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
軍事戰略的調整更像是洗牌,各大軍種在其中的地位與角色.總是隨戰略環境的變遷而被重新界定。在
伊拉克、
阿富汗“
反恐戰爭”久拖未決,戰爭形態已由常規戰向非常規戰發展的情形下,美國陸軍正逐步成為新版軍事戰略的焦點。在此背景下,陸軍參謀長的位置便顯得舉足輕重。目前出任該職的將領——
喬治.凱西,其身份頗耐人尋味:他是頂著“軍人外交官”的光環成為陸軍新掌門的,那么他的過人之處何在呢?
2011年4月11日,美國陸軍第36任參謀長喬治·凱西陸軍上將任期屆滿,正式卸任,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司令馬丁·登普西上將正式出任第37任陸軍參謀長。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和陸軍部長約翰·麥克休出席了新老兩任參謀長的交接儀式。 經歷
喬治·凱西出身將門,在
喬治敦大學外交學院畢業後加入美國陸軍。他沒有選擇外交官職業,而是跟隨了父親的從軍道路。凱西的從軍生涯經驗廣泛,指揮過從排到師的各級部隊。他指揮過的部隊包括步4師的一個機步營、第1騎兵師的一個機步旅;曾擔任過駐德國和
波士尼亞第1裝甲師的助理師長、第1裝甲師師長。他還曾任軍方的國會聯絡官員和聯合國駐
開羅軍事觀察員。
此外,喬治·凱西在成為陸軍副參謀長之前,還曾出任過
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一個局長之職,這使他很熟悉華盛頓的政治和決策過程。
態度強硬
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凱西2009年5月28日稱,如果朝鮮與韓國爆發戰爭,美國將同朝鮮作戰。
據美聯社報導,在被問及如果朝韓爆發戰爭,美國是否準備好參戰時,
凱西說,“簡短的答案,是的”。凱西補充說,如果美國與朝鮮開戰,
美軍可能一點點的時間來“換檔”,也即擺脫目前美軍與恐怖分子和反叛武裝的作戰方式。
凱西表示,他認為美軍從目前作戰方式到準備好新的“
常規戰爭”大概需要90天時間。“但這不意味著美國需要90天才能有效打擊朝鮮百萬大軍”,凱西在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強調。他表示,美軍在迅速移動的同時也能準備好作戰,美軍是一支可以迅速轉身的“戰鬥經驗豐富的部隊”。
凱西暗示,與擁有核武器的朝鮮之間的戰爭可能將不是傳統的陸地戰。他沒有詳細敘述,但據推測朝鮮可能會使用或者威脅使用核武器。
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表示,目前朝鮮半島局勢還沒有到
美軍需要增派部隊的地步。
將門之後
喬治·凱西,l948年7月21日生於日本
仙台。其父喬治·老凱西時任駐日美軍軍官。凱西最初的夢想並不是成為父親那樣的將軍.而是想成為一名外交官。為此,凱西於l966年考入被譽為美國外交官搖籃的
喬治敦大學學習國際關係專業。然而,就在大學畢業前夕,一次意外永遠改變了凱西的人生軌跡。1970年7月7日,時任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師長的老凱西,在赴越南前線巡視傷員的途中因直升機失事而喪生。父親去世後,悲痛的凱西選擇繼承父業,加入陸軍後備軍官團,成為一名陸軍少尉。
1971—1988年,凱西先後在第4機步師、第l騎兵師和第1裝甲師任職,由於其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上的見解獨到。
令其成為晉升速度極快的將領,l989年12月,陸軍參謀長卡爾.沃諾調任凱西擔任其特別助理,成為其在
