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附屬機構,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形象標識,一訓三風,大學精神,現任領導,傑出校友,
辦學歷史
1953年,學校更名為四川省瀘州醫士學校。
1959年7月,學校升格
專科院校並更名為瀘州醫學專科學校。
1963年,
朱德委員長來校視察,並揮毫題詞“繼承祖國醫學遺產,學好現代醫學科學,為廣大人民服務”。
1992年,中醫學專業(中西醫結合方向)在國內率先開始了中西醫結合5年制本科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省內首創的麻醉學專業專科正式招生。
1998年,四川省教育委員會批准學校為有資格招收短期外國留學生學校。10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2000年,國務院學位辦正式批准學校開辦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教育。
2001年,學校開始聯合培養博士和中醫師承博士。11月,學校城北校區正式投入使用。
2003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為新增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批准學校新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同年獲學歷教育留學生招生資格,先後開展學歷教育本科和留學生研究生培養工作。
2004年,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生理學、內科學(心血管病)被列為四川省第四批重點建設學科。停止專科招生。
2006年,學校通過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被評為優秀等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新增2個一級學科(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和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0年,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在心血管醫學研究所設立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新增中藥學一級學科專業碩士授權點;學校成為西部地區首批免費定向醫生培養的主要高等院校。
2011年,4個學科獲批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與
浙江大學簽署協定聯合招收和培養心血管專業博士後研究人員。
2013年,學校獲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來華留學生資格。
2014年,學校牽頭組建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協同創新中心”成為第二批“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學校“醫學電生理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教育部驗收。
2015年,學校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順利通過國家評估,學校培養的首批博士後正式出站;同年獲批成為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
2015年6月,因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部分海外校友以“川醫大”簡稱可能混淆華西前身原“四川醫學院”的“川醫”簡稱為由,促使四川大學向教育部提出行政複議申請。經多方反覆協商,最後各方形成“承認四川醫科大學辦學歷史,將四川醫科大學平穩過度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的一致性意見:過度期間,在校學生可自主選擇四川醫科大學或西南醫科大學畢業證;同時四川大學將對西南醫科大學給予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
2015年1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學校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2016年1月18日,西南醫科大學正式掛牌。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官網公開發布了“教發函[2015]144號”:《教育部關於同意四川醫科大學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的函》。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依法批准四川醫科大學更名西南醫科大學,考慮到高校校名之間歷史和傳承關係以及區域高等學校布局結構實際情況,為維護相關高校合法權益與教育系統和諧穩定局面,同時從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增強高等教育服務西南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能力,最佳化區域高等教育布局出發考慮,所以同意四川醫科大學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變更為‘西南醫科大學’並不意味著學校層次規格的提高,而是反映了教育部和四川省希望該校利用其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的地域優勢,發揮其辦學特色,更多承擔服務西南地區基層醫療事業的功能定位。”
2019年7月12日,成為川南高校聯盟理事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設12個二級學院,30個普通本科專業。
序號 | 專業名稱 | 學位授予門類 | 所在院系名稱 | 修業年限 |
---|
1 | | 醫學 | 臨床醫學院麻醉系
| 五年
|
2 | | 醫學 | 口腔醫學院 | 五年 |
3 | | 醫學 | 臨床醫學院醫學影像系 | 五年 |
4 | | 理學 | 臨床醫學院醫學影像系 | 四年 |
5 | | 理學 | 臨床醫學院醫學檢驗系 | 四年 |
6 | | 醫學 | 臨床醫學院 | 五年 |
7 | | 醫學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五年 |
8 | | 醫學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五年 |
9 | | 醫學 | 基礎醫學院 | 五年 |
