夠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散熱,還能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茶葉中的茶鹼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也可帶走一部分熱量,使人感到涼爽。
2、三餐加熱 在夏季,吃麵條是許多人的所愛。但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麵條煮熟後最好不要過涼水 二是麵湯溫度要適宜,不能過熱以防燙傷食道。另外,夏天還可適量用些大蔥、生薑、花椒之類的調味品,這些性味辛溫的調料,可以助陽氣,除濕邪。
3、洗熱水澡 夏天洗熱水澡雖然會出很多汗,但熱水會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人體的散熱。老年人1~2天可沐浴一次,最好不要泡浴,體質較差的可以坐在椅子上洗浴。水溫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鐘即可。少用或不用香皂,可用帶潤膚成分的沐浴露來清潔皮膚。還可以用柔軟的毛巾輕擦胸背部,這樣能刺激、活化處於“休眠”狀態的人體免疫細胞,提高抗病能力。
4、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按摩等良性刺激,對於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引起的頭昏頭痛、失眠,消化系統的腹瀉、腹脹、食慾低下等病症,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的
尿頻、
尿痛、
遺精、
痛經等疾病,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5、耐熱鍛鍊 進行耐熱鍛鍊的具體辦法是 每天抽出1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跑步、打拳、跳
健身舞、散步等體育鍛鍊,每次鍛鍊都要達到出汗的目的,以提高機體的散熱功能。但要注意,鍛鍊不可過分,尤其當氣溫高於28℃、濕度大於75%時,要減少運動量,以防中暑。
秋季養生法
陽消陰長
《管子》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裡的陰氣始下,是說在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穫之時。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正如《黃帝內經》里說:“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髮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
保養陰氣
秋季如何保養體內的陰氣呢?關鍵是要防燥護陰。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每值久晴未雨、氣候乾燥之際,常易發生燥邪為患。由於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衝,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徵。 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所謂“燥勝則乾”,津液既耗,必現一派“燥象”,常見口乾、唇乾、鼻於,咽乾、舌乾少津、大便於結、皮膚乾甚至皸裂等症。肺為嬌髒,性喜潤而惡燥,燥邪犯肺,最易傷其陰液。肺失津潤,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因而宣降失可,輕則乾咳少痰,痰粘難咯,重則肺絡受傷而出血,見痰中帶血。肺中津虧後,因無液以下濟於大腸,因而使大便乾結難解。
燥溫之分
秋令燥氣又有溫涼之分,一般認為早秋氣溫尚高,故為溫燥;晚秋氣溫下降,故為涼燥,無論溫涼,總是以皮膚乾燥,體液缺乏為其特徵。但二者在臨床上還是有區別的,溫燥傷人,常表現為不惡寒或微惡寒,發熱較明顯,脈呈細數;而涼燥傷人,則常不發熱或微發熱,反之,惡寒較明顯,脈多不數。
冬季養生法
斂陰護陽
冬季是從
立冬日開始,經過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為止。 冬三月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是
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
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祖國
醫學認為,人體能量和熱量的總來源在於腎,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腎臟機能強,生命力也強;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時節,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將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
那么,怎樣才能保證腎氣旺,即火力旺呢?關鍵性的一點是,是要防止冬季嚴寒氣候的侵襲。祖國醫學把能使人致病的寒冷氣候,稱之為寒邪,寒邪是以空氣溫度較低或氣溫驟降為特點的。寒為冬季之主氣,即主要見於冬天,但其他季節並不是一點沒有。在平時,如汗出當風,淋雨涉水,多嗜生冷及從事某些特殊工種者(如冷藏工人等)亦常能感受寒邪而罹患寒病。
寒病發源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人陽氣。何謂陽氣?《黃帝內經》里解釋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能量和熱量,這樣,生命就要停止。一些年老體弱的人,在冬季往往容易感覺手足不溫、畏寒喜暖,這種情況,人們常稱之為“火力不足”,即祖國醫學所說的“陽氣虛”。
常見症狀
人身之陽氣盛衰,往往標誌著人體生理功能活躍的程度,但威脅人體陽氣的莫過於寒邪。寒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體內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的情況有: 惡寒:即泊冷,這是由於寒邪外夾肌表後,體內陽氣之一的衛氣與外寒相搏,而見腠理閉寒,致使衛氣受到遏制而不得宣洩,就產生惡寒,在惡寒的同時,亦可見到發熱的症狀,這是衛氣鬱結的緣故。
脘腹冷痛:是這外來寒邪經體表侵襲後,直入腸胃所致,寒邪損傷了人體脾胃的陽氣,故胃脘部疼痛,同時還可出現嘔吐清水,下利清谷,甚至四肢厥冷等症狀。
脈象異常:寒象邪襲人所致脈象異常,主要是脈緊、脈遲、脈沉,原因是寒邪侵入經脈後,影響了脈內的氣血運行。寒邪留著人體後,還能見到人體肌肉、皮膚、筋脈拘攣之象。
疼痛:這是寒邪侵襲人體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寒邪侵襲肝臟經脈,阻礙肝經氣血運行,引起氣血凝滯,則見睪丸腫脹疼痛,即人們所說的“寒疵”其病;若寒邪客於四肢,則形成痹症,西醫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即屬此類。《黃帝內經》里在探討疼痛病的機理時,曾明確指出:“血虛則痛”,但血虛形成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點就是寒邪入侵血脈後,造成血流不暢,由於血流不暢。血液的供應發生障礙,故產生疼痛。 總之,寒邪傷人時所出現的症狀是很多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此外,寒邪傷人在臨床症狀上還有一個特點,即排出物、分泌物往往澄澈清冷,如鼻流清涕、咳吐清痰、嘔吐清水、小便清長、下利清谷等。倘若外感寒邪後郁久不解,則這些分泌物將轉清為黃為赤,此已屬由寒化熱的象徵了。
冬天養生,以保暖為主,多以運動為好,因為動則生陽,但是不能對著風運動;晚上最好用熱水燙腳,有利於氣血運行。
理論與原則
《內經
素問·寶命全形論》里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里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這些都說明人體要依靠天地之氣提供的物質條件而獲得生存,同時還要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才能發育成長。正如著名
明代大醫學家
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說明人體五臟的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這與現代認為,生命產生的條件,正是天地間
物質與
能量相互作用的結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類需要攝取飲食。呼吸
空氣與
大自然進行物質交換,從而維持正常的
新陳代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