海灣戰爭期間最為重要的幕僚。這段經歷也為凱西日後的仕途積累了人脈。2001年10月,凱西又被調到
國防部的核心部門,出任
聯合參謀部戰略計畫與政策部部長。並於2003年1月升任為聯合參謀部主任。成為“9.11”後美軍全球範圍內“
反恐戰爭”的主要謀劃者。熟練掌握華盛頓政策和決策程式,為凱西在
伊拉克的“異軍突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伊戰成名
2004年3月,駐伊
美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俘門”醜聞曝光後,使得美國“人權衛士”的國際形象遭受重創,也使得伊國內本已動盪不安的安全局勢雪上加霜。布希政府為了“丟車保帥”以平息伊拉克民眾和美國國內的憤怒情緒,將駐伊美軍的換帥行動提上了日程。
國防部的選將焦點齊聚在這位深受國防部長
拉姆斯菲爾德和參聯會主席
邁爾斯上將器重的凱西身上。理論上說,凱西最初並非最佳候選人,因為他除了曾於l981年在
開羅擔任過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外,基本未在中東任過職。而且除了於1996年在
波赫執行過維和任務外,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然而,陸軍許多現役和退役將領以及國防部的高層都認為,在美軍深陷
伊拉克泥潭的“非常之時”,就得啟用一批“非常之人”,因而在參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儘管兩黨議員對拉姆斯菲爾德的伊戰政策進行了猛烈抨擊,但凱西的任職提名並未遭遇阻礙。2004年6月,凱西正式走馬上任,成為駐伊美軍首位四星上將級的司令官。
在籌劃伊拉克的應對方案上,凱西可謂是不遺餘力。他認為:伊戰後,戰爭的重心已由“攻城略地、殲滅敵軍”逐步轉向以“爭取人心、政戰第一”為主,因此破解伊戰困局的關鍵在於如何最大限度地爭取伊拉克的民心。為此,凱西主張採取“以伊治伊、動靜結合”的雙重策略。所謂“以伊制伊”,即通過組建伊拉克新政府,訓練和裝備伊拉克的軍隊和安全部隊,逐步將伊拉克政權和軍事指揮權移交給
伊拉克人,以便最大限度地爭取其支持,並為美軍最終“脫身”奠定基礎。所謂“動靜結合”,是美軍正規部隊與特種部隊形成“一進一退”的責任分工,即正規部隊在負責打攻堅戰等常規作戰任務的同時,兼顧伊戰後重建,以便爭取民心。扭轉因“虐俘門”事件而嚴重受損的美伊關係,而特種部隊則主要負責情報蒐集以及搜捕和圍剿伊境內反美武裝頭目等小規模的非常規作戰。這一思路與當前美軍為應對非常規戰而出台的“混合”戰略,可謂不謀而合。
在凱西率領下.駐伊美軍完成了
伊拉克過渡政府的組建,成功炸死了基地組織的三號人物
扎卡維,使得伊境內的反美武裝遭受重創,為伊拉克安全形勢的好轉以及彼得雷烏斯“治伊新戰略”的出台創造了先決條件。
陸軍改革
2006年末.新任國防部長蓋茨以陸軍“沃爾特.里德”醫院醜聞為由,解除了在“
反恐戰爭”中指揮不力的陸軍部長哈維和參謀長舒馬克的職務,而喬治·凱西則進入了蓋茨的選將視線。2007年1月,蓋茨提名凱西擔任陸軍參謀長。凱西執掌陸軍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幅度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陸軍人事晉升與評估制度改革。
從職務上看,美軍軍官主要分為一般指揮軍官、有限指揮軍官和特業軍官3大類。一般指揮軍官,主要擔任各種指揮任務,既可在機關工作,也可在戰鬥部隊任職,其晉升速度略快,最高可晉升至上將。因此在美軍中屬於“主流派”軍官。然而,有限指揮軍官和特業軍官,只能擔任醫療、軍法、後勤、情報、通信、公共事務、氣象以及訓練和管理等專業部門和技術部門的領導,不能擔任