10 | | 醫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五年 |
11 | | 理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五年 |
12 | | 理學 | 藥學院 | 五年 |
13 | | 理學 | 藥學院 | 四年 |
14 | | 理學 | 藥學院 | 四年 |
15 | | 理學 | 康復醫學系 | 四年 |
16 | | 理學 | 護理學院 | 四年 |
17 | | 理學 | 人文與管理學院 | 四年 |
18 | | 管理學 | 人文與管理學院 | 四年 |
19 | | 管理學 | 人文與管理學院 | 四年 |
20 | | 管理學 | 人文與管理學院 | 四年 |
21 | | 法學 | 法學院 | 五年 |
22 | | 工學 | 生物醫學工程系 | 四年 |
23 | | 工學 | 生物醫學工程系 | 四年 |
24 | | 教育學 | 體育學院 | 四年 |
25 | | 教育學 | 體育學院 | 四年 |
26 | | 文學 | 外國語學院 | 四年 |
27 | | 醫學 | ------- | 五年 |
28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理學 | ------- | 四年 |
29 | 眼視光學 | 理學 | ------- | 四年 |
30 | 健康服務與管理 | 管理學 | ------- | 四年 |
《西南醫科大學本科專業設定》: |
師資力量
據2016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本部專任教師近千人,其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人員超過70%,具備高級職稱的比例超過50%;在三所直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師一千餘人,並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中級及以上職稱。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0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4人,四川省“百人計畫”引進人才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0人,四川省教學名師5人,四川省優秀教學團隊4個,四川省師德標兵1人,四川省教育系統優秀教師7人,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標兵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3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88人,廳局級和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148人。
全國優秀教師:余榮光、胡禮振、劉金龍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陳秋、王欽、代榮陽、江涌
四川省“百人計畫”引進人才:徐建明
四川省教學名師:馮志強、羅興林、稅青林、王明傑、曾曉榮
教學團隊名稱 | 團隊負責人 |
---|
內科學教學團隊 | 徐勇 |
外科學教學團隊 | |
麻醉學教學團隊 |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教學團隊 | 龍漢安 |
學科建設
2016年7月,根據美國ESI最新數據顯示,臨床醫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心血管醫學研究所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批准時間 |
---|
醫學 | 臨床醫學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1996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1998 |
內科學 | 2000 |
外科學 | 2000 |
兒科學 | 2003 |
神經病學 | 2003 |
皮膚病與性病學 | 2003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2003 |
耳鼻咽喉科學 | 2003 |
腫瘤學 | 2003 |
眼科學 | 2006 |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 2006 |
麻醉學 | 2006 |
老年醫學 | 2011 |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 2011 |
臨床檢驗診斷學 | 2011 |
婦產科學 | 2011 |
運動醫學 | 2011 |
急診醫學 | 2011 |
循證醫學 | 2012 |
臨床毒理學 | 2012 |
職業病學 | 2012 |
生殖健康 | 2012 |
醫事法學 | 2012 |
中醫學 | 中醫內科學 | 2006 |
針灸推拿學 | 2006 |
中醫外科學 | 2011 |
口腔臨床醫學 | 2006 |
醫學、理學
| 中藥學 | | 2006 |
基礎醫學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1998 |
人體解剖學與 組織胚胎學
| 2006 |
免疫學 | 2006 |
病原生物學 | 2011 |
法醫學 | 2012 |
醫學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
| 2012 |
藥學 | 藥理學 | 2006 |
藥物化學 | 2011 |
藥劑學 | 2011 |
生藥學 | 2011 |
藥物分析學 | 2011 |
臨床藥學 | 2012 |
食品安全與檢驗技術 | 2012 |
護理學 | | 2011 |
生物學 | 生理學 | 1993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批准時間 |
---|
醫學 | 臨床醫學 | 內科學 | 2000 |
外科學 | 2000 |
兒科學 | 2003 |
神經病學 | 2003 |
皮膚病與性病學 | 2003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2003 |
耳鼻咽喉科學 | 2003 |
腫瘤學 | 2003 |
眼科學 | 2006 |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 2006 |
麻醉學 | 2006 |
老年醫學 | 2011 |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 2011 |
臨床檢驗診斷學 | 2011 |
婦產科學 | 2011 |
運動醫學 | 2011 |
急診醫學 | 2011 |
中醫內科學 | 2010 |
中醫外科學 | 2010 |
中醫骨傷外科學 | 2010 |
中醫婦科學 | 2010 |
