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基本介紹
- 書名: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
- 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 定價:35.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4863049
- 叢書:我的趣味漢字世界
《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狐假虎威(拼音:hú jiǎ hǔ wēi)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戰國策·楚策一》。狐假虎威原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嚇唬百獸,後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在句中主要作謂語、定語、賓語,...
《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內容簡介 本系列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顧問專家為小學生編寫的錯別字辨析讀物。本系列設有“霧裡看花”“醍醐灌頂”“觸類旁通”“追根溯源”等板塊...
黃粱一夢(拼音:huángliáng yī mèng)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唐代沈既濟《枕中記》。據《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遇道士呂翁,自嘆窮困。呂翁取青瓷枕讓盧生睡覺,這時店主正在煮小米飯。盧生在...
熟能生巧(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宋代歐陽修《歸田錄·賣油翁》。“熟能生巧”的意思是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乾起事來得心應手;在句中可充當主語、謂語;含褒義。典故...
驚弓之鳥(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戰國策·楚策四》。驚弓之鳥原義是指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後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在句中主要作主語、賓語。成...
1成語出處 2成語故事 3成語寓意 4成語運用 成語出處 播報 編輯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後人由此提煉出“朝三暮四...
勢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晉書·杜預傳》。“勢如破竹”原指形勢如同劈竹子一樣,劈開上頭幾節,下面各節就順著刀口裂開了。後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該成語在句...
成語故事 西晉末期政治黑暗,豪強縱橫,社會矛盾急劇加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時有個叫祖逖的人,他還有一個好友叫劉琨,二人同在司州當主簿。見識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復興晉國、建功立業就成了二人共同的理想。兩人志同道合,氣意...
成語故事 孔子十分仰慕老子,他曾多次對弟子們說老子博學而睿智,不僅博古通今、通曉仁義禮樂之道,還能傳授人提升德行修養的要領。孔子對老子懷著崇敬之情,他一直希望能有機會親耳聆聽老子的教誨。有一次,孔子終於成行,得以拜會仰慕已...
覆水難收(拼音:fù shuǐ nán shōu)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出自《後漢書·何進傳》“覆水難收”意思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難以挽回。主謂式結構;在句中可作謂語、賓語、分句。成語出處 《後漢書·...
成語出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春秋·孔子《論語·為政》)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溫故知新”。成語故事 師襄與孔子都是魯國有名的樂官。師襄在音樂方面造詣很深,聞名於諸侯。一天,孔子來拜訪,兩人談論的話題很快就...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梁朝有位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畫特別傳神。皇親貴族,富商大賈都爭相索求他的畫。傳說有一年,張僧繇奉梁武帝之命,前去金陵安樂寺的牆上畫四條金龍。僅三天,他就畫出了四條活靈活現、威風凜凜的龍。這四...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段話後來概括為成語“三顧茅廬”。成語故事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有一個著名的琴師叫伯牙,姓俞,他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很高的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有一次伯牙回楚國探親,中途乘船來到漢陽...
後來人們將“既平隴,復望蜀”簡化為成語“平隴望蜀”,也作“得隴望蜀”。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有兩股反對光武帝的地方勢力:一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二是稱霸隴西(今甘肅東部)的隗囂。公元32年,大將岑彭隨光武帝劉秀親征隴西,...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四面楚歌”。成語故事 公元前202...
後世根據以上典故提煉出“邯鄲學步”這一成語。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趙國都城邯鄲的人走路姿勢非常優美,就決定前去學習。他風塵僕僕地來到邯鄲,果然見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姿勢十分優雅,走起路來儀態萬千,舉手投足間都...
孺子可教(拼音:rú zǐ kě jiào)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的原義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喻指年輕人有培養前途,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
成語寓意 塞翁失馬典故是一個循環往復極富戲劇性故事,表明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如果單從哲學角度去看,這則成語體現了矛盾普遍性原理,啟發人們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地去看問題:身處逆境...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鍥而不捨”。成語故事 王冕是元末文壇很有影響的詩人,同時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七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靠做點針線活供他到學堂讀書。但他因經濟條件有限而被迫輟學。儘管家庭...
1成語出處 2成語故事 3成語寓意 4成語運用 成語出處 播報 編輯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自知》) [1] 後人據...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老當益壯”。成語故事 漢光武帝劉秀靠武力奪取了江山,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強地主的大將謀臣,都是幫光武帝打天下立過赫赫戰功...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成語故事 漢中王劉備以成都作為蜀國都城,控制了西南大部。魏王曹操則以洛陽、長安一線為軸心,控制著中原及北方...
如魚得水(拼音:rú yú dé shuǐ)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秦·李斯《用筆法》。“如魚得水”的原義是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適的環境;也比喻有所依靠;在句子中可...
成語出處 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戰國·韓非子《韓非子·說林上》)。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見微知著”。成語故事 故事一 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帝辛年少時,天資聰穎,氣力過人,是一個能文能武...
成語出處 先秦《易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厚德載物”。成語故事 堯帝開創了帝王禪讓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認為兒子丹朱不成器,決定從民間選用賢良之才。堯問四方諸侯首領:“誰能擔負起天子的重任?”...
成語出處 《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杞人憂天”。成語故事 杞國有個人,整天擔心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一天,他走在曠野上,心想這時候天要是塌下來,連個躲的地方都沒...
後人由上述文獻提煉出成語“畫蛇添足”。成語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後,準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喝。幫忙辦事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夠的,若是讓一個人喝,那能喝得有餘。這一壺酒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