作戰部隊的主官,所以晉升之路較有限,最高只能升為中將。屬於“非主流派”軍官。長期以來,美軍的人事晉升與評估制度,一直沿用冷戰時期的標準,注重傳統軍事觀念與作戰經驗,將獎勵與晉升的機會過多留給參與傳統戰爭的一般指揮軍官,導致情報、運輸和醫療等後勤保障部門中一大批年輕有為的“非主流派”軍官,因難以得到及時晉升而被迫離開部隊。這種壓制與埋沒人才的用人制度,引起了“非主流派”軍官的強烈不滿。“9·11”後,阿富汗和
伊拉克戰爭相繼爆發,使戰場上後方與前線的界限變得日益模糊,“非主流派”軍官在美軍中的地位和角色正發生著歷史性轉變.開始逐步由幕後走向前台。這也意味著美軍新一輪人事晉升與評估制度的改革已勢在必行。
新官上任三把火。2007年8月,凱西在
美國陸軍年會上,首先闡述了陸軍改革的基本方針,並將人事晉升與評估制度改革列為重中之重。凱西指出,“我們必須加大在軍官、作戰指揮官、非指揮崗位軍官以及文職負責人身上的投入。在各類衝突此起彼伏的新時期,培養出能夠應對‘
全譜作戰’挑戰的指揮官,對於我們來說是絕對重要的。21世紀的指揮官必須具備核心領域的競爭力,具備在聯合、跨機構以及協同作戰的環境,以及國內或文化迥異的異國他鄉的複雜條件下.勇於發現和利用機遇,應對‘全譜衝突,的能力。”在未來陸軍軍官的晉升與培養研討會上,凱西進一步指出,陸軍軍官的評估與晉升制度改革,將會延伸到軍官教育和專業培養等多個領域。
2007年11月,凱西又將身處
伊拉克前線的
彼得雷烏斯臨時抽調回國,按照“現代戰爭發展趨勢要求”專門組建一個由15名陸軍將領組成的“選將委員會”,負責晉升和重用一部分“有培養前途”的優秀軍官,使其在未來十幾年後進人
美軍的核心領導層,以進一步推動
信息戰條件下陸軍人事晉升與評估制度的改革。,《華盛頓郵報》評論指出,陸軍專門成立選將委員會的做法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反映出“美軍在用人體制方面改革的強烈意願。”在此方針指引下,陸軍不僅先後將彼得雷鳥斯和奧迪爾諾等一大批實戰經驗豐富、擅長打“反游擊戰”的新型將領推上前台.也打破了美軍晉升制度的“黃銅天花板”,破格提拔了安.鄧武迪(美軍首位女上將)等一大批功勳突出,又具有代表性的“非主流派”將領,進而成為美軍推行“多元化”制度的樣板。
現實挑戰
春風得意的凱西也面臨著許多極為棘手的難題。據《紐約時報》近日報導,2007年以來.塔利班對駐阿美軍和北約盟軍發動的攻勢異常猛烈,使得
美軍和盟軍的傷亡人數節節攀升,而且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有計畫地逐步向巴基斯坦境內滲透,使得盟軍重要的後勤補給線遭到了嚴重的襲擾.因此僅靠複製伊戰經驗,單憑增兵和重建.是根本無法徹底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在此背景下,作為駐阿美軍的核心.以凱西領銜的美國陸軍必須制訂出新的應對方案.才能穩住阿富汗的局勢。
在
金融海嘯使美國經濟遭受重創的背景下,削減天價軍費以緩解
經濟危機,就成了
歐巴馬政府的必然選擇。在軍費預算日益緊縮之時,如何利用有限軍費,打造一支“平衡”的陸軍部隊成為凱西任內的另一大挑戰。
2008年美國陸軍學會的年度論壇上,凱西強調:在經歷了長達6年的伊、阿“
反恐戰爭”後.陸軍已經“失去平衡”,並正面臨“持久衝突”時代各種無法預知的迫切需求,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在此持久衝突的年代要繼續確保成功將面臨兩大挑戰,即恢復平衡以消除7年戰爭對部隊的累積效應,著眼於陸軍的整體力量.為未來創造條件以實現我們的戰略任務。”