中醫兒科學 | 2010 |
中醫五官科學 | 2010 |
針灸推拉學 | 2010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2010 |
全科醫學 | 2012 |
臨床病理學 | 2012 |
口腔醫學 | | 2009 |
公共衛生 | | 2014 |
醫學、理學 | 護理學 | | 2014 |
管理學 | 公共管理 | | 2014 |
法學 | 法律 | | 2014 |
序號 | 級別 | 學科名稱 | 批准時間 | 建設單位 |
---|
1 | 四川省重點學科 | | 2004
| 臨床醫學院 |
2 | 四川省重點學科 | | 2008 | 心肌電生理研究所、基礎醫學院
|
3 | 四川省重點學科 | | 2008 | 基礎醫學院 |
4 | 四川省重點學科 | | 2008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5 | 四川省重點學科 | | 2008 | 臨床醫學院 |
6 | 四川省重點培育學科
| | 2008 | 臨床醫學院 |
7 | | | 2012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8 |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 | —— | —— |
教學建設
據2016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精品課程17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7門;是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
省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麻醉、中西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預防醫學
四川省套用型示範專業:臨床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護理學
省級精品課程:兒科學、口腔內科學、中醫學、病理生理學、傳染病學、醫學遺傳學、內科學、外科學、藥理學、臨床麻醉學、病理學、組織學與胚胎學、診斷學、生理學、醫事法學、外科手術學、人體解剖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生理學、診斷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病理學、外科學總論、組織學與胚胎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分子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心、口腔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據2016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連續五年蟬聯西南西北分區賽一等獎,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2次、三等獎3次;連續兩次獲國際口腔醫學本科生操作技能大賽一等獎;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中醫藥創意設計競賽一等獎;醫學專業學生參加國家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多年位居獨立設定的醫藥院校前列;畢業留學生回國參加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達81.88%。
附屬機構
據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和1所附屬中專衛生學校。
醫院全稱 | 別稱 | 所在城市 | 醫院類型 | 醫院等級 |
---|
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 | | 瀘州市 | 綜合醫院 | 三級甲等 |
西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醫院 | | 瀘州市 | 中醫(綜合)醫院 | 三級甲等 |
西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 | 瀘州市 | 專科醫院 | 三級甲等 |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6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7個,省醫學重點實驗室2個。
科研機構 | 下設重點實驗室 | 級別 |
---|
心血管醫學研究所
| 醫學電生理實驗室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醫學電生理實驗室
|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四川省醫學重點實驗室
|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膜通道功能、結構與信號轉導同步研究基地
| 四川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
心肌電生理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
|
藥物與功能性食品研究中心
| 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分子藥理實驗室
|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醫學基礎研究中心
|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二級實驗室
|
表觀遺傳與腫瘤實驗室
| 四川省醫學重點實驗室
|
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腫瘤表觀遺傳實驗室
|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轉化醫學中心
| 腫瘤醫學研究所
| 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中西醫結合防治器官纖維化實驗室
|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護理器械研發實驗室
|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西南醫科大學循證醫學中心
| 循證醫學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
|
|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醫學人文研究中心
| 醫院管理和發展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附屬醫院科研機構
| 分子醫學實驗中心
|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建設實驗室
|
分子影像實驗室
| 四川省醫學甲級建設重點實驗室
|
科研成果
2009年至2013年,學校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2項,獲廳局級科技進步獎117項。其中,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獲中華醫學科技二、三等獎各1項。
2009年至2014年,在SCI等三大檢索期刊收錄論文350餘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近2100篇,出版專著60餘部,出版教材240餘本。獲國家專利授權50餘件。
2013年,學校基礎醫學科研課題《骨形成蛋白受體抑制劑Dorsomorphin對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機理研究》、《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對肝癌細胞體外血管生成擬態的影響》、《層狀氮化物Zr2N2X(X=S,Se,Te)合成及物性研究》、《Hedgehog通路及其阻斷劑在糖尿病腎病發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抗IL-4,IL-13雙特異性抗體的構建與鑑定》、《J鏈介導補體活化異常與慢性B肝中醫證型相關性研究》、《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變新型檢測方法的臨床套用研究》、《基於醫學檢驗數據的支持向量機在鼻咽癌以及其它疾病模型預測中的套用》、《電針聯合BMSCs移植對腦出血後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調控》等20個課題被
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省衛生廳批准立項。
2014年2月,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課題《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病機制與臨床》,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4年,學校科研項目《推進我省醫事法律實施現代化研究—以醫方權利為視角》、《預防和化解我省醫患矛盾的體制創新研究》,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立項。
學術資源
據2016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館藏文獻285萬冊(包括二級學院資料室藏書14萬餘冊),其中,紙質文獻135.4萬冊,電子文獻149.6萬冊。訂有中外文紙質期刊1100餘種。形成了以生物醫學為重點,兼有管理、經濟、文學等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及其他自然科學文獻的館藏體系。電子資源有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台(遠程)、維普中文期刊資料庫(鏡像)、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遠程)、萬方醫學網(鏡像)、中國知網(遠程)、超星數字圖書館(遠程)、超星數字圖書館(鏡像)、金圖(鏡像)、讀秀中文學術搜尋(遠程)、百鏈學術搜尋(遠程)、CALIS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遠程)、CALIS外文期刊網(遠程)、OVID資料庫(遠程)、EBSCO英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遠程)、萬方中醫藥知識系統(鏡像)、萬方醫學視頻(鏡像)、CBM(鏡像)| SinoMed(遠程)、PubMed(遠程)等.
《西南醫科大學學報》
《西南醫科大學學報》由
四川省教育廳主管、西南醫科大學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為雙月刊,以學術性、實踐性、規範化為特點,主要刊載基礎醫學、實驗研究、中醫與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技術方法、藥學研究、綜述與講座、護理醫學、病案報告等文稿。
1989年,學報進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資料庫;1999年被《
中國期刊網》,《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此後又被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解放軍醫學圖書館《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以及《中心生命科學圖書館資料庫》等中國國內大型資料庫收錄。2007年,獲《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
《醫學與法學》
《
醫學與法學》是由西南醫科大學主管,西南醫科大學和
中國衛生法學會聯合主辦,以醫學科學和醫學法學為基礎,以醫藥衛生科學和技術中的法律問題為研討交流內容的醫學科學性和醫藥衛生法學專業性相結合的雙月刊,是中國國內外為數不多的研究醫藥衛生與法律問題相結合的專業期刊。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已加入知網、萬方、維普和超星資料庫,並成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西南醫科大學校徽整體圖形外圓內方,取“智圓行方”之義。
校徽中心為忠山牌坊的形象,彰顯西南醫大人傳承學校文化,德業並重、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人文精神。
校徽借用忠山牌坊形象構成“濟世”二字,體現了西南醫科大學奉獻社會、關愛生命、服務大眾的高尚情懷。
整個圖形設計結構穩重而挺拔向上,結合大篆的表現形式,彰顯學校建校60餘年所積澱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校徽以深紅色為主色,顯示學校的包容與大氣、仁厚與理性。西南醫科大學校徽以傳承、濟世為立意,以穩健厚重為基調,既體現學校的歷史文化底蘊,又體現其承前啟後、銳意進取的精神和現代大學的生命力。
《西南醫科大學校歌》
作曲:聶偉
作詞:集體創作
長江沱江交匯激盪,忠山城北滿園芬芳。
莘莘學子匯聚一堂,播撒人生美好的希望。
業精於勤練就精湛技術,行成於思守護天下安康。
啊!妙手仁心無悔誓言,啊!杏林春暖大愛無疆。
啊!妙手仁心無悔誓言,啊!杏林春暖大愛無疆。
團結奮鬥,艱苦創業,瀘醫精神薪火傳揚,歷經艱難矢志不改,風雨兼程創造輝煌。
繼承傳統旨在開拓創新,學貫中西只為追求卓越,鑄就鐵肩擔當使命,為了中華繁榮富強!
啊!鑄就鐵肩擔當使命,為了中華繁榮富強。
一訓三風
厚德,語出《易經》:“”君子以厚德載物。它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種高度概括,也是歷來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精業,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工作,努力追求精湛技藝。精業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實力。這兩個詞從思想和行為方面提出了學校所追求的高境界、高標準。
仁愛,源於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本質就是把人的愛心無限擴大,達到“泛愛眾”。仁愛凝練中國傳統文化和醫者仁愛品質。濟世,作為一種重大社會行為,既包含醫者救死扶傷、勇於擔當、高尚道德的情懷,又含有報效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無私奉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
這四個詞均具備典型的中國元素,也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又表現出思與行的辯證關係。
《爾雅》中有“恭,敬也”。恭為肅敬、有禮貌之義。《禮記》有“在貌為恭,在心為敬。”恭是人應該信守、踐行的高尚品格,是應該陶冶、培養的高尚品性,也是一種行為態度。
《說文解字》中有“勤,勞也”。“業精於勤”,勤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身體力行、奮鬥不止。
仁,作為中國儒家核心思想,是一種博愛、大愛,是崇高的道德追求,也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
《廣雅》中有“和,諧也”。“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諧方能團結奮進、開拓進取。和,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社會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恭、勤、仁、和,飽含中國智慧、中國哲學。這四個字由表及里、從品性、品格的培養到精神境界的追求、道德品質的完善,涵蓋了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追求。
正身,端正己身、修身,又含剛正不阿之意。博學,指知識淵博,也是中國“五之法”之一。正身為德、博學為才,強調為人師者須德才兼備。弘道樹人,是教師使命的體現,教育就是弘揚道德文化,培育優秀人才。
“正身博學,弘道樹人”指出教師要遵循教學規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
《論語》中有“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陶行知也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此語體現了學與思、知與行的辯證關係,也體現了學校培養具有較強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勤學善思 知行合一”的學風是學校學習風氣、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的概括、提煉。
大學精神
自強不息,守正出新
自強不息,語出《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體現學校作為醫學院校為了服務人民民眾健康,振興祖國醫療衛生事業,培養更高層次醫藥衛生人才,不斷探索、鍥而不捨、攻堅破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守正,指恪守正道、胸懷正氣、行事正當,追求心正、法正、行正。出新,指勇於開拓,善於創造,懂得變通,不斷推陳出新。守正出新既強調堅持原則性,又注重靈活性,從而推動學校生生不息、科學發展。
三個詞既辯證統一,又逐層遞進。自強不息是途徑,守正是態度,出新是追求的目標。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校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副校長 | |
資料來源:截止2017年11月
傑出校友
姓名 | 備註 |
| 原四川省衛生廳黨組書記、廳長兼華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原瀘醫校長)
|
| |
| 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
| 重慶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
| 四川省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
|
| 四川省南充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南充市委主委、市紅十字會會長
|
| 四川省內江市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內江市委主委
|
| 原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
| 原重慶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
周開澤 | 原重慶市衛生局工會主席 |
| 重慶市萬州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萬州區委主委
|
| |
| 內江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 |
| 遂寧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
| 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教授(教師)
|
| |
| 成都醫學院黨委書記(教師)
|
| 成都醫學院院長 |
|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
|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
|
| 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博導
|
| 成都文理學院院長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者 |
巫駿川 |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副院長 |
| 瀘州市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 |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
|
| 美國北達科他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教授,兼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學者講座教授 |
| 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院博士後研究員 |
唐亞平
|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醫學院教授
|
|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
| 成都市林園局局長、黨組書記,兼任武警四川省森林總隊成都市大隊黨委第一書記 |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
|
劉傑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空間學會空間生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朱冰梅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特別研究員、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員
|
| 德國海德堡大學曼海姆醫學院試驗心臟研究室研究員
|
蔣世旭
| 日本北里大學醫學部教授
|
| 加拿大衛生部藥物評